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金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大班语言活动:野兽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大班语言活动:野兽国,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大班语言活动:野兽国
大班语言活动:野兽国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阿奇幻想历险野兽国的经历。
2.懂得家是最令人向往和获得温暖的港湾。
活动准备:
PPT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阿奇乘船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阿奇,阿奇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那他回乘着船会到哪里去呢?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让你们感到惊喜和喜欢的书《野兽国》,现在你们知道阿奇乘着船去哪里?在野兽国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二、阅读绘本,理解绘本前半部分内容
1.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
2.教师阅读“开头……来到了野兽国”
提问:阿奇来到了哪里?他是怎么样来到野兽国的?(阿奇穿上了什么样的外套?把自己打扮成了什么?做了什么事?来到房间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所以这些想象最终把阿奇带到了野兽国。
3.观察图片1-5
图一:看,怪兽们长得什么样子?但是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猜猜阿奇会对他们说什么,他们出现这样的表情?
小结:虽然这些野兽长着尖尖的牙齿、尖尖的爪子,但是阿奇不怕他们,他大喊一声:“不许动!”然后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他们。
图二:阿奇和野兽们在干什么?阿奇的头上戴着什么?他变成了什么?国王正在发号施令,猜猜国王会发什么施令呢?
小结:野兽们全都被制服了,它们张着爪子,傻呆呆地立在那里,黄色的大眼珠子转来转去。阿奇成了野兽国的国王。“现在,野兽狂欢开始!”国王发布了命令。
图三、图四、图五:阿奇和野兽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小结:所有的野兽出动了,跟着阿奇狂叫、狂跳着,真是痛快!
三、理解绘本后半部分内容
1.出示阿奇累了图片:野兽们和阿奇怎么了?表情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2.小结:他想家了,想回到最爱他的人的身边,所以放弃了王位。那他会回去吗?
3.出示图片1-3:仔细看,他回去了吗?从哪里看出来他回去的?(对比来时的乘船图片:船是反方向行驶的)刚来的时候阿奇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现在阿奇期盼的是什么?回到了家他又是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
四、完整欣赏
1.这本绘本还有一段好看的电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视频)
2.你喜欢这本绘本吗?为什么?你觉得哪些画面是真的发生的,哪些画面是幻想的?
3.原来阿奇是一个大胆、爱冒险的小男孩,但不管怎么样,家永远是他最向往,最温暖的港湾。
篇2:大班语言活动:野兽国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阿奇幻想历险野兽国的经历。
2.懂得家是最令人向往和获得温暖的港湾。
活动准备:
ppt 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阿奇乘船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阿奇,阿奇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那他回乘着船会到哪里去呢?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让你们感到惊喜和喜欢的书《野兽国》,现在你们知道阿奇乘着船去哪里?在野兽国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二、阅读绘本,理解绘本前半部分内容
1.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
2.教师阅读“开头……来到了野兽国”
提问:阿奇来到了哪里?他是怎么样来到野兽国的?(阿奇穿上了什么样的外套?把自己打扮成了什么?做了什么事?来到房间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所以这些想象最终把阿奇带到了野兽国。
3.观察图片1-5
图一:看,怪兽们长得什么样子?但是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猜猜阿奇会对他们说什么,他们出现这样的表情?
小结:虽然这些野兽长着尖尖的牙齿、尖尖的爪子,但是阿奇不怕他们,他大喊一声:“不许动!”然后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他们。
图二:阿奇和野兽们在干什么?阿奇的头上戴着什么?他变成了什么?国王正在发号施令,猜猜国王会发什么施令呢?
小结:野兽们全都被制服了,它们张着爪子,傻呆呆地立在那里,黄色的大眼珠子转来转去。阿奇成了野兽国的国王。“现在,野兽狂欢开始!”国王发布了命令。
图三、图四、图五:阿奇和野兽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小结:所有的野兽出动了,跟着阿奇狂叫、狂跳着,真是痛快!
三、理解绘本后半部分内容
1.出示阿奇累了图片:野兽们和阿奇怎么了?表情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2.小结:他想家了,想回到最爱他的人的身边,所以放弃了王位。那他会回去吗?
3.出示图片1-3:仔细看,他回去了吗?从哪里看出来他回去的?(对比来时的乘船图片:船是反方向行驶的)刚来的时候阿奇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现在阿奇期盼的是什么?回到了家他又是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
四、完整欣赏
1.这本绘本还有一段好看的电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视频)
2.你喜欢这本绘本吗?为什么?你觉得哪些画面是真的发生的,哪些画面是幻想的?
3.原来阿奇是一个大胆、爱冒险的小男孩,但不管怎么样,家永远是他最向往,最温暖的港湾。
篇3:大班语言活动《相反国》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初步理解反义词,感受儿歌诙谐的趣味性。
2、尝试运用生活经验中的反义词进行游戏。
3、在游戏中不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
活动准备
1.图片:骆驼、小羊、老虎、小猫、龟、兔、乌鸦、仙鹤、成群鸽子、一只鸟。
2.自制挂图。
3.红、黄两色笑脸贴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1.和幼儿玩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教师做什么动作,小朋友边说“我就跟你这样做”边做动作。
2.增加难度,教师做动作,幼儿做出跟老师相反的动作。
二、出示挂图,幼儿根据图画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1.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看图画上都有那些小动物?它们谁和谁在一起?它们在干什么呢?
2.教师根据挂图朗诵儿歌一遍。
3.请幼儿根据画面内容跟着老师朗诵儿歌一遍。
三、出示图片,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1.请幼儿根据儿歌内容,把图片按顺序找到伙伴排列出来。
2.根据图片回忆并朗诵儿歌。
3.用动作表示儿歌里的内容,边做动作边朗诵。
四、迁移经验,从生活中找相反的例子。
1.小组pk赛。
教师说明比赛规则:将幼儿分为红黄两队,每队幼儿说出一对相反的东西或两件相反的事情,给予笑脸贴片鼓励。看哪队得到的笑脸贴片多就获胜。幼儿必须举手,点到名的才算。
2.幼儿进行比赛。
3.公布比赛成绩,为获胜队表示鼓励。
篇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积极与同伴能用交流,能用连贯的语言介绍旅游景点。
2.学习制订旅游行程计划,积极尝试当小导游。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海南部分景点和导游工作有初步的了解。
2.环境准备:导游旗四面、长方形纸四张;有关景点的图片若干张。
活动重点::
能按一日的`旅游计划有序、清楚的说出景点特色。
活动难点:
清楚的介绍景点特色。
指导要点:
课前幼儿要熟悉旅游地的景点2至3个,引导幼儿制订一日游的行程计划。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海南部分景点图片,请幼儿看看说说自己熟悉或去过的景点,并向大家介绍景点的风景或特点。
教师帮助幼儿用连贯准确的进行语言讲述。
2.自由组成旅行团。
幼儿自由组合成四个旅行团,相互讨论给自己的旅行团取名、选团长。(引导幼儿说一说选他当团长的理由)
3.制订行程计划。
(1)小组成员相互讨论、讲述景点的特色。
(2)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对景点的了解,制定行程路线。
(3)利用景点图片创设情景。
(4)小组自荐导游,导游向大家简单介绍行程计划(景点浏览路线) 。
4.游戏:模拟导游。
(1)先由一个“旅行团”按计划“出团”,其他的幼儿当游客。
(2)各旅行社分组模拟祣游。(教师注意引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安静倾听导游介绍)(3)评价:导游是否声音响亮,是否能用连贯的语言向游客介绍景点。
(4)游戏重复进行。
(5)评选“优秀导游”。(要求声音响亮,语言清晰连贯)
评价要素:
1.能否大胆讲述和认真倾听。
2.能否积极与同伴交流合作制订计划,并按计划选择景点进行模拟导游游戏。
活动建议:
1.幼儿模拟导游的游戏可在下一个活动中继续进行,可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进行“带团”比赛,评出:最佳解说奖、最佳礼仪奖、最佳微笑奖、最佳受欢迎奖。
2.请从事导游行业的家长走进课堂,参与指导活动,增添游戏的趣味性。
篇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的前后变化,尝试较完整地讲述故事。
2.丰富阅读图画书的策略、经验。
3.学会关心体贴亲人。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引导幼儿阅读故事前半部分。
(1)教师:“你们想不想自己看书?能不能看懂画面的意思?”
(2)教师:“这里有一个特别的故事,先请小朋友看画面,再试着说说故事的前半部分讲了什么。”
(3)老师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后进行提问:“故事里有(那)哪些人?她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存钱买把椅子呢?原来他们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件事情使她们家怎么样了?”
2.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
(1)人手一册幼儿用书,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
(2)教师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阅读情况。
3.引进阅读策略:根据前后画面的变化,用想象填补空白。
(1)教师:“你们有没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的?”
(2)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大家共同商讨:“火灾发生后,她们家有了什么变化?是怎样生活的?她们搬家那天邻居们是怎样做的?”
(3)分享各自阅读的方法。
(4)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前后画面的变化,合理猜测故事内容,并比较完整地讲出故事的内容,对幼儿讲述精彩的地方及时予以肯定。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
(1)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故事的前半部分吧。”
(2)教师边说边观察幼儿的反应,幼儿能够自己说的地方,教师放轻声音或不出声音,让幼儿自己叙述。
5.迁移阅读策略,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
(1)教师:故事中的一家人为什么要得到一把世界上最好的椅子呢?我们继续看看故事后面是怎么说的?对于我们看不懂的地方,可以试着把前后的画面连起来看。
(2)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
6.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
(1)引导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2)对于有争议的地方,如故事中妈妈说的“我妈妈怎么样?”和我说的“婆婆怎么样?”“这里的妈妈和婆婆指的是同一个人吗?”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强化阅读策略。
(3)教师:“当家里遭遇大火的时候,妈妈和我首先想到的是人的安全还是财物的安全?”引导幼儿懂得在遇到灾难的时候首先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7. 幼儿完整地讲述故事。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队,轮流作为讲述者和听众。
8 . 幼儿完整地倾听故事并说一说和自己的讲述有哪些地方不同。
篇6: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2、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美。
3、引导幼儿用问答式学念儿歌,体验儿歌带来的情趣。活动准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书,引起兴趣。
教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幼儿用书图片),请幼儿观看(捉小鸡)对了,这首儿歌的名字叫做《捉小鸡》,你们想知道儿歌里是怎么念的吗?一起来老师念一遍。
二、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1、教师完整朗读儿歌《捉小鸡》,幼儿欣赏。
教师:儿歌的名字叫什么?这首儿歌里是怎么说的呢?
2、结合用书边讲述边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
教师:儿歌里是怎么说的呢?鸡蛋呢?(猫吃了)猫呢?(钻洞了)洞呢?(草塞了)草呢?(牛吃了)牛呢?(上山了)山呢?水冲垮了)水呢?(浇菜子了)菜子呢?(打油了)油呢?(点灯了)灯呢?(风吹熄了)风呢?(上天了)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句子来回答。带领幼儿回答。请幼儿学说儿歌里的句子。
3、儿歌里的“?”“。”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鸡蛋呢“?”,猫吃了“。”,
教师小结:前面一句呀,是指别人问的问题,后面用了问号,后一句呢,回答了前面的问题,用了句号,也告诉别人这句话说完了!
三、完整朗诵儿歌内容。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内容,幼儿边看图边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四、幼儿朗诵儿歌。
1、请个别幼儿朗诵。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那谁来完整的把它念出来呢?(请个别幼儿朗诵)
2、全班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教师:现在我们集体来念一念。
五、幼儿表演儿歌。
教师:学会了这首儿歌,我们一起念儿歌一起来边表演吧!我们可以怎么来表演呢?(带着幼儿你问我答的朗诵表演儿歌)
★ 大班语言活动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野兽国(精选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