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草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桂花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浅谈工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桂花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浅谈工学论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桂花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浅谈工学论文
桂花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浅谈工学论文
摘要: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泛,各地园林均有应用,是著名的园林绿化树种。桂花一般在金秋时节盛开,以花香胜,但凡花之香者,或清或浓,不能两兼,唯桂花清可绝尘,浓能溢远,故大家都说“桂花馥郁”。而有关桂花的神话、传说流传久远,深入人心,中秋时节于馥郁桂丛包围之中欣赏迷人月色,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陶醉不己呢?因此桂花在园林中的造景应用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雅俗共赏......
关键词: 桂花 中国园林 应用浅谈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泛,各地园林均有应用,是著名的园林绿化树种。桂花一般在金秋时节盛开,以花香胜,但凡花之香者,或清或浓,不能两兼,唯桂花清可绝尘,浓能溢远,故大家都说“桂花馥郁”。而有关桂花的神话、传说流传久远,深入人心,中秋时节于馥郁桂丛包围之中欣赏迷人月色,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陶醉不己呢?因此桂花在园林中的造景应用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雅俗共赏。
一、古典园林中桂花的应用
我国古典园林中,以桂花为名(或主景)的景点现以苏州园林中的最为著名,如留园“闻木犀香轩”、网师园“小山丛桂轩”、沧浪亭“清香馆”、耦园“木犀廊”、“储香馆”等均为大家所熟知。而在历史上,苏州古园林中的桂花景点更是数不胜数。据《吴郡志》记载:桂本岭南木,吴地不常有,唐时始有植者。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兴福寺中就有一“唐桂堂”,据说堂前大桂树为唐时所植,现仍枝叶繁茂。元代玉山草堂中有“金粟影”,万玉清秋轩有“金粟坞”。明代朱氏园(虎丘)中绿荫斋旁古桂至今仍在,其他如废园“桂香精舍”,昆山的展桂堂,集贤圃“飞香径”,藤溪草堂“丛桂轩”等。清代的依绿园中有“桂花坪”,逸园中有因古桂丛生而得名的“山之幽”,渔隐小圃中有“小山丛桂馆”,西溪别墅中有“桂子轩”,端本园中有“双桂楼”,钱氏三园中有“桂隐园”,采柏园中有“寸寸秋色廊”,隐梅庵中有“桂壑”,辟疆小筑中有“金粟草堂”,退思园中的“天香秋满”更是意境绝佳,清雅脱俗。
极负盛名的扬州古园林中,亦有建于光绪年间的“金粟山房”,其遗址现仍存。乾隆二十七年时曾临幸的趣园,原图志载其中有“金粟庵”及“丛桂亭”。小园(后为筱园)中有一平轩名为“畅馀轩”,乃取“畅馀阴于山泽”句义,轩旁植桂三十余株,名为“桂坪”。著名的扬州八景中,“白塔晴云”有“桂屿亭”,“蜀冈朝旭”有“青桂山房”;养志园中有“八桂堂”;珠湖明月山庄中“平峦丛桂”为园中八景之一。而“秋雨庵”原名“金粟庵”,据称因浙僧戴公过扬州,以灵隐“月中桂子”遗种于是而命名,庵左为桂园,园中桂树即为“月中桂子”所出,花色红黄,十分吸引人。现瘦西湖公园中部仍有一“小桂花院”,是一处封闭的小庭院,院中精选山石叠成花台,其中植有多株桂花,配以高大乔木、书带草、麦冬等,建筑、漏窗、铺地处处精致,别具匠心,构成了一个清雅宜人有小环境。
上海明代园林“秋霞圃”中有一“丛桂轩”,为一处半封闭的花墙小院,内有三座石峰,代表福、禄、寿三星,名为“三星石”,系明代遗物,周围遍植桂花,乃取《楚辞・小山招隐士》中“桂丛生兮山之幽”之意。
此外,粤中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其主景可楼底层即为“桂花厅”与“双清室”。山西太原古园林中十分著名的“桂子园”,是明代所建的私人花园,园中最为出名的是几株大桂花,每当金秋,满园飘香。后易主扩建,又建“金粟坊”(系一壮丽的大牌坊)、“桂聚轩”,园名也改为“金粟园”,直至顺治年间方衰败下来。山东曲阜孔府铁山园西区为桂花园,园中造景匠心独运,保存了明代造园遗韵,此园与上述“桂子园”一样,是北方私家园林中较为少见的以桂为主景(主题)的例子。
二、桂花在园林中的应用手法
在我国古典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庭院中,树木的布置一般来说以两个原是为主:第一,用同一树种种植成林,如怡园听涛处的松,留园闻木犀香轩前的桂等。第二,用多种树同植,配植的方法如同作画一样,对于树木的习性、色彩、花期、姿态及种植的环境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许多造园书籍中也有介绍植物的种植要点的,如吕初泰《雅称篇》中介绍桂的种植时写到“桂香烈,宜高峰,宜朗月,宜画阁,宜重台,宜皓魄照枯枝,宜微t^幽韵”,陈B子《花境》中亦有记述“…木犀香胜,宜崇台广度”等。但无论如何,这些私家庭院中的造景是以文化意境为欣赏要点、以个人审美为主的,种植手法总是比较单一,桂花景观的营造就脱不了上面这些条条框框,总体来说都是丛植和群植为主,“双桂流芳”或称“双桂当庭”的传统对植手法在古典园林中也时有应用。
与传统的布置手法相比较,现代公园中桂花的种植方式更为多样,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桂花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枝低,且枝叶浓密,树姿端正,作为障景材料十分合适。不仅可以遮蔽瑕疵,还有区隔空间,引导视线等作用。杭州花港观鱼公园西里湖边的大草坪中央就布置了一个由桂花树群环抱而成的闭合空间,从而使整体空间具有多重性,不仅满足了游人不同的心理需要,而且打破了大片草坪所形成的单调感。合肥逍遥津公园水榭景区南面入口处即以桂花、小竹为障,随曲径转折,引导视线左右往复,景观步步不同。并以高大的乌桕和散置的山石作前景,框出西侧水面和水榭一角,使景物若隐若现。由于桂花的树形较小,就使东侧优美的林际线和侧影横斜的湖岸景色得以展现。越过桂、竹屏障后,水榭、假山、湖面展露眼前,令人豁然开朗。
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以桂花为市花,大范围地应用桂花造景。不仅将桂花用作城市主要行道树,在其主要风景游览点之一的七星岩公园中更是遍植桂花,闻名全国。出七星岩洞下山,就是一片馥郁的桂花林,映衬着平地突起的骆驼峰。在龙隐岩周围,大片桂花与100多件崖壁石刻共同组成了著名的“桂海碑林”胜景。桂花草坪景区则是七星岩公园的七大景区之一,位于月牙楼前。这片草坪面积达1.4万m2,草坪上丛植、群植或孤植了大量桂花,以疏林的形式向远山过渡,大大地增加了草坪的深度和气势。疏林中桂花的枝条经过修剪后,其枝下高度完全可以满足休憩遮荫的需要,使草坪区成为了整个公园的活动和服务中心。
桂花品性高洁不凡,枝叶常绿,花朵缤纷雅致,芬芳宜人,不仅显得端庄大方,即使成行列式种植也不易形成墓地气氛。相比以针叶性乔木为主的配置方法,以桂花为前景的种植方式更适合在一般的'纪念性园林中应用。武汉东湖风景区鲁迅广场及九女墩景点选用桂花与铅笔柏、雪松、南天竹等植物搭配。不仅营造出了庄严的气氛,而且景观变化丰富,使纪念性与休憩、集散的需要得以统一。
工矿企业绿化是现代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优秀的工矿绿化树种对抵抗污染、保护环境起着直接作用。桂花常绿、喜光又能耐荫,可利用性强,它能够抗二氧化硫、氟化氢,对氯气、粉尘、烟雾的抗性均比较强,是不可多得的抗污染树种。另外,桂花还具有较强的隔音效果,成林或成列种植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消除噪音的作用。在公路、铁路沿线,机场及会产生较大的机械噪音的工厂附近合理种植,应当会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除此之外,桂花在园林中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我们应当大胆地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比如,根据有关桂花栽培方面的研究,桂花的发枝力强,耐修剪,可以选择抗性更强、叶形较小的品种作绿篱种植。假如对开花的影响不大,桂花作为香花绿篱比现有的许多绿篱植物的条件要优越得多,并可在整形(造型)栽植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尝试。扬州蛰园中在两厅之间掇湖石为山,架空突起而孤立,在依山傍岩处种植了一株大桂花,郁郁葱葱,是古典园林中以桂花为主要观赏对象时少有的孤植的例子。但现代分析,孤植树有单纯作为构图艺术上的孤植和遮荫及构图相结合的孤植两种。这两种情况来看,孤植树的构图位置突出,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者为佳:1.体形巨大2.开花繁茂3.花有香气,且香味最好浓郁4.树冠轮廓有变化5.叶色具有丰富的季相变化。联系目前桂花的栽培水平和园林中常用孤植树种的情况,可知桂花孤植作主景树或庭荫树也是很合适的。
三、桂花在园林中的配植
桂花的品种多,适应性强,除了作主景时的丛植和群植方式外,桂花还时常被作为障景树、陪衬树、诱导树、过渡树配植,或为增添景观层次而应用,可用以配植的花木也非常多。由于桂花的这种种优点,使桂花在苏州现存的八大古典庭院(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文宅艺圃、环秀山庄、耦园、怡园、狮子林)中出现率达百分之百。
网师园“小山丛桂轩”前的桂花的多靠墙布置,间植几株腊梅,以木绣球、山茶、南天竹等点缀,在东侧小花台中种植海棠、山麻杆和寿星竹,与精巧的山石、漏窗相配,整体景观富有变化,层次感也非常好。
留园“闻木犀香轩”两旁沿廊密植桂花,以紫荆、腊梅和紫薇各一株作点缀,仅在左侧临溪处植两株榔榆以均衡构图。而轩前的配植则要热闹得多,银杏、香樟挺拔秀丽,黑松虬劲,加上夹竹桃、腊梅、紫荆、黄素馨等花木,更使得四时有景可观,秋色更加迷人。
扬州清代园林古陨园内有“修竹丛桂之堂”,即以桂、竹相配,并以景命名。苏州明末时期的上书屋(后名水木明瑟园)中的“桐桂山房”,造景曰“丛桂交其前,孤桐峙其后,焚香把卷,秋夏为佳”。
苏州光福梅花山以梅、桂间植成林为特色,常常为人所称道。其实梅、桂共植的手法在古典园林中也是常用,如扬州古园中的“金粟山房”在园之东西两侧植梅栽桂,并莳养奇花异卉,有“揽胜蓬莱岛”的美名;而“双峰三栈”则有一亭,记载此亭“其间上下,皆种梅花,其山左右,丛桂森翳”,故而得名“香露”,雅致出众。杭州植物园观赏植物区的桂花紫薇园是另一较著名的桂花与其他树种成林间植的例子。夏季紫薇怒放;秋季金桂飘香;冬季紫薇落叶后树干平滑细腻,树形优美,与常绿的桂花相配亦别有情趣。
此外,桂花与牡丹、海棠、玉兰等植物相配植,有叫做“玉堂富贵”的,或加上迎春等植物成为“玉堂春富贵”或“金玉满堂春富贵”的,是一种讨巧的配植方法。虽然有观点认为以讨口彩为目的的配植俗不可耐,但是从这几种花木的选择上看,常绿和落叶、灌木和乔木相搭配,而且花期相错,四季可赏,确有可取之处。虽然讨巧的配植方法花样百出而少有流传,但此种配置时有应用,并逐渐成为一种传统的配植手法。
桂花的栽培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非常符合东方园林的审美特色,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公园的造景需要。而且其品种繁多,形态、习性等均有不同的特点,不论形体大小都能产生丰满生动的景观效果,可以根据造景的需要自由地选择搭配。辛弃疾《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一词写到“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相信桂花今后在园林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香满神州大地。
主要参考文献
1、程兆熊,论中国庭院设计,台北:明文书局,1984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中国新园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3、郑嘉骥,太原园林史话,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4、朱江,扬州园林品赏录,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
5、吴小巧,苏州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1990
6、魏嘉瓒,苏州历代园林录,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7、《工矿绿化手册》编写组,工矿绿化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篇2:桂花在景观设计的应用论文
桂花在景观设计的应用论文
摘要:桂花是桂林的市花,在桂林市内随处可见,已经成为桂林市的一种符号和景观的代表,也是桂林市宝贵的景观资源和文化象征。本文将介绍桂林市桂花的主要品种,并重点就桂花在桂林景观中的运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桂花;桂文化;景观;城市建设
桂林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而桂花在桂林城中随处可见,时令一到,桂林城中满街满巷的桂花飘香,令人神清气爽。桂林城的名字来源据说也取自于“桂树成林”之义,桂花更是被推举为市花,足见桂花在桂林这座千年古城的植物体系与民众心理认知中的重要程度无可比拟。同时,桂花在桂林市的景观营造与城市形象的建设当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桂林与桂花文化概述
桂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与湖南省接壤,常年处于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据统计,桂林市的全年降雨量在1900mm左右,日照时间长达1500h以上,年平均温度在1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虽然,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将桂花推举为市花(如苏州、合肥等),但是受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桂林市的桂花在品种和质量上都有特别之处。据统计,截止到,桂林市中桂花的种类多达57种,种类十分齐全。桂林的桂花分为银桂、金桂、丹桂和四季桂4大种群,四季桂又有四季桂、小叶四季桂和月月桂等3个品种。而金桂则有黑山金桂、大叶黄和金莲等14个品种。银桂更是有王城银桂、漓江之波、七星银桂等,品种多达35个。丹桂则有南溪丹桂、秋霞等5个品种。而桂林银桂结籽的品种也是特别的多,大约有18种,这是其他桂花产区所没有的。由此可见,桂林在中国桂花产区中的地位。桂花种类如此之多,而且具体开花的季节也有所不同,这就让桂林这座千年古城在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内都有桂香的萦绕,尤其以9、10、11月最为浓郁。满城的桂香,不仅能让桂林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更大的人文历史魅力,同时也能让这座城市散发出青春的活力;既能让外来旅游或求学的人心情舒畅,也能增加桂林市百姓生活中的乐趣,提高他们作为桂林市民的幸福感。桂花既然深受桂林市人民的喜爱,同时又是桂林市的市花,所以在桂林市的街头巷口都能见到桂花的身影。这其中亦不乏桂花数量集中且品种丰富的赏桂佳地。其中的七星公园位于桂林市七星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景点以园内7座小山峰“犹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坠地”而得名,公园内的七星岩也是名满天下,成为诸多电视电影的取景之地。
七星公园是桂林规模最大,游客量最多,最具有历史性的综合性的公园。而这座公园也是桂林市桂花最为集中,品种最多的一个地方。其中,尤以“金桂王”最为闻名。这株桂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胸径约80cm,高约12.5m,树冠的东西跨度有16.6m,南北跨度也有16m。树干挺直,树冠丰盈,姿态尊贵优雅,在国内极为罕见。它矗立在七星公园的月牙楼前,犹如一个威武强健的侍卫,在岁月的长河中守护着自己脚下的土地;也如一个美丽端庄的贵妇,在最美的季节散落自己最美的年华,去接待来自四海的客人,世人为她驻足,她亦为世人守候。七星公园内的金桂、银桂、四季桂等多达6000多株,在有限的空间中如此多的桂花俨然形成了一片“花海”,与园内的碑林相映成趣,形成了著名的“桂海碑林”。桂花在七星公园内的作用,既有用作主景以增加空间的效果,也有用作点景以营造和丰富整个公园内的环境,而漫天的桂花香气沁人心脾,则能给人们提供嗅觉上的享受,嗅觉和视觉相结合,使园内的桂花景观显得更加立体。
2桂花在桂林城市景观中的设计表现
桂花作为桂林的市花,其形象也就如同桂林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也是城市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浓缩与市民精神世界的一种重要寄托。将桂花的形象深植于桂林市的景观设计当中,不仅能有效推进城市建设,同时也能增强人们的城市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城市的品味和知名度。而在桂林市现有的景观当中,桂花同样也遵循着“点、线、面”的规律来进行布置。使桂花元素在整个城市范围内互相穿插、交织。在一些景区标志,景观小品以及公园景点内,都将桂花作为其重要的元素,对于桂林市来说也是比较适宜的。
2.1桂花植物景观的设计应用
靖江王府是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的所在地,景区中种植了大量的桂花树,形成了丰富的桂花植物景观。一方面以行道树进行栽植,多分布于校区中轴线的两侧。在羽毛球场以及学生宿舍的周围也十分多见。另一方面在校区外围古城墙正大门的周围也多见到桂花桂树的身影,桂花的造型、气味以及自身所具有的.造型和颜色,都对主景产生了很好的烘托与点缀。在夏秋两季也会因为季节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颜色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使同一处景点的景色因为不同的时间段而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两江四湖是桂林著名的景观区域,也是桂林的大型的景观工程,将漓江、桃花江、木龙湖(含铁佛塘)、桂湖、榕湖、杉湖的景区相互联系在一起,将分散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景观带。而在这个区域内,桂花的分布是以“线与面结合”的形式,主要沿着湖的岸边分布,其桂花的数量多达4800多株。这种“以点成线,以线代面”的布局方式,既是将桂花视为一种符号,将两江四湖的风景进行串联,同时也可以使桂花的观赏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时令一到,整个桂林城中都会弥漫着甜甜的桂花香,使原本分散的景点不仅在视觉上有了共同的元素,也在嗅觉上得到了极大的统一,让景区的建设与规划显得更加立体。
2.2城市景观小品中桂花元素的运用
由于桂花在桂林市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形象也深入人心,所以在桂林市的一些景观设计中,也经常将桂花作为一种设计元素融入其中。城市道路中的分隔栏杆,是一个城市中最为常见的装饰和景观符号之一,具有良好的视觉传达的效果。而桂林市道路栏杆的标志就是桂花。将桂花的形象抽象设计成一种常见景观的标志是对外宣传城市形象的有效手段。因此,将桂花作为一种名片放置在城市道路的景观系统中也是非常合适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桂林也不例外,而桂林市的标志则是由桂花作为最主要的元素,这也是景观布局中“点”的表现。在市徽的设计中,将桂花的形象进行提炼和抽象,形成了一个花瓣形的框架,并且加入桂林市的著名景点象鼻山的轮廓,生动地将桂林市的整体特征概括在了一个平面上。由于市徽中的元素在桂林很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所以成为了桂林市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对提升桂林市城市整体的影响力和外界对桂林的认知度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3桂林城市景观设计中桂花元素的应用策略分析
“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桂树桂花,香飘万家。”桂林市人口总数近60万人,但各种桂花加一起来有20多万株。所以,桂林“甲天下”的不仅仅只有山水,更有漫天飞舞的桂花。但是,就从现阶段而言,桂花做为一种景观元素在桂林市只是被当作一种具体的植物而用于园林以及校园的,而无法将桂花的形象及其特性做为桂文化的代表,在桂林市以外的地方进行传播,用以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和影响力。所以,应该在各个方面加强以桂花做为主要元素在桂林市景观设计中的开发与应用。
3.1加强桂花元素在桂林城市公园中的应用
在我国,以桂花为市花的城市还有很多,比如苏州、合肥、咸宁、杭州等地这些地区。对桂花这种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上海的“桂林公园”的设计和建造,每年时令不仅能吸引大批的游客前去参观,在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能作为一种文化包装对外进行宣传,提高整个城市的形象和文化软实力。虽然,桂林市内的公园有很多,园内桂花的数量也并不少,但是缺乏主题性公园的建造,不能将资源有效整合,从而导致文化的冲击力和经济效益大为削弱。因此,应在桂林市区范围内,加强桂花主题公园的建造,将桂林市的桂花作为一种元素加以提炼,并融入于景观设计和公园内纪念品的设计当中,通过设计的手段将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提高人民群众对“桂文化”的整体认知度。
3.2增加桂花元素在城市景观小品中的运用
在桂林市的桂花景观中,有“面与线的结合”也有“以线带面的构成”但是,在整个桂林市区中却缺乏“点”元素的存在,这就显得桂林市桂花景观的整体性不强。应该在一些主要的区域和商业街里建设一些以桂花为主题的景观小品,比如:在正阳步行街和滨江路这样有代表性的旅游休闲场所,增加有特色的景观节点,如设计一些具有桂花造型和桂花元素的座椅和凉伞,设置一些有象征意义的垃圾桶,还可以在街道的入口处放置桂花雕塑,在人行道上铺设桂花的纹样等方式来强调某一个街道的文化,在整个城市的空间营造上也能起到突出重点的效果。除了增加一些单体的景观小品外,也可以在一些重要的地段设计一些以桂花为主题的景观小品群落,使整个景观的布置显得更加疏密有序。如:在漓江的两岸设计和布置桂花造型或者具有桂花纹样的路灯并在公园里精心放置一些景观灯和地灯,再辅以一些特殊的雕塑或者建筑小品,在灯光的色彩效果上也可以参考桂花的颜色,这样会对整个环境的塑造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
3.3桂花视觉形象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策略
桂林应该将桂花的形象更深入地提取,抽象成各种视觉元素广泛地应用于桂林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同其他一些以桂花为市花的城市展开桂花为主题的互动,以几个城市进行联合,于每年的时令季节在不同的城市举办“桂花节”等活动,或者由一所城市主办,其他的城市积极参与,主办城市每年轮流做东道主,在创办“桂花节”的过程中也能进行大量的设计创作。这样的规模也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在交流的过程也势必能推进桂林市“桂文化”的传播。桂林市内的高校众多,其中的设计类院校也为数不少,拥有十分丰富的人力资源,桂林市应该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定期开展以桂花为主题的设计竞赛或者方案征集活动,让不同设计专业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其设计范围可以覆盖建筑、景观规划、平面广告、户外家具等多个方面,优秀的方案可以直接加以应用。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他们对专业的积极性,又能以最低的成本收集到更多更优秀的设计方案,对桂林市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将大有裨益。
4结语
桂林,不仅尽是“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能让人们想到桂林的当然还有那一株株、一片片、一行行的桂花。在桂林市的景区、公园、道路、庭院等各个角落,都能见到桂花美丽的风姿。应该充分利用桂林市在的文化内涵和优势,扬长避短。以多种形式和手段来发掘桂花在景观设计中的价值,寻找将桂花应用于景观设计中的更好的方法,从而为桂林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3:草花在舟山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工学论文
草花在舟山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工学论文
摘要:阐述了草花的特点、基本性状,分析其在舟山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指出草花在立体庭院、立体花墙、立体花柱、组合盆栽等方面的应用是发展的趋势,以为加大草花在舟山的城市绿化应用提供建议。
关键词:草花;园林绿化;应用现状;发展趋势;浙江舟山
草花具有较强的点缀、装饰和美化效果,并且可利用其花期长、成本低、品种多样、色彩丰富、适应性强等特点,应用到城市园林绿化中,以增强植物间的层次和色彩,从而提高园林景观效果,把城市装扮得多姿多彩。
舟山市地处海岛,有许多木本花卉因受到海风等自然条件影响而生长不良,故以发展草花事业来弥补此不足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重视,草花的应用亦越来越普遍。就品种而言,可分为传统品种与引进栽培品种两大类,前者有一串红、万寿菊、千日红、紫茉莉、鸡冠花、三色堇、金盏菊、雏菊、两月兰、石竹、太阳花、凤仙花、小菊、葱兰、韭兰、麦冬、红花三叶草、白花三叶草、红花酢浆草等;后者有矮一串红、大花万寿菊、百日草、长春花、大白菊、金鱼草、美女樱、羽衣甘蓝、黄晶菊、杂交天竺葵、彩叶草、四季海棠、非洲凤仙、瓜叶菊、欧洲报春、荷包花等。现就这些常用草花的共同性状、在舟山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以探讨,以促进草花的合理应用。
1常见草花的特点及基本性状
1.1特点
1.1.1生命周期有限。草花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开花期、结果(种子)期的整个生命过程,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
1.1.2生长影响因素多。草花在生长和开花过程中,容易受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1.1.3不耐荫蔽。草花多属阳性植物,喜阳光照射,尤其开花期,更需要有阳光的照射。
1.2基本性状
1.2.1开花性状。草花经过人类长期选育和栽培,具有色彩艳丽、开花一致、花期长等特点。
1.2.2抗逆性状。经过培育的草花抗旱、抗涝、抗病等性状强于传统草花。
1.2.3商品性状。草花品种花色繁多,在应用中选择的余地非常大。同一品种的草花,其植株的株型大小及外观形状、花色、开花时间整齐一致,便于商业化生产和应用。
2草花在舟山市园林中的应用形式
2.1盆栽
将草花栽种在不同规格的花盆、器皿中,到花期初放时,有规律地将盆栽花卉运到各种公共环境,如广场、街头、路边、各种建筑物的门旁、厅前,在这些地方整齐摆放盆花,可以起到对环境的装饰和美化作用。盆花也可以“组团”,组合布置成不同的形状、图案和方阵,除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功效外,还能烘托城市节日气氛,尤其在舟山市的大型会议召开时,往往在主席台前摆设很多盆栽草花,鲜艳夺目,对整个大会气氛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2.2花钵
在城市公共环境中,通常设置各种不同造型的大型“花器”――花钵。在不同季节将预备好的不同草花,以单株或混种形式种植于同一个花钵中,起到对城市环境的点缀和美化作用。例如,在昌国路与环城东路交界处就有这种大型的花器――花钵设置,一年四季经过园工的精心栽培、品种更换,美化效果突出。
2.3花带(花径或花溪)
城市公共环境中,有许多不同功能、不同形状的绿地和绿化带。通过栽种草花,进行合理布置,或构成花边,或组合成各种形式的花带。这种花带的形式在舟山市园林绿化中应用较为普遍。临城新城区的市政府大楼门口设置的花带,按季节有计划地将培育好的适宜草花品种,或单色品种,或多个花色几个品种混合种植,或栽种成一定图案,形成带状的绿化带,起到了丰富带状绿地、美化环境的作用。
2.4花境
是一种以比较自然的方式种植灌木和草花制作的花坛。花境多呈斜立式的长带状或块状,主要供人们从一个侧面观赏[1]。花境可分为一年生花境或与其他多年生植物组成的混合花境。实践中,以宿根类花卉(多年生花灌木)为主体,配置一些草花形式的混合型花境较为常见。花境的外缘常以植篱、墙垣、灌木丛做背景或围边。如昌洲大道隔离带就常见此形式的应用。
2.5花坛
花坛是成立园林绿化中专供植物种植的具有多种不同形式的种植地。花坛按不同方式可以有不同划分类型[2]。按空间组成划分可分为:立体花坛和平面花坛(平面花坛按花卉植物的构图形式不同又可分为:规则化花坛、自然式花坛、混合式花坛);按时间季节划分可分为:春季花坛、夏季花坛、秋季花坛、冬季花坛和临时性花坛;按使用的植物和花卉材料划分可分为:草花花坛、花灌木+草花的混合型花坛;按运用形式划分可分为:单一型花坛、连续型花坛、组合型花坛。其他形式划分还有花丛花坛(中央高边缘低)、绣花式花坛(以多种草花组成花纹图案)。花坛用花要求:草花的株型整齐、美观,花期开花一致,花色艳丽;花期长、抗逆性强。花坛的布置:大型的公共环境或绿地广场、城市中心花园和道路边等。如鸭蛋山码头大转盘大型花坛一年四季栽培群花,营造了五彩缤纷、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
2.6造型小品
多以组合、镶装的形式,将几种不同的草花“安装”在“事前”预置好的“立体”花坛中。这是近年来草花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形式,而且常见于城市街道。如舟山市园林局历年在大型公园内举行菊花展览,通过“安装”,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建筑物或各种各样的动物,让游客大饱眼福。
2.7空中美化(吊栽)
草花也常用于一些空间环境的布置,形成立体城市园林景观。具体操作方法:将草花种植在不同规格、形式的可吊挂的花盆中,使其枝、叶等具有观赏价值的部分垂吊、悬挂在空间,用以美化城市的空间景观。可以使用的草花有垂吊性矮牵牛、大竺葵和吊灯花等。海山公园在节假日期间均有很多吊挂的花篮造景。
3草花应用的发展趋势
草花是装点庭院、美化环境的好材料,除了以上传统的使用形式外,也可用于庭院的“立体”绿化、美化[3-4]。据了解,草花的“立体”应用在欧美国家已非常普遍,这是草花在城市应用的发展趋势。采取“立体”方式应用草花,能够节省空间,并使景观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3.1立体庭院
城市居住环境面积小,可利用空间有限。将观赏草花进行立体布置,形成立体景观,是美化居住环境的有效办法。草花绿化的成本低、色彩丰富、形态和花色品种多样,并且有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将草花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立体”的种植环境中,如院墙上,形成“半壁式”的立体花墙,非常节省空间。
3.2立体花墙
其特点也是节省地面和空间,可以给观赏者带来震撼的感觉效果,相当于将传统的平面式花坛侧立起来。新型的“立体花墙”可以兼顾造型、施工以及管理方面的要求,设有独立、完善的灌溉系统,在室内、室外环境都可以使用,形式可以变化,规模大小可以随意调节,运用建造都非常灵活。
3.3立体花柱(花球)
“立体花柱”可以让人们从多个侧面观赏草花,弥补平面应用草花的不足。应用立体花柱比应用其他任何形式草花的表现力和观赏性都好,容易形成绿化环境的景观亮点和视觉焦点。“立体花柱”节省空间和占地,且布置操作和管理非常方便,可以制作成一个城市的标志性盆景。
3.4组合盆栽
草花的“组合盆栽”是草花流行的应用形式之一。“组合盆栽”采用不同的草花品质,利用草花种间的花色、植株高矮、花型不同与变化有机地将它们搭配在同一个栽花器具或同一个栽植环境中。它强调了草花品种间的组合、搭配及整体的景观效果。组合式的“花钵”放置在公共绿地和大众环境中,使城市园林景观形式多样化,满足人们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3.5快速造景
草花品种多、色彩丰富,其植株矮小、性状一致、种植生长速度快,并且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严格,容易在短时间内达到批量化和规模化生产、种植。使用草花进行“快速绿化造景”,可以快速覆盖裸露环境和空间,满足人们对环境绿化、美化的不同要求。
4小结
“要把舟山市打造成一个海岛花园城市”是舟山市委、市政府在不久前提出的宏伟奋斗目标,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生态舟山建设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绿色生态建设,包括廊道绿化、山体绿化、滨海防护林及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等,这对海岛花园式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进一步促进海岛花园城市建设的宏伟目标,笔者认为重视草花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希望有关部门领导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让草花在舟山市园林绿化中再向前推进一步。
5参考文献
[1] 周昆华.草花与城市园林[J].中国花卉园林,2004(5):32-33.
[2] 金元元.草花造景营造城市生活新空间[J].中国园艺文摘,2009(1):40.
[3] 田耀全,尚阳.园林草花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园林绿化,2009(10):48-49.
[4] 周晓新,臧立学.几种草花的应用及养护[J].新农业,2008(7):54.
★ ERP应用论文
桂花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浅谈工学论文(共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