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断奶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12 03:40:50 作者:不爱哭包 其他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不爱哭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给孩子断奶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给孩子断奶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1:给孩子断奶心得体会

序曲

从儿子吃粥和糊等辅食开始,我喂奶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现在想想,这样做为断奶做了很好的铺垫。到儿子8 个多月的时候,他就是半夜醒来要吸几口奶,或者白天偶尔吸点当点心。

决定断奶的那几天正好下雨,天气较凉。结果儿子感冒了,怕这时候断奶对他的身体不好,只能继续喂。雨天过了,天又很热。家婆说天热也不能断奶,原因有两个:一是怕孩子在断奶过程哭闹,天气太热难受;二是怕天气热影响孩子肠胃。但我觉得没什么关系,还是坚持给儿子断奶,因为有空调,而且儿子一直都吃奶粉和粥、糊之类的食物,所以应该没什么影响。

断奶第一天

因为奶涨,让儿子吸了两次,这样我也不会太难受。

从网上看到吃维生素B6 可退奶,一次200毫克,每8 小时服一次。我也从这天开始吃,第一天吃了三次。

晚上儿子照样跟我睡,他醒来三四次。我就用奶瓶先喂他喝水,他不愿意喝了,才换喂奶粉。儿子刚开始有点抗拒,但哄了一会,慢慢就接受了。这一夜一共喂了两次奶粉,天快亮时吸了一次母乳(让儿子吸了几口, 不涨了就不让他吸了)。

断奶第二天

同样,服了三次维生素B6。白天还好, 到了晚上我就涨奶得有点难受。于是让家婆带儿子睡,她给儿子喂了两次奶粉。我一夜几乎没睡,因为奶涨,怎么睡都不舒服。

断奶第三天

等到早上五六点,我看家婆在睡,静静把儿子抱过来,又让儿子吸奶(也是吸了几口, 奶不涨就不让吸了),吸完立即舒服,乳房不再涨得难受。之后的一整天, 我都觉得比前一天轻松和舒服。(后来,我一直很庆幸让儿子吸奶,这个做法是明智的,不然我就得白白多涨痛几天。)

这天我只吃了一次维生素B6。因为儿子吸了那一次之后,就没再涨奶了,也就没再吃。晚上儿子又跟我睡,我喂了两次奶粉。

后记

这几天,白天儿子照样开心健康活泼、能吃能睡!顺利轻松成功断奶!

总结一下有几点经验:

1. 天热并不是不能断奶。

2. 吃维生素B6 可能有帮助。

3. 奶涨时可以让孩子吸一下,这样的断奶方法是可以的。没那么辛苦,只是可能得拖长几天。

4. 用吸奶器吸出,装奶瓶喂也可以。

5. 奶涨时最好不要用手挤,之前我生病,有两天没让儿子吃奶,奶涨就用手挤,因为挤奶的力度和手势角度难掌握,乳房非常疼痛!

篇2:如何给孩子断奶科学方法

宝宝八步科学断奶法

1.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可以每天先给宝宝减掉一顿奶,辅助食品的量相应加大;过一周,如果妈妈感到乳房不太发胀,宝宝的消化和吸收情况也很好,就可再减去一顿奶,同时加大辅助食品量,逐渐向断奶过渡。

2.先减白天再减夜晚:刚减奶的时候,宝宝对妈妈的乳汁会非常依恋,因此减奶时最好从白天喂的那顿奶开始。因为,白天有很多吸引宝宝的事情,他们不会特别在意妈妈,但早晨和晚上宝宝却会特别依恋妈妈。

3.先做体检再断奶:妈妈准备给宝宝断奶的时候,要先把他们带到保健医生那里,做一次全面体格检查。只有当宝宝身体状况良好,消化能力正常时才可以考虑断奶。

4.宝宝生病时不要断奶:如果恰逢宝宝生病、出牙,或是换保姆、搬家、旅行及妈妈要去上班等事情发生的时候,最好先不要给宝宝断奶,否则会增大宝宝断奶的难度。

5.多花一些时间来陪伴宝宝:在断奶期间,妈妈要对宝宝格外关心和照料,并多花一些时间来陪伴他们,抚慰宝宝的不安情绪,切忌为了快速断奶躲出去,将宝宝交给别的人喂养。

6.爸爸帮宝宝度过断奶期:在准备断奶时,要充分发挥爸爸的作用,提前减少宝宝对妈妈的依赖。断奶前,妈妈可有意识地减少与宝宝相处的时间,增加爸爸照料宝宝的时间。

7.残酷的断奶方法会伤害宝宝身心:母乳带给宝宝的不仅仅是营养物质,还有妈妈带给他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因此,断奶不可采用仓促、生硬的方法,如让宝宝突然和妈妈分开,或是一下子就断掉奶,或在妈妈的乳头上涂抹苦、辣等物质来带给宝宝不愉快的体验等等。

8.断奶过程要果断,不拖延:在断奶的过程中,妈妈既要让宝宝逐步适应饮食的改变,又要态度果断坚决,不可因宝宝一时哭闹,就下不了决心,从而拖延断奶时间。也不可突然断一次,让他吃几天,再突然断一次,反反复复带给宝宝不良的情绪刺激。

妈妈给宝宝喂奶的常识

坚持喂奶可增强婴儿体质

据高院长介绍,现在很多发达的西方国家已经开始鼓励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有的甚至提出孩子长到两岁仍可喂奶(母乳+辅食)的新观念。事实上,人乳中含有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质,可吸附在病原微生物或其产物的毒素上,防止其侵入呼吸道及肠道粘膜,减少婴儿患呼吸道及肠道疾病的机会。母乳还可以吞噬细菌和毒素,对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要在6个月后除喂母乳外注意给婴儿补充合适的辅助食品(水果、蔬菜、米糊、维生素、猪肝等),就可以避免营养不良,大大增强婴儿的体质。

定时喂奶不可取

在前天的咨询现场,有妇产科专家指出,不少年轻夫妇在母乳喂养方法上也存在误区。首先是定时喂奶。一些年轻夫妇严格按照“每隔3小时给婴儿喂奶一次”的方法喂哺婴儿。而事实上,科学的喂养方式应该是采用“按需哺乳法”,每当婴儿啼哭或母亲觉得应该喂哺的时候,即抱起婴儿喂奶。

此外,开奶前喂糖水的做法也是错误的。正常婴儿在出生时,本内已贮存了足够的水分,足可维持至母亲来奶,如果在母亲来奶之前给孩子喂糖水,反而会影响母乳喂养。另外,糖比母乳甜,若喝惯了糖水,将会影响婴儿对母乳的吸吮力。

喂奶身材不会走样

针对时下不少都市女性担心的“哺乳影响体形美”问题,有妇产科专家就指出,这完全是一种错误认识。

据了解,妇女怀孕以后不管是否采取母乳喂养,乳房都会有所改变。母乳喂养不但不会影响母亲的体型,还能促进母亲产后身体的复原,有利于减轻体重。如果选戴合适的乳罩,断奶后乳房也会基本恢复原状。

篇3:给孩子断奶的方法有哪些

对于妈妈们来说,,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母乳所供给的各种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要给孩子断奶,断奶都会遇到一个难题,在宝宝戒奶期间,不知道怎么去给宝宝戒奶,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给孩子的断奶方法内容,请看下文.

. 循序渐进,自然过渡。断奶的时间和方式取决于很多因素,每个妈妈和宝宝对断奶的感受各不相同,选择的方式也因人而异。

少吃母乳,多吃牛奶。开始断奶时,可以每天都给宝宝喝一些配方奶,也可以喝新鲜的全脂牛奶。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鼓励宝宝多喝牛奶,也可以换换口味,让孩子喝.

快速断奶:如果你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你和宝宝也都可以适应,断奶的时机便已成熟,你可以很快给宝宝断掉母乳。特别是加上客观因素,如果妈妈一定要出差一段时间,那么很可能几天就完全断奶了。如果妈妈上班后不再吸奶,那么白天的奶也很快就会断掉。

逐渐断奶:如果宝宝对母乳依赖很强,快速断奶可能会让宝宝不适,如果你非常重视哺乳,又天天和宝宝在一起,突然断奶可能有失落感,因此你可以采取逐渐断奶的方法。从每天喂母乳6次,先减少到每天5次,等妈妈和宝宝都适应后,再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断掉母乳。

另外注意但只要宝宝想吃母乳,妈妈不该拒绝他。妈妈不要为了让孩子断奶就往奶头上涂辣椒水,这会导致宝宝因恐惧而拒绝吃东西,从而影响了身体的健康.断奶不仅仅是妈妈和宝宝的事,在断奶过程中,爸爸也将起着关键的作用,爸爸可以辅助妈妈,尽量让孩子少接触妈妈,以免看到妈妈又想起吃母乳的事了.

篇4:如何给宝宝断奶

从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来说,1岁以内是断奶的适宜年龄;断奶对宝宝而言,不仅具有生理意义,还具有心理意义。6个月以后,母乳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明显减少,妈妈可以逐渐给宝宝添加辅食,为断奶打基础;12个月左右很多宝宝逐渐从流质、半流质过渡到固体食物。有的宝宝断奶比较顺利,有的比较麻烦,这与宝宝的生活习惯以及亲子关系有很大关系,根据宝宝的个性特点妥善处理宝宝的“心理断奶”非常重要,它比“生理断奶”的影响更大。给宝宝断奶,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太过突然,否则可能会使宝宝因不适应而生病;而宝宝过分哭闹,也会影响妈妈的心情。

建议妈妈给宝宝断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前两个月作为给宝宝断奶的过渡期。逐渐增加辅食的量、品种和喂食次数,渐渐让辅食成为主食,并要提前让宝宝适应配方奶的味道,以便断母乳后顺利改用配方奶。

(2)增加辅食的浓度,延长宝宝两餐间隔时间。可通过辅食浓度、稠度的增加而延长间隔时间,争取过渡到一日三餐都以辅食取代,配方奶可以喂2~3次。

(3)烹饪辅食要美味、细软些,让宝宝逐渐不依恋母乳。

(4)依恋母乳拒食配方奶的宝宝,应提前几个月接触配方奶味道的刺激;另外,断母乳换用配方奶时,争取让其他家人喂宝宝,宝宝看不到妈妈,哺喂其他食品就会容易些。这样宝宝就会逐渐适应配方奶并淡忘母乳。

(5)给宝宝断母乳时,喂养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食物要得当。食物的营养应全面和充足,除了瘦肉、蛋、鱼、豆制品外,还应有蔬菜和水果,断奶期最好要保证每天吃配方奶400毫升左右。

烹调要合适。要求食物色香味俱全、花样变换、搭配巧妙且易于消化,以便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并引起其食欲。

饮食要定时定量。刚断奶的宝宝每天要吃5顿,即在每两餐之间都应加配方奶、点心和水果。

耐心喂养宝宝。有些宝宝断奶后可能很不适应,因此喂食时要有耐心,让宝宝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咀嚼。

[如何给宝宝断奶]

篇5:如何给宝宝断奶呢?

宝宝是每一位结婚的人的期盼,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当你有宝宝时候,全部的心思也就会放在上面,那么宝宝的发育成长成了一个长久的话题,当宝宝刚出生时,我们在想是给宝宝是母乳呢还是奶粉,那么肯定母乳是最佳的选择了。可宝宝最依赖的也就是母乳的,那么为了让宝宝可以正常有规律的长大,那么到一定的时候就要给宝宝进行断奶的工作。

在生活中有的宝宝断奶非常容易,相反的有些宝宝断奶却很困难,甚至会出现不愿意或是极度排斥的反应。所以只有运用好的方法,才能使宝宝真正的脱离母乳。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成功给宝宝断奶呢?

最理想的方法,水杯或碗=好吃的东西。

宝宝约5、6月时,可以自己拿住东西了。我们在给宝宝喝他喜欢的东西时,将它们装在水杯或碗里面,比如甜甜的果汁、蜂蜜水等等,让宝宝看见水杯或碗就能产生快乐的联想,这样,宝宝对水杯的好感会逐渐建立起来,再用水杯喂他吃东西他就不会抗拒了。

让宝宝自己拿。宝宝一直在尝试使用自己的小手,当他想拿起水杯时,请抓住这个机会。在宝宝的塑料水杯里放少量的水,让宝宝可以轻易地拿起来,在他喝完杯中的水之后,可以让他多拿一会儿杯子,这样宝宝会很有成就感,并把用杯子喝水当成一个快乐的游戏,并进一步接受杯子成为进食的工具。可爱的杯子和碗。让宝宝用的杯子和碗首先应该是轻巧和牢固的,不过图案和颜色也很重要。宝宝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红、黄、橙色等都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如果杯壁上有一些小而可爱的图案就更好了,宝宝会喜欢上新的进食工具的。当然,为了方便宝宝拿住,最好选择双耳杯或是有柄的碗,宝宝的小手虽然有不小的力量,但他的手指灵巧度还不高。

像大人一样地吃。宝宝的模仿能力和模仿欲望都是很强的,所以,让孩子和家人一起进食,有助于孩子接受新的进食方式。在宝宝拿着水杯和家人一起像模像样地进食以后,宝宝会产生兴趣,并逐渐知道,只有用大口杯或碗进食,才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地吃。而且,这对培养今后的进食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小提醒:抓住时机,更有成效。在宝宝两岁以前,还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改变,可一旦他进入两周岁,你就会发现,再让他改掉生活上的某种习惯已经十分困难,所以,要想为宝宝断奶,时机一定不容错过。

两岁之前,断掉奶嘴:宝宝吸奶嘴,可能是因为需要从嘴巴的吸吮动作,来获得一些满足感与安全感。尤其当宝宝开始要从完全对父母依赖,进入到要学习自我独立,所造成的分离焦虑,往往会让他们吸吮需求密集,而且速度也会跟着加快。因此,在宝宝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帮自己解除焦虑与压力的方式时,我们其实也无须急着一定要他们戒除这个习惯,不妨是帮宝宝找出其它宣泄紧张的方式,才是根本之道唷!在两岁以前,我们要帮他(她)戒掉奶嘴,以便更好地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格。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大致的了解了怎样去帮助宝宝进行断奶的工作,但是断奶是因人而异的,我们不能把上面的方法生搬硬套,我们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正确的断奶计划。不仅如此,在给宝宝进行断奶的时间里,我们要时刻留意宝宝的身体反应,从而才能对宝宝的身体最有利。

篇6:孩子几个月断奶最合适

4、断奶切忌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让宝宝有足够的过度过程,此外应该让宝宝逐渐学会适应新的食物,不要让宝宝产生抵触情绪。

以上是对“孩子几个月断奶最合适”的简单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宝宝身体的大概知识。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宝宝身体状况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对待这些问题,并处理好这些问题。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最后也让我们一起努力,顺利的完成宝宝的断奶大计吧。

篇7:孩子几个月断奶最好

今天要给大家说的是关于孩子几个月断奶最好的问题。目前,孩子断奶的问题是大人们一直困扰的问题!孩子依赖母乳,抗拒奶粉,甚至为了这个哭闹。家长也为此想了很多办法。其实,孩子断奶要抓准时机,一旦决定了,要狠下心帮助孩子断奶,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放弃了,那么之前做的准备都没用了。

宝宝断奶的最佳时间是在8-10个月,完全断奶的最佳时间是在10-12个月。最好是在春天或秋后的凉爽季节,因为这时气候宜人,蔬菜水果又很丰富,宝宝比较容易适应。

有的妈妈在宝宝只有4个月左右时就必须上班,但请不要就此给宝宝断奶。上班后的妈妈最好是能每天给宝宝喂一次母乳,母乳的营养是其它辅食都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在增强免疫力的方面。

虽然一般宝宝在8-10月可以断奶,但断奶需慢慢来,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因此,逐步添加辅食直至顺利过渡到正常普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在断奶时机的把握上,年轻的妈妈们常常操之过急,仓猝断奶,反而造成宝宝食欲的锐减。宝宝的断奶,应尽可能顺其自然逐步减少,即便是到了断奶的年龄,也应为他创造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千万不可强求其难。

以上就是关于孩子几个月断奶最好的内容。孩子早晚都要断奶的,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家长朋友们在孩子断奶这件事上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要因为孩子哭闹,一时心软,就放弃断奶了,在断奶的最佳时期帮助孩子把奶断掉,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也有很大的帮助。

篇8:正确给宝宝断奶

正确给宝宝断奶 -资料

只要喂过母乳的妈妈,都会在不同的阶段面临过断奶的问题,断奶,远非字面意义上那样简单,而是母子关系的一种重大转变。顺利地断奶,对于母子双方的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

断奶方式掌握不当,很容易给母亲遗留终生的遗憾,给孩子造成心灵的创伤。

关于断奶,最根本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应该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

对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是每一对母子之间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做出来的私人性决定,旁人没有权利对其指手画脚。

如果你一定要知道一个最佳时机,回答是,这要视乎孩子的成长情况,最好等到孩子自动脱离对母乳的需要,自然地断奶。这样的断奶方式最顺利最容易,会避免诸多由于提早强行断奶而必然出现的母子之间的矛盾、争斗、哭闹、伤心和烦乱。

你会问,孩子一般什么时候才会自动脱离对母乳的需要呢?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时间表都不一样,一般来说,自动断奶发生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一岁以下的婴孩,不会有自动断奶现象。即使孩子表现的不好好吃奶或者拒绝吃奶,也是因为吃奶环境不够安静,干扰过多,或者因为心理原因而导致的“罢奶”。

也许这时候你要吃惊了:一岁半到三岁之间?难道可以让孩子吃这么久的母乳?那为什么我周围的人、包括医生,都在劝我六个月就给孩子断奶呢?他们说,六个月以后的母乳就没什么营养了,而且,如果不断奶,孩子就不好好吃饭,

资料

的确,对于许多人(包括一些医生)来说,延续到一岁以后的母乳喂养是一件新鲜事。而且,在他们的头脑中,对母乳有两个根深蒂固的错误:

第一个常见错误是,“数月之后,母乳就没营养了。”

大量的研究证明,母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富含营养,如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等,尤其是对孩子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左右才健全,在这之前,长期的母乳喂养,等于为孩子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能够有效地预防诸多疾病的侵袭,比如耳道、肠胃和呼吸道等幼儿常见感染,以及幼儿癌症、少儿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重症。那些过敏体质的婴儿,更是应该母乳喂养至一岁以上。特别神奇的是,随着孩子月份的增长、对辅食摄入的增多,吸吮母乳频率有所降低,母乳却会自动浓缩养分和抗体,将孩子所需要的营养丝毫不差地输送进来。

与营养价值相等重要的,是长期母乳喂养对于幼儿心理和情感方面需求的彻底满足。延长母乳喂养,有助于巩固母子亲密关系、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疲劳、受惊、烦躁或者悲伤时,吸吮母乳能够给予孩子最及时最有效最温馨的安慰,让孩子在需要帮助时,得到的是人的帮助,而不是物品(奶嘴、玩具、零食等)。

篇9:给宝宝断奶“计划书”

给宝宝断奶“计划书”

在宝宝进入离乳期之后,如何断奶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哺喂母乳的宝宝,他不仅从妈妈那里得到乳汁,更是获得了难以割舍的依恋感。那么,在什么时候开始断奶最合适?又该怎么进行呢?

计划1:观察辅食添加状况

在宝宝满6个月之前,母乳完全能够提供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和热量。当宝宝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之后,世界卫生组织(WHO)仍旧建议持续哺乳至2岁或2岁以后。也就是说,添加辅食就是离乳的开始,至于何时彻底完成离乳,则视宝宝和妈妈的具体情况而定。

何时开始添加辅食,宝宝的身体会发出一些讯号,6个月大是一个基准值,有些宝宝可能在5个多月时就已经准备好,而有些(特别是过敏儿)则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准备。以下有几个观察点可供参考,当宝宝开始对其他食物有兴趣、能够坐好、舌部发展良好、不再把食物往外推的时候,基本上就代表可以添加辅食啦。

一般来说,我们习惯从稀释果汁、稀饭等开始为宝宝添加辅食,高宜玲医师在此特别建议,不要只给宝宝淀粉类食物,除了米粉外,还可以加一些水煮鱼肉、牛肉、豆类等更多的营养素。在添加辅食的初期,一次只给一种食物,在观察几天之后,如果宝宝确实没有过敏反应,再循序增加其他食物。随着辅食种类的日益丰富和进食量的逐渐加大,宝宝将逐渐改变以乳品为主的饮食习惯,这时离乳计划便已经成功了一半。请注意,我们不需要在辅食的食用量上太过计较,以轻松的心情和良好的用餐气氛引导宝宝更好地接受辅食,这才是成功离乳的关键。

计划2:注意宝宝情绪反应

依赖?饥饿?

在离乳的过程中,当宝宝吵着要吃奶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注意辨别,到底是因为肚子饿的生理需求需要满足,还是宝宝对妈妈的依赖感太强或是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比如妈妈正在打电话,而宝宝却要钻进妈妈怀里去吃奶,那就可能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果妈妈不喜欢这样讨奶喝的行为,不妨放下电话,并带宝宝出去走走。如果宝宝有睡前喝奶的习惯,可利用睡前故事来中断这顿奶。如果宝宝习惯性地早起,并赖在妈妈的身上喝奶,那么妈妈可以更早一点起床,让宝宝无奶可赖。

辅食喂养时机

许多妈妈担心宝宝的辅食接受度不佳,进而更加难以离乳。其实,离乳并不是让孩子乖乖吃饭的灵丹,最重要的是找出让宝宝愿意吃饭的办法。在宝宝感觉又饿又累、对辅食完全没兴趣的时候,他只想讨点方便又习惯的.母奶来喝,这一点也不奇怪。所以,要提高宝宝对辅食的兴趣,就要在宝宝还不是很累很饿时给予辅食。

满1岁之后,宝宝能吃的食物种类大大增加,全脂鲜奶、豆浆或薏仁、豆奶等植物奶都可以,有些宝宝孩子甚至已经能够接受大人的食物,妈妈不妨随身带把小剪刀,为宝宝将鱼、肉、菜等剪碎,以方便咀嚼,而母乳则可当做辅助营养品,继续给宝宝提供营养和抗体。

掌握关键时间

在执行离乳计划的时候,时间非常关键。就宝宝的成长状况来说,1岁前和2岁之后的离乳难度都比较小。这是由于1岁多的宝宝正处在似懂非懂的时期,情绪反应的波动比较大,而2岁之后其认知力、理解力及语言表达力都比较成熟,沟通起来更为方便和有效。

不同妈妈,不同做法

离乳计划的执行又因妈妈是否为职业女性而有所不同。如果妈妈是上班族,那么在宝宝满1岁之前,不妨逐渐减少白天挤奶的次数,下班回家后仍旧持续哺乳。如果是全职妈妈,那么在孩子满6个月之后,就可以在两餐母乳之间添加一顿辅食,等满1岁之后,逐步由一顿辅食取代一顿母乳,让宝宝逐渐习惯把母乳之外的食物作为主食。

离乳是离开与取代的过程,少量多餐地让宝宝练习咀嚼,并体会天然食物的美味,这比大量进食更重要。有些妈妈为了节省喂食时间,就将米、麦粉直接加入奶水中喂食,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因为给宝宝添加辅食不只为增加营养,也是为了帮助他更顺利地度过离乳期。

篇10:给宝宝断奶要注意什么?

1、断奶必须要循序渐进

因为宝宝的肠胃功能不强,所以断奶要循序渐进。如原来一天喂8顿,过3个月后可以减一半并以辅食补充。到9~10个月时,再减少一些,辅食可在宝宝5个月开始有计划每天加1~2次,如配方奶、米汤、蛋黄等。这样循序渐进,逐步递减,会让宝宝的肠胃有一个适应过程,达到自然过渡。同时,逐步断奶也有利于妈妈的乳房慢慢恢复,防止乳房下垂或乳管堵塞。

2、断奶时期可适当地进行母婴隔离

哺乳期间,宝宝会对形成一个条件反射――时间到了,而妈妈在身边,就会要求吃奶。因此,在某些喂奶的时段妈妈与宝宝分开,会有利于断奶的进行。但适当的隔离并不代表妈妈需要离开宝宝几天,这样会造成宝宝不安,建议晚上分开睡或暂时离开宝宝的视线范围。

3、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为了减轻断奶后的泌乳量,妈妈们可适当减少进水量,多以饭食为主,从而减少造奶原料,促进乳房恢复。

总之,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地进行断奶,对宝宝的发育以及妈妈的健康都有重要的保障,所以,各位妈妈要科学把握好断奶的时机,为宝宝、也给自己打下一个健康的基础。

给宝宝断奶小妙招:

在宝宝醒来前先起床并梳妆完毕,让他没有机会或忘了爬到床上找妈妈。

改变平时的生活作息,如在宝宝通常要喝奶的时间,尝试带宝宝外出。

当宝宝半夜醒来要喝奶时,由爸爸或其他家人照料。

改由爸爸或其他家人喂宝宝配方奶,或喂能替代母乳的辅食或饮料。

不要期盼在短时间内断奶成功,给宝宝一段适应的时间,让他慢慢学习接受。

可以试着和宝宝沟通,并借机赞美其他已经断奶的大宝宝,告诉他“你也长大了!不用再喝妈妈的奶水了!”如果因为生病而暂停哺乳,也可以告诉宝宝,让他知道不能继续喝母乳的真正原因,避免让他认为是妈妈不爱他,才不让他吃奶的。

逐渐减少睡前哺乳的时间,只要吃够即停止,并利用讲故事、唱歌等方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不要长时间哺乳,可以利用交换条件的方式,缩短他吸乳的时间。

利用新奇的食物,不管是点心或饮料,分散宝宝吸母乳的注意力。

带宝宝外出时,不要穿着容易哺乳的衣服,也尽量避免在他面前换衣服。

篇11:哪些情况不宜给婴儿断奶?

资料

婴儿患病期间不应该断奶。断奶时母婴的身体都发生变化。小儿患病时,再加断奶,将使病情加重或造成营养不良。

炎热的夏天不宜断奶。夏天天气炎热,小儿消化能力差,稍有不慎,就可以引起消化道疾病,故不应断奶。

篇12:迟迟未能断奶的“孩子”

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本靠父母供养,这些早该自立却因种种原因依然“吃定”父母的人,被媒体称为“啃老族”,有学者认为,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独生子女逐渐成年,中国“啃老族”的队伍还将扩大。而中国将在10多年后进入老龄化社会,“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啃老族出现的原因

1 是家庭教育缺乏独立意识培养。心理学认为,“啃老”的最主要原因是“父母包办”产生的后遗症。对儿童正常行为的压制和约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品格;而父母在孩子青春期包办得太多,代替孩子成长,又会使得孩子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尽管报道对王小林的成长经历报道不详,但仅从“读大二时父亲去世,很长一段时间家人都瞒着他”的细节来看,父母的呵护可见一斑。

2 是学校教育缺乏人格意识塑造。奥尔波特在 《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中提出,“所谓人格是决定个体适应环境所独有的心理——生理内在动力系统”。形成对自己社会地位、尊严、能力的思想意识,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心理成熟的标志。

3 是社会管理缺乏心理危机干预。急促的社会转型,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部分天性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经不起方方面面的刺激,从而产生扭曲的心态、变异的心理,导致情感、理智和行为上的“错位”,

教育方式导致啃老

谈到教育,学校教育自身的分量让人不能忘记。我国教育在很早以前就有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成长起来的“啃老族”,在学校接受的却多为只重视分数的应试教育,学校只“教书”而不“育人”,教师只“授业”而不“传道”,很大程度地忽视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如此,本已在家庭中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就没有了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在家庭中的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唯我娇贵的“小公主”,就没有团结、协作素养的实践。最后,就成了一个道德上“我惟优”,性格上“我独行”,言行上“我说算”,技能上“我没有”的“四我”新人,在生活中无力自理,社会中无力自立,就业中常遭淘汰,不得不依赖长辈,不得不“啃噬”父母。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言行。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心理也随之浮躁起来,享乐主义、攀比之风一度盛行,从小就享惯福的年轻一代,都要尽情享受青春、享受美好时光。有收入的,成为“月光族”、“新贫族”,然后“啃”老人;无收入的,更是猛“啃”老人。当然,这些也和社会公德在一些方面的相对弱化有关。

可见,“啃老族”是教育的缺憾。本该是创业、奋发、拼搏的一代,却变成享乐、处优、“啃老”的一代。惨痛的教训,值得痛定思痛。

延伸阅读: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篇13:断奶后,孩子为什么变瘦了

断奶后,孩子为什么变瘦了

冬冬从小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1岁之前身体健壮、活泼可爱,可是到了1岁断奶以后,情况就大不如前了。虽然冬冬的胃口不错,每天能吃两小碗稀饭,一只鸡蛋,还有少量碎肉和稀饭,可妈妈发现他是只吃不长肉,身体也日渐消瘦,而且整日无精打采,面色苍白,平时还经常发热、咳嗽。这可把妈妈急坏了,她买了不少的开胃药和各种“营养口服液”,可是冬冬越吃越瘦,这是为什么呢?

从出生到2岁是人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营养补充

一个出生3000克的新生儿到了1岁,体重要增加到9-10公斤,到2岁时还要再增加2.5公斤。身长也会从出生时的50厘米增高到1岁时的75厘米,两岁时的'87-88厘米。

能量消耗很大,对营养素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

1岁以后的孩子往往已开始独立行走,活动量明显增加,这时如果孩子的父母稍不注意,没有及时提供足够的营养,便会“入不敷出”,严重者会造成营养不良。

随意喂养造成断奶后孩子生长发育滞后、身体日渐消瘦

年轻妈妈误认为,断奶后的孩子不再吃奶了,便把他们当“大人”对待,平时和大人同餐共食,大人吃什么孩子也吃什么,只不过稍稍多吃一点荤菜而已。这种完全不考虑婴幼儿消化系统特点。

这个时期的孩子牙齿没有出齐,还不习惯吃粥、面、蛋、鱼等固体和半固体食物。

婴幼儿的肠胃道消化酶分泌不足,肠胃道蠕动速度偏快,对固体和半固体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也相对差一些。

断奶的孩子不能断了牛奶

断奶只是表明不再把乳类作为孩子的主食而已,并不意味着不给孩子吃奶制品。

牛奶不仅营养素种类齐全,含量丰富,消化吸收率高达96%以上,是断奶后孩子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营养品。美国儿科学会最新建议:1岁以后的婴幼儿全天所需热能及其他营养素至少40%来自乳类食品。

年轻妈妈应该了解,婴幼儿期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必须保证充足的营养素供应。如果在这个阶段营养跟不上或出了问题,以后再弥补就比较困难了。

可以考虑让孩子吃配方奶到3周岁

牛奶也有其不足之处,譬如酪蛋白含量太高,凝块大,不容易完全消化吸收,脂肪酸的碳链较短,对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乳糖含量不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偏少等。为了使牛奶更符合孩子的生理需要,科学家们动了不少脑筋:把牛奶中不易消化的酪蛋白换成凝块细小、氨基酸组成更符合人体需要的乳清蛋白,把中、短链的脂肪酸去掉换上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适量乳糖、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这种经过改良的“配方奶粉”能增强孩子的免疫功能,并能促进视力的发育,维护孩子的健康。

文/曾文

孩子几个月断奶最合适

放飞孩子心得体会范文

孩子大合唱的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心得体会

陪孩子阅读的心得体会

三年级孩子怎么写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个人读接纳孩子心得体会

参加孩子家长会的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写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给孩子断奶心得体会(集锦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给孩子断奶心得体会,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