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训练(含答案)

时间:2022-11-30 06:23:41 作者:Memory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emor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语文训练(含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语文训练(含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语文训练(含答案)

图文转换之徽标

1.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2.下面是郑州地铁的微标图案(图案为黄色),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不超过70个字。(5分)

3.右面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简要分析该会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100个字左右。(6分)

4.下图是沙洲中学首届“校园体育艺术节”的会徽设计图,请结合学校名称及活动主题,对此创意予以解说。不超过80字。(5分)

5.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识“墨舞冬奥”,请写出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特点,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6分)

6.下面是“圆梦1+1”爱心助学公益活动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80字左右。(6分)

试卷第1页,总35页

7.下面是同济大学某校友设计的校徽,请写出该校徽中除周边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6分)

8.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3分)

(2) 请概括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3分)

9.仔细观察下面这幅端午节LOGO图片,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内容,要求语言简明、准确,有条理。(5分)

10.下面是我国的“人民调解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

11.下面的图标为“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形象标识”征集活动的入围图案。请说明图片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3分)

12.下面是中国图书馆年会会徽,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6分)

13.以下为中国亚欧博览会会徽,请用100字左右的语段描述构图要素和寓意。(6分)

注:左边为红色,右边为蓝色

14.下图是戴姆勒·奔驰轿车的商标,此商标是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后产生的。试根据这一商标,回答下列问题。(5分)

(1)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这一商标的创意。(3分)

答:

(2)结合这一商标,为奔驰轿车写一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2分)

答: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1)下面是安徽省民生工程的形象标识,请简要阐释图标的内涵。(4分)

(2)安徽省33项民生工程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拨付167.5亿元。全省参合人数达到5190万人,各地按财政补助320元、个人筹资70元标准筹资额总额达到187亿元;住院率8.1%;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为60.12%;增加51组常见病实行按病种付费。

请为民生工程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写句宣传语,要求简洁明了。(2分)

16. 仔细观察下面的图标,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这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主体标志(不包含文字),请对其构成进行说明并诠释其创意。

17.下图是“孔子学院标识”,请写出该标识主体部分的构成要素及寓意。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50个字。(5分)

试卷第3页,总35页

18.下图是百度网站的主页,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页面特征。(5分)

20.下图是同济大学校友徐建华为母校设计的校标,请鉴赏其构图设计、表现手法和寓意,写一则推荐词,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5字。(6分)

21.下面进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耍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22.阅读春节宣传招贴画,补充空缺部分,使语意连贯。(6分)

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20羊年的招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2015”字样的数字部分和“2”上类似龙的漫画部分,是不是很可爱呢?龙身像一个盘子,_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着丰丰足足,总之,_______________。

23.下面是我国颁布的“冬奥会申办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英文之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5分)

24. 下图是“全国18岁成人教育活动”的标志图案,请你写一段说明文字,介绍这个标志图案并指出其象征意

义,不超过100个字(含标点)。(6分)

试卷第4页,总35页

25.以“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为主题的中国第六届竹文化节在江西宜春举办,下面是这次文化节节徽的主体部分,整个构图的色彩全为绿色。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其构图特征及文化内涵。(6分)

26.下面是一次班会的主题图案,请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图案的内容,并概括其寓意。(5分)

27.下面的图片是在20全国志愿服务标识征集活动中获奖的优秀作品,请用简明的文字说明其画面内容及寓意,不超过70字。(4分)

28.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4分)

29.下图是法律援助中心的图标,命名为“携手同心”。请仔细观察,说明图标的构图特点并揭示其寓意。(5分)

构图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

30.下面是198月由鲁迅设计并沿用至今的“北京大学校徽”,请写出该校徽实心圆中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6分)

31.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试卷第5页,总35页

篇2:语文训练(含答案)

(用时:45分钟 满分:46分)

1.阅读下面图表和文字材料,回答问题。(4分)

据研究,北京24.5%的大气污染不是本地“贡献”的,上海有20%的PM2.5(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来自外省。这是因为空气是流动的,各城市的大气污染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字材料)

(1)根据图表,概括霾形成的天气原因。(不超过50个字)(2分) 答:

(2)针对文字材料的内容,提出你对治理大气污染的合理化建议。(2分) 答:

答案 (1)在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近地面空气悬浮颗粒物不能及时扩散而造成积累。

(2)开展区域合作,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或“在全面范围内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力协作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2.(2014·河北唐山9月质检)下面是某车辆管理所的验车流程图,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整个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5分)

答:

答案 由大门进入车道,在检测线前停车,车上检测线,人进小屋登记,然后到接车点

接车,最后到大楼二层交款盖章。

3.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5分

)

(1)请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能用“无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

(2)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 (1)变身、水货、山寨、李代桃僵、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狸猫换太子、偷梁换柱(意思对即可)

(2)网购有风险;店商以次充好,网购要当心假货陷阱;网购虽方便,谨防假冒;虚拟空间里也要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网购也得打假。(写出3点即可,每点1分)

4.下面是某学生设计的应征作品,参加由市文明办举办的以“文明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设计竞赛活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

(1)根据你的理解,给该作品命名,并简要阐释。(3分) 答:

(2)围绕该作品的创意,为大赛撰写一条公益广告。(2分) 答:

答案 (1)粒粒皆辛苦(1分)

作品以瓷盘内呈现出老人捡拾米粒画面的巧妙创意,(1分)揭示了“粮食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简单朴实的画面却传递给人震撼和力量,以文明正能量给公众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1分)

(2)“光盘行动”从我做起。(要点:“我”1分,“光盘”类语词1分)

5.根据下图,用一句话概括近一年我国智能手机市场价格指数整体走势。要求:不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40个字。(5分)

注 ZDC价格指数是反映中国IT市场价格波动趋势最有影响的指数。该指数于2月21日首次公开发布,基期为202月1日,基期指数定为100。

答:

答案 从近一年整体来看,智能手机价格指数呈明显的.先降后升然后再连续下降的走势。 6.下面两幅统计图表,反映了某市甲、乙两所学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阅读下面两幅图表,根据要求拟写两条结论。(每条结论不得超过35个字)(6分)

表二:2013结论一: (3分) 结论二: (3分)

答案 结论一:从2011年到20,甲、乙两校参加课外活动人数均逐渐增加,其中甲校增长快于乙校。

结论二:甲校2013年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最多,乙校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最多。 7.下图为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5分)

(1)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3分) 答:

(2)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得到哪两点启发?(2分) 答:

答案 (1)①总体不断提高,②也会有起伏,③增幅渐小(增速渐慢或前快后慢)。(每点1分)

(2)①练习能不断提升成绩。②成绩有起伏是难免的,不要失去信心。③进步缓慢时要设法寻求突破。(每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

8.欣赏漫画《扶不扶》,按要求作答。(6分

)

(1)任选两个行人,替他们各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均不超过50个字。(4分)

答:

(2)点评一下这幅漫画的意义。(2分) 答:

答案 (1)行人甲:如果我扶她起来了,却被诬陷为肇事者怎么办?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还是走吧。

行人乙:难道十三亿人就扶不起一个摔倒的老太太吗?人间自有公道在,都不扶,我来扶!(每条2分)

(2)我们要有公德意识,对摔倒的老人要有恻隐之心。(或“心动不如行动,我们要摒弃‘看客’私心,弘扬社会主义公德”)

9.(2014·内蒙古赤峰9月质检)下面是全国汉字输入大赛的徽标,请结合注解,简要说明该徽标的组成与含义。(5分

)

答:

答案 该徽标上方是代表中国文化的“字”(篆书),下方是代表西方文化的键盘,二者结合在一起,意在表述东西方文化紧紧地结合在一个大圆之中。整个圆形似大钟,寓意为汉字在电脑时代,要警钟长鸣。

篇3:语文训练(含答案)

型一:画文转换类 自主练习

1.阅读丰子恺漫画《跌一交(旧同“跤”)且坐坐》,回答问题。

(1)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

答:

(2)这幅漫画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

答:

答案 (1)画面描绘的是一个行路人跌坐在地上,包裹(行李)和雨伞放在旁边,漫画右上角题写着“跌一交且坐坐”等字。

(2)(示例)生活中遇到挫折后,应该从容淡定。

2.下面是全国汉字输入大赛的徽标,请结合注解,简要说明该徽标的组成与含义。

答:

答案 该徽标上方是代表中国文化的“字”(篆书),下方是代表西方文化的键盘,二者

结合在一起,意在表述东西方文化紧紧地结合在一个大圆之中。整个圆形似大钟,寓意为汉字在电脑时代,要警钟长鸣。 精准审题

(一)设问方式

1.请给漫画拟标题,描述(或“说明”)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或“漫画给你的启示”)。

2.请根据这幅画的内容,围绕“××”(主题)描写一个场景。

3.请根据这幅画的内容,写一解说词(或“宣传标语”)。

(二)审题要点

1.审清题干要求,特别注意是要“描述画面”还是“介绍画面”。

2.审漫画:①审标题,仔细审读漫画的题目,认真分析思考题目的含义;②审主体画面,准确把握漫画的主题;③审题注和画注,题注和画注往往是对漫画的特别提示,它们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漫画的主题思想。

在审题结束后不要急于解答,要认真分析思考漫画反映的问题有什么典型性,有哪些实际意义等,至少应弄明白两个问题:一是从观察漫画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来看,漫画直接说明了什么问题,直接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二是在欣赏之余闭上眼睛想一想,漫画间接说明了什么,即在作品内容的背后反映的问题或原因是什么。解题时,还要将漫画这一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规范答题

答题思路

1.解说画面内容类:

(1)描述、想象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内容和情景内容+描写人、物的特征+突出细节+合理想象人、物的心理

(2)说明画面内容:点明漫画标题(如果有标题的话)+按方位顺序说明漫画所有要素

2.拟写标题类:漫画主体/漫画主题

3.揭示寓意类:点明漫画性质(讽刺/歌颂)+隐含信息说明(或创作意图)

4.拟写广告、解说词、标语类:紧扣画面内容、主题+符合实用文文体特征 答题示例

1.(2013·重庆卷第19题)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与标题有内在联系,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1)真相·假象

(2)不要被假象迷惑,真相常躲在背后。

剖析 该题图文转换涉及画文转换的两个小题型。解答时先要读懂画面内容:两把伞(一真一虚),其中一把伞是猫的影子。

拟标题可以用画面主体,如“真伞与假伞”“我也是一把伞”等;可以揭示主题,如“盲目模仿失去自我”“模仿与创新”“影似物非”等。

说启示,可先点明漫画性质——讽刺;然后说明“讽刺什么”(隐含信息),如讽刺缺乏个性,盲目跟风的不良现象等。

2.(2014·湖北卷第22题)下面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要求:①必须原创,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字。

答案 (示例一)奔跃气如虹,昂首啸长空。龙马抖精神,奋蹄疾如风。

(示例二)哒哒哒哒,蹄声敲醒草原;萧萧长嘶,鸣声激荡群山!啊,草原的精灵,大地的骄子,迅疾如风,快似闪电!骏马奔驰,一往无前!

剖析 该题不是传统的图文转换题,而是以画为媒介的近于语言扩展题。解答时必须依据这一画一书的共同特点——奔跑,再辅以合理的想象,把“奔马”形象地描述出来。

题型二:表文转换类 自主练习

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进行了随机抽查,结果显示如下:

(1)答:

(2)根据统计结果,请你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提出建议。(不超过40个字)

答:

答案 (1)影响考生作文得分的关键因素是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

(2)要想提高作文成绩,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平。

精准审题

(一)设问方式

1.请根据表格简要说明统计结果。(或“简要说明表格的内容”)

2.请用一句话概括图表内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3.从上表得出一个结论:

(二)审题要点

1.注意整体阅读。应先对表格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2.重视数据变化。

3.注意表格细节,如表格下的“注”,有时起提示作用。

4.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规范答题

答题思路

1.描述表格内容类:时间范围+图表说明中心对象+发展趋势(或“比对结果”)

特别注意 时间范围,即根据图表显示,灵活点明比较的时间范围。根据题目要求,有时可具体点明某个时间,或概括点明某段时间。

2.推断结论成因类:点明比较对象或角度+结合现实简要概括原因

特别注意 成因分析往往在表格中没有直观显示,需要根据图表所呈现的趋势或结果,结合现实自行推断。 答题示例

(2014·大纲全国卷第20题)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至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案

剖析 该题属描述表格内容类题,答案表述很规范。

题型三:徽标转换类

自主练习

下面是国际足联公布的“巴西世界杯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注 图案上下的部分为绿色,中间的部分为黄色,“2014”为红色。

答:

答案 金杯顶端的金球由三只手掌环绕而成,标志由三种颜色组成,黄绿两色是主色调,而“2014”的字样为红色。三只象征胜利的手表示人类之间的友好和交流,三色表示主办国欢迎各国参加。 精准审题

(一)设问方式

1.请简要说明下面×××标志图的构图要素及寓意。(不超过××个字)

2.请简要说明这幅徽标的创意及给你的启示。(不超过××个字)

(二)审题要点

徽标类题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关于徽标的提示和注释。(据此可把握答题要点)

(2)主体(徽标本身)。它由各要素整合而成,形成特定的情景和主题思想。

(3)问题。它是试题的归宿,即指定考生按其要求与内容解答。 规范答题

答题思路

1.说明图标要素类:×××(即徽标名称)是由×××、×××和×××等要素构成。 特别注意 表述要素时最好按一定顺序,如先中心后周围,或由外及内。

2.解读图标内涵类:

(1)指明各要素内涵+图标整体内涵

(2)列出要素+内涵分析

特别注意 ①徽标构成要素一般都有一定的寓意,有的可单独解读;但也有些徽标只有将所有要素组合起来时才具有特定的寓意,因此需要综合解读。

②思考时,由表及里揭示其具有的象征意义:联想(行业特点

性)。 答题示例

象征义、寓意(要有关联

篇4:中考含答案语文训练

中考含答案语文训练

一、(共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黝黑(yǒu) 亘古(ɡènɡ) 轻薄(bó) 称心如意(chènɡ)

B.倔强 (jué) 蓦然(mò) 殷红(yān) 锋芒毕露(lù)

C.阴霾(mái) 慰藉(jiè) 戏谑(nüè) 扣人心弦(xuán)

D.粗糙(cāo) 遒劲(jìnɡ) 勒进(lè) 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赝品 陨落 重蹈覆辙 随声附和

B.愧怍 诘难 根深蒂固 张惶失措

C.旁骛 沉湎 一泄千里 粗制烂造

D.制裁 分歧 前赴后继 不可明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四月的莒县,桃花娇羞,樱花烂漫,玉兰含苞待放,空气里充斥着一股甜蜜而又醉人的味道。中/华-资*源%库

B.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传播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C.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城”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胜利闭幕,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论的热门话题。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备受关注的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5月25日在山东德州举行,有近50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参赛。

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契诃夫与莫泊桑均是法国著名作家,他们与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江河的南面叫做阳,山的南面或江河的北面叫阴。如“河阴”便是黄河北岸。

D.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

7.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般揭示蕴含的道理。

B.《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作品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征服‘星期五’收为奴仆”等情节极富幻想、引人人胜。

C.《智取生辰纲》叙述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后来108好汉齐聚“八方共域,异性一家”的梁山,晁盖成为梁山第二任首领。

D.《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骨头被刮得嚓嚓作响,关羽与马良从容下棋,这一情节刻画出他意志坚强的形象。

8.下列符合“小语”在对话语境下表达的一项是( )

小语: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什么意思?

明明:就是“难受,想哭”。你怎么连这也不知道。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

小语:如今的网络流行语,________________。

A.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马首是瞻。

B.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捧腹大笑。

C.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茅塞顿开。

D.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

9.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请指出排序最恰当的一组( )

①她是上海复旦附中的一名16岁高中女生,因为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表现出色,强势攻擂北大女博士陈更,成功成为当期擂主。

②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最近“武亦姝”这个名字,突然在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被刷屏。

③更有观众表示,孩子看完节目后,自觉地开始背古诗词了。

④不少人感叹,她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⑤“大会”系列能做到文化内涵与收视率兼顾,格调与“地气”齐飞,被不少网友激赏为综艺节目中的清流。

A.①④②③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④①⑤③ D.④①②③⑤

二、(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灯光是一种毒品

艾先立

①1880年3月31日,人类的灯光第一次照亮这个世界。从此,深邃美丽的夜空便渐行渐远。如今,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就像游乐园一样,光点密集,熠熠生辉,尤其欧洲和美国夜空。人工光的亮度正以每年5%一l0%的比率增长。

②这眩目的明亮,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生物依靠星辰和月亮的微光辨别方向,而人工光的泛滥对它们形成的误导常常造成致命的伤害。据统计,每年有近一亿只禽类撞在北美洲的有光建筑上。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明亮的灯光也会干扰蚕蛾的迁徙,使大批蚕蛾无端被困在黑暗的孤岛上,坐以待毙。“人工白昼”还致使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

③受影响的还有一种甲壳纲动物和轮虫。本来它们在夜间游到水面吃水藻,白天则在水下休息并躲避猎食者。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上,这些微小的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后果是,蜉蝣生物被剥夺了营养来源,以此为生的鱼虾大量减少;幸存的水藻却快速疯长,破坏了其他水生物的生长环境,使清澈的水质受到污染。可见,人工光的泛滥会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④更糟糕的是,西雅图市弗莱德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夜间工作的妇女比非夜间工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高出60%;上夜班的年头越多,夜班时间越长,接触的光线强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他的研究还表明,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即使在睡眠期间,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神经内分泌学家鲁塞尔雷特说:“灯光是一种毒品。滥用灯光。就是在危害健康。”

⑤研究光污染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社会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光污染的程度。他们建议对固定照明设施进行遮盖,并将散射光的圆灯换成不散射光的平底灯,让灯光照向需要照射的地方。而不是过路人的眼睛和居民的窗户……阿尔瓦勒兹说:“装饰性灯光应该像高明画家的画笔,要画龙点眼的突出细节,而不应该像粉刷匠手里的刷子,均匀地细密的刷满整个建筑物。”

10. 阅读课文,选出下列不属于人工光危害的选项( )

A.影响许多动物的生物节律,对它们造成伤害。

B.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C.影响人和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D.引发人体严重的激素失调,危害健康。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语言生动形象,描写了地球美丽的夜景,引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人工光。

B.②段划线句子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强调了人工光对禽类的危害。

C.③段主要说明了人工光的泛滥会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D.④段中引用鲁塞尔雷特的话,强调了滥用灯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12.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原意的一项( )

A.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上,使微小的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导致蜉蝣生物被剥夺了营养来源,进而鱼虾大量减少。

B.科学家研究发现,人即使在睡眠期间,照在视网膜的灯光,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因此长时间的光照,会影响了人的睡眠质量。

C.研究光污染的科学家认为社会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光污染的程度。

D.文章第⑤段介绍了科学家们提出的降低光污染的建议,他们建议对固定照明设施进行遮盖,并将散射光的圆灯换成不散射光的平底灯,降低大多数照明灯的`功率和亮度。

三、(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慕荣利 荣:茂盛

B.造饮辄尽 辄:就

C.曾不吝情去留 去:离开

D.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形容急切的样子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高可二黍许

B.或置酒而招之 / 而或长烟一空

C.环堵萧然 / 然则何时而乐耶

D.不戚戚于贫贱 / 战于长勺

1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B.五柳先生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

C.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D.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默写(共10分)

16.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10分,每小题1分)

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⑵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⑶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⑷ ?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⑸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⑹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示友谊不受时空阻隔的诗句是:

⑼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强烈自信的诗句是:

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哲理的诗句,请你任意写出连续的两句:

五、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7~18题(5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7.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2分)

18.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请你谈谈妙在何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0题。(8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稽]探究、考察。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19.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汉语。(4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20.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7分)

亲爱的,你叫什么名字

舒 曼

①那年的春天迟到很久。若是往年,已是春燕呢喃,杨柳依依的时节,但那一年依然是漫漫冬日,加上诸事不顺,我的心情也如草木一般,郁郁不得生发。春寒料峭的夜晚,我散着步,忽然一阵花香袭来,特殊的、极其浓烈而又清新的花香。按理,浓烈了就不再清新,但那种花,就是香得不合逻辑。慢慢地,体内的郁结之气被缕缕花香搅动开了,像藤蔓一般螺旋上升,肺腑渐渐透亮起来。是啊,春天终究会来的,且已悄悄降临。

②被花香救赎的感觉难以名状难以忘怀。

③次日清晨,便去探访。看到的是一排灌木丛,绿色的枝叶,白色的小花,却不知她的芳名。曾经问过邻居友人,甚至问过路人甲乙丙丁,但没人说得出她的名字。或许那白色的小花太不起眼,去过不少花店,花市,也没见过她的踪影。后来就搬家了。

④之后的一年,又偶然闻到同样的花香,依然是早春特有的,颤动人心的气息。我突然比任何时候都想知道她的名字。我怎么才能知道她的名字呢?在那异国的陌生之地,我甚至无法用当地的语言来描述她。也不像如今,有手机有微信。中/华-资*源%库

⑤烦恼漫上了心头。我开始问自己,我为什么非要知道她的名字呢?是的,我想更多地了解她亲近她。有了名字,可以去查植物学的书籍,可以去搜寻她的条目,不是嘛,从小到大,我们都有一种习惯,对新鲜的事物,总想先掌握关于她的概念和知识,那是一条捷径。

⑥可是如今,我面对的是一株活生生的植物,她的花香和我的生命,曾有过深入肺腑的连接,为何我要习惯性地、急急地进入关于她的概念和知识呢?那些都是从前人的感性经验里抽象出来的,而我为何不能去直接体验她,去收获属于我和她之间的独特感悟呢?

⑦这样一想,对于名字的执着灰飞烟灭。

⑧之后,每次再遇见她,不再有多余的思虑,只是静静地和她在一起。闭上眼睛体验她,让她的花香沁入心脾,滋润每一个细胞。有一年,我发现她的花瓣并不是纯白色,在含苞待放的时候,是淡淡的绯红;又一年,我闻到了她的香在初开和盛开时微妙的同与不同。或许因为不知其名,她于我始终是新鲜的,未知的,吸引我一次又一次地走近她。

⑨两年前的初春,大老远地跑去郊外的植物园,为的是探访新引种的河津樱。绕过一条石径时,忽然闻到几缕熟悉的,浓烈的清香。心里欢跳起一阵预感:揭开谜底的时刻或许要来了,果然,园方也给这株植物悬挂了一枚小小标签:郁香忍冬。

⑩此时,距离初见,已经过了十几个春秋。而那些等待的时空,为最终的相会平添了几分神圣。

○11回到家,免不了依着她的名字去网上搜索一番,只是那些屏幕上的文字,远远不及我对她的体悟来得鲜活有趣。

○12有了如此美好的经验,之后再遇到不知名的花草,也就随缘了。深深地感知她们的美,比什么都令人满足。

(《新民晚报》2017.3.28)

2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一下题目“亲爱的,你叫什么名字”,在文中的作用。(4分)

22.文中说“她的花香和我的生命,曾有过深入肺腑的连接”,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

23.品味语言,根据提示回答问题。(6分)

⑴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分)

慢慢地,体内的郁结之气被缕缕花香搅动开了,像藤蔓一般螺旋上升,肺腑渐渐透亮起来。

⑵阅读下列句子,简要分析加点词的妙处。(3分)

闭上眼睛体验她,让她的花香沁入心脾,滋润每一个细胞。

24.本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章⑿段“深深地感知她们的美,比什么都令人满足”这句话的理解。(4分)

六、(共50分)

25.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暮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

请以“ 依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学校。

篇5: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二则(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小儿不畏虎》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②庶几: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①惩山北之塞 惩________

②固不可彻 彻________

③虎亦寻卒去 去________

④而不惧之人 惧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以君之力

B.投诸渤海之尾

C.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D.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章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愚公之妻和智叟都对愚公移山之事提出了疑问,但愚公之妻是善意的,而智叟的话却句句充满嘲讽。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5、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苦于②通③离开④害怕

2、C

3、①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②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

4、B

5、提示:人生有时会面对如山般的艰难险阻,甚至或是突如其来的灾难,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镇定自若,勇敢无畏,就能克服困难,战胜灾难。

篇6:高中化学练习题训练含答案

高中化学练习题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10大同高一检测)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

A.分液漏斗 B.漏斗

C.蒸馏烧瓶 D.容量瓶

解析: A项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项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C项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D项用于配制溶液。

答案: D

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Ba(NO3)2、Na2CO3、K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

A.KNO3溶液 B.稀H2SO4

C.NaOH溶液 D.Na2SO4溶液

解析: 分析四种试剂,KNO3、NaOH溶液与上述三种溶液都不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Na2SO4只与Ba(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它们都不能鉴别上述三种溶液,而稀H2SO4与Ba(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与Na2CO3反应产生气体CO2。

答案: B

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0.3 mol二氧化硫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3NA

C.常温下,2.7 g Al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为0.15NA

D.常温下,1 L 0.1 molL-1MgCl2溶液中含Cl-数为0.2NA

解析: A项错,11.2 L甲烷常温常压下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故CH4中含H原子不为2NA,B项错,0.3 mol SO2含有的氧原子为0.6NA。

答案: CD

4.x g H2O中含有y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A.9x/y mol-1 B.9y/x mol-1

C.x/y mol-1 D.y/x mol-1

解析: n(H2O)=x g18 gmol-1

n(H)=2n(H2O)=x9mol

又:n=NNA,则:yNA=x9。

所以:NA=9yxmol-1

答案: B

5.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充分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解析: 根据题意,因等温度、等体积、等密度,则两者等质量,B项错;等质量的O2和O3物质的量不相等,则压强和分子数不相等,则A、C两项错;O2和O3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等质量的O2和O3原子数相等。

答案: D

6.将5 molL-1的盐酸10 mL稀释到200 mL,再取出5 mL,这5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05 molL-1 B.0.25 molL-1

C.0.10 molL-1 D.0.50 molL-1

解析: 稀释过程:c浓V浓=c稀V稀,即:5 molL-1×10 mL=c稀×200 mL得c稀=0.25 molL-1。

答案: B

7.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为让被困的红军战士吃上食盐,潘冬子将浸透食盐水的棉袄裹在身上,带进山中……假如潘冬子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过滤 B.萃取

C.蒸发 D.蒸馏

解析: 食盐溶于水后,蒸发溶剂,可得到食盐固体。

答案: C

8.下列实验操作:①用50 mL量筒量取5 mL蒸馏水;②称量没有腐蚀性的固体药品时 ,把药品放在托盘上称量;③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④倾倒液体时试剂不对准容器 口;⑤块状药品都要用药匙取用;⑥固体药品用细口瓶保存。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⑤⑥ D.①②④⑤⑥

解析: ①误差太大,应该用10 mL量筒;②应在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片,以免污染药品,损坏托盘;③正确;④应使试剂瓶口与容器口紧靠在一起;⑤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块状固体一般用镊子;⑥细口瓶盛液体,广口瓶才用来保存固体。

答案: D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 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解析: 将已经取出的试剂再放回试剂瓶中,会污染试剂瓶中的试剂,所以取用试 剂时应“少量多次”,避免浪费,A项不正确;Ba(NO 3)2属于重金属盐,是有毒物质,不可以倒入水槽中再冲入下水道,B项不正确;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C项不正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立即注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 后冷却的溶液的体积会减小,使浓度偏大。

答案: D

10.相同状况下,20 mL气体A2和10 mL气体B2恰好化合生成20 mL气体C,则C的化学式为( )

A.AB B.AB2

C.A2B D.A4B2

解析: 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分子数之比。故参加反应的A2、B2与生成的C的分子数之比为2∶1∶2。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得2分子C中含4个A原子、2个B原子,故C的化学式为A2B。

答案: C

11.在除杂过程中要尽量除去杂质,那么,加入的试剂必须稍过量,且最后过量物质可以使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除去。现要除 去NaCl中少量的CaCl2、Na2SO4杂质,下列选用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A.Na2CO3、BaCl2、HCl B.BaCl2、Na2CO3、H2SO4

C.BaCl2、Na2CO3、HCl D.Ba(NO3)2、Na2CO3、HCl

解析: 一般除杂要尽量除去杂质,加入的试剂必须稍过量,加过量试剂时还应考虑下一步要除去过量未反应的试剂。加试剂顺序应是:Ba2+→CO2-3→HCl,加稍过量BaCl2可除去Na2SO4,稍后加入的Na2CO3在除去CaCl2的同时也除去了过量的BaCl2,最后再用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盐酸过量不要紧,可依靠加热挥发而除去。

答案: C

12.配制250 mL 0.1 molL-1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

解析: 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可知c=nV=m/MV,影响因素为两大方面: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A项,容量瓶内有水,既不影响溶质的质量,也不影响液体的定容;B项,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造成溶液体积超过容量瓶刻度线,使浓度偏低;C项,量筒在量取液体体积时,已经附着在筒壁上的液体体积考虑在内,所以倒入液体后,不能用水洗涤,这时会造成溶质的质量增多,浓度偏高;D项定容后,摇匀会使一部分液体没及时回流,此时液面虽低于刻度线,但已经配制完成,如果再加水,就使液体体积增加,浓度偏低。

答案: C

13.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水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 mL,此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 molL-1 B.6.25 molL-1

C.7 molL-1 D.6.75 molL-1

解析: 设蒸发浓缩后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x,根据蒸发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0.08 L×x×56 gmol-128%+100 g)×14%=0.08 L×x×56 gmol-1,x=6.25 molL-1。

答案: B

14.20 ℃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

A.25 ℃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74.51 174×100%

C.20 ℃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 ℃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解析: K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25 ℃的浓度大于4.0 molL-1;假设此溶液为1 L,则m(溶液)=ρV=1.174 gcm-3×1 000 cm3=1 174 g,m(KCl)=c(KCl)×V(KCl)×M(KCl)=4.0 molL-1×1 L×74.5 gmol-1=298 g,所以KCl的质量分数应为298 g1 174 g×100%,B项错误。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 ℃时,仍为饱和溶液,密度仍为1.174 gcm-3,D项错误。

答案: A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5.(8分)(1)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0 ℃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2)分离FeCl3、KCl、BaSO4的固体混合物,应采用的一组试剂是( )

A.水、硝酸银、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钠、盐酸

C.水、氢氧化钾、盐酸 D.水、氢氧化钾、硫酸

(3)下表所列三种物质都含有少量杂质,试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分别除去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及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NO3 NaCl

ZnSO4 CuSO4

(4)如何除去H2中混有的HCl气体和水蒸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水在4 ℃时密度最大。

答案: (1)D (2)C (3)加入AgNO3,过滤、蒸发 NaCl+AgNO3===AgCl↓+NaNO3 加入锌粒、过滤、蒸发 Zn+CuSO4===Cu+ZnSO4 (4)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除去HCl,然后通过浓H2SO4除去H2O

16.(10分)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CuSO4、Na2SO4、MgCl2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

(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原混合物肯定无__________

(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原混合物肯定有__________,无________

(3)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原混合物肯定有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实验(1)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和CaCO3(因为CuSO4溶液显蓝色,CaCO3难溶于水)。根据实验(2)向一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a2SO4,肯定没有Na2CO3(因为BaSO4和BaCO3都是白色沉淀,但BaSO4不溶于稀HNO3,BaCO3溶于稀HNO3)。根据实验(3)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推断原混合物中含有MgCl2[因为Mg(OH)2是白色沉淀]。

答案: (1)CuSO4、CaCO3 (2)Na2SO4 Na2CO3 (3)MgCl2

17.(10分)实验室要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5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________g。

(2)如图Ⅰ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 mL,如果刻度A为8,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mL。

(3)若实验中如图Ⅱ所示的仪器有下列情况,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定容前容量瓶底部有水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最终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500 mL×10-3L/mL×0.1 mol/L×286 g/mol=14.3 g。

(2)从图中可知,每个小刻度代表0.2 mL,凹液面在7.2 mL处。

(3)A.底部有少量水珠不影响最终溶液体积,所以对浓度无影响;

B.水面超过刻度线,则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C.俯视液面会使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答案: (1)14.3 (2)7.2 (3)无影响 偏低 偏高

18.(12分)(1)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O 3的质量比___ 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在200 mL 2 molL-1Mg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此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n=mM,n=NNA计算求得。

(2)由cB=nVaq,m=nM计算求得。

(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甚多,各有不同。

答案: (1)2∶3 1∶1 2∶3

(2)38 g 2 molL-1 4 molL-1

(3)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 搅拌,防止液体局部 过热,使液体飞溅

19.(15分)在25 ℃,101 kPa条件下,将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________L,V(H2)=________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V(H2)=________。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2CO+O2点燃,2CO2,2H2+O2点燃,2H2O,故CO与O2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H2与O2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都等于2∶1;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比(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故不论CO与H2以何种比例混合,10 L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的O2总是5 L,余下O2总是10 L。

(1)题中燃烧后恢复原状时,水为液体,气体体积为15 L,则CO2为15 L-10 L=5 L,由碳原子守恒得原CO为5 L,则V(H2)=10 L-5 L=5 L。

(2)剩余气体为a L,则CO2为(a-10)L,CO为(a-10) L,H2体积为[10-(a-10)]L,即(20-a)L。

(3)假设起始气体全部是CO时,a为最大值;全部是H2时,a为最小值。a为最大值时生成10 L CO2,剩余10 L O2,所以a为20,a为最小值时只是剩余10 L O2,所以10

答案: (1)5 5 (2)a-1020-a (3)10

篇7:日月潭阅读训练含答案

日月潭阅读训练含答案

日月潭在台湾的中部,四周被群山环绕着,中央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光华岛,因为岛的北面像日,南面像月,所以人们便称它为日月潭。

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一样。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处的几点灯光。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使人胸襟顿时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它又好像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感。

日月潭永远是那么清新,那么美丽,难怪它是台湾岛上的一颗明珠了。

1.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人们叫它日月潭。

A.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一样。

B.日月潭在台湾的中部,四周被群山环绕着。

C.岛的北面像日,南面像月。

正确答案:C

2.选出描写日月潭早晨的景象的句子和写出傍晚景象的`句子。( )

A.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使人胸襟顿时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它又好像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感

B.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处的几点光。

C.日月潭在台湾的中部,四周被群山环绕着,中央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光华岛。

正确答案:B

篇8: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

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

人生充满温暖

①那时候我很小,独自去离家有20分钟路程的电影院看电影。看完电影出来,我迷路了。这时华灯初上。不知是恐惧还是A(xiūs),我不敢去问任何人,忍不住嘤嘤地哭了起来。

②这时走过来一对夫妇,那穿着薄呢大衣的女人低头拉住我的手轻声问道:怎么了,小姑娘?我大哭起来,告诉他们我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那女人随即轻轻摸了摸我的头说:没关系,咱们一起去找找,好吗?她又俯身拉起了我的手,我在黑暗中感觉着她手的温暖。

③原来我离家并不远。那对善良的夫妇将我轻轻一送,就送到了我母亲的身边。

④我破涕为笑的时候,他们向我微笑一下,转身离去了。夜色笼罩了他们修挺笔直的身影,我手心还留着那女人的手温。

⑤几十个寒冬酷暑过去了,我已有了那一对夫妇的年龄,但他们留给我的温暖,仍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中。

⑥十几岁时的我常独自一个人去粮店买粮。那一次,我努力将一袋粮背到我单薄的肩上。可我却没有将它背上去。咬着牙,较着劲,试了一次又一次,始终差那么一点儿,我无望地站在这一袋粮食前。

⑦我决定再试一次,忽然粮袋顺利地上了肩。我B(chy)地转过头,发现一双苍老而虬筋毕露的手正托住我的粮袋,一双同样苍老却充制爱的眼睛在亲切地注视着我。给了我这一把力气的竟是一个已经没有多少力气的老人。那力气化作一股暖流汩汩地流进我的心里。

⑧一次,我生病在床,心绪异常烦躁,嘴唇干裂出一层白皮。突然听见啪的一声脆响,什么东西摔碎了。我恼怒地大喊起来:娇娇,你又在淘气!你能不能让人安静一下?你真太不懂事了。屋内静了半晌,才见女儿怯怯地走到我身边嗫嚅着说:妈妈,我看你嘴大干了,想给你倒点热水喝,我不是故意弄碎杯子的,你别生气好吗?我一下子把女儿那溢满莹莹泪水的眼睛紧紧地吻住了。我吮吸着女儿的泪,暖暖的,有点咸。

⑨人的一生可能经历过许多喜怒哀乐,但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却可能是那一次次温暖轻柔的抚摸。它就像那C(pihui)在你周围的微风和细雨,让你体味着人生的温暖。

⑩这温暖的感觉浸润我的'心许久了,我常被它逼得扪心自问:你曾向迷路者伸出你的友谊之手吗?你给了对你也许并不重要,但却是别人所急需的一把力了吗?你能谅解和宽容那些无意中伤害了你的人吗?只要感觉到那一丝丝温暖存在,人生就会轻松多了。能够给人以这种温暖,我想快乐一定会更大些。

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三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本文加一个标题:(限四个字)。

3、下面一段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

爱幻想的我从此被幻想折磨着:当我所崇拜的老师在课堂上严厉而关切地注视我的时候,我想,会是她吗?当温和的女医生轻揉我疼痛难忍的身体的时候,我想,会是她吗?当我羡慕地望着一对对和谐、美丽、善良的夫妇的时候,我想,会是他们吗?

(1)这段话的恰当位置应在哪两个自然段之间?依据是什么?

答:恰当位置在第________自然段与第________自然段之间。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对善良的夫妇把迷路的我送回家;(2)一位老人帮我把一袋粮食背上肩:(3)女儿想为病中的我倒水却打碎了杯子。2、温暖人生。3、(1)④⑤。依据是:从语言上看,本段与④段中我手中还留着那女人的手温气与⑤段中我已有了那一对夫妇的年龄相关联;从内容上看,本段是上文的延续,也是上文叙事后感情的抒发。(2)这段话表达

篇9:课内阅读训练含答案

课内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10分)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www.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请分别概括上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用括号里的词语代替?为什么?(3分)

原来他便用这手(爬)来的。

3.请从描写方法上赏析乙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4.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其主题、人物形象的异同。(3分)

参考答案:

1.(2分)(甲)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喝酒。(乙)范进看榜后喜极而疯(或:中举发疯)。(画线处为给分点,意思对即可)

2.(3分)不能。“爬”:是手和脚一齐着地走路。(1分)用“走”不用“爬”,说明孔乙己腿脚已经完全被打断,受伤惨重,(1分)突出了丁举人的残忍以及孔www.乙己命运的悲惨。(1分)(画线处为给分点,意思对即可)

3.(2分)(1分)采用语言描写,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刻画出范进得知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后发疯似的丑态。(1分)(画线处为给分点,意思对即可)

4.(3分)主题相同——都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毒害人的批判。(1分)人物形象相同——都是旧时代的痴心功名的读书人。(1分)异:孔——读书未成的落魄者;范——读书有成的侥幸者。(1)(画线处为给分点,意思对即可)(教材p35“思考与练习”一、三的变式)

篇10:《现代诗学》总序语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陆耀东

中国诗学的理论形态如何估计和评价,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有人说:它零星的感悟多,鉴赏性的随感多,即使精彩,也不过是古光片羽,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理论体系,也有人云:它比西方的诗学更精彩,表面上看,它大多没有表达成严密的理论体系,但在颗颗珍珠般的见解后面,有其内在联系和体系在。但不管是前者抑或后者,谁都不否认,中国诗学一个丰富的绚丽多彩的世界,是一个闪耀着无尽光辉的星海。是的,它凝聚着两千多年来中国数以万计诗论家和诗人的聪明才智劳动心血。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诗教“温柔教导”和“思无邪”观念,显然意在以其规范束缚人们的思想感情,但其影响历时两千多年而不绝,值得深究。《文心雕龙》如书名所示,并非诗学专论,但含诗学在内,其精妙与文采,亘古未有,即使置于当时的世界诗学中,它也是罕见的经典性论著。自欧阳修《六一诗话》后,“诗话”、“词话”大量出现,其中如《白石诗说》、《沧浪诗话》、《渔洋诗话》、《随园诗话》、《人间词话》等,它们虽然并非均系原创性诗学,但都有各具特色的诗学理论做支撑,有的具有系统性,有的则须由研究者加以梳理。《沧浪诗话》,分“诗辨”、“诗体”、“诗评”、“考证”五部分。其对诗歌艺术的论述,已相当系统。

中国诗学在先秦阶段尚处在胎萌时期,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诗学,开始形成不同理论架构的雏形。魏晋、唐宋、明清是中国诗学的三个高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诗学的形成期,情思和格律的构建吸取了西域文化的异质影响,诗学从文、史、哲中走向独立,诗的`格律理论趋向成熟。这一切,为唐诗高峰的出现,在某些方面准备了条件。唐宋不仅是我国诗词群山里顶峰中的顶峰,诗学也有很大发展,它几乎论及中国诗学的所有问题,如“用事”、“自然”、“妙悟”、“神思”、“意境”、“形神”、“寄托”、情与景、诗与理、储蓄与直露、诗味、诗法、炼意、诗眼、比兴、声韵、风格、诗体等等诗学问题。20世纪初,美英流行的意象派诗的产生,即受唐诗流泽,不少西方学者甚至认为是诗人受中国古诗启迪而创作的。关于诗与理,诗与禅的关系的理论探讨,在宋代臻于极致。明清两代诗学论著繁富,其中不乏创见和新意,但大多数系整合成果。晚清民初,中国诗学从古典型向现代型过渡,外国诗学开始影响中国诗学,王国维是一代表。20世纪初新诗诞生后,一些诗家致力于建构中国新诗理论体系,胡适、闻一多、戴望舒、朱自清、朱光潜、艾青等,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也就未能完成中国诗学的转型和重构,这,惟有待于21世纪了。

(湖南人民出版社《现代诗学》有删节)

1.下列对“中国诗学”理论形态的评价和看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诗学感悟多,随感多,但缺乏系统,未形成理论体系。

B.中国诗学比西方精彩,在颗颗珍珠般的见解中,存在着内在联系和体系。

C.中国诗学是一个丰富绚丽多彩的世界,一个闪耀着无尽光辉的星海。

D.中国诗学由于凝聚着千年来万计诗论家的智慧心血,已构成了成熟严密的理论体系。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儒学提出“思无邪”“温柔敦厚”的诗学观,意在规范束缚人们的思想感情。

B.《文心雕龙》虽非诗学专著,但有着精彩内容与文采,也算是一部亘古未有的经典论著。

C.正由于欧阳修《六一诗话》的影响,其后的诗学界才得以空前繁荣,“诗话”“词话”之类的著作才大量出现。

D.《沧浪诗话》虽不一定是原创性诗学,但其对诗歌的论述,已相当系统。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认为中国诗学的理论研究,经千年万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独立严密的理论体系。B.纵观中国的诗学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先秦的胎萌、雏形期,在魏晋南北朝形成,趋向成熟,

并在晚清民初由古典向现代型过渡。

C.20世纪初美英流行的意象派诗,其实是受中国古诗尤其是唐诗启迪影响而创作出来的。

D.与唐诗成为我国诗词的顶峰一样,唐宋时期我国诗学走出了文史哲,并确定了自己顶峰的地位。

参考答案

1.(D) 2.(C) 3.(B)

《爱莲说》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国语·鲁语阅读训练含答案

除害大将军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语文训练试题

《最灿烂的世界》阅读训练提高题含答案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

八年级语文作文训练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语文阅读教学言语训练心得体会

高二语文作文训练试题

语文训练(含答案)(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语文训练(含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