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姑姑笑颜》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时间:2025-04-26 03:38:54 作者:贵轩童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贵轩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又见姑姑笑颜》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又见姑姑笑颜》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篇1:《又见姑姑笑颜》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又见姑姑笑颜》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①老姑母的耳朵聋了。

②临近立秋的一天,我怀着忐 忑不安的心情从西安驱车西行,去太白山下那个叫豆村的山庄,叩拜已八旬有四的老姑母。

③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岁月,姑姑拖儿带女离开故土来到这个山村落户。姑夫说,这儿不如老家平坦,可人少地多,种些红苕土豆高粱什么的,也能填饱肚子。熟识后,村民下地干活便把孩子托付给姑姑。一连几年,姑姑都义务为远近邻居管护孩子,颇受敬重。

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操持了大半生家务的姑姑看到家里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山坡地,就提出要在山坡栽种果树。从此,每天由早到晚,姑姑和姑父一起带着全家,翻耕土地、栽种苗子,精心养护。5年过去了,几十亩的山坡上果树齐刷刷地长起来了,挂果了。这一年,又赶上市场价钱好,收入竟然达4万多元。姑姑揣着钱袋,拉着姑夫径直上县城,二话不说买了一辆嘉陵摩托 车。到村口时,乡亲们看得眼馋,蜂拥而至,把姑姑姑夫团团围住,你们这么风光,还不是当家儿的功劳哟!姑姑开心地说,不是,是咱社会好,政策好,乡亲好。

⑤大约是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忽然接到姑姑打来的电话,说要给表兄们分家,要父亲无论如何要带上母亲去她家一趟。听说我正好回来了,姑姑高兴极了,再三叮嘱非要我一同去不可。听着电话,我似乎看到了姑姑边说边拭泪的情景,于是,决定即刻随父同行。按老家的习俗,外甥们分家,必请舅舅定夺。一旦舅舅说了话就成定局。外甥们轻则缄默不语,高兴不高兴都得接受,重则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还有媳妇们喋喋不休的叫骂。当舅的遇到这种情景,尴尬难堪,收不了场事小,最不愿看到的是与外甥们结下怨仇。姑姑从父亲和我的脸上仿佛看出了什么,一落座就笑个不停:你舅,今儿叫你来,不是为说事、当判官,就是想见个面,吃顿欢喜饭。姑夫接过姑姑的话,把老两口如何劝说表兄表弟早分家另过日子,如何坚持他们不跟任何人一起过,也不要任何人的赡养费,只想搭个小灶欢度晚年的过程讲述了一遍。站在一旁的大表哥愧疚地说:舅,你也听到了,这么做我们不被庄上人笑话死,也会让唾沫淹死的。我们兄妹6人,谁敢说不养活老人。老人不让我们管,这是揭我们的皮呢!一旁的表弟表妹们都点头称是。这时大表弟媳妇也上前一步拉住父亲的`手说:舅,你看在外甥的脸上,让我爸妈回心转意,这家不要分了。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好得和啥一样,为啥要轰我们走?父亲听到这里,把腿一拍,哈哈大笑:我听得明明白白。啥都甭说了,快拿酒来,舅今日要喝个痛快。接着,家 宴一字摆开,亲朋们依次就座。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慢慢散去。

⑥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

⑦姑姑知道我要来,执意要走到坡下的公路旁等我。我下车来,看见姑姑颤巍巍的身子,无名的酸楚由心而生。姑姑却攥住我的手一个劲地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我要搀扶着姑姑走,她不从,说她除了耳朵不听使唤外啥都好着呢。姑夫告诉我,姑姑前些天刚刚在宝鸡查了一回身体,样样正常,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我问姑姑,分了家后悔不?姑夫贴着耳朵翻译给姑姑,姑姑知晓后竟然像小孩儿一般笑开了怀:不后悔,我的福分大得很。政府每月给我发200元养老金还不算,又发800多元的护理费,加起来1000多元,你看红火不红火。护理费是啥?我又问。我是离休人员,那是用来护理我的。姑夫插话。这时候姑姑一定是知道了姑夫在说什么,又抢着说:做饭、洗衣裳都是你姑夫的事,他不要我做,我只领护理费,还要他护理我呢。说罢,姑姑笑得更灿烂了。我没有想到,一个80多岁一字不识的老农妇,竟然还能讲出如此幽默的话来。

⑧回到家,姑姑非要我脱鞋坐在炕上和她拉话不可。拉话间,姑夫打开窗子指着窗外说,那是你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西安和宝鸡的人想在那里搞休闲避暑山庄呢。我探头望去,金色的夕阳染红了远近的山峦,蓝天下的白云在慢慢飘动。山塬被郁郁葱葱的果树林带拥戴着,既蕴含着几分沧桑,更散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⑨ 到西安逛几天,让我也尽尽孝心。我拉住姑姑的手央求。姑夫向姑姑递了眼 光,姑姑笑出声来:你姑夫常用摩托带上我上县城逛,庄上人都说两个80多岁的人还风光呢!姑姑说话时的那张笑颜,那份心宽,那如同喝了蜜糖之后的喜悦,是我打记事起从未见过的。

(选文有改动)

1、请找出既照应第①段又交代了文章主要事件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2、请简要概括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3 分)

3、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抽写, 却反映了不同的人情世态。请分别加以分析。(4分)

(1) 当下众 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吴敬梓《范进中举》)

(2)一时间,端菜的、添 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

4、由插叙的往事, 可以看出姑姑是一个怎样的人?清简要分析。(6 分)

5、文章多次写到姑姑的笑。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除性格因素外,姑姑笑颜常开的原因还有很多,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答出三点)( 3 分)

参考答案:

1、(2分)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找出的句子正确得1分,抄写正确得1分)

2、(3分)⑴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⑵我是事件的叙述者。⑶我是山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每点1分,共3分)

3、(4分)⑴描写了范进中举后,乡邻们阿谀奉迎、趋炎附势的众生相,表现了世态的炎凉。(答出世态炎凉的意思即得2分)

⑵描写了姑姑分家时的忙碌、热闹、喜庆,表现了家庭的和睦、民风的淳朴、生活的和谐。(答出家庭和睦的意思即得2分)

4、(6分)

⑴姑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她一连几年义务帮助邻居照顾孩子,没有怨言。

⑵姑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她带领全家栽种果树,从早到晚不辞劳苦。

⑶姑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她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⑷姑姑是一个明理好强的人,她敢为人先栽种果树,富裕后又心存感激;她晚年独立生活,不给子女增添负担。

(每点2分,有明确观点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对即可。答出其中任何三点即可得全分)

5、(至少答出三点)(3分)

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政策使姑姑走上富裕之路,使她喜不自胜。

⑵子女们的孝顺和家庭的和睦让姑姑笑口常开。

⑶农村养老政策消除了姑姑的后顾之忧,让她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⑷姑姑、姑夫 相濡以沫,安度晚年,也让姑姑倍感幸福满足。

(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对即可)

篇2:又见姑姑笑颜阅读答案

窗涛

①老姑母的耳朵聋了。

②临近立秋的一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从西安驱车西行,去太白山下那个叫豆村的山庄,叩拜已八旬有四的老姑母。

③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岁月,姑姑拖儿带女离开故土来到这个山村落户。姑夫说,这儿不如老家平坦,可人少地多,种些红苕土豆高粱什么的,也能填饱肚子。熟识后,村民下地干活便把孩子托付给姑姑。一连几年,姑姑都义务为远近邻居管护孩子,颇受敬重。

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操持了大半生家务的姑姑看到家里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山坡地,就提出要在山坡栽种果树。从此,每天由早到晚,姑姑和姑父一起带着全家,翻耕土地、栽种苗子,精心养护。5年过去了,几十亩的山坡上果树齐刷刷地长起来了,挂果了。这一年,又赶上市场价钱好,收入竟然达4万多元。姑姑揣着钱袋,拉着姑夫径直上县城,二话不说买了一辆嘉陵摩托车。到村口时,乡亲们看得眼馋,蜂拥而至,把姑姑姑夫团团围住,“你们这么风光,还不是当家儿的功劳哟!”姑姑开心地说,“不是,是咱社会好,政策好,乡亲好。”

⑤大约是10年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忽然接到姑姑打来的电话,说要给表兄们分家,要父亲无论如何要带上母亲去她家一趟。听说我正好回来了,姑姑高兴极了,再三叮嘱非要我一同去不可。听着电话,我似乎看到了姑姑边说边拭泪的情景,于是,决定即刻随父同行。按老家的习俗,外甥们分家,必请舅舅定夺。一旦舅舅说了话就成定局。外甥们轻则缄默不语,高兴不高兴都得接受,重则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还有媳妇们喋喋不休的叫骂。当舅的遇到这种情景,尴尬难堪,收不了场事小,最不愿看到的是与外甥们结下怨仇。姑姑从父亲和我的脸上仿佛看出了什么,一落座就笑个不停:“你舅,今儿叫你来,不是为说事、当判官,就是想见个面,吃顿欢喜饭。”姑夫接过姑姑的话,把老两口如何劝说表兄表弟早分家另过日子,如何坚持他们不跟任何人一起过,也不要任何人的赡养费,只想搭个小灶欢度晚年的过程讲述了一遍。站在一旁的大表哥愧疚地说:“舅,你也听到了,这么做我们不被庄上人笑话死,也会让唾沫淹死的。我们兄妹6人,谁敢说不养活老人。老人不让我们管,这是揭我们的皮呢!”一旁的表弟表妹们都点头称是。这时大表弟媳妇也上前一步拉住父亲的手说:“舅,你看在外甥的脸上,让我爸妈回心转意,这家不要分了。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好得和啥一样,为啥要轰我们走?”父亲听到这里,把腿一拍,哈哈大笑:“我听得明明白白。啥都甭说了,快拿酒来,舅今日要喝个痛快。”接着,家宴一字摆开,亲朋们依次就座。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慢慢散去。

⑥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

⑦姑姑知道我要来,执意要走到坡下的'公路旁等我。我下车来,看见姑姑颤巍巍的身子,无名的酸楚由心而生。姑姑却攥住我的手一个劲地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我要搀扶着姑姑走,她不从,说她除了耳朵不听使唤外啥都好着呢。姑夫告诉我,姑姑前些天刚刚在宝鸡查了一回身体,样样正常,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我问姑姑,分了家后悔不?姑夫贴着耳朵“翻译”给姑姑,姑姑知晓后竟然像小孩儿一般笑开了怀:“不后悔,我的福分大得很。政府每月给我发200元养老金还不算,又发800多元的护理费,加起来1000多元,你看红火不红火。”“护理费是啥?”我又问。“我是离休人员,那是用来护理我的。”姑夫插话。这时候姑姑一定是知道了姑夫在说什么,又抢着说:“做饭、洗衣裳都是你姑夫的事,他不要我做,我只领护理费,还要他护理我呢。”说罢,姑姑笑得更灿烂了。我没有想到,一个80多岁一字不识的老农妇,竟然还能讲出如此幽默的话来。

⑧回到家,姑姑非要我脱鞋坐在炕上和她拉话不可。拉话间,姑夫打开窗子指着窗外说,那是你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西安和宝鸡的人想在那里搞休闲避暑山庄呢。我探头望去,金色的夕阳染红了远近的山峦,蓝天下的白云在慢慢飘动。山塬被郁郁葱葱的果树林带拥戴着,既蕴含着几分沧桑,更散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⑨ “到西安逛几天,让我也尽尽孝心”。我拉住姑姑的手央求。姑夫向姑姑递了眼光,姑姑笑出声来:“你姑夫常用摩托带上我上县城逛,庄上人都说两个80多岁的人还风光呢!”姑姑说话时的那张笑颜,那份心宽,那如同喝了蜜糖之后的喜悦,是我打记事起从未见过的。 (选文有改动)

小题1:请找出既照应第①段又交代了文章主要事件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概括“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由插叙的往事,可以看出姑姑是一个怎样的人?清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多次写到“姑姑的笑”。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除性格因素外,姑姑笑颜常开的原因还有很多,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答出三点)

(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找出的句子正确得1分,抄写正确得1分)

小题2:(3分)⑴“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⑵“我”是事件的叙述者。⑶“我”是“山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每点1分,共3分)

小题3:(l)姑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她一连几年义务帮助邻居照顾孩子,没有怨言。

(2)姑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她带领全家栽种果树,从早到晚不辞劳苦。

(3)姑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她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4)姑姑是一个明理好强的人,她敢为人先栽种果树,富裕后又心存感激;她晚年独立生活,不给子女增添负担。

小题4:(至少答出三点)(3分)

(1)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政策使姑姑走上富裕之路,使她喜不自胜。

(2)子女们的孝顺和家庭的和睦让姑姑笑口常开。

(3)农村养老政策消除了姑姑的后顾之忧,让她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4)姑姑、姑夫相濡以沫,安度晚年,也让姑姑倍感幸福满足。

(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对即可)

试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到“照应①段”,第一段提到姑姑“耳聋”,以这个信息点搜索后文尾各段,即可找到第六段。

小题2:

试题分析:文章中所写的事件,都是通过“我”的所见叙述的,所以应该从贯穿全文线索这个角度上去考虑。另外,也可以谈谈写“我”的感受如何表现所写的人物的。

小题3: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有关“姑姑”的行为和事件,比如“姑姑”做了哪些事,“姑姑”与别人的关系,依次概括。“简要分析”,要引用简述相关的事例。

小题4:

试题分析:在文章中找到写“姑姑”笑的细节,读一读前后文,找到相关事件,理解“姑姑”笑的原因,一一概括。

篇3:又见姑姑笑颜阅读答案

窗涛

①老姑母的耳朵聋了。

②临近立秋的一天,我怀着忐 忑不安的心情从西安驱车西行,去太白山下那个叫豆村的山庄,叩拜已八旬有四的老姑母。

③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岁月,姑姑拖儿带女离开故土来到这个山村落户。姑夫说,这儿不如老家平坦,可人少地多,种些红苕土豆高粱什么的,也能填饱肚子。熟识后,村民下地干活便把孩子托付给姑姑。一连几年,姑姑都义务为远近邻居管护孩子,颇受敬重。

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操持了大半生家务的姑姑看到家里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山坡地,就提出要在山坡栽种果树。从此,每天由早到晚,姑姑和姑父一起带着全家,翻耕土地、栽种苗子,精心养护。5年过去了,几十亩的山坡上果树齐刷刷地长起来了,挂果了。这一年,又赶上市场价钱好,收入竟然达4万多元。姑姑揣着钱袋,拉着姑夫径直上县城,二话不说买了一辆嘉陵摩托 车。到村口时,乡亲们看得眼馋,蜂拥而至,把姑姑姑夫团团围住,你们这么风光,还不是当家儿的功劳哟!姑姑开心地说,不是,是咱社会好,政策好,乡亲好。

⑤大约是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忽然接到姑姑打来的电话,说要给表兄们分家,要父亲无论如何要带上母亲去她家一趟。听说我正好回来了,姑姑高兴极了,再三叮嘱非要我一同去不可。听着电话,我似乎看到了姑姑边说边拭泪的情景,于是,决定即刻随父同行。按老家的习俗,外甥们分家,必请舅舅定夺。一旦舅舅说了话就成定局。外甥们轻则缄默不语,高兴不高兴都得接受,重则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还有媳妇们喋喋不休的叫骂。当舅的遇到这种情景,尴尬难堪,收不了场事小,最不愿看到的是与外甥们结下怨仇。姑姑从父亲和我的脸上仿佛看出了什么,一落座就笑个不停:你舅,今儿叫你来,不是为说事、当判官,就是想见个面,吃顿欢喜饭。姑夫接过姑姑的话,把老两口如何劝说表兄表弟早分家另过日子,如何坚持他们不跟任何人一起过,也不要任何人的赡养费,只想搭个小灶欢度晚年的过程讲述了一遍。站在一旁的大表哥愧疚地说:舅,你也听到了,这么做我们不被庄上人笑话死,也会让唾沫淹死的。我们兄妹6人,谁敢说不养活老人。老人不让我们管,这是揭我们的皮呢!一旁的表弟表妹们都点头称是。这时大表弟媳妇也上前一步拉住父亲的手说:舅,你看在外甥的脸上,让我爸妈回心转意,这家不要分了。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好得和啥一样,为啥要轰我们走?父亲听到这里,把腿一拍,哈哈大笑:我听得明明白白。啥都甭说了,快拿酒来,舅今日要喝个痛快。接着,家 宴一字摆开,亲朋们依次就座。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慢慢散去。

⑥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

⑦姑姑知道我要来,执意要走到坡下的公路旁等我。我下车来,看见姑姑颤巍巍的身子,无名的`酸楚由心而生。姑姑却攥住我的手一个劲地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我要搀扶着姑姑走,她不从,说她除了耳朵不听使唤外啥都好着呢。姑夫告诉我,姑姑前些天刚刚在宝鸡查了一回身体,样样正常,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我问姑姑,分了家后悔不?姑夫贴着耳朵翻译给姑姑,姑姑知晓后竟然像小孩儿一般笑开了怀:不后悔,我的福分大得很。政府每月给我发200元养老金还不算,又发800多元的护理费,加起来1000多元,你看红火不红火。护理费是啥?我又问。我是离休人员,那是用来护理我的。姑夫插话。这时候姑姑一定是知道了姑夫在说什么,又抢着说:做饭、洗衣裳都是你姑夫的事,他不要我做,我只领护理费,还要他护理我呢。说罢,姑姑笑得更灿烂了。我没有想到,一个80多岁一字不识的老农妇,竟然还能讲出如此幽默的话来。

⑧回到家,姑姑非要我脱鞋坐在炕上和她拉话不可。拉话间,姑夫打开窗子指着窗外说,那是你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西安和宝鸡的人想在那里搞休闲避暑山庄呢。我探头望去,金色的夕阳染红了远近的山峦,蓝天下的白云在慢慢飘动。山塬被郁郁葱葱的果树林带拥戴着,既蕴含着几分沧桑,更散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⑨ 到西安逛几天,让我也尽尽孝心。我拉住姑姑的手央求。姑夫向姑姑递了眼 光,姑姑笑出声来:你姑夫常用摩托带上我上县城逛,庄上人都说两个80多岁的人还风光呢!姑姑说话时的那张笑颜,那份心宽,那如同喝了蜜糖之后的喜悦,是我打记事起从未见过的。

1、请找出既照应第①段又交代了文章主要事件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2、请简要概括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3 分)

3、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抽写, 却反映了不同的人情世态。请分别加以分析。(4分)

(1) 当下众 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吴敬梓《范进中举》)

(2)一时间,端菜的、添 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

4、由插叙的往事, 可以看出姑姑是一个怎样的人?清简要分析。(6 分)

5、文章多次写到姑姑的笑。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除性格因素外,姑姑笑颜常开的原因还有很多,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答出三点)( 3 分)

篇4:又见姑姑笑颜阅读答案

1、(2分)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找出的句子正确得1分,抄写正确得1分)

2、(3分)⑴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⑵我是事件的叙述者。⑶我是山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每点1分,共3分)

3、(4分)⑴描写了范进中举后,乡邻们阿谀奉迎、趋炎附势的众生相,表现了世态的炎凉。(答出世态炎凉的意思即得2分)

⑵描写了姑姑分家时的忙碌、热闹、喜庆,表现了家庭的和睦、民风的淳朴、生活的和谐。(答出家庭和睦的意思即得2分)

4、(6分)

⑴姑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她一连几年义务帮助邻居照顾孩子,没有怨言。

⑵姑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她带领全家栽种果树,从早到晚不辞劳苦。

⑶姑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她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⑷姑姑是一个明理好强的人,她敢为人先栽种果树,富裕后又心存感激;她晚年独立生活,不给子女增添负担。

(每点2分,有明确观点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对即可。答出其中任何三点即可得全分)

5、(至少答出三点)(3分)

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政策使姑姑走上富裕之路,使她喜不自胜。

⑵子女们的孝顺和家庭的和睦让姑姑笑口常开。

⑶农村养老政策消除了姑姑的后顾之忧,让她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⑷姑姑、姑夫 相濡以沫,安度晚年,也让姑姑倍感幸福满足。

(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对即可)

篇5:又见姑姑笑颜阅读答案

窗涛

①老姑母的耳朵聋了。

临近立秋的一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从西安驱车西行,去太白山下那个叫豆村的山庄,叩拜已八旬有四的老姑母。

③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岁月,姑姑拖儿带女离开故土来到这个山村落户。姑夫说,这儿不如老家平坦,可人少地多,种些红苕土豆高粱什么的,也能填饱肚子。熟识后,村民下地干活便把孩子托付给姑姑。一连几年,姑姑都义务为远近邻居管护孩子,颇受敬重。

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操持了大半生家务的姑姑看到家里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山坡地,就提出要在山坡栽种果树。从此,每天由早到晚,姑姑和姑父一起带着全家,翻耕土地、栽种苗子,精心养护。5年过去了,几十亩的山坡上果树齐刷刷地长起来了,挂果了。这一年,又赶上市场价钱好,收入竟然达4万多元。姑姑揣着钱袋,拉着姑夫径直上县城,二话不说买了一辆嘉陵摩托车。到村口时,乡亲们看得眼馋,蜂拥而至,把姑姑姑夫团团围住,“你们这么风光,还不是当家儿的功劳哟!”姑姑开心地说,“不是,是咱社会好,政策好,乡亲好。”

⑤大约是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忽然接到姑姑打来的电话,说要给表兄们分家,要父亲无论如何要带上母亲去她家一趟。听说我正好回来了,姑姑高兴极了,再三叮嘱非要我一同去不可。听着电话,我似乎看到了姑姑边说边拭泪的情景,于是决定即刻随父同行。按老家的习俗,外甥们分家,必请舅舅定夺。一旦舅舅说了话就成定局。外甥们轻则缄默不语,高兴不高兴都得接受,重则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还有媳妇们喋喋不休的叫骂。当舅的遇到这种情景,尴尬难堪,收不了场事小,最不愿看到的是与外甥们结下怨仇。姑姑从父亲和我的脸上仿佛看出了什么,一落座就笑个不停:“你舅,今儿叫你来,不是为说事、当判官,就是想见个面,吃顿欢喜饭。”姑夫接过姑姑的话,把老两口如何劝说表兄表弟早分家另过日子,如何坚持他们不跟任何人一起过,也不要任何人的赡养费,只想搭个小灶欢度晚年的过程讲述了一遍。站在一旁的大表哥愧疚地说:“舅,你也听到了,这么做我们不被庄上人笑话死,也会让唾沫淹死的。我们兄妹6人,谁敢说不养活老人。老人不让我们管,这是揭我们的皮呢!”一旁的表弟表妹们都点头称是。这时大表弟媳妇也上前一步拉住父亲的手说:“舅,你看在外甥的脸上,让我爸妈回心转意,这家不要分了。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好得和啥一样,为啥要轰我们走?”父亲听到这里,把腿一拍,哈哈大笑:“我听得明明白白。啥都甭说了,快拿酒来,舅今日要喝个痛快。”接着,家宴一字摆开,亲朋们依次就座。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慢慢散去。

⑥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

⑦姑姑知道我要,执意要走到坡下的公路旁等我。我下车来,看见姑姑颤巍巍的身子,无名的酸楚由心而生。姑姑却攥住我的手一个劲地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我要搀扶着姑姑走,她不从,说她除了耳朵不听使唤外啥都好着呢。姑夫告诉我,姑姑前些天刚刚在宝鸡查了一回身体,样样正常,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我问姑姑,分了家后悔不?姑夫贴着耳朵“翻译”给姑姑,姑姑知晓后竟然像小孩儿一般笑开了怀:“不后悔,我的福分大得很。政府每月给我发200元养老金还不算,又发800多元的护理费,加起来1000多元,你看红火不红火。”“护理费是啥?”我又问。“我是离休人员,那是用来护理我的。”姑夫插话。这时候姑姑一定是知道了姑夫在说什么,又抢着说:“做饭、洗衣裳都是你姑夫的事,他不要我做,我只领护理费,还要他护理我呢。”说罢,姑姑笑得更灿烂了。我没有想到,一个80多岁一字不识的老农妇,竟然还能讲出如此幽默的话来。

⑧回到家,姑姑非要我脱鞋坐在炕上和她拉话不可。拉话间,姑夫打开窗子指着窗外说,那是你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西安和宝鸡的人想在那里搞休闲避暑山庄呢。我探头望去,金色的夕阳染红了远近的山峦,蓝天下的白云在慢慢飘动。山塬被郁郁葱葱的果树林带拥戴着,既蕴含着几分沧桑,更散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⑨ “到西安逛几天,让我也尽尽孝心”。我拉住姑姑的手央求。姑夫向姑姑递了眼光,姑姑笑出声来:“你姑夫常用摩带上我上县城逛,庄上人都说两个80多岁的人还风光呢!”姑姑说话时的那张笑颜,那份心宽,那如同喝了蜜糖之后的喜悦,是我打记事起从未见过的。

(选文有改动)

1、请找出既照应第①段又交代了文章主要事件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2 、请简要概括“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3 分)

3、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抽写, 却反映了不同的人情世态。请分别加以分析。(4分)

(1)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吴敬梓《范进中举》)

(2)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

4 、由插叙的往事,可以看出姑姑是一个怎样的人?清简要分析。(6 分)

5 、文章多次写到“姑姑的笑”。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除性格因素外,姑姑笑颜常开的原因还有很多,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答出三点)( 3 分)

参考答案:(18分)

1、(2分)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找出的句子正确得1分,抄写正确得1分)

2、(3分)⑴“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⑵“我”是事件的叙述者。⑶“我”是“山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每点1分,共3分)[来源:]

3、(4分)⑴描写了范进中举后,乡邻们阿谀奉迎、趋炎附势的众生相,表现了世态的炎凉。(答出“世态炎凉”的意思即得2分)

⑵描写了姑姑分家时的忙碌、热闹、喜庆,表现了家庭的和睦、民风的淳朴、生活的和谐。(答出“家庭和睦”的意思即得2分)

4、(6分)

⑴姑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她一连几年义务帮助邻居照顾孩子,没有怨言。

⑵姑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她带领全家栽种果树,从早到晚不辞劳苦。

⑶姑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她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⑷姑姑是一个明理好强的人,她敢为人先栽种果树,富裕后又心存感激;她晚年独立生活,不给子女增添负担。

(每点2分,有明确观点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对即可。答出其中任何三点即可得全分)

5、(至少答出三点)(3分)

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政策使姑姑走上富裕之路,使她喜不自胜。

⑵子女们的孝顺和家庭的和睦让姑姑笑口常开。

⑶农村养老政策消除了姑姑的后顾之忧,让她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⑷姑姑、姑夫相濡以沫,安度晚年,也让姑姑倍感幸福满足。

(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对即可)

篇6:又见姑姑笑颜 阅读答案

又见姑姑笑颜 阅读答案

①老姑母的耳朵聋了。

②临近立秋的一天,我怀着忐 忑不安的心情从西安驱车西行,去太白山下那个叫豆村的山庄,叩拜已八旬有四的老姑母。

③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岁月,姑姑拖儿带女离开故土来到这个山村落户。姑夫说,这儿不如老家平坦,可人少地多,种些红苕土豆高粱什么的,也能填饱肚子。熟识后,村民下地干活便把孩子托付给姑姑。一连几年,姑姑都义务为远近邻居管护孩子,颇受敬重。

④ 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操持了大半生家务的姑姑看到家里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山坡地,就提出要在山坡栽种果树。从此,每天由早到晚,姑姑和姑父一起带着全家,翻耕土地、栽种苗子,精心养护。5年过去了,几十亩的山坡上果树齐刷刷地长起来了,挂果了。这一年,又赶上市场价钱好,收入竟然达4万多元。姑姑揣着钱袋,拉着姑夫径直上县城,二话不说买了一辆嘉陵摩托 车。到村口时,乡亲们看得眼馋,蜂拥而至,把姑姑姑夫团团围住,“你们这么风光,还不是当家儿的功劳哟!”姑姑开心地说,“不是,是咱社会好,政策好,乡亲好。”

⑤大约是10年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忽然接到姑姑打来的电话,说要给表兄们分家,要父亲无论如何要带上母亲去她家一趟。听说我正好回来了,姑姑高兴极了,再三叮嘱非要我一同去不可。听着电话,我似乎看到了姑姑边说边拭泪的情景,于是,决定即刻随父同行。按老家的习俗,外甥们分家,必请舅舅定夺。一旦舅舅说了话就成定局。外甥们轻则缄默不语,高兴不高兴都得接受,重则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还有媳妇们喋喋不休的叫骂。当舅的遇到这种情景, 尴尬难堪,收不了场事小,最不愿看到的是与外甥们结下怨仇。姑姑从父亲和我的脸上仿佛看出了什么,一落座就笑个不停:“你舅,今儿叫你来,不是为说事、当判官,就是想见个面,吃顿欢喜饭。”姑夫接过姑姑的话,把老两口如何劝说表兄表弟早分家另过日子,如何坚持他们不跟任何人一起过,也不要任何人的赡养费,只想搭个小灶欢度晚年的过程讲述了一遍。站在一旁的大表哥愧疚地说:“舅,你也听到了,这么做我们不被庄上人笑话死,也会让唾沫淹死的。我们兄妹6人,谁敢说不养活老人。老人不让我们管,这是揭我们的皮呢!”一旁的表弟表妹们都点头称是。这时大表弟媳妇也上前一步拉住父亲的手说:“舅,你看在外甥的脸上,让我爸妈回心转意,这家不要分了。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好得和啥一样,为啥要轰我们走?”父亲听到这里,把腿一拍,哈哈大笑:“我听得明明白白。啥都甭说了,快拿酒来,舅今日要喝个痛快。”接着,家 宴一字摆开,亲朋们依次就座。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慢慢散去。

⑥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

⑦ 姑姑知道我要来,执意要走到坡下的公路旁等我。我下车来,看见姑姑颤巍巍的身子,无名的酸楚由心而生。姑姑却攥住我的手一个劲地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我要搀扶着姑姑走,她不从,说她除了耳朵不听使唤外啥都好着呢。姑夫告诉我,姑姑前些天刚刚在宝鸡查了一回身体,样样正常,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我问姑姑,分了家后悔不?姑夫贴着耳朵“翻译”给姑姑,姑姑知晓后竟然像小孩儿一般笑开了怀:“不后悔,我的福分大得很。政府每月给我发200元养老金还不算,又发 800多元的护理费,加起来1000多元,你看红火不红火。”“护理费是啥?”我又问。“我是离休人员,那是用来护理我的。”姑夫插话。这时候姑姑一定是知道了姑夫在说什么,又抢着说:“做饭、洗衣裳都是你姑夫的事,他不要我做,我只领护理费,还要他护理我呢。”说罢,姑姑笑得更灿烂了。我没有想到,一个 80多岁一字不识的老农妇,竟然还能讲出如此幽默的话来。

⑧回到家,姑姑非要我脱鞋坐在炕上和她拉话不可。拉话间,姑夫打开窗子指着窗外说,那是你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西安和宝鸡的人想在那里搞休闲避暑山庄呢。我探头望去,金色的夕阳染红了远近的山峦,蓝天下的白云在慢慢飘动。山塬被郁郁葱葱的果树林带拥戴着,既蕴含着几分沧桑 ,更散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⑨ “到西安逛几天,让我也尽尽孝心”。我拉住姑姑的手央求。姑夫向姑姑递了眼 光,姑姑笑出声来:“你姑夫常用摩托带上我上县城逛,庄上人都说两个80多岁的人还风光呢!”姑姑说话时的那张笑颜,那份心宽,那如同喝了蜜糖之后的喜悦,是我打记事起从未见过的。

(选文有改动)

1、请找出既照应第①段又交代了文章主要事件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2、请简要概括“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3 分)

3、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抽写, 却反映了不同的人情世态。请分别加以分析。(4分)

(1) 当下众 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吴敬梓《范进中举》)

(2)一时间,端菜的、添 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

4、由插叙的往事, 可以看出姑姑是一个怎样的人?清简要分析。(6 分)

5、文章多次写到“姑姑的笑”。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除性格因素外,姑姑笑颜常开的原因还有很多,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答出三点)( 3 分)

参考答案:

1、(2分)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找出的句子正确得1分,抄写正确得1分)

2、(3分)⑴“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⑵“我”是事件的叙述者。⑶“我”是“山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每点1分,共3分)

3、(4分)⑴描写了范进中举后,乡邻们阿谀奉迎、趋炎附势的众生相,表现了世态的炎凉。(答出“世态炎凉”的意思即得2分)

⑵描写了姑姑分家时的忙碌、热闹、喜庆,表现了家庭的和睦、民风的淳朴、生活的和谐。(答出“家庭和睦”的意思即得2分)

4、(6分)

⑴姑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她一连几年义务帮助邻居照顾孩子,没有怨言。

⑵姑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她带领全家栽种果树,从早到晚不辞劳苦。

⑶姑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她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⑷姑姑是一个明理好强的人,她敢为人先栽种果树,富裕后又心存感激;她晚年独立生活,不给子女增添负担。

(每点2分,有明确观点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对即可。答出其中任何三点即可得全分)

5、(至少答出三点)(3分)

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政策使姑姑走上富裕之路,使她喜不自胜。

⑵子女们的孝顺和家庭的和睦让姑姑笑口常开。

⑶农村养老政策消除了姑姑的后顾之忧,让她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⑷姑姑、姑夫 相濡以沫,安度晚年,也让姑姑倍感幸福满足。

(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对即可)

篇7:又见姑姑笑颜现代文阅读答案

窗涛

①老姑母的耳朵聋了。

②临近立秋的一天,我怀着忐 忑不安的心情从西安驱车西行,去太白山下那个叫豆村的山庄,叩拜已八旬有四的老姑母。

③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岁月,姑姑拖儿带女离开故土来到这个山村落户。姑夫说,这儿不如老家平坦,可人少地多,种些红苕土豆高粱什么的,也能填饱肚子。熟识后,村民下地干活便把孩子托付给姑姑。一连几年,姑姑都义务为远近邻居管护孩子,颇受敬重。

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操持了大半生家务的姑姑看到家里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山坡地,就提出要在山坡栽种果树。从此,每天由早到晚,姑姑和姑父一起带着全家,翻耕土地、栽种苗子,精心养护。5年过去了,几十亩的山坡上果树齐刷刷地长起来了,挂果了。这一年,又赶上市场价钱好,收入竟然达4万多元。姑姑揣着钱袋,拉着姑夫径直上县城,二话不说买了一辆嘉陵摩托 车。到村口时,乡亲们看得眼馋,蜂拥而至,把姑姑姑夫团团围住,“你们这么风光,还不是当家儿的功劳哟!”姑姑开心地说,“不是,是咱社会好,政策好,乡亲好。”

⑤大约是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忽然接到姑姑打来的电话,说要给表兄们分家,要父亲无论如何要带上母亲去她家一趟。听说我正好回来了,姑姑高兴极了,再三叮嘱非要我一同去不可。听着电话,我似乎看到了姑姑边说边拭泪的情景,于是,决定即刻随父同行。按老家的习俗,外甥们分家,必请舅舅定夺。一旦舅舅说了话就成定局。外甥们轻则缄默不语,高兴不高兴都得接受,重则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还有媳妇们喋喋不休的叫骂。当舅的遇到这种情景,尴尬难堪,收不了场事小,最不愿看到的是与外甥们结下怨仇。姑姑从父亲和我的脸上仿佛看出了什么,一落座就笑个不停:“你舅,今儿叫你来,不是为说事、当判官,就是想见个面,吃顿欢喜饭。”姑夫接过姑姑的话,把老两口如何劝说表兄表弟早分家另过日子,如何坚持他们不跟任何人一起过,也不要任何人的赡养费,只想搭个小灶欢度晚年的过程讲述了一遍。站在一旁的大表哥愧疚地说:“舅,你也听到了,这么做我们不被庄上人笑话死,也会让唾沫淹死的。我们兄妹6人,谁敢说不养活老人。老人不让我们管,这是揭我们的皮呢!”一旁的表弟表妹们都点头称是。这时大表弟媳妇也上前一步拉住父亲的手说:“舅,你看在外甥的脸上,让我爸妈回心转意,这家不要分了。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好得和啥一样,为啥要轰我们走?”父亲听到这里,把腿一拍,哈哈大笑:“我听得明明白白。啥都甭说了,快拿酒来,舅今日要喝个痛快。”接着,家 宴一字摆开,亲朋们依次就座。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慢慢散去。

⑥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

⑦姑姑知道我要来,执意要走到坡下的公路旁等我。我下车来,看见姑姑颤巍巍的身子,无名的酸楚由心而生。姑姑却攥住我的手一个劲地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我要搀扶着姑姑走,她不从,说她除了耳朵不听使唤外啥都好着呢。姑夫告诉我,姑姑前些天刚刚在宝鸡查了一回身体,样样正常,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我问姑姑,分了家后悔不?姑夫贴着耳朵“翻译”给姑姑,姑姑知晓后竟然像小孩儿一般笑开了怀:“不后悔,我的福分大得很。政府每月给我发200元养老金还不算,又发800多元的护理费,加起来1000多元,你看红火不红火。”“护理费是啥?”我又问。“我是离休人员,那是用来护理我的。”姑夫插话。这时候姑姑一定是知道了姑夫在说什么,又抢着说:“做饭、洗衣裳都是你姑夫的事,他不要我做,我只领护理费,还要他护理我呢。”说罢,姑姑笑得更灿烂了。我没有想到,一个80多岁一字不识的老农妇,竟然还能讲出如此幽默的话来。

⑧回到家,姑姑非要我脱鞋坐在炕上和她拉话不可。拉话间,姑夫打开窗子指着窗外说,那是你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西安和宝鸡的人想在那里搞休闲避暑山庄呢。我探头望去,金色的夕阳染红了远近的山峦,蓝天下的白云在慢慢飘动。山塬被郁郁葱葱的果树林带拥戴着,既蕴含着几分沧桑,更散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⑨ “到西安逛几天,让我也尽尽孝心”。我拉住姑姑的手央求。姑夫向姑姑递了眼 光,姑姑笑出声来:“你姑夫常用摩托带上我上县城逛,庄上人都说两个80多岁的人还风光呢!”姑姑说话时的那张笑颜,那份心宽,那如同喝了蜜糖之后的喜悦,是我打记事起从未见过的。

1、请找出既照应第①段又交代了文章主要事件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2、请简要概括“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3 分)

3、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抽写, 却反映了不同的人情世态。请分别加以分析。(4分)

(1) 当下众 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吴敬梓《范进中举》)

(2)一时间,端菜的、添 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

4、由插叙的往事, 可以看出姑姑是一个怎样的人?清简要分析。(6 分)

5、文章多次写到“姑姑的笑”。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除性格因素外,姑姑笑颜常开的原因还有很多,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答出三点)( 3 分)

阅读答案

1、(2分)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找出的句子正确得1分,抄写正确得1分)

2、(3分)⑴“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⑵“我”是事件的叙述者。⑶“我”是“山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每点1分,共3分)

3、(4分)⑴描写了范进中举后,乡邻们阿谀奉迎、趋炎附势的众生相,表现了世态的炎凉。(答出“世态炎凉”的意思即得2分)

⑵描写了姑姑分家时的忙碌、热闹、喜庆,表现了家庭的和睦、民风的淳朴、生活的和谐。(答出“家庭和睦”的意思即得2分)

4、(6分)

⑴姑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她一连几年义务帮助邻居照顾孩子,没有怨言。

⑵姑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她带领全家栽种果树,从早到晚不辞劳苦。

⑶姑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她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⑷姑姑是一个明理好强的人,她敢为人先栽种果树,富裕后又心存感激;她晚年独立生活,不给子女增添负担。

(每点2分,有明确观点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对即可。答出其中任何三点即可得全分)

5、(至少答出三点)(3分)

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政策使姑姑走上富裕之路,使她喜不自胜。

⑵子女们的孝顺和家庭的和睦让姑姑笑口常开。

⑶农村养老政策消除了姑姑的后顾之忧,让她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⑷姑姑、姑夫 相濡以沫,安度晚年,也让姑姑倍感幸福满足。

(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对即可)

古诗阅读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一)炼字型

炼字就是“锤炼词语”,指诗人为表达某种情感、某个观点或是描绘某一景物(或事物),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的过程。对该类题目的解答,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所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在解答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分析,一定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理解分析。

提高方式:某句(或某联)中的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句(或某联)中的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写出你认为符合答案要求的某个字并对该字在句中(或诗中)的含义进行解释;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诗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什么意境、营造了什么氛围,或表达了什么感情。

(二)一词领全诗型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纲领,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

(1)描绘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2)分析效果(该词在主旨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点明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分析语言特色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变体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点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结合原诗分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分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套路: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如(),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明晰答案来源

1、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2、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二、理解某句子的含义或分析句子的作用

(1)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2)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可以从它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结合表达方式等来进行。

三、注意审题

1.审题是答题一个最重要的步骤,根据题目要求来回答。要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不要答非所问。

2.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篇8:《白矮星》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白矮星》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如果我们说有一种机器可以把如地球、火星那么大的行星“磨成”粉末,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痴人说梦,要么那是魔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确有一种天然的行星“粉碎机”。这是一种奇特的天体,它可以像粉碎机那样把岩石行星“磨碎”成粉末。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指出,能“粉碎”行星的天体是白矮星。

白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白矮星是“即将死亡”的恒星。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们就是一个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可以把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恒星不断地在宇宙中燃烧,终将会有烧完的那一天。

当恒星把外部的氢燃料烧完之后,会演化成一个臃肿的红巨星。此时的红巨星很不稳定,外部的物质会不断向外扩散,给予内部物质一个巨大的反作用力,令恒星的内核逐渐变小。最终,红巨星分解成两部分,外部成为一大片星云,而内部演化成体积很小、质量很大、亮度很小的白矮星,部分白矮星最终可能坍缩为黑洞。

目前,人们已经观测发现的白矮星有1000多颗。天文学家总结的白矮星星表表明,银河系中有488颗白矮星,它们都是离太阳不远的近距天体。现有的观测资料表明,宇宙中大约有3%的恒星已经成为了白矮星。但是,天文学家根据理论分析与推算认为,白矮星应占全部恒星的10%左右。也就是说,宇宙中每10颗恒星中有1颗已经“死亡”了。

来自白矮星的巨大引力

由于白矮星的性质接近黑洞,它也会对附近的行星产生巨大的引力。这种力量将彻底瓦解一定距离内的行星,将这些行星撕裂成碎片。在巨大引力作用下,碎片不断地分解,最终一整颗行星都可能被白矮星“磨成”细碎的粉末,飘散在太空中,并渐渐被吸引到白矮星的周围。

被科学家最早发现的白矮星是天狼星伴星,它的体积比地球大不了多少,但质量却和太阳差不多。也就是说,它的密度在1000万吨/立方米左右。根据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可以算出它的表面重力等于地球表面的1000万―10亿倍。在这样强的引力下,任何物体都已不复存在,全部被“磨成”纳米级的细粉。

曾经有人猜想,如果有某种科技先进的外星人能够抵御白矮星周围的高温而抵达白矮星表面,那么会出现什么结局?无论这些外星人的科技多么发达,白矮星周围高达数千万到数亿倍地球重力的引力将把外星人及他乘坐的飞船瞬间“磨成”粉末,并全部吸附到白矮星中,成为白矮星的一部分。

借助于哈勃太空望远镜,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验证了白矮星是行星“粉碎机”的猜想。他们在4颗白矮星周围,发现了与地球元素构成相似的行星碎片。现在,这些白矮星像宇宙中贪婪的食肉动物,先把周围的行星撕裂,然后把它们磨碎,最终“吞食”这些行星,吞食的速度高达每秒1000吨。科学家表示,未来的地球可能也会像这些行星一样,遭受被撕裂的厄运。

地球将随太阳一起“死亡”

任何一颗恒星都要面对生命终结的那一刻,毫无疑问,那将是一个真正的末日场景。据科学家预测,在40亿至50亿年之后,太阳系中的太阳也将消耗尽所有的燃料,届时会演化成一个臃肿的红巨星,然后演化成白矮星。到了那时,地球将难以幸免,会被已成白矮星的太阳撕裂并“磨成”粉末。

不过,科学家表示,在太阳“死亡”之前可能出现突然的爆发,或许地球上的生物在那场空前的爆发中全部毁灭了,没有生物能见证后来地球被撕碎的“末日”场景。乐观一些的猜想是,那时的人类科技已经十分发达,发达到足以把人类和地球其他生物移居到其他适宜生存的星球,人们可以远远地观看发生在太阳系内惊心动魄的“末日大戏”。

宇宙中的任何天体像自然界的其他物体一样,也会经历从诞生到死亡的全过程。不过,恒星的死亡还是有其特殊性。从白矮星的演化过程来看,恒星在“垂死挣扎”之时也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一些曾经围绕它运转的行星伙伴成为了“陪葬品”。其实,不少行星最初也是从恒星分解而来的,最终又回归于“垂死”的恒星。 宇宙间天体的分分合合,真是令人感叹啊!

1.简要说说白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2.“现有的观测资料表明,宇宙中大约有3%的恒星已经成为了白矮星。”一句中画线内容能删掉吗?为什么?

3.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根据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可以算出它的`表面重力等于地球表面的1000万―10亿倍。

(2)现在,这些白矮星像宇宙中贪婪的食肉动物,先把周围的行星撕裂,然

后把它们磨碎,最终“吞食”这些行星,吞食的速度高达每秒1000吨。

4.如果有某种科技先进的外星人能够抵御白矮星周围的高温而抵达白矮星表面,那么会出现什么结局?

5.在40亿至50亿年之后,你认为太阳和地球的结局会怎样?

参考答案:

1.恒星把外部的氢燃料烧完之后,演化成红巨星。红巨星很不稳定,外部的物质会不断向外扩散,给予内部物质一个巨大的反作用力,令恒星的内核逐渐变小。最终,红巨星分解成两部分,外部成为一大片星云,而内部演化成白矮星。

2.不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1)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白矮星的表面重力之大。(2)打比方、列数字,准确生动的说明白矮星快速彻底瓦解一定距离内的行星,将这些行星撕裂成碎片。

4. 白矮星周围高达数千万到数亿倍地球重力的引力将把外星人及他乘坐的飞船瞬间“磨成”粉末,并全部吸附到白矮星中,成为白矮星的一部分。

5. 在40亿至50亿年之后,太阳系中的太阳也将消耗尽所有的燃料,届时会演化成一个臃肿的红巨星,然后演化成白矮星。到了那时,地球将难以幸免,会被变成白矮星的太阳撕裂并“磨成”粉末。

篇9:《放风筝》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放风筝》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的是哪一件事?请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用了不少文字描写“我”的小兄弟观看别人放风筝和自己制作风筝的情形,从中看出“我”的小兄弟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然小兄弟已经“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又为什么还“只得沉重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待早年的过错,作者的心情如此沉重。请你说说作者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我”不许小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2、小兄弟天真活泼,对放风筝有着强烈的爱好:聪明,动手能力强。

3、小兄弟的忘却和无怨恨并不表明他对“我”的原谅,而是体现了被虐者的麻木和不抗争,并且也使得“我”无从弥补过错,因而心情一直沉重。

4、严于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勇于认识错误,知错必改,严肃认真。

忽略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训练题读书养气及答案

乡村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沁园春雪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蚊子和狮子阅读训练题答案

我们都是成功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书谢御史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王安石 即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一件婚纱裙》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题蔡琰传》阅读理解附答案

《又见姑姑笑颜》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又见姑姑笑颜》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