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杂诗其五全诗译文和赏析

时间:2025-04-25 03:35:00 作者:论文编辑部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论文编辑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已亥杂诗其五全诗译文和赏析,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已亥杂诗其五全诗译文和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已亥杂诗其五全诗译文和赏析

已亥杂诗其五译文

浩荡:无限。

吟鞭:人的马鞭。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即:到。

全诗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已亥杂诗其五的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是这首诗中最出彩的两句,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篇2:已亥杂诗其五古诗鉴赏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译文对照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对诗句的理解: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二、赏析:

《己亥杂诗》共315首。己亥指清道光(1839),ya pian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浩荡离愁”。“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拂袖而去的情景。“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傍晚时分,立在马上,面向故乡,翘首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此时诗人在想什么呢?想落红护花。“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篇3:已亥杂诗其五的意思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做春泥更护花。

[注释]

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即马鞭;作者在途中,一边策马行进,一边吟诗,故言。

东指:出城门向东;

天涯: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的地方。

落红:落花,作者自况。龚自珍因被迫辞官回乡,故自比为落花。后一“花”字,当指一代新人。

[译诗、诗意]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

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

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赏析]

(一)

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品。是年,诗人辞官南归故里,后又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一部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诗人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时值鸦*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力作。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二)

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他们一方面是诗人言志抒怀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写照。诗的开拓为表现自己离愁别绪的丰富感情,诗人用了“浩荡”一词来形容“离愁”,既强化“愁”意。又体现出诗人狂放深沉的内心思绪和个性特点,这里典型的诗人本色。紧接着的“吟鞭”句,对前人诗局的化用也恰倒好处,并形成了两句相连呼应的艺术效果,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最后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抒发胸臆,使全诗浑然一体动人肺腑。

(三)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是自己逃出子令人窒息的樊笼,可以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斜晖,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荷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四)

“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诗人离京时,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可见忧愁之深。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晚景衬托离愁。诗人通过喻、衬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篇4:己亥杂诗·其五原文及赏析

己亥杂诗·其五原文及赏析

原文: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注释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即:到。

赏析: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鉅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篇5:己亥杂诗·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翻译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

选自《诗人的马鞭。东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即:到。

赏析

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篇6:己亥杂诗·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注释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即:到。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赏析:

清道光十年(1839)春末,龚自珍因事辞去礼部主事之职,于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动身南归。诗人客居京城达二十年之久,北京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今日一旦离去,已届四十八岁的晚年了。“先生官京师,冷署闲曹,俸入本薄,性既豪迈,嗜奇好客,境遂大困,又才高触动时忌。”其辞官离京时的万端枨触,可以想见。

首句“浩荡离愁白日斜”,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诗人南下,本是回到故乡,然而他却感慨道:“吟鞭东指即天涯”。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他仕途蹭蹬而一事无成,此次离京无望重返,于是当听到马鞭抽响,便油然而生出天涯断肠之感。满怀愁绪的他,无心赏景,相反,京郊寥落的春光只会增加他的怅惘。可是他的视野里出现了落花--他在好几篇诗中吟咏过的“薄命花”、“断肠花”!当他触景会心的一刹那,想必有一丝幽怨、几分哀婉吧:那落花一旦委地,就不能重返故枝,只能零落成泥碾作尘,不象征着自己的遭遇和命运么?如果诗人沉浸于感叹年华已逝、青春不再,那么他就不是龚自珍了。出乎意料的是,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龚自珍此次南下,是到杭州主掌书院,聚徒讲学。他不无怨恨、不无留恋地告别了过去,但又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生活,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他对国家民族的那一份执著的忠忱,至此化为薪尽火传、泽被后人的一种使命感,“落红”的形象,就成了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反复吟诵此诗,便会深感诗人一片冰心,照人肝胆!

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橥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洵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篇7:古诗写意已亥杂诗译文

章校中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让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

早一点到来吧!如此

九州万马嘶鸣

九州勃勃生气

九州欣欣向荣

雷声轰隆,暴雨哗哗。在苍苍茫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鸥在呻吟,企鹅在躲藏,海鸭在逃避......然一只海燕,倚仗风雷,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但是,是谁在恪守祖训,挥舞着封建专制的大棒,让所有的马儿都沉寂无声?一片乌云,在清朝的上空翻滚。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

中国,一只勇敢飞翔的海燕。她需要一场电闪雷鸣的风暴。她在大声呐喊:&ldqu;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rdqu;中国,永恒的勇敢者。信心,力量,朝气蓬勃,生机无限。

当朝者呵当朝者,你应该重新振作起来,让一场改革的暴风雨,一扫九州的沉闷,洗净国家的天空。那挽救衰世的.药方,就是要下一剂狠药,贴服于千疮百孔的治国机制上,变革肌肤,创建新体,使其阳气回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当务之急,要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大胆启用用人、容人之伯乐,让其举荐人才。老人守着老规矩,英才如何出头?因此,再给&ldqu;天公&rdqu;贴服一剂猛药,促其醒悟,痛下决心,罢黜庸才、佞臣,打破常规,任用有真才实学、对国家有用之人才,以复兴国家。

中国,一只勇敢飞翔的海燕。她需要一场电闪雷鸣的风暴。她在大声呐喊:&ldqu;让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早一点到来吧!&rdqu;如此,九州万马嘶鸣,九州勃勃生气,九州欣欣向荣,指日可待。

篇8:杂诗 其五原文及赏析

杂诗 其五原文及赏析

原文: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译文

回想我少年时期,没有快乐的事,心情也是欢快的。

胸怀壮志超四海,展翅高飞思远去。

随着年岁的衰老,这种少壮时的豪气已经逐渐消逝了。

遇到欢乐的事不再欢乐,常常心中有许多忧虑。

气力在渐渐减退,我身已感一日不如一日。

自然运转变化像《庄子》中的“壑舟”一样,即使想办法要留住它,也片刻留不住。

不知我未来还有多少时光,也不知何处是我的归宿。

古人珍惜每一寸光阴,想到自己一生虚度了大半岁月心中惊惧。

注释

欣豫:欢乐。这句是说没有快乐的.事,心情也是欢快的。

猛志:壮志。逸:超越。

四海:犹天下。

骞:飞举的样子。

翮:羽翼。

骞翮:振翅高飞。

翥(zhù):飞翔。

荏苒:逐渐地。颓:逝。此心:指志四海、思远翥。

值欢:遇到欢乐的事。无复娱:也不再欢乐。每每:常常。这两句写出老年的心境与少壮时“无乐自欣豫”不同。

衰损:衰退。日不如:一日不如一日。

壑:山沟。壑舟:这里借喻自然运转变化的道理。须臾:片刻。

前涂:犹前途,这里指未来的时光。几许:几多、多少。止泊处:船停泊的地方,这里指人生的归宿。

惜寸阴:珍惜每一寸光阴。

赏析:

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陶渊明54岁时,即为公元4(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后四首约作于公元4(晋安帝隆安五年),陶渊明37岁时。本诗是其第五首。

篇9:已亥杂诗,已亥杂诗龚自珍,已亥杂诗的意思,已亥杂诗赏析

已亥杂诗,已亥杂诗龚自珍,已亥杂诗的意思,已亥杂诗赏析 -诗词大全

已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一百八下西溪钟,

一十三度溪花红。

是恩是怨无性相,

冥祥记里魂朦胧。

篇10:已亥杂诗,已亥杂诗龚自珍,已亥杂诗的意思,已亥杂诗赏析

已亥杂诗,已亥杂诗龚自珍,已亥杂诗的意思,已亥杂诗赏析 -诗词大全

已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天将何福予蛾眉?

生死湖山全盛时。

冰雪无痕灵气杳,

女仙不赋降坛诗。

篇11:已亥杂诗,已亥杂诗龚自珍,已亥杂诗的意思,已亥杂诗赏析

已亥杂诗,已亥杂诗龚自珍,已亥杂诗的意思,已亥杂诗赏析 -诗词大全

已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少年哀乐过于人,

歌泣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

童心来复梦中身。

已亥杂诗教案

己亥杂诗赏析

陶渊明《杂诗》赏析

杜甫《哀江头》全诗译文、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带拼音版及意思

杂诗张九龄

杂诗诗欣赏

杂诗陶渊明

杂诗其一翻译

杂诗·其二

已亥杂诗其五全诗译文和赏析(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已亥杂诗其五全诗译文和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