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cuobie400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和读书的古诗名句,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和读书的古诗名句,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读书的古诗名句
关于读书的古诗名句大全
与书为伴,清净恬淡;以书为友,不见忧愁;和书相牵,美名相传,给大家分享了关于读书的.古诗名句,一起来看看吧!
1、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2、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3、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4、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5、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6、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7、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8、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9、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10、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11、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12、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3、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14、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15、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16、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17、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18、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9、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21、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2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23、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4、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25、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26、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27、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8、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29、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3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31、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2、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3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3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35、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36、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37、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38、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3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40、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41、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42、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43、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44、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45、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46、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47、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4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49、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50、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篇2:读书的古诗名句
读书的古诗名句集锦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5、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3、“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6、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篇3:和读书的古诗名句
和读书有关的古诗名句
1、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2、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
3、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4、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9、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10、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11、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12、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1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7、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18、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19、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20、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
21、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22、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23、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24、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2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6、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27、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8、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2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0、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
3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3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3、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34、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3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36、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3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3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39、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40、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41、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42、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43、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44、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45、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4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7、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48、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49、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50、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
51、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52、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5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4、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55、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5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7、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58、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59、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
60、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篇4:爱读书的古诗名句
爱读书的古诗名句
1、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3、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4、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5、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6、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7、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8、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9、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1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11、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4、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15、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1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7、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18、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9、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2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21、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3、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24、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5、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26、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27、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28、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29、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31、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2、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3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3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35、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36、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37、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38、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3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40、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41、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42、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43、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44、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45、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46、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47、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4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49、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50、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5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篇5:描写读书学问的古诗名句
描写读书学问的古诗名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志士惜曰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盛年不重来,一曰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试玉要烧三曰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篇6:古诗名句与读书(教师中心稿)
古诗名句与读书(教师中心稿)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 063100)
读书是一项伟大的运动。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这句话非常经典地概括了读书于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历来有读书的传统。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些文化成果大多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的很多文学家,自幼博览群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养分,为他们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惟如此,他们还把在读书中的思考和感悟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产生了为数不少的优秀作品。其中有的句子由于含义隽永,耐人咀嚼,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今天我们重读这些佳句,在字里行间体味古人的哲思,探寻先哲的足迹,依旧会获益良多。
读书的意义
1.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说只要读很多书,胸藏万卷,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像有神助一般自如。
这两句揭示了读书和写作的密切关系,也是诗人从诗歌创作实践中得到的真理。“博览群书”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对培养写作能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很难想像一个阅读贫乏者,能取得很高的写作成就。古今中外历史上,那些闻名于世的大作家、大文豪、大诗人,无不是靠刻苦读书而成才的!一代枭雄曹操,好读不倦。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大诗人,他的诗作《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千古称颂。这些文学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勤奋读书、知识渊博。
杜甫用这两句诗告诉人们,只有苦读勤学,才能有妙笔生花的真功夫,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写作”。后人把这两句视为读书与写作关系的不刊之论。
2.读书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句诗出自北宋大诗人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这是苏轼写给朋友董传的一首留别诗。董传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饰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这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
读书的方法
1.读书要勤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曾给自己的小儿子子聿写下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教育他如何读书为学,共8首,这两句出自其中的第3首。诗人用这两句告诉儿子: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应趁着青春年少精力旺盛,不遗余力地发奋求索,并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读书,首先要勤奋刻苦。只有刻苦读书,才能读出境界,读出成绩。在这方面是有很多例子的,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负薪挂角等典故,都是勤奋读书的千古美谈。陆游也是勤奋读书的楷模。他“少小喜读书,彻夜守短檠”、“万卷纵横眼欲枯”,被人称“书癫”(指读书入迷、忘形似癫的人)。他的住所称“书巢”,柜里装书,桌上堆书,床上铺书,睡觉枕书。“客来不能入,既入不能出。”“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与书共俱。”正是因为他刻苦读书,才成了知识渊博的人,成了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一位诗人。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晚唐诗人王贞白就读于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时,写下了《白鹿洞二首》,诗歌讲述了自己一次潜心读书的经历,说明了时间宝贵以及应勤于治学的道理。
王贞白就是一个勤奋的人,他在晚唐诗界颇负盛名应与他的勤奋不无关系。当年他在白鹿洞潜心读书,达到了物我皆忘的痴迷境界,由于沉浸在古人的情思中而忘记了季节的变化,不觉已是春深时节,诗人不由得发出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慨叹。这一名句,既写出了时光宝贵的真理,也是诗人的切身感受。金子无疑是非常宝贵的,人们常用它来衡量贵重物品的价值,无论什么事物,一和金子相提并论,价值自然就非同一般。“一寸光阴一寸金”所包含的比喻非常浅显,但它所揭示的道理却比任何一个关于时间的比喻都直观、通俗。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两句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一诗。颜真卿是唐朝的大书法家,并不是以写诗见长,但这首《劝学》诗却因为立意深刻,感情真挚,成为我国古代勉励刻苦勤学的诗篇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它以平实的语言勉励青少年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学习,不虚度光阴。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人生中最可宝贵的`,莫过于青少年时期。事业的成功依赖于人在青年时期的努力学习。如果荒废了青春年华,人生必将碌碌无为,就像春天不播种,秋天没收获一样。“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两句,正是告诫青少年朋友,应当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发愤读书,为将来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用“黑发”代少年,“白首”代老年,在黑白的对比中更能给人一种紧迫感。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趁早勤奋学习,年纪大了学业无成,就会后悔读书太晚。但垂暮之年的哀叹,却无论如何也唤不回灿烂的青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永远无法挽回。要想没有暮年的哀叹,青少年必须及早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莫要虚度年华。
2、读书要有恒心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清代文史学家乌尔济法式善,曾与纪晓岚一起修纂《四库全书》。他有一首《读书》诗,“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是该诗的前二句。
这两句文字浅显,说明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它以种植树木为喻,说明读书要持之以恒。种植树木,必须遵循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不能期望它在一天之间长成参天大树。一棵小树,每天沐浴阳光雨露,吸收天地精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能枝繁叶茂,高可凌云。读书就像树木生长一样,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读书不必追求一次读完多少本书,重要的是读书要有合理的计划。制订了计划,就要认真执行,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明朝学者胡居仁有一幅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强调读书贵在坚持。读书学习只有甘于寂寞,不怕孤独,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必然渐入佳境。
这两句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读书要坚持不懈,才能见到成效。“活到老,学到老。”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读书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情。
3.读书要和实践相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两句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组诗的第三首的后两句。大意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体现古人读书思辩的非常有代表性的经典名句。它深入探讨了哲学中的知行关系。知即理论,行是实践,理论从实践中来,理论的正确与否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理论和实践必须紧密结合,即知行合一,才能掌握真理,做事才能游刃有余。“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博览群书,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为我所用,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作者认为,从书本得来的知识终究是肤浅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他是在告诫儿子不要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消化吸收,获得真知。
4、读书要认真思考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两句出自北宋苏轼的《送安秀才失解西归》一诗。这是苏轼写给一个名叫安的秀才的赠别诗。安参加科举考试落第,苏轼写这首诗给他,旨在劝慰、鼓励他,希望他不要过分在意考试的成败,而应当回家安心读书。
这两句历来被看作是读书治学的重要门径。这里面实际包含着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熟读,一种是深思。熟读,就是反复阅读。苏轼告诫安:对经典著作应当“不厌百回读”。反复诵读,久而久之,烂熟于心,自然能够融会贯通。即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当然,“百回读”只是强调多读,并非一定要读一百遍。反复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领悟的过程。北宋哲学家程颢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熟读还必须与深思结合起来。认真思考,是读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韩愈在《劝学解》中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读出书中的妙处,就如吃饭时只顾狼吞虎咽一样,虽然填饱了肚子,却不知其中滋味。苏轼的本意,是劝慰安秀才不可急于求成,静下心来“熟读深思”,自然会理解经典的奥妙,他日定能科场得意。他提供的读书方法在今天看来毫不过时。
6月29日
篇7:古诗名句
关于古诗名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乌江》(爱国;巾帼不让须眉)
2.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路在脚下)
3.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形容追求理想路上受挫)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自信)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正直,不阿谀奉承)
7.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折杨柳歌辞》(互需互助,互利共赢)
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迎接挑战、永不妥协)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禹》(危难时才能考验出人的'意志的坚强和忠诚)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坚守节操。长松:喻气节高尚的君子。桃李:喻逢时得意,谄媚权贵)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危难关头显气节)
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不畏艰险,追求真理)
1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夫》(高洁情操)
1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坚守信仰)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对理想追求永不停息)
16.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形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非常伟大,万人景仰,青史留名)
17.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豁达乐观、奋进不息)
18.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扶善疾恶。翻译:我恨不得让新松长到千尺高,而对于恶竹,则必须全部加以芟除)
19.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不懈努力,铁杵成针)
20.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窦庠《醉中赠符载》(人的目光要放长远,劝人莫要张狂而轻视任何人和事物,谨小慎微)
2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孤傲清高,坚守理想与信仰)
22.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志向坚定;成功在于长久不在迅速)
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忠心报国)
2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坚守节操)
2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外不张扬,内有秀骨)
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奉献精神;生命的价值)
27.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爱国;巾帼不让须眉)
28.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苏轼《赠刘景文》(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2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蜀相》(英雄相惜,为英雄壮志未酬叹惋)
30.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安贫乐道)
31.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赠别崔纯亮》(坚贞)
3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视死如归)
3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篇8:古诗名句
1、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曲江二首》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3、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相思》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篇9:古诗名句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长相思》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自居易《草》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鹤雀楼》
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9、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1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1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1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16、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7、长风破浪会有时,只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1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20、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1、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油天姥吟留别》
2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26、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
28、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化卿》
2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0、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杜甫《佳人》
篇10:古诗名句
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4、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李煜《渔父》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7、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0、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纳兰容若《画堂春》
篇11:经典古诗名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学无止境。(荀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 古诗名句素材
★ 爱国者的古诗名句
★ 廉洁的古诗名句
★ 写景的古诗名句
★ 励志的古诗名句
★ 爱国的古诗名句
和读书的古诗名句(精选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