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Fanniey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有些人现代文试题附答案简析,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有些人现代文试题附答案简析,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 目录
篇1:天堂蜂群现代文试题附答案
天堂蜂群现代文试题附答案
昨夜,父亲骑着一只金色的蜜蜂,来到我的身边。
抽象的父亲,浅浅地笑着。那蜜蜂透明的羽翼扇动着,我感到一袭透明的风,将我包围。而父亲,也淡淡如一袭透明的风。
父亲的气息浸染于我的整个生命。父亲躺在木屋中,栖息于南山上三年,他仍在地面上,背朝黄土面朝天。我总是觉得他的生命还在继续,他的容颜依然鲜活。
那时母亲就像一株向日葵,四处寻找着丢失的太阳。她久久地伫立着,与蔬菜们喃喃耳语。母亲说,老头子睡在这里,你们远走高飞,我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母亲这样说的时候,我听见木屋里父亲哼了一声。父亲生前就是这样,每当对母亲说的话表示不满时,就会闷闷地哼上一声。他们一生并不和睦,也很少能够融洽地交流什么。可是母亲在父亲的棺木边,总是哭得昏天黑地,甚至晕倒。母亲没有文化,她的哭法独树一帜,她把父亲生平编成哭词:“我的姊妹呀,你身体不好命比黄莲苦啊,你躺在床上我端茶倒水不分昼夜啊--”她称丈夫为姊妹真是创造。
我们发现母亲一人在家时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遂将母亲接到城里来住。我在心里惦记着南山上的父亲,独自一人长住野外的父亲。每次我回乡,都要在漆黑的木屋边坐下,用心灵与我长睡的父亲对话。
对于还存在于地面之上的亲人,我们总是寄寓着人寰情怀。这大约就是厝放三年的风俗意义吧。古人有“丁忧三年”的习俗,真是尽了孝道。我没有在父亲身边丁忧三年,但只要父亲还在地面,我就饱含忧郁,不时地回归故乡。就如在父亲生前,我只有一两个月还乡一次,与他深谈和静坐,才能平息城市生活的尘嚣,找到心灵的宁静。
三年已满,决定将父亲安葬。
我踏遍了屋前屋后的山水,为父亲寻找理想的穴居之地。
清晨,我和弟弟来到这里,动土。我将锄头举到半空,用力挖下去。乡亲们说,挖三锄头,口里要念叨“一挖金,二挖银,三挖聚宝盆”,我觉得无论是祈祷还是象征,这样念叨只不过体现了发财的梦想。于是我振振有辞地表达了三句更有寓意的动土宣言。
父亲生前一定没有坐过八抬大轿,现在,在鞭炮齐鸣中,他享受到了。一只大红公鸡骑在木屋上,几只蜜蜂嗡嗡地护送着,八个汉子起轿,向塘柏山进发。
到目的地停下,开始捡棺。母亲呼天抢地地哭,“我的姊妹呀--”哭声在山坳里回荡着,现场气氛愈发凝重。由于不让子女目睹,我倚在一棵颤动的松树上,遥望着。一两只蜜蜂绕着棺木,嗡嗡地飞。时值三九寒冬,蜜蜂早该冬眠,她们从何而来?
棺木被打开。一群蜜蜂“嗡”的一声蜂拥而出。仿佛从棺木中飞出的精灵,莫不是戏剧中梁祝化蝶的传说在我父亲的身上应验?
那蜜蜂炸开了窝,整个塘柏山一时肃穆无比,只听见嗡嗡作响的天籁之音,像来自天堂的神曲。众人呆呆地静止了一刻,灵魂出壳。那蜜蜂小巧玲珑,是原野上飘荡的野蜂。却不蜇人,绕着棺木嗡嗡地转,像吟诵着天堂的经文。老者拍拍胸脯,给自己壮胆。仔细一看,原来棺盖内倒挂着一只硕大的蜂巢。数百只蜜蜂的温暖的家!
这里确实是数百只蜜蜂的美妙的天堂。这些追寻鲜花、芬芳和美的天使,飞遍旷野,寻觅到生命的栖居之地。她们真的超然于物外,她们把我形消玉陨的父亲当作了自然和伴侣。
蜂蜜,金黄色的蜂蜜,向下垂滴着,散发出香甜的气味。
而蜂蜜渗透了父亲的骨殖。母亲哭得晨昏颠倒:“你生前受够了苦难,你走后吃够了蜂蜜呀--”
我没能够见着父亲的最后的模样,他一生中最坚强的部分归于尘土了。他手掌中骨头是怎样拉扯着我长大,他肩膀上的骨头是怎样担负着生活重担,他头颅中的'骨头是怎样支撑着人生智慧?
我用衣服兜着一捧黄土,将父亲埋葬。突兀而起的坟冢啊,你将苦难和忧愁、疾病和疲倦、勇气和荣誉埋葬,你将我父亲的一生总结为一抔黄土。
父亲头枕着塘柏山的脊梁,雄视着山脚一汪清水塘。天地亘古,我再次念叨着让生命生生不息的宣言。人生苦短,我辈当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百年以后,我也要像那天堂蜂群,陪伴你,用幸福或忧伤。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开头写“我”梦到父亲骑蜂而来,由此引发“我”对父亲生前事迹的回忆,回忆中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B.母亲失去了你亲这一“太阳”后饱受孤独之苦,尽管父亲生前与她关系不和睦,但这并不影响她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C.乡亲们说动土时要念叨“一挖金,二挖银,三挖聚宝盆”,对此,“我”不以为然,流露出对落后殡葬习俗的鄙夷态度。
D.文章倒数第二段把“父亲瓣一生”比作“一捧黄土”,十分贴切,形象地说明了父亲的身份特征和性格特点。
E.文章写“我”每次回乡,都要与长睡的父亲对话,这种心灵交流,不仅体现为人子应尽的孝道,也让自己从中受益。
14.文章三处写母亲哭诉,请简要说明其作用。(4分)
答:
15.文中反复出现对“蜜蜂”的描写,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其中的意蕴。(6分)
【参考答案】
13.AC(A项“对父亲生前事迹的回忆” 文中没有体现;C项“对落后殡葬习俗的鄙夷态度”牵强)(答对一个得3分,答对两个得5分)
14.①从侧面交代父亲生前的一些情况,揭示母亲的某些性格侧面。
②表达母亲对父亲无限的哀思,,增添文章的哀婉氛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 ①作者梦中看见父亲骑蜂而来,并想着百年后也要像蜜蜂一样陪伴父亲,寄寓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②蜜蜂以父亲的棺木为生命的栖居之地,一边是生命的寂灭,一边是生命盎然而生,在消亡和新生中生生不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每点3分,找出文中的描写得1分,并能分析其中的意蕴得2分)
篇2:现代文高等教育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
①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②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③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于,做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④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⑤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经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无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⑥老板因此很欣赏他,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⑦强就当了经理。
⑧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儿干好才算有良心。
⑨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块儿共事,就把事情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子上
⑩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呀,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很有特色。最后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个外商。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席间,外商轻轻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
在一旁的外商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
(选自《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集》 作者:司玉笙个别字句有改动)
篇3:现代文高等教育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
1、选文第②和第⑧段中的人物对话分别表现了强____、____ 的性格特点?(2分)
2、选文第⑥段中加点词语那种东西指的是 ____ (2分)
3、让外商作出了与强签定合同决定的原因是 ____ 、____ (2分)
4、根据上下文展开想象,补写倒数第2 段省略号里面所包含的内容。(2分) (15字以内)
5、小说在本家哥身上着墨不多,因此有人认为他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但也有人认为这个人物必不可少。你赞同哪一种观点?理由是什么?(3分)
6、谈谈强的经历带给你的有益启示。请从各个角度写出两点不同的启示(4分)
(1)
(2)
参考答案:
1、自信、不徇私情(坚持原则或不讲情面也可)
2、敬业(或尽职尽责1分)、说真话、不贪婪的'品格(说真话和不贪婪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
3、强爱国和节俭的品格让外商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4、.围绕做好自己的事儿或好好做人回答均可。
5、(1)赞同本家哥在小说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不得分(因为本家哥在小说中是起烘托作用)(2)赞同本家哥必不可少1分,用本家哥烘托(反衬或衬托)强的形象2分。(只答烘托或反衬或衬托扣1分)
6、比如:(1)会做人比什么都重要。(2)不管处于什么环境都要充满自信。(3)不要忽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4)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要。
篇4:现代文高等教育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
1.请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二自然段本家哥说的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②第九自然段强说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这顶帽指什么?
③在和外商洽谈合作项目这件事中,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咱得好好接待,话中透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强最终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胜。
2.小说题目《高等教育》是什么意思?文中有一句话可以说明,这句话是____________。
3.强这个人物身上最主要的品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①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和强的表现形成对比。 ②既指经理这个职务,也暗指几个年轻人的大专学历。 ③生意人的狡猾、精明;纯朴和真诚
2.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那种东西。
3.一是纯朴诚实的品格;二是很强的敬业精神。
篇5: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5题。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 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巳很大了,还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 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说:“我要亲自在全国挑选一个诚实的孩子,收为我的义子。”他吩咐发给每一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
②“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 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③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
④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 不见发芽。
⑤“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 他去问他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里的士换一换,看行不行。”
⑥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那些种子,但是它们仍然不发芽。
⑦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王子,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 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 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
⑧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跟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雄日抽咽着, 他把如何种花, 但是花种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 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摘过一个苹果。
⑨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 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地说:“这就是我忠实的儿子。
⑩“为什么您选择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们问国王。
⑾国王说;“子民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的。”
⑿听了国王的这句话,那些捧着最美丽花朵的孩子,个个面红耳赤, 因为他们为自己的不诚实行为感到羞愧。
1、这是一篇________(体裁),其主要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③段中,雄日流泪、抽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略写了孩子们种花的过程,请发挥想象,用自已的话将这一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国王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欺骗,因此不能苛责孩子们的不诚实,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童话;很多孩子想成为国王的继承人,不惜欺骗了国王;诚实的雄日接着空花盆成为了国王的继承人。
2、他的花种没有葫芽,他认为那是时为自己偷摘了苹果得到了报应。
3、“略”。
4、“略”。
5、“略”。
(意思对即可)
篇6: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与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较早地关注视觉文化。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与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象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创作设计的一位教授,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
关于视觉文化,对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用“三种文盲”的概念给予了最好的解释。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大声疾呼,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央视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为近90亿,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道当年的广告收入就近这个数字,这个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上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绝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
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在《景象社会》一文中,就大胆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尔后,他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他认为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观感,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选自孟建《让眼睛学会思考》,有删改)
1.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以专业的敏锐视觉来感受世界的结果。
B.双子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深沉地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
C.世贸大楼的标志意义是这位艺术设计教授理解美国疼痛的关键。
D.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作是贡布里希所指的“图式的透射”。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认为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观看,是一个需要系统研究、深刻反思的复杂文化现象。
B.本文引入多个学科的知识,从多维视角来考察视觉文化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联系。
C.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后工业社会必然产生只有“纯真之眼”的影像文化文盲。
D.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必须平面化、碎片化,才能契合视觉快感要求。
3.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B
2.D
3.(3分)
两种说法是从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所以不矛盾。
“主动发现”是指个人可以通过学习,主动以图式透射来观察、理解世界。
“被动的行为”是指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画面平面的、碎片化的特点,加上视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篇7:现代文阅读试题:腿的冲刺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试题:一条腿的冲刺(附答案)
一条腿的冲刺
9岁时,我的梦想是踢足球,但突发的磨难粉碎了我的梦想。一天早上起床后,我感觉左腿隐隐作痛。就在前一天,母亲已经同意我加入学校的足球队,我不想让任何事中断我的梦想。但我的腿越来越痛。
父母带我去看医生。结果,医生在我的左腿里发现了癌症。虽然我只有9岁,但我知道癌症。得了癌症的人会掉头发,在不久后的某个时候就会死去。我的泪水涌了出来。妈妈和爸爸几乎昏厥。
“我会死吗?”我问医生。
医生坦率告诉我答案:“你有50%活下来的机会。”50%,这好比抛硬币打赌。
我决定在化疗前剪掉我的头发。为了不让我觉得孤独,弟弟马修剃了光头,我在学校的所有朋友也都剃了光头。我下决心要好转起来,再做一个正常的孩子。
但三个月的化疗结束后,医生宣告了一个更可怕的消息:必须截去我的左腿。听到这个消息,我彻底崩溃。“不!我不想锯掉我的腿!”我尖叫道,“我不想做废人!不,不!我只是一个孩子。”
父母抱着我,泪流满面。爸爸呜咽道,“对不起,约书亚。我希望医生锯的是我的腿。”
截肢前一个晚上,父母邀请了一个叫拉利的人到我们家。拉利也失去了他的左腿,但他告诉我,他可以借助拐杖参加田径比赛。然后他拄着拐杖走给我看。他走得的`确很快。我知道父母是想通过拉利来鼓励我,但是我想他无法理解一个9岁的孩子将永远不能加入足球队的心情。
截肢的那个上午,在医院的等候室里,我坐在地板上,双手抱着我的左腿,跟它说再见。一个护士推着一部空轮椅进来。“约书亚,”护士问道,“现在我可以带你到手术室了吗?”
“我喜欢走着去。”我说。
跟着护士进到手术室,我感到脚下的地板如冰块一般。我知道这将是我最后一次用双脚走路,我想记住关于它的一切。我扭动脚趾,想起了那个单腿跑的步运动员拉利。也许有些事情是我无法预料的,也许上帝会给我一个新的人生,就像穿着一双高过膝盖的袜子和绿色的足球短裤在足球场上奔跑一样精彩。
手术后的一天,我在医院的电梯里看到了一张滑雪诊所的海报,这是医院里为我这样的病人提供的物理治疗的一部分内容。我低头看着我的腿。我能滑雪吗?用一条腿?
“我能吗?”我问妈妈。
“当然!”她说。我看见她的眼睛溢满了泪水。
一个全新的世界开始向我打开。滑雪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我喜欢关于它的一切,特别是踩着单一滑雪板从两条腿的滑雪者身边急驰而过的那种感觉。而我最喜爱它的原因是它使我至少接受了在9岁时就失去了左腿的事实。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坚强,我让教练带我到最陡峭的滑雪道进行训练。一天,和其他残疾人比赛结束后,一个陌生人来到我身边,对我说:“我曾执教美国残奥会滑雪队,我认为你有很大的潜力。”从此我的人生改变了。
我腿内的癌细胞得到了抑制。之后,我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但跌倒的次数比我自己以及别人预料的要多。我想我的屁股接触雪地的次数都可以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了。最终,在22岁时,我成为了美国残奥会滑雪队的队员。在多灵奥林匹克障碍滑雪赛上,我像火箭般向山下急冲。这是我生命中一次最伟大的冲刺,比我曾经拥有两条腿时做的任何事情都要有意义。虽然最终我没有赢得奖牌,但是我的父母给了我一个久久的拥抱和深深的祝福。这同样是一种奖赏。上帝给了我一个大考验,但通过这么多年的抗争,我发现了一条同样充满光明的道路。 ——首发于《青年博览》8月下。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9、在我走向滑雪的道路上,哪两件事对我的影响最大?(2分)
10、文中的“我”之所以会成功,原因有哪些呢?请结合文章回答。(3分)
11、生活中,不少青少年上、苦恼没有成才的机会,请结合文中的“我”的成才经历谈谈对“机会”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8、“我”靠着家人的帮助和自己的毅力,在左腿截肢后,成为了优秀的美国残奥会滑雪队队员。
9、(1)拉利也只剩单腿,但成了跑步的运动员。(2)一个陌生人的鼓励。
10、(1)自身的原因:坚强、乐观、执着。(2)父母的关心,鼓励。(3)成功者的激励。
11、机会往往留给努力的人。文中“我”被锯掉左腿,但“我”没有放弃追求,用坚强和毅力又为自己赢得了一次成才的机会。
篇8:没有指纹的人群现代文试题附答案
没有指纹的人群现代文试题附答案
(1)长期以来,人们总以为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指纹,而且每个人的指纹都独一无二。主要包括三种基本模式:拱形、环形和螺纹形。在我国民间认为,螺纹形的指纹最吉祥,有流传很广的“数箩歌”:“一箩巧,二箩拙。三箩四箩会插舌,五箩六箩骑花马,七箩八箩中状元,九箩缺一十箩全,全箩上天会神仙。”这不仅反映了人们希望升官发财的朴素思想,也寄寓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即使每个人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指纹,但却从来没人怀疑谁会没有指纹。
(3)但事实并非如此。
(4)12月13日凌晨5时许,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公安分局龙江派出所民警在夜间巡逻时,抓住了一名正在入室盗窃的窃贼,在审问中,这名窃贼交代,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他利用夜深人静时。采取攀爬阳台入室的做法,先后作案上百起。当窃贼交代完毕后。民警让他蘸上印泥在口供笔录纸上按手印,却惊讶地发现,他的十指没有指纹,只有几个模糊的十字交叉白色花纹。开始,民警还以为他在耍什么花招,但经过反复按了几次手印后,纸上依然是那个模糊的十字交叉白色花纹,这让民警百思不得其解!
(5)而在这名窃贼交代的案件中,大部分被盗者也报了案。但在作案现场,都没有留下任何可供破案的指纹。如果不是当场抓了个现行,民警们还真不敢相信世界上确有人没有指纹。
(6)而在台湾,有一个黄姓人家,全家大小60余人,每个人的十指都光滑平坦,没有任何纹路,虽然也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但却没有研究出其中的奥秘。
(7),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州,一个叫谢丽尔·梅纳德的姑娘大学毕业后,觉得自己的身体非常适合于航空服务工作,但在例行检查中,却遇到了麻烦。因为她10个手指都没有指纹,而这种职业对每个人的“忠贞”要求非常严格,一个没有指纹的人。是不能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鉴此,谢丽尔被无情地淘汰掉了。
(8)后来,谢丽尔又应聘了一家监狱机构雇员的工作,又是在例行指纹检查时,也因为她没有指纹而被拒绝。这让谢丽尔非常苦恼,导致她很长时间都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无奈,谢丽尔只好求助于法律。诉讼中,法官提取了他父亲的指纹,奇怪的是,全家除了谢丽尔以外,大家都有指纹,这让法官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样对她的诉讼进行判决,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9)当媒体将谢丽尔·梅纳德的遭遇披露后,引起了世界指纹学专家的高度关注。以埃利·斯普雷彻领导的以色列技术工程学院的研究小组,成功地揭开了无指纹人群的秘密。科学家说,人类的手指和脚趾的纹路也就是指纹,一般在胎儿11个星期时就开始形成,但如果此时发生了特别的基因变异,身体也就永远制造不出形成指纹的信号。
(10)导致无指纹的有两种综合特征,一是纳尔格利综合征,二是网状色素性皮病,这两种症状都是由角蛋白14发生缺陷而引起的,而这种缺陷导致身体给皮肤外层细胞做上了死亡的记号。结果,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就没有了指纹。
(11)科学家还发现。有些人虽然没有指纹,但一点儿也不影响日常生活。但也有科学家反驳说,没有指纹本身就说明健康有问题,而且身体可能存在着更多的危险因素。
(12)科学家也同时指出,虽然出现了没有指纹的人群,而且他们占整个人群的比例也很小,但却形成了不可小视的社会问题。尤其对现在越来越多地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于高科技领域,更是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尤其许多非常机密文件的安全问题将会受到威胁,不得不引起人们对指纹运用于高科技领域予以重新的.认识。
——选自《今日文摘》23期
13.科学家揭开的无指纹人群的秘密是什么?
14.本文(4)-(9)段的说明方法是什么,第(10)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15.无指纹人群可能给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16.文段采用了何种说明顺序?说明了什么知识?
17.“主要包括三种基本模式:拱形、环形和螺纹形”一句中的“主要”一词可否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
13.人类的手指和脚趾的纹路也就是指纹,一般在胎儿11个星期时就开始形成,但如果此时发生了特别的基因变异,身体也就永远制造不出形成指纹的信号。
14.第(4)-(9)段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世界上确实存在着无指纹人群;第(10)段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介绍了无指纹现象形成的两大病症。
15.给案件侦破的证据提取和机密文件的安全保密工作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16.逻辑顺序。说明了无指纹现象的存在和形成机理。
17.不能删去,用“主要”一词,表明介绍知识的严密准确,删去后就与事实不符合。
篇9:中级会计试题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仲裁法》适用范围的是( )。
A.自然人之间因继承财产发生的纠纷
B.农户之间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的纠纷
C.纳税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因纳税发生的争议
D.公司之间因买卖合同发生的纠纷
【正确答案】 D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仲裁法》的适用范围。
【答案解析】 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有:(1)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选项A);(2)行政争议(选项C);(3)劳动争议;(4)农业承包合同纠纷(选项B)。
下列争议中,可以适用《仲裁法》进行仲裁的是( )。
A.某公司与其职工李某因解除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B.高某与其弟弟因财产继承发生的争议
C.某学校因购买电脑的质量问题与某商场发生的争议
D.王某因不服某公安局对其作出的罚款决定与该公安局发生的争议
【正确答案】 C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仲裁法》的适用范围。
【答案解析】 (1)选项A:劳动争议不适用于《仲裁法》;(2)选项B:继承纠纷不能提请仲裁;(3)选项D:行政争议不能提请仲裁。
仲裁协议
判断题
仲裁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 )
对
错
【正确答案】 对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仲裁协议。
【答案解析】 本题表述正确。
单项选择题
甲、乙签订的买卖合同中订有有效的仲裁条款,后因合同履行发生纠纷,乙未声明有仲裁条款而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了该案,首次开庭后,甲提出应依合同中的仲裁条款解决纠纷、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下列对该案的处理方式中,正确的是( )。
A.法院与仲裁机构协商解决该案管辖权事宜
B.法院继续审理该案
C.法院中止审理,待确定仲裁条款效力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审理
D.法院终止审理,由仲裁机构审理该案
【正确答案】 B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仲裁协议。
【答案解析】 (1)如果甲在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驳回乙的起诉;(2)如果甲在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后”才提交仲裁协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本题应选B。
多项选择题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仲裁协议无效的有( )。
A.甲、乙两公司在建设工程合同中依法约定有仲裁条款,其后,该建设工程合同被确认无效
B.王某与李某在仲裁协议中约定,将他们之间的扶养合同纠纷交由某仲裁委员会仲裁
C.郑某与甲企业在仲裁协议中对仲裁委员会约定不明确,且不能达成补充协议
D.陈某在与高某发生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后,胁迫高某与其订立将该合同纠纷提交某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协议
【正确答案】 BCD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仲裁协议。
【答案解析】 (1)选项A:仲裁协议具有独立性,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2)选项B:约定的仲裁事项超过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仲裁协议无效;(3)选项C: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4)选项D: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诉讼时效
判断题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引起诉讼时效中止。( )
对
错
【正确答案】 错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诉讼时效。
【答案解析】 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是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行使请求权,改变了不行使请求权的状态,故应中断诉讼时效。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法律后果的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20)
A.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B.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义务人自愿履行了义务后,可以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主张恢复原状
C.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消灭
【正确答案】 C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诉讼时效。
【答案解析】 (1)选项A:诉讼时效期间的经过,不影响债权人提起诉讼,即不丧失起诉权(人民法院应当受理);(2)选项BC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债权人的债权并不消灭),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义务人履行了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988年2月8日夜,赵某回家路上被人用木棍从背后击伤。经过长时间的访查,赵某于2010月31日掌握确凿证据证明将其打伤的是钱某。赵某要求钱某赔偿的诉讼时效届满日应为( )。
A.1990年2月8日
B.2月8日
C.2010月31日
D.10月31日
【正确答案】 B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诉讼时效。
【答案解析】 (1)如果当事人在2007年2月8日之前知道的,应当自“知道”之日起1年内提起诉讼;(2)当事人自权利侵害发生之日起的最后几个月才知道,诉讼时效届满日应为2008年2月8日。
甲公司于203月1日将一台机器寄存于乙公司,2010年4月1日,机器因乙保管不善受损,甲公司于3月1日提取机器时发现机器受损,但考虑到两公司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未要求赔偿。后两公司交恶,甲公司遂于9月1日要求乙公司赔偿损失。下列关于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
B.适用1年的短期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
C.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尚未届满
D.适用4年的长期诉讼时效期间,尚未届满
【正确答案】 B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诉讼时效。
【答案解析】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适用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自203月1日起算,至209月1日,该时效期间已经届满。
篇10: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①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 子 闻 所 在 乃 间 步 往 从 此 两 人 游 甚 欢平原 君 闻 之 谓 其 夫 人 曰 始 吾 闻 夫 人 弟 公 子 天 下 无 双 今 吾 闻 之 乃 妄 从 博 徒 卖 浆 者 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②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③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
④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
⑤信陵君是战国时魏安釐王同父异母弟,平原君是赵国国相,信陵君姐姐是平原君夫人。秦兵围邯郸,赵向魏求救,但魏安釐王畏秦,信陵君盗取了魏王兵符,矫诏进军打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事后信陵君遣将带魏兵返魏,而自己带着门客留在赵国。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乃谢夫人去 谢:道歉
B.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求:寻求
C.乃装为去 装:收拾行装
D.天下士复往归公子 归:归附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子乃谢夫人去 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B.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 宾客皆背魏之赵
C.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 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
D.夫人以告公子 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听说毛公藏身于的人中间,薛公藏身于酒馆里,就想见这两个人,可这两人不愿见他,他就亲自去找他俩。
B.平原君看到信陵君竟然跟身份低微的人交游,就认为信陵君不是贤良之人,他夫人把这看法告诉了信陵君,信陵君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
C.魏王派使者请信陵君回国抗秦,信陵君怕魏王还恼恨自己,就告诫门客们说:“有敢与魏王使者私下交往的,就处死。”门客们都不敢劝信陵君。
D.信陵君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大破秦军,将秦军赶进函谷关里不敢出来应战。这时,信陵君声威震动天下。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公 子 闻 所 在 乃 间 步 往 从 此 两 人 游 甚 欢平原 君 闻 之 谓 其 夫 人 曰 始 吾 闻 夫 人 弟 公 子 天 下 无 双 今 吾 闻 之 乃 妄 从 博 徒 卖 浆 者 游
20.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3分)
(2)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4分)
有些人现代文试题附答案简析(整理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