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长大随笔

时间:2024-10-04 03:36:06 作者:zsnyw000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zsnyw00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长大随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长大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长大随笔

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长大随笔

每当看到那些十五六岁的姑娘说,我不相信爱情了,或者,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我就觉得难过。

我也经历了伤痛和分离,也见证过自己和别人的笑与泪,也有数不尽的烦恼与忧愁,但我还是愿意相信,并且执意寻找爱情 。

只是有时候也会恍惚,为什么寻找了那么长时间,见过了那么多人,还是没有找到对的那一个。

闺蜜给我打了电话,说喝了很多酒,可还是没有醉。

然后她问:你醉过吗?

我回答没有。是的,我没有醉过。以前是没有什么值得醉的事,现在是没有勇气。

没有眼泪来应景,故事只能藏在心底。这是我最不想启齿的.秘密。

对闺蜜好言相劝,让他早点睡觉。是不是因为距离太远,我无法体会那样悲伤的情绪,只是有点淡淡的悲凉,可她最后一句话,却让我想哭,她说:你有这样喜欢过一个人吗?很低很低的声音,让我的悲伤无处遁形。

你有这样喜欢过一个人吗?

以前有过,将来也会有的。现在,恐怕是没有吧。

似乎以及丧失了爱的能力。

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会再有这些烦恼了,可现在突然发现,其实我们都还是小孩子,面对未来,还都是瑟瑟发抖的小姑娘。

那个永远淡淡微笑的,优雅温柔的,让人如沐春风的女生,在经历了爱情的背叛和成长的阵痛后,也变成了这样狼狈的模样。

我无话可说。长大也许是一件困难的事,每个人的悲伤似乎都与其有关。

就像QQ里那几个看了我文章后加我为好友的男生女生,他们也一定有自己不为人知的秘密和夜不能寐的夜晚。

他们都说你一定经历很多,懂很多吧。

我摇头,我不过只有二十几岁,其实我没有多成熟,在爱和人生的路上,我也只是稚嫩的练习生。

我们都觉得长大了会有很多烦恼,但是我们却没有长大。

幸好,我们都还是花一样的年纪,没有理由悲伤绝望,像高中作文里写的那样,我们忘记痛苦,展望未来好了。

希望多年以后的我们,不会让彼此失望。

希望可以长成那样有缜密的思维、记忆力和意志力都顽强于常人的人,那种喜怒不形于色,可以对任何情况都云淡风轻的人,那那种把自己生活规划的清清楚楚,不让无谓的琐碎影响自己情绪的人。

希望我们可以看清自己,好好长大。

有爱有梦的日子,天天天蓝。

篇2:我发现我还没有长大作文随笔

我发现我还没有长大作文随笔

我一直以为我已经长大了,不用再依靠妈妈了。可我今天发现我还没有长大,还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

妈妈学校组织去舟山听课,两天后才能回来。我听了兴奋地大叫起来,“哈哈,太好了!爸爸下午要去加班,这个小天地就是我的了!”

下午,我和妹妹去放风筝。回家后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小时电脑。暗想:一个人在家的.感觉真好!多自由,多自在啊!

可到了晚上,我就高兴不起来了。我是近视眼,为缓解近的过快,一直是晚上带隐形眼镜。平时都是妈妈侍候我的,今天我得学着自己戴了。

先要清洗镜片,不留神水龙头开得过大,差一点掉进下水沟。像动手术前的医生那样习干净手后才发现没人帮我打开镜片盒取出镜片。自己动手拿出来又得去水龙头前冲洗一下才能带上去。好不容易戴进去,结果戴歪了。没办法,只好打电话叫在加班的老爸来帮忙,爸爸说他也不会。最终那晚我没带成眼镜,第二天在模模糊糊的状况下迫切地等着妈妈回家的脚步声。

没依没靠,没有帮助的滋味真不好呀!我发现我还没有长大,还需要依靠和帮助!

篇3:随笔我们正在长大

随笔我们正在长大

昨天放学经过幼儿园,看见寄宿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玩游戏.他们笑、玩、跳,一张张无邪的脸上流淌着明净的清泉。我止住脚步,让自己也暂时沉浸在美好的氛围中。

感恩节已经过去。当朋友告诉我那天是感恩节,我的心为之震动。我需要感谢的人和事实在太多了。我已经17岁,由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变成一个少女。没有父母,就没有现在的我。我很想对父母说很多感恩的话。可话到嘴边,我又难以开口。毕竟生活是平淡的,不像电视剧那样煽请。我只能用自己的一生的行动来呵护父母。

高二我选择了文班。也许是学科的原因,有时候感觉自己也变的.喜欢感叹人生了。人生本来就是喜怒无常。有时候,我们的力量真的难以改变。我们只能顺其自然,去适应人生的无常。有些勇士用自己的悲壮去试图改变人生。不外乎只有两种结果:失败与成功。但所谓成功的代价就是伤痕累累。也许有人会说,这才是真正的勇气。但我不愿意尝试这种没有结果的成功与失败。我只会选择顺从。

我是一个顺从的女孩。尽管我身体里也会流淌一种叛逆的血液,我很少让她主宰我的思想。因为我难以想象叛逆的我是什么样子,而且我也不喜欢看见那种表面很反叛的一类人。因为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没有经历过多的失败,还不会对社会以及旁人产生不屑与冷漠。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心都应该是炽热的。我有一女同学,把自己装的好像有多成熟,有多理性,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自认为很有哲理的话。别人听不懂,我想她自己也很难懂。妈妈说:“一个人善良,活的有尊严,有志气,即使外表看起来很弱,也没人敢欺负你。如果你只是那种外表很强,称霸的人,别人是看不起你的。”我想自己就是顺从而又不盲从的人吧!

高中的人际真的比小学、初中复杂的多。人们的心似乎敏感的要跳出来。一不留神,你就不知道哪一句话已经使别人又“悟”出歹意了。我在这方面反应很迟钝。其实别人只是随便说,也并没有针对谁,而听者却认为是在说自己。这未必太过了吧。对别人无心的话耿耿于怀,使自己受到精神上的痛苦,很很不值。这正是所谓的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我感到生命的美好。早自习上,我把头转向窗户,看见了淡蓝色的云和淡粉色的霞,周围笼着一层淡淡的晕。烟囱里冒出了淡灰色的煤烟。正是一副明朗的画,让人的心感到温馨。我讨厌别人说什么死呀死呀的。死难道就这么好玩吗?

今天一下子说了这么多心里的话,而且使文章变的乱乱。但我认为把心里的所想写出来的感觉真的很好。

篇4:为什么我们不想长大随笔

为什么我们不想长大随笔

明月说她到处读书,如此才好名正言顺地不“过日子”。

我认识明月之前,从不相信世上真有如吸尘器般卷吸知识的人。所以也真是开了眼。

我是在巴黎见到明月的,后来去欧洲其他城市时,也见过她——我是去异地旅游,她是在异地上课。明月是我见过最勤谨的学生:她在巴黎上课、在佛罗伦萨上课、在东京上课、在北京上课、在波尔多上课、在马赛上课……明月在世界各地上课,暑期学生们出游时,她报短期班,抱着笔记本,端一下眼镜,上课。

明月有男朋友,但是聚少离多。男朋友人很好,接触下来,让人觉得是会被丈母娘当做手机屏保去跟人吹嘘的那种人。明月也不太缺钱,我在巴黎,见惯了拿着父母钱出来混文凭的浮浪子弟,深知道有动力头悬梁锥刺股预备改变命运的,多是中等人家,因此尤其佩服明月。待发现明月读的科目很散——艺术、人类学、商务管理、收藏、市场、文献学、畜牧学——我更佩服她了:真是对知识有兴趣,才能这等开阔啊!

但久而久之,我觉出些不对来。明月确实不功利,并不刻意去学以致用,但她也不一头钻进名校去,更多是看见什么读什么。她学得很认真,但认真得像是吸尘器:呼呼地将目力所及的一切,尽数席卷而去,吞进肚里,也不打饱嗝,接着奔向下一堆知识……

这个疑窦,是在某次喝小酒时抖开的。

我夸明月的好学和精力,说女孩子这样拼命读书的真的少;明月说,她还挺羡慕我;我打哈哈说哪里啊我学得不如你多;明月说,你好歹想学啥学啥;我说你难道不是?明月停了会儿,说,我不一样啊。

之后,明月开始说了。

明月说,她当然不讨厌学东西,然而,也并不真那么热爱学习。她也不讨厌工作,她读书期间,也经常给老师们打打工帮帮忙。她只是不喜欢……生活,过日子。“你懂的吧?”我点了头。

明月说她到处读书,如此才好名正言顺地不“过日子”。她的.父母是尊重知识的,也尊重她;而她呢,只要还在读书学习,就仿佛有点正经事在做着,自己也心安理得,不用回去“过日子”。她不是不爱她男朋友,她也不是不爱父母;但是,仿佛只要还读着书,人就还可以躲在“过日子”之外。

我问她,怕的是哪种过日子呢?婚姻?她男朋友看着不错啊;工作?她父母的存在可以大大减轻她事业的压力;所以,为什么呢?

明月说,她讨厌的是可以被量化的过日子。只要回去了,过上日子了,就难免要被纳入一个量化赛道之上。日常的一切,都可以拿来比较。到时候,即便她不愿意,也会身不由己地默默比较起来。默默算着自己的年纪、自己的成就、自己的收入、自己车的价位、自己房子的价位、自己孩子(假设有孩子的话)进的学校、将来的成绩、自己的一切——总之,都被数字化了。大家都像进了赛道似的,在各种社交关系里比较 着。

“只要还在读书,就好像不用去比较。”她说。

“跟爸妈说清楚,不就好了?”我说。

“但这样也不好,这样对爸妈也很不孝。总觉得这样对不起他们,给他们丢脸。”明月说。话说到这个份上,就没法继续了。死结。

从此之后,每当看到明月抱着笔记本时,我总能想到某个场景——一匹不乐意上赛道的马驹在勤勉地吃草,而马主满意地看着,一边翻着日历。草料是好的,但我知道,马主们的日历总有翻完的一天。唯一的解决方案,大概就是把赛道给拆了,让马驹自由奔跑……但是谁能拆掉这条赛道呢?不知道。

于是马匹们只好低下头,默默吃草,假装听不见赛道催它们上场的倒计时。

篇5:夏天我们长大了-随笔

夏天我们长大了-随笔

我转身,才发现我们该长大了!

——题记

我的位置靠窗。有时候抬头望着阳光,,然后傻傻的笑……后来被柒柒骂。该死的,你不想考重高了,再这样分心,我们就不能在一起了。我不再过问阳光的事了。认真的学习,因为我真不想和柒柒分开……我只有2个死党……和其他人都不太熟……我害怕,害怕失去仅有个两个朋友。害怕她们离开我之后,孤单如影随行。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在我很冷很冷的时候,伸出手说“我来温暖你吧”的那个人……永远都不会忘记曾经陪我疯,陪我笑,陪我杀怪的那个人……那些记忆在我的脑中跳祯……3个少年曾经走过的那条古镇的'阳光好像永远都那么灿烂……

可不可以陪我过那个巷子买书,直到永远?

可不可以永远握住我那冰冷都手,永远不放?

可不可以陪我看细水长流?

可不可以讨论一道题,直到时间不走了?

可不可以一起走回家的路,一直走,一直走,走到天涯海角?

可不可以一起体会阳光的味道,直到我们都老了?

可不可以永远永远都不分别?

可不可以下个夏天永远都不要到来?

柒柒说,可以的。扬扬说,可以的……我也傻傻说,可以的。

初3……犹如夏天的阳光一样灼伤着我们的眼睛……可是又是那么的耀眼。让我们永远都不敢忘记。。也不能忘记……

转身。

我才发现原来我们该长大了……可是永远也不能长大……我们就像阳光一样,纯洁,天真。当我们深吸一口气时,才知道这种味道早已充满了我们的心肺。

上个夏天,到处充满着西瓜味和苏打味,那么下个夏天……这所有的味道都还会在吗?我悄悄的许愿。贪心的希望很多年后,所有我认识的人,都不会忘记我。

篇6:我们都在无可奈何中长大随笔

长大了,不知不觉生活中又多了一些色彩,面对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发现所有靠谱的事情都变得越来越现实,事实的发展也不再依靠仅仅的客观规律,有时候真的好想逃避,逃避这个世界带来的不悦,可是又有谁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后盾就是现实,在现实面前又能怎么样呢?才明白不论友情、爱情以及其他某一种情感,有时候真的会在一瞬间突然破灭。每一件事情都是需要经营,没有一件事情可以成为定局。

我讨厌争抢,讨厌世俗,讨厌欺骗,讨厌被磨灭的人心。但是我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不能否定我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我多希望,能其乐融融。我喜欢回忆,喜欢想念,喜欢单纯,喜欢快乐,喜欢温暖,喜欢被保护的感觉,这些都让人觉得舒适、简单,不复杂反而更透亮。

看着身边的人,身边的例子,复杂不一致。其实只是源于那颗心,心累了,又找不到停下来的理由,其实我都懂,懂你们的无奈与脆弱,只是我也这样的无能为力。

时间多了,属于我们的却少了。每天充斥在繁忙的工作和吵闹的汽笛声中,生活却倍感无趣,明明三点一线的生活,却感觉不到充实,原本安静的心,也变的冷清了。

如果我们可以摆脱“世俗”的压力,不必去考虑太多外在的因素,那该有多好。如果“此起彼伏的鸟鸣啁啾婉转,冬眠的树木老态龙钟”那该有多好,如果“远眺喷薄而出的旭日,渴望晴空中有飞鸟掠过的身影”那该有多好,如果“收藏腊梅零落的花瓣,祈祷每一颗乔木都如期孕育蓓蕾和饱芽”那该有多好!

篇7:为什么我们不想长大随笔散文

为什么我们不想长大随笔散文

我认识明月之前,从不相信世上真有如吸尘器般卷吸知识的人。我是在巴黎见到明月的,后来去欧洲其他城市时,也见过她——我是去异地旅游,她是在异地上课。明月是我见过的最勤谨的学生,她在世界各地上课,暑期学生们出游时,她报短期班,抱着笔记本,端一副眼镜,不停地上课。

明月有男朋友,男朋友人很好,明月也不太缺钱,我在巴黎,见惯了拿着父母钱出来混文凭的浮浪子弟,深知有动力头悬梁锥刺股预备改变命运的,多是中等人家,因此尤其佩服明月。待发现明月读的科目很散——艺术 、人类学、商务管理、收藏、市场、文献学、畜牧学——我更佩服她了:真是对知识有兴趣,才能这等开阔啊!

我夸明月的好学和精力,明月说,你好歹想学啥学啥;我说你难道不是?明月停了会儿,说,我不一样啊。

明月说,她当然不讨厌学东西,然而,也并不真那么热爱学习。她也不讨厌工作,她读书期间,也经常给老师们打打工帮帮忙。她只是不喜欢……生活,过日子。“你懂的吧?”我点了头。

明月说她到处读书,如此才好名正言顺地不“过日子”。她的父母是尊重知识的,也尊重她;而她呢,只要还在读书学习,就仿佛有点正经事在做着,自己也心安理得,不用回去“过日子”。她不是不爱她男朋友,她也不是不爱父母;但是,仿佛只要还读着书,人就还可以躲在“过日子”之外。

我问她,怕的是哪种过日子呢?婚姻?她男朋友看着不错啊。工作?她父母的存在可以大大减轻她事业的压力。所以,为什么呢?

明月说,她讨厌的`是可以被量化的过日子。只要回去了,过上日子了,就难免要被纳入一个量化赛道之 上。日常的一切,都可以拿来比较。到时候,即便她不愿意,也会身不由己地默默比较起来。大家都像进了赛道似的,在各种社交关 系里比较着。

“只要还在读书,就好像不用去比较。”她说。

“跟爸妈说清楚,不就好了?”我说。

“但这样也不好,总觉得这样对不起他们,给他们丢脸。”明月说。

从此之后,每当看到明月抱着笔记本时,我总能想到某个场景——一匹不乐意上赛道的马驹在勤勉地吃草,而马主满意地看着,一边翻着日历。草料是好的,但我知道,马主们的日历总有翻完的一天。唯一的解决方案,大概就是把赛道给拆了,让马驹自由奔跑……但是谁能拆掉这条赛道呢?不知道。

于是马匹们只好低下头,默默吃草,假装听不见赛道催它们上场的倒计时。

篇8:我们总是以为自己长大了随笔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长大了随笔

踩着自以为很扎实的步子往前走,我们总是会不可避免的回过头去将无知的自己嘲笑一番,用略带嫌弃的语气来玩味“那个时候的我”。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说,“那个时候的我不懂得珍惜啊”,“那个时候的我就不知道长点心”,恨不得在咬牙切齿间将自己的`无知嚼地粉碎。就像一位望子成龙的老父亲咬牙看着不思进取的小儿,着实该打。

不至于太麻木的人都知道,自己是无时无刻地在发生变化的?。也正因为执着于此,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我长大了”的错觉,这种矛盾不在于身体,而在于思想。肉体物质的更替强化带动着思想的更替强化成了“不至于太麻木的人”麻木的共识,随着生活阅历的堆积,我们都深信不疑地认定自己已经是一个经历过风吹雨打的大人,告诉自己“我”已经有资格告诉那些小鬼“你们还不懂”。直到自己再一次跌倒在一块熟悉的石头前,有些许人也许才会意识到,“我”已经被困进了思想的逆生长。

有些时候便是如此:假如当浑浑噩噩的你从床上慢慢地爬起?,漫无目的,毫无精神地瞥见以前自己”呆子般“努力了好几年才拿到的奖状,你是否会有脸去嘲笑那时候的自己多么呆多么傻,读点书就拼命而庆幸自己现在活地多么没有方向?也许你也不会一脸正经地和身边的小孩讲,“你们还不懂,以后就会知道活得没有方向感是多么好玩儿了。”

每看到一次自己身体的轮廓,我们就又告诉自己一遍“我长大了”?。然而我们却总看不到我们思想的轮廓,看似老成的肉体下往往是幼儿般稚嫩的灵魂。

对于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碰瓷”,“倚老卖老”的现象,有人说,“不是老人在变坏,而是坏人在变老。”这一说法不无道理,一个”幼稚“的人不管“长大”到什么阶段,想法终究也还是幼稚的,也许那些人也没有颜面将自己称为“大人”了吧。

每一个人,要想让思想伴随着饱经风霜的身体一起变得干练,就永远不应该对自己说“我长大了”,世界的错综复杂还不允许一个渺小的人类?长大。

也许世界上根本就不应该存在所谓“老生”?。

篇9:生活随笔感悟:爸爸妈妈喊我们快点长大

老朋友来京忙得都没能见上一面,但是我给她发的信息着实震翻她:“知道吗我老爸老妈回老家了!”她嘴合不拢:“不回来了?”我自豪:“对,不回来了,以后都是我们一家四口了!”她表示不可思议。

大学室友八个人中,我们俩最相似。都是独生女,都恋家,毕业后都一直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帮忙带孩子,继续活在父母庇护下。

和父母一起生活是幸福的。

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确实很幸福,他们还会像以前一样把你当成小宝贝一样关心着。

坐在电脑前备课,妈妈会端来一杯热茶;辛苦工作一天,爸爸会做好一桌你最爱吃的菜;生孩子,他们乐颠颠地帮你尽心尽力带孩子;二胎来了,也不敢怠慢,哪怕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长大了还跟父母一起生活,有点儿像一种自我放弃。

但是跟父母一起生活又真的不好。

一个家中应该只有一个女主人,但是跟父母一起生活,谁是女主人?当然是老妈。买什么老妈说了不算,扔什么可是老妈拍板才能决定。看到家里没用的东西占用空间,我就一心想扔,但是老妈总会追在后面:“这个还有用。”“那个很贵买的!”“你是不是又把我什么东西给扔了?!”没完没了。最后,我索性也不管了。对家庭的责任心直线下降。

父母包办代替多了,自然助长我们的惰性。

谁看孩子?有老爸老妈呢。

谁买菜做饭?有老爸老妈呢。

谁洒扫房间?有老爸老妈呢。

老爸老妈直接从客人进化成了主人+保姆+服务员+厨师……我们心安理得坐享其成。

因为代沟,生活习惯必然不尽相同,所以每当出现观念的冲突,我们还会抱怨老爸老妈好烦。抱怨老爸做饭不好吃,挑剔老妈总是爱唠叨……

有人说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也有人说真是可怜的寄生虫。

老同学问我,你到底是怎么成功让老爸老妈回家的?我妈是不可能走的。她肯定跟我一辈子。

事情也很突然。

那天,作为微信大学优秀学员的老妈,跟我说起刚看到的一篇文章:“我看了,人家说的很有道理,不能跟儿女生活在一起,远了还有感情,太近了却容易相互腻歪……”

我说:“那你们想回家就回吧。”

这在以前可能是一句玩笑话,但这天却被异常严肃地拿出来说。

老爸早就等这句话了:“什么时候可以走啊?”

我顺杆爬:“我这就给你们买票去?”

就这样,寥寥几句就敲定这么大一件家事,了却几年来的心愿。

感谢微信大学帮我做这个决定!

其实,老爸老妈一直想走,因为原计划老大上小学后他们就可以回老家休息了。但是谁知道老大刚背上小书包,老二就出生了。

又是一场硬仗。

但老人身体大不如以前。

有一次,看着老妈一瘸一拐(腿疼的毛病犯了)地带着老二出去的背影,心酸得要命。我问自己:你于心何忍?当前的困难或许真的很难抉择,但不要让未来的自己后悔。

那时候就下决心要自己多带老二。

越带老二多,越后悔当年没有多带老大;越带老二多,越觉得当年欠父母的欠老大的太多太多。

就这样,我终于长成了一个真正的妈妈。

不知不觉,老爸老妈回老家已经快一个月。

生活并没有因为老人的离开而混乱不堪。

相反,生活美了起来。

最大的变化是九爸。

以前的九爸:早上8点出门,晚上11点到家,好不容易到周末睡个懒觉,中午吃完饭再去见见周公,养精蓄锐,下午去打球一直到晚上8点多。

现在的九爸:早起读书,做早饭,带孩子出去玩,顺便买菜,回来做中午饭,带孩子睡觉,老二睡了,他继续读书,研究事业。晚上做饭后带孩子吃饭,然后带上老二和老大一起去轮滑……

主题虽然是做饭带孩子。但画风美得不要不要的——温暖奶爸!

其次的变化是孩子,更独立。

老人包办代替的少,老二愈加独立,自己喝水,吃饭,上厕所,自己玩。主动交往见功力,看到小朋友就凑过去,自来熟,“看看谁来了?”已经成为过去式。目前升级成直接开玩模式。去一次天坛能玩走四拨孩子。一拨走了再主动找一拨。

我自己的变化也很大。

首先是自由。随心所欲扔东西。没把孩子扔了是舍不得。没把自己扔了是嫌太沉。所以又开始恣意妄为自我折腾,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吃,再也没有人忧郁地站在你身后,非要你干了那一碗好像灵丹妙药吃了会成仙的小米粥。

其次是负责。对家事也好对孩子也好,终于知道操心。做饭也得心应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是光盘一片。美誉度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最后翻身农奴把歌唱。终于不受夹板气。你懂得。

独生子女们,爸爸妈妈喊你们长大。

快点儿长大吧。

公众号:读书巴学园

篇10:90后的我们,越长大越孤单美文随笔

喜欢隐身了,不怎么爱在群里发言了

不论和多少人在一块,手机总挂着QQ,一堆人聚在一块,一人一台手机,各玩各的

同学聚会必修的两个项目:吃饭,KTV

永远寂寞,不管你是一人独处时,还是身在人群当中

就像那首歌中唱的一样,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没那么愤青了,遇到不公的时候,会告诉自己,社会就是这样

可以不看电视,但电脑。手机是必需品

出门蹦达必带二件宝:手机,钱

永远不知道钱花哪了,没怎么吃,没怎么穿

消极,拒绝长大。不喜欢被人说成熟。

熟人面前是话唠,生人面前一言不发

爱好中必定有一项是睡觉

成天泡在网上,又不知道做什么好。

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无聊”,尽管他们在网络上花去了大把时间。

饿了就吃,经常早饭午饭并在一起吃

打字的手法相当不准确,但还是打的很快

凌晨12点前很少会入睡

什么都可以“随便”,因为没那么多时间,也不在意那么多的事情

毫无理由没有资本的高傲,骨子里却自卑,期待肯定,期待认可,被讨厌做人失败的时候连说话的勇气都没有。

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并以此作为对别人不屑的理由。

因为别人都恋爱了所以自己就恋爱了,到头来,不明不白,倒是遍体鳞伤

曾经以为一辈子陪在身边的朋友,某天某月,就突然发现他们都不见了

午夜醒来,才愕然发现,从来都是只有自己一个人

人越成长,越容易孤单

90后的我们,有很多的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破灭了。

90后的我们,有的出名,有的默默无闻。

90后的我们,挣扎过彷徨过,还是挺过来了。

90后的我们,有时虽然嘴上说“无所谓”,其实心里巴望着你能了解我的有口无心。

亲情的分与合

爱情的分与合

友情的分与合

曾不顾一切的`追求过的,后来变的一文不值得。父母曾百般阻挠的事,直到自己受伤,才明白,父母原来是对的。

曾无数次的问过自己,为什么活着?到后来,已经懒得的去想活着的意义。

曾为了爱情可以不好好的读书,到后来,渐明白

现在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梦想?或者说,还有多少人,一直坚持着自己年少时的梦想。

在家里,父母对我们百依百顺,出了家门,我们对社会百依百顺。

看不惯的事情也就渐渐习惯了,不知道这种习惯是好是坏?

我甚至不知道我现在的梦想应该是什么?

但有一点的是肯定的,不会再做一些年少轻狂的梦了。

那是我们的幸福作文

随笔来不及长大

随笔作文 不想长大

我想要长大随笔

为什么我们不想长大散文

我长大了随笔日志

我们在国旗下长大作文

励志美文:我们终将独自长大

我们的文具随笔

友情还没有结束作文600字

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长大随笔(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长大随笔,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