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汉林: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时间:2025-04-29 03:39:17 作者:szling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szl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马克·汉林: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马克·汉林: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马克·汉林: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虚构的短篇小说,作者是马克·汉林。文章讲述的是在美国的一次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劝阻,冒着生命危险,怀着坚定信念,经过38小时的挖掘与种种艰辛,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13位同学的故事。赞扬了父爱的伟大与崇高。

后被收录于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第八课(文章名改为《父与子》)、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第十七课。但故事本身为作者虚构,因而真实性一直遭受质疑,入选课本后对细节进行了多次模糊处理。

篇2:五年级课文马克・汉林《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很深。 作者他是通过一件事情表达了伟大的父爱。课文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在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了重重困难,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几个伙伴的故事。

在文章中,父亲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正是这句话,使父亲坚定了救儿子的信念,在其他人认为没有希望的情况下,父亲不顾一切,终于救出了他的儿子以及其他伙伴。父亲对儿子的责任感使我深深受感动了。并且让我懂得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我们作为子女的应要尊重父母。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位父母不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儿女的,虽然,现在的父母工作繁忙,没有好好地跟孩子谈话,玩。但,你知道吗?我们的父母却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爱别人,要有做人应有的责任感。在现在的生活中要珍惜别人对你的关爱,尊敬父母。《地震中的父与子》让我更明白了这个道理。

篇3:五年级课文马克・汉林《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地震中的父与子》。

内容是:有一次,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安顿好了妻子,奔向儿子的学校,那里已经变成了一堆废墟。这位父亲十分伤心,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挖起来,别人阻挡他,他也一直挖,他相信儿子还活着,但别人以为他伤心过度快要疯了。他挖呀挖,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当他挖到第38小时时,他突然听到了儿子的声音,同时,里面还有十几个孩子。最后,这对伟大的父与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这个事情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相互信任的重要和父爱的伟大!

如果,这对父与子不互相信任,后果会是多么悲惨。可能会饿死,渴死,闷死,被当作垃圾丢进垃圾场……,后果不堪设想!信任是多么伟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之间、亲人之间都是要互相信任的。

我在这件事情中,感触最深的是:那位父亲坚定地挖了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8小时,这使我惊叹不已,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这到底是什么力量?啊!我知道了。这是父爱和信任的力量,那力量是多么伟大啊!每当我读这篇文章时,我都深深感动着。

[五年级课文马克・汉林《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周大新:天黑得很慢【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示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300字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说课稿

地震中父与子教学设计

小学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地震中的父与子》小说读后感800字

马克·汉林: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通用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马克·汉林: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