【导语】“a721614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如何培养小孩想象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如何培养小孩想象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如何培养小孩想象力
如何培养小孩想象力
别定标准。天空必须是蓝色的、太阳只能是圆的、狗爬树是不对的……这些“必须”“只能”“不对”都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适度留白。比如在看书、讲故事的时候,适时反问孩子:你猜接下来会怎么样?不要急于说出结局,让孩子大胆猜,甚至让他“续写”故事,这些都能让孩子大胆想象。
接触自然。丰富孩子的视野,多接触新鲜的事物。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成人不一样,一朵白云,在成人眼中就是云朵,但在孩子眼中可能会是棉花糖、飞毯、大床、羊群等。
手工活动。绘画、泥塑、折纸等能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自由发挥,完成后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作品,他们会带你走入他的想象世界中,注意别用成人的思维去评论他们的作品,尤其别说像不像。
情景引导。多问孩子“如果”,比如:如果你有一支魔法棒,你想变出来什么?如果狗狗会说话,你会和他说什么?如果你能飞上天,你会做什么?
创新玩法。玩具的玩法通常有限,这样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让旧玩具有新玩法,比新玩具更好。把遥控汽车放在一块泡沫上,能在水面跑吗?这样去引导孩子创新玩具的玩法,孩子的想象就会从一个世界进入到另一个世界。
游戏训练。如拼画游戏,让孩子把细绳、塑料片、包装纸、羽毛、树叶、贝壳等粘在纸上,按自己的想象去创造,怎么摆都行,最后构成一幅图画。
小孩想象力的发展过程
1-2岁,出现想象的萌芽,依靠相似的事物想象;
2-3岁,发展初级阶段,想象没有目的;
3-4岁,自由联想性质的想象;
4-5岁,无意想象开始出现有意想象;
5-6岁,想象开始以有意创造为主,而且内容丰富,情节新颖。
激发小孩想象力的游戏
跳彩格
将颜色各异的小块彩色纸或彩色地垫,按照一定的间距铺在地上,然后让宝宝按照你的指令,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或地垫上跳来跳去。比如,你说红色,宝宝就跳到红色的纸上;你说绿色,宝宝就跳到绿色的纸上。
效果: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宝宝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锻炼平衡能力。
叠纸
给宝宝准备若干色彩各异的彩色纸,让他随意叠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来。开始时,你要教宝宝叠纸的基本方法,比如边和边对折,角和角对齐等等。逐渐地,再让宝宝自己叠。还可以让宝宝说一说,叠的东西是什么,或者像什么。
效果:在叠的过程中,纸的形状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这有利于提高宝宝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积累日常生活经验
洗手、吃饭、穿衣服……日常生活中,宝宝自己动手操作的活动,既是在积累生活经验,也是在锻炼头脑。还有,你在倒垃圾、使用吸尘器的时候,都可以让宝宝参与进来,宝宝从中可以学习和掌握一些技能。
效果:在积累日常生活经验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领悟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宝宝还能将这些经验和技能迁移到游戏中去,进行想象和再创造。
一起去购物
大人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可以带上宝宝。在购物过程中,可以和宝宝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你要买胡萝卜,可以这样对宝宝说:“胡萝卜是长长的吧,它会摆在哪里呢,”如果宝宝找到了,就好好地鼓励他一下。
效果:在购物过程中,宝宝可以学会观察和推理,还可以锻炼表达能力。
完成一些小任务
父母可以经常交给宝宝一些小任务,让他去完成。比如,让宝宝搬一些小件的物品,或者帮爸爸妈妈递个手包等等。
效果:搬运物体看似简单,其实可以和空间感的建立联系起来。在完成小任务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篇2:如何培养小孩的想象力
1.唱歌、敲打、吹口哨
结构化的音乐类型确实不错,但是给孩子准备玩具乐器,让他随着音乐跳舞,和他一起唱歌,甚至鼓励他即兴演奏等过程,都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能够无限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2.欢迎孩子想象中的朋友
很多孩子都会有一个自己假象的朋友,有的家长知道后会担心孩子这样会不会出问题,甚至告诉孩子那个朋友根本不存在。专家认为,这是孩子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当孩子有了恐惧或担忧时,他会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通常情况下,可以让孩子继续和他的“朋友”玩,当这个“朋友”让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则应对其进行纠正。
3.设置一些限制
偶尔打破规则确实很有趣,但重要的是必须让孩子知道,我们有必须遵守的规则,就像想象的火车最终也会进站。比如,你可以允许孩子在餐桌下玩海盗船的游戏,但是不能再吃饭时间玩耍。
4.限制屏幕时间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玩手机或IPAD,玩游戏或看视频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减轻家长带孩子的压力。但专家建议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美国儿科协会建议,不要给2岁以下的婴幼儿玩手机、IPAD或其它电子产品,2岁以上的幼儿每天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应限制在30分钟以内。
5.玩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不仅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更能让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角色扮演能帮助孩子发展语言和社交能力,甚至能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悲伤或害怕。
家长可以帮孩子多准备角色扮演所需要的道具,如一些特殊角色的服装、用品等,让孩子在扮演角色时更有代入感。
6.接受孩子的小怪癖
有时候孩子的行为让我们难以理解,也许你的孩子某一天想穿着他的小披风去幼儿园。你可能会觉得难以接受,但孩子们却不这样想。当你想要反对时,先静下来想一想,他这样做会有人受伤害吗?不会,那么为什么不能接受呢?
怎样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让孩子做生活的主人
有一项研究表明,勤动手的孩子要比那些不常动手的孩子更富有想象力。我们要想提高孩子的想象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做,作业自己写,被子自己叠,衣服自己洗,我们不要怕浪费时间都替孩子做了。要知道孩子在动手做事时,大脑也在动。想和做是分不开的,我们要想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就不得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另外,我们可以教孩子做一些事,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增强想象力。当孩子学会打扫屋子时,我们可以教他打理自己的书包;当他们学会修理东西时,我们可以教他修理一些简单的东西。
怎样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尽量让孩子体验各种感觉
孩子想象力缺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体验过,对其不了解。我们在生活中最好尽量让他体验一下各种感觉。比如给他讲海伦凯勒的故事,那我们就可以把他的眼睛蒙上,让他自己去感受周围的世界。我们还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给他讲一个小故事,让他自己去想象故事的情节。音乐可以很好的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放一段没有歌词只有画面的MV,让他自己去想象画面表达了什么。另外,也可以拿一本漫画书,选中一幅图,让孩子想象一下如果让他画他会怎样画这幅画。
怎样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有关想象力的游戏
一些小游戏孩子比较容易接受,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小游戏来培养他们的现象力。比如,当他们喝完饮料时,我们可以问他这个瓶子有什么用?可以当球踢吗?我们也可以找一个同样的瓶子,和他一起把这个瓶子利用起来。我们还可以利用故事里的一些情景,比如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可以把自己当成乌鸦,让孩子做狐狸,让孩子自己想要说什么话,才能让乌鸦开口肉掉下来。
指导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积累
想象以形象的画面为主,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离不开语言文字材料,看的多了想的时候才会有素材。我们要想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就不能忽视语言文字的作用。生活中,家长朋友们可以让孩子背一些诗歌,课文,小故事等,随时把看到的好段子写下来,并时常让他们把记的东西表达出来。
篇3:如何培养小孩的想象力
3、《海底的秘密》
文/图:(美)大卫•威斯纳
大卫•威斯纳标志性的经典无字图画书,一台神秘相机,一场奇妙的海底旅行,穿越了国家也穿越了时空。海底的景象随着千百年的时空变化带着黑白时代起一个小男孩的奇妙梦想向我们飞来。
4、《鲸鱼》
文/图:(日)五味太郎,译:余治莹
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一只候鸟飞在天上,大喊着“鲸鱼”!可是,村子里的人们找来找去,都没有在湖里找到,他们开始抱怨候鸟欺骗了他们,到底候鸟有没有骗人呢?
5、《亲爱的小鱼》
文/图:(法)安德烈•德昂,译:余治莹
法国绘本大师安德烈•德昂充满童心的佳作。一只猫爱上了一条小鱼,将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个寓言般的童话讲述了友谊、理解,尤其是爱。
6、《月亮,你好吗》
文/图:(法)安德烈•德昂,译:简媜
法国绘本大师安德烈•德昂第一部绘本作品。一个小朋友在海上遇见玩荡秋千的月亮姐姐,就邀请她到家里做客,这个故事提供给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并满足更多元的阅读乐趣。
篇4:如何培养想象力
如何培养想象力
第一个原则:要学会摹仿
想象力的培养,摹仿往往是第一步。正如我们先一笔一划地临摹一本钢笔字贴,天长日久就可以写出同样漂亮的钢笔字来。其实,摹仿本身就是一种“再造想象”,你摹仿得越像,越说明你的再造想象能力强。摹仿的过程就是你抓住事物之间的外部和内部特点的联系的过程。通过这种联系,你就能逐渐认识事物之间的某些必然的联系特征。掌握了这种方法,你就会自学地把一种事物和与之有联系特征的另一种事物加以对比,这就是你在想象了。所以,摹仿决不同于抄袭,而是把过去经历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头脑再现出来,这种再现过程就是想象。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物在开始时都是从摹仿而得到收益的,然后再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走出自己的路来。这就是从摹仿到创新的想象力发展的结果。
第二个原则:尽可能地博览群书
纵观科学发展史,任何一位科学家的成就,都与他们勤奋学习,从而积累下丰富的知识有关。马克思为写《资本论》,花了40年的时间阅读了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等几乎所有古典经济家的著作,并作用于还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勤奋好学,11岁时就阅读了科学百科全书,以后又大量阅读了牛顿、法拉第等人的许多著作,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为以后的科学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有助于他的想象力的展开。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社会各部门的分工越来越细致,社会各知识领域广泛紧密的联系和交流,为人类的想象力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例如现代经济学家丁柏根,正是将高深的数学和物理学同经济学加以联系,才创立了计量经济学这门边缘学科。
第三个原则: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
诗人和画家常被认为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人。不错,正是他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生活场景。所以向文学艺术学习想象力是非常有益的。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强调文学艺术修养对培养提高想象力的重要价值。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说:“阅读文艺作品——这是想象的最好学校,这是培养想象的最有力的手段。”我们知道,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实际生活的最形象生动的再现,它大量使用的形象思维,比起抽象的逻辑公式,显得更生动、更具体。加上它所具有的浓郁的感情色彩,所以更容易被接受,有更强的感染力。但必须注意,那种走马观花式的涉错作品和只追求一个“知道”或“看热闹”式的阅读方法,并不能丰富你的想象力。我们提倡积极的想象,要在头脑里“看见”和“听见”作品描述的一切,这种“身临其境”就是京都的一种“再造想象”,这是“创造想象”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
第四个原则: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
一个人的观察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他的想象力。所谓指捕捉事物和现象的属性和特征的能力。我们想象某事物时,就是捕捉该事物和头脑中经历的事物发生联系的外部或内部的属性和特征,而观察是第一步,即首先认识某事物有什么样的特征和属性,第二步才是想象,即把事物之间的属性和特征加以比较和联系。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曾在他实验室的墙壁上题道:“观察,观察,再观察。”那些伟大的文学家和发明就就是在不懈的观察中悟出事物的特性和本质联系,从而“想象”出一个又一个艺术形象或科学新知的。巴甫洛夫本人为了研究动物的生理活动,连续30多年进行细致地观察,从而提出了条件反射概念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从而荣获诺贝尔奖金。英国地质学家赖尔,一生都是在仔细地观察中度过的。他游历了几乎大半个地球,在观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终于写成了《地质原理》等伟大著作。这里所说的观察绝不仅仅是观察本身,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勤于思考,并进行尽可能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观察,在观察中求得科学新知,这就是每个科学家走过的路。正如培根所说:“我们这些具有人的精神的科学家们应当实验、实验、永远实验下去。”科学家们就是这样在不断的观察探索中造就丰富的科学想象力。为了观察,他们甚至不惜一切。居里夫人为了观察镭,曾不顾放射无素对身体的危害;爱迪生为了实验几乎变成残废。可见,人类丰富的创造想象是靠不断的观察、积累,靠那种对事物执着的探究精神才培养起来的。
那么,如何提高观察能力呢?在观察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呢?(1)为自己提出任务――迅速地看出观察对象的特性并比较不同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作用;(2)努力发现观察对象的最微小的变化;(3)学会从所感知的事物中区分出最重要的因素;(4)观察要有积极性、系统性和计划性。
第五个原则:注意培养多方面的爱好
广泛的爱好和多方面的兴趣可以使人思路开阔,想象也就有了广阔的天地。世界是复杂多样且彼此相关的。多方面的爱好,各种知识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我们在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思考一个问题,从一方面百思不得其解,换一个角度,也许马上会豁然开朗。多方面的爱好对想象力的作用,道理也是一样的。
第六个原则:对事业保持饱满的热情
热情是进行想象活动的直接动力。捷普洛夫说:“一个人的想象活动与其情绪生活是紧密地联系着的。……创造想象的重大创造,永远产生于丰富的感情之中。”在实践生活中,人们往往在情绪激动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富于想象力的原因,正是在于青年旺盛的热情和情绪容易激动的性格。
据说,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想象能力只有平常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这时人们主观上根本就不愿去多想。对于这点,文学艺术家们都有切身体会。诗人只有在心潮汹涌感情激烈时才最容易驰骋他的想象,写出感人肺腑的诗篇。作家在总结合作体会时常常说:不是我的作品感动了读者,而是作品的情景首先感动了我自己。所以丰富的创造想象是和饱满的情绪分不开的。
对于科学家来说,只有首先对他的事业倾注了他全身心的热爱之情,才有可能驱使他去努力想象他的研究对象。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实属屡见不鲜,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看见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但是为什么只有牛顿从掉下的苹果中想象到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只有魏格纳才从墙上的世界地图想象到世界海陆的最原始分布?原因就在于牛顿和魏格纳这样的“想象家”对事业的无限热情,致使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和事业息息相关,才使他们随时随地都自觉不自觉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去描绘理想中的科学蓝图。
再让我们看看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吧,正是他对大自然和大自然中的生命体的真挚的感情,才使他坚持不解地去探索自然的奥秘。据说有一次,年轻的达尔文看见一只受伤的小鸟在痛苦地挣扎,他便从此不决心绝不仅仅为了娱乐而杀害任何生物。对于一个执着追求自然真理的人来说,对自然的爱唤起了他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正如一位古代哲学家所说的:“善良的心,只不过是生动的想象力的别名而已。”描绘理想中的科学蓝图。
篇5:如何培养想象力
第一个原则:要学会摹仿
想象力的培养,摹仿往往是第一步。正如我们先一笔一划地临摹一本钢笔字贴,天长日久就可以写出同样漂亮的钢笔字来。其实,摹仿本身就是一种“再造想象”,你摹仿得越像,越说明你的再造想象能力强。摹仿的过程就是你抓住事物之间的外部和内部特点的联系的过程。通过这种联系,你就能逐渐认识事物之间的某些必然的联系特征。掌握了这种方法,你就会自学地把一种事物和与之有联系特征的另一种事物加以对比,这就是你在想象了。所以,摹仿决不同于抄袭,而是把过去经历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头脑再现出来,这种再现过程就是想象。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物在开始时都是从摹仿而得到收益的,然后再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走出自己的路来。这就是从摹仿到创新的想象力发展的结果。
第二个原则:尽可能地博览群书
纵观科学发展史,任何一位科学家的成就,都与他们勤奋学习,从而积累下丰富的知识有关。马克思为写《资本论》,花了40年的时间阅读了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等几乎所有古典经济家的著作,并作用于还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勤奋好学,11岁时就阅读了科学百科全书,以后又大量阅读了牛顿、法拉第等人的许多著作,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为以后的科学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有助于他的想象力的展开。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社会各部门的分工越来越细致,社会各知识领域广泛紧密的联系和交流,为人类的想象力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例如现代经济学家丁柏根,正是将高深的数学和物理学同经济学加以联系,才创立了计量经济学这门边缘学科。
第三个原则: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
诗人和画家常被认为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人。不错,正是他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生活场景。所以向文学艺术学习想象力是非常有益的。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强调文学艺术修养对培养提高想象力的重要价值。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说:“阅读文艺作品——这是想象的最好学校,这是培养想象的最有力的手段。”我们知道,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实际生活的最形象生动的再现,它大量使用的形象思维,比起抽象的逻辑公式,显得更生动、更具体。加上它所具有的浓郁的感情色彩,所以更容易被接受,有更强的感染力。但必须注意,那种走马观花式的涉错作品和只追求一个“知道”或“看热闹”式的阅读方法,并不能丰富你的想象力。我们提倡积极的想象,要在头脑里“看见”和“听见”作品描述的一切,这种“身临其境”就是京都的一种“再造想象”,这是“创造想象”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
第四个原则: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
一个人的观察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他的想象力。所谓指捕捉事物和现象的属性和特征的能力。我们想象某事物时,就是捕捉该事物和头脑中经历的事物发生联系的外部或内部的属性和特征,而观察是第一步,即首先认识某事物有什么样的特征和属性,第二步才是想象,即把事物之间的属性和特征加以比较和联系。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曾在他实验室的墙壁上题道:“观察,观察,再观察。”那些伟大的文学家和发明就就是在不懈的观察中悟出事物的特性和本质联系,从而“想象”出一个又一个艺术形象或科学新知的。巴甫洛夫本人为了研究动物的生理活动,连续30多年进行细致地观察,从而提出了条件反射概念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从而荣获诺贝尔奖金。英国地质学家赖尔,一生都是在仔细地观察中度过的。他游历了几乎大半个地球,在观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终于写成了《地质原理》等伟大著作。这里所说的观察绝不仅仅是观察本身,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勤于思考,并进行尽可能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观察,在观察中求得科学新知,这就是每个科学家走过的路。正如培根所说:“我们这些具有人的精神的科学家们应当实验、实验、永远实验下去。”科学家们就是这样在不断的观察探索中造就丰富的科学想象力。为了观察,他们甚至不惜一切。居里夫人为了观察镭,曾不顾放射无素对身体的危害;爱迪生为了实验几乎变成残废。可见,人类丰富的创造想象是靠不断的观察、积累,靠那种对事物执着的探究精神才培养起来的。
那么,如何提高观察能力呢?在观察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呢?(1)为自己提出任务――迅速地看出观察对象的特性并比较不同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作用;(2)努力发现观察对象的最微小的变化;(3)学会从所感知的事物中区分出最重要的因素;(4)观察要有积极性、系统性和计划性。
第五个原则:注意培养多方面的爱好
广泛的爱好和多方面的兴趣可以使人思路开阔,想象也就有了广阔的天地。世界是复杂多样且彼此相关的。多方面的爱好,各种知识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我们在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思考一个问题,从一方面百思不得其解,换一个角度,也许马上会豁然开朗。多方面的爱好对想象力的作用,道理也是一样的。
第六个原则:对事业保持饱满的热情
热情是进行想象活动的直接动力。捷普洛夫说:“一个人的想象活动与其情绪生活是紧密地联系着的。……创造想象的重大创造,永远产生于丰富的感情之中。”在实践生活中,人们往往在情绪激动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富于想象力的原因,正是在于青年旺盛的热情和情绪容易激动的性格。
据说,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想象能力只有平常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这时人们主观上根本就不愿去多想。对于这点,文学艺术家们都有切身体会。诗人只有在心潮汹涌感情激烈时才最容易驰骋他的想象,写出感人肺腑的诗篇。作家在总结合作体会时常常说:不是我的作品感动了读者,而是作品的情景首先感动了我自己。所以丰富的创造想象是和饱满的情绪分不开的。
想象力的必要条件
首先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存经验;其次要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好奇心;再次,应善于捕捉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进行思维加工,使之变成有价值的成果。还有,你如果想要把想象力发挥的话,那么你就像个孩子一样去观察这个世界。其次是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想象上,这样你的想象力就会很好的发挥。
★ 如何培养想象力
★ 怎样培养快乐小孩
★ 怎么提高想象力
★ 幼儿想象力训练
如何培养小孩想象力(锦集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