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润涵育”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岩土工程师考试《综合知识》测试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岩土工程师考试《综合知识》测试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 目录
篇1:岩土工程师考试《综合知识》测试题
1.某体形简单的12层建筑物<高度36m)建造在深厚中等压缩性地基止,下列叙述中( )是不正确的。
A.施工期间可完成10%的沉降量
B.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不是甲级
C.其倾斜值应控制在0.004以内
D.基础平均沉降量应控制在20cm以内
2.地基变形时如需考虑土的固结状态,下列选用计算指标的各选项中( )正确。
A.计算主固结完成后的次固结变形时用次固结系数
B.对超固结土,当土中应力小于前期固结压力时用回弹再压缩指数计算沉降量
C.对正常固结土用压缩指数及回弹指数计算沉降量
D.对欠固结土用压缩指数计算沉降量
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下列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的丙级建筑物有( )。
A.层数为6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的框架结构建筑
B.层数为6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的砌体承重结构建筑
C.跨度19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90kPa的单跨单层排架结构(6m柱距)的厂房
D.吊车额定起重量22t,地墓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的多跨单层排架结构(6m柱距)建筑
E.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高度为45m的烟囱
4.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对可不作变形验算的丙级建筑物,如遇下列何种情况( )仍应作变形验算。
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B.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C.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
D.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5.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基础埋置深度应按下列( )条件确定。
A.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B.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划、和性质
C.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D.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E.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6.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在计算地基变形时,下列规定正确的是( )。
A.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地基变形应由沉降量控制
B.对于框架结构,地基变形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
C.对于高耸结构,地基变形应由倾斜值控制
D.对于多层建筑物在施玉期间完成的沉降量,一般认为砂土已完成90%以上
7.关于压缩模量Es和变形模量Eo说法正确的是( )。
A.Es和Eo都是一定条件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B.Eo是无侧限条件下的值
C.Es是侧向变形完全受限制的条件下的值
E.Es和Eo是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的值
8.对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一般结构,下列( )说法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要求。
A.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
B.基础垫层的厚度应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5
C.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
D.基础边长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的0.9倍
E.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宜小于40mm
9.对于框架结构,下列选项中可能选择浅基础类型舶有( )。
A.柱下条形基础
B.柱下独立基础
C.墙下条形基础
D.筏形基础
10.筏形基础地下室外墙的截面谩汁时应考虑满足下列( )要求。(考题)
A.变形和承载力
B.防渗
C.抗浮
D.抗裂
答案:
1.AC 2.AD 3.BDC 4.ABCD 5.ABCDE 6.BC 7.AC 9.CD 9.ABCD 10.AB
1.岩土工程师考试《综合知识》习题
2.岩土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测试题
3.岩土工程师考试《综合知识》冲刺练习题
4.岩土工程师考试《综合知识》练习题
5.岩土工程师考试《综合知识》冲刺练习
6.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提升试题
7.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复习题
8.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练习题
9.岩土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
10.岩土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练习题
篇2:岩土工程师考试《综合知识》冲刺练习题
1.某体形简单的12层建筑物<高度36m)建造在深厚中等压缩性地基止,下列叙述中( )是不正确的。
A.施工期间可完成10%的沉降量
B.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不是甲级
C.其倾斜值应控制在0.004以内
D.基础平均沉降量应控制在20cm以内
2.地基变形时如需考虑土的固结状态,下列选用计算指标的各选项中( )正确。
A.计算主固结完成后的次固结变形时用次固结系数
B.对超固结土,当土中应力小于前期固结压力时用回弹再压缩指数计算沉降量
C.对正常固结土用压缩指数及回弹指数计算沉降量
D.对欠固结土用压缩指数计算沉降量
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下列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的丙级建筑物有( )。
A.层数为6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的框架结构建筑
B.层数为6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的砌体承重结构建筑
C.跨度19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90kPa的单跨单层排架结构(6m柱距)的厂房
D.吊车额定起重量22t,地墓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的多跨单层排架结构(6m柱距)建筑
E.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高度为45m的烟囱
4.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对可不作变形验算的丙级建筑物,如遇下列何种情况( )仍应作变形验算。
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B.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C.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
D.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5.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基础埋置深度应按下列( )条件确定。
A.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B.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划、和性质
C.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D.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E.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6.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在计算地基变形时,下列规定正确的是( )。
A.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地基变形应由沉降量控制
B.对于框架结构,地基变形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
C.对于高耸结构,地基变形应由倾斜值控制
D.对于多层建筑物在施玉期间完成的沉降量,一般认为砂土已完成90%以上
7.关于压缩模量Es和变形模量Eo说法正确的是( )。
A.Es和Eo都是一定条件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B.Eo是无侧限条件下的值
C.Es是侧向变形完全受限制的条件下的值
E.Es和Eo是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的值
8.对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一般结构,下列( )说法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要求。
A.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
B.基础垫层的厚度应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5
C.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
D.基础边长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的0.9倍
E.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宜小于40mm
9.对于框架结构,下列选项中可能选择浅基础类型舶有( )。
A.柱下条形基础
B.柱下独立基础
C.墙下条形基础
D.筏形基础
10.筏形基础地下室外墙的截面谩汁时应考虑满足下列( )要求。(20考题)
A.变形和承载力
B.防渗
C.抗浮
D.抗裂
答案:
1.AC 2.AD 3.BDC 4.ABCD 5.ABCDE 6.BC 7.AC 9.CD 9.ABCD 10.AB
篇3:岩土工程师考试《综合知识》冲刺练习题
1、土的比重是
(A)必测指标;
(B)有经验地区可以依据经验确定;
(C)计算得到的指标;
(D)无量纲的常数;
答案:B
2、常水头渗透实验适用于()
(A)砂土和碎石土;
(B)粘性土;
(C)粉土;
(D)各种土;
答案:A
3、变水头渗透实验适用于()
(A)砂砾石;
(B)碎石土;
(C)粘性土;
(D)各种土;
答案:C
4、击实实验可以获得()
(A)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B)最优含水量和最大抗剪强度;
(C)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压缩系数;
(D)最大抗剪强度和最小压缩系数;
答案:A
5、高层建筑地基土压缩实验的最大压力应为()
(A)建筑基底的压力;
(B)800 Kpa;
(C)土的有效自重压力;
(D)土的有效自重压力加上土层的附加压力;
答案:D
6、验算水位迅速下降时均质土坝的稳定性,需做()三轴实验
(A)不固结不排水;
(B)固结不排水测孔隙水压力;
(C)固结排水;
(D)A、B、C均可;
答案:B
7、采取坚硬粘性土的I级原状土试样应采用( )
(A) 水压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
(B)敞口薄壁取土器;
(C)双动三重管回转取土器;
(D)敞口厚壁取土器;
答案:C
8、采取饱和软粘土I级原状土试样应( )
(A)快速连续静压;
(B)重锤少击;
(C)回转压入;
(D)冲击压入;
答案:A
9、测定孔内岩体波速宜采用( )
(A)地震波测试;
(B)声波测试;
(C)电磁法;
(D)反射波法; 答案:B
10、采取水试样进行水质简分析应取两筒,其中一筒须加( )
(A)漂白剂;
(B)氯化钙;
(C)氢氧化纳
(D)大理石粉;
答案:D
篇4:岩土工程师考试《综合知识》冲刺练习题
1、桩顶受有轴向压力的竖直桩,按照桩身截面与桩周土的相对位移,桩周摩擦力的方向( )。
A. 只能向上
B. 可能向上、向下或沿桩身上部向下、下部向上
C. 只能向下
D. 与桩的侧面成某一角度
标准答案: b
当桩周土为湿陷土、软土或欠固结土时,有可能存在向下的负摩阻力。
2、以下何项不属于桩基础验算内容?( )
A. 单桩受力验算
B. 桩的数量计算
C. 群桩地基承载力验算
D. 桩基沉降计算
标准答案: b
3、有一宽7m的条形基础,每延米基础布置直径为30cm的桩5根,桩中心距承台边0.3m,上部传至桩顶平面处的偏心垂直荷载为1800kN/m,偏心距为0.4m,边桩受到的最大荷载为( )。
A. 350kN
B. 400kN
C. 450kN
D. 500kN
标准答案: c
4、对土层情况、各桩的直径、入土深度和桩顶荷载都相同的摩擦桩,群桩(桩距一般为桩径的3倍)的沉降量将比单桩( )。
A. 大
B. 小
C. 大或小
D. 两者相同
标准答案: a
5、对于由端承桩组成的群桩,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 η>1
B. ξ>1
C. ξ=1
D. η<1
标准答案: c
6、对于矩形群桩在作沉降验算时,在桩端平面上,中心点的沉降量s0和角点的沉降量s1相比较,下面正确的选项为( )。
A . s0>s1
B. s0C. s0=s1
D. 无法判断
标准答案: c
7、对于矩形群桩在作沉降验算时,在桩端平面上以下深度z 处,中心点的沉降量s0和角点的沉降量s1相比较,下面正确的选项为( )。
A . s0=s1
B. s0=2s1
C. s0=4s1
D. s1=4s1
标准答案: c
8、对于桩基础而言,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于粘性、粉土不宜小于( )。
A . 1d
B. 2d
C. 3d
D. 4d
标准答案: b
9、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的取值,对于非软土地区和软土地区桩端有良好持力层时, =( )。
A . 1
B. 1.1
C. 1.5
D. 1.7
标准答案: a
10、采用静载荷试验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时,关于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各试桩极限承载力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各试桩实测值的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B. 当各试桩极限承载力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最小值的30%时取各试桩实测值的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C. 当各试桩极限承载力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最大值的30%时取各试桩实测值的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D. 取各试桩实测值的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标准答案: a
篇5: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练习题
1、视准轴是指的连线。
(A)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
(B)目镜光心与十字处交点
(C)物镜几何中心与十字丝交点
(D)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
标准答案:d
2、已知Ha=20.54m,测得a=1.234m,b=1.334,则()是正确的。
(A)Hb=20.64m,B点比A点高
(B)Hb=20.44m,B点比A点高
(C)Hb=20.44m,B点比A点低
(D)Hb=20.64m,B点比A点低
标准答案:c
3、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是()。
(A)放水准尺的点
(B)放水准仪的点
(C)传递高程的点
(D)转动仪器的轴
标准答案:c
4、水准仪中圆水准器的作用是()。
(A)粗略置平仪器
(B)精确置平视线
(C)消除视差
(D)照准目标
标准答案:a
5、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
(A)圆水准轴平行于纵轴
(B)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C)横丝垂直于纵轴
(D)横轴垂直于视准轴
标准答案:B
6、将工程结构物的设计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作为施工的依据,该项工作简称为()。
(A)测图
(B)测设
(C)变形观测
(D)测绘
标准答案:b
7、地面点的相对高程有()。
(A)1个
(B)10个
(C)20个
(D)无数个
标准答案:d
依据相对高程的定义,当假设起算面不同时,相对高程也不同,所以地面点的相对高程有无数个。
8、支水准路线当进行往、返观测时,从理论上说往测高差总和与返测高差总和应()。
(A)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同
(B)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C)绝对值不相等,符号相反
(D)等于零
标准答案:b
9、地面上一个点的绝对高程是该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的距离。
(A)地面
(B)大地水准面
(C)假设水准面
(D)平整后地面
标准答案:b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10、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
(A)距离、角度和高差
(B)角度、高差和高程
(C)距离、高差和高程
(D)距离、角度和坐标
标准答案:a
篇6: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复习题
1、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标准答案:d
2、在水平角观测中,应尽量瞄准目标底部的目的是()。
(A)消除视准轴误差
(B)减小目标偏心差
(C)减小视差
(D)减小照准部偏心差
标准答案:b
3、经纬仪视准轴误差是指()。
(A)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B)十字丝竖丝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C)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D)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标准答案:d
4、DJ6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刻度是按顺时针方向标记,因此计算水平角时,总是以右边方向读数减去左边方向读数。如果计算出的水平角为负值,应加上()。
(A)90??
(B)180??
(C)270??
(D)360??
标准答案:d
5、经纬仪的使用包括()。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B)整平、瞄准、读数
(C)对中、瞄准、读数
(D)对中、整平、读数
标准答案:a
6、常用的水平角观测方法有()两种。
(A)导线法和中丝法
(B)交会法和方向观测法
(C)导线法和测回法
(D)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标准答案:d
7、在测站A安置经纬仪,已知HA=63.78m,仪器高i=1.54m,在B点立尺进行视距测量,上、中、下三丝读数分别为1.234、2.000、2.765,竖直角=-7??30’,则AB水平距离和B点高程分别为()。
(A)150.49m,43.51m
(B)150.49m,-20.27m
(C)150.49m,83.13m考试用书
(D)151.79m,43.34m
标准答案:a
8、光电测距的野外观测值需要经过()方能得到正确的水平距离。
(A)仪器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和闭合差改正
(B)乘常数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
(C)加常数改正、气压改正和闭合差改正
(D)仪器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和倾斜改正
标准答案:d
9、对于电子全站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全站仪仅能测角度
(B)电子全站仪仅能测距离
(C)电子全站仪可同时测角度和距离
(D)用电子全站仪无法测出高差
标准答案:c
10、按材料宏观特征的不同,()具有纤维结构。
A.玻璃钢
B.加气混凝土砌块
C.沥青混凝土
D.不锈钢
标准答案:a
11、在水准仪应满足的三个条件中,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
(A)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B)圆水准轴平行于纵轴
(C)横丝垂直于纵轴
(D)圆水准轴平行纵轴及横丝垂直于纵轴
标准答案:a
进行水准测量时,水准仪必须提供一水平视线,据此在水准尺上读数,才能正确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因此水准仪在构造上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这个主要条件。
12、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中高差闭合差的分配,按与距离或测站数()的原则反符号进行高差改正。
(A)成反比分配
(B)成正比分配
(C)平均分配
(D)随机分配
标准答案:b
依据闭合差分配的原则。
13、城市与工程测量中确定地面点位所采用的坐标系一般为()。
(A)天文地理坐标系
(B)大地地理坐标系
(C)地区平面直角坐标系
(D)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标准答案:d
14、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主要区别是()。
(A)轴系名称不同,象限排列顺序不同
(B)轴系名称相同,象限排列顺序不同
(C)轴系名称不同,象限排列顺序相同
(D)轴系名称相同,象限排列顺序相同
标准答案:a
15、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A)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地球表面
(D)海平面
标准答案:b
16、已知A、B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A=13.520m,HB=14.020m,试问AB的高差hAB应为()。
(A)-0.500m
(B)+0.500m
(C)+0.250m
(D)-0.250m
标准答案:b
17、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的目的在于消除()的影响以及消除或减弱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误差
(C)水准尺下沉
(D)瞄准误差
标准答案:b
18、水平角是测站至两目标点连线间的()。
(A)夹角
(B)夹角投影在地面上的角值
(C)夹角投影在水平面上的角值
(D)夹角投影在水准面上的角值
标准答案:c
19、整平经纬仪的目的是为了使()。
(A)仪器竖轴竖直及水平度盘水平
(B)竖直度盘竖直
(C)仪器中心安置到测站点的铅垂线上
(D)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的位置
标准答案:a
20、测站点与两目标点位置不变,但仪器高度改变,则此时所测得的()。
(A)水平角改变,竖直角不变
(B)水平角改变,竖直角也改变
(C)水平角不变,竖直角改变
(D)水平角不变,竖直角也不变
标准答案:c
篇7: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练习题
1、某八层框架工程,高24.5m,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埋深在天然地坪下3.5m,如以天然地基作为基础持力层,地基土为淤泥质土,其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110kpa,地下水位在地面下3.8m;经计算地基土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建筑物整体倾斜为0.0032,设计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对地基进行了处理,则处理的目的是。
A、提高地基承载力;
B、提高地基的抗渗透稳定性;
C、提高地基的抗滑移稳定性;
D、提高复合层的压缩模量,减小地基变形;
答案:D
2、某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在用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可采用s/b=()所对应的压力。
A、0.006;
B、0.008;
C、0.01;
D、0.012
答案:B
3、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对于用载荷试验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进行修正。
A、《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规定的方法;
B、宽度修正系数取0.0;深度修正系数取1.0;
C、宽度修正系数取1.0;深度修正系数取0.0;
D、可以不进行修正;
答案:B
4、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在进行地基土液化初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
B、当砂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时分别大于10、13和16可判为不液化;
C、当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时分别大于10、13和16可判为不液化;
D、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Q4)及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
答案:C
5、高压喷射注浆三管法,是指( )。
A、同轴复合喷射高压水流、压缩空气和水泥浆液三种介质;
B、同轴复合喷射高压水流、压缩空气和水泥干粉三种介质;
C、同轴复合喷射高压水流、水泥浆液和水泥干粉三种介质;
D、同轴复合喷射水泥干粉、压缩空气和水泥浆液三种介质;
答案:A
6、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3―95),滑坡地段的公路路基形式应()选取。
A、宜采用路堤形式;
B、宜采用路堑形式;
C、滑坡上缘宜采用路堑形式,滑坡下缘宜采用路堤形式;
D、滑坡下缘宜采用路堑形式,滑坡上缘宜采用路堤形式;
答案:C
7、某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宽度为1.5m,埋深在-2.0m,上部结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为180KN/m;自地面以下6m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天然重度为19.2KN/m3,孔隙比为0.768;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地下水位在-3.5m;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A、170kpa;
B、186.1kpa;
C、168.8kpa;
D、177.5kpa;
答案:B
8、某砂质边坡,砂土的内摩擦角为45°,边坡倾角为30°,该边坡的稳定系数为()。
A、1.7;
B、0.6;
C、1;
D、1.35;
答案:A
9、某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该边坡设计时的边坡安全系数宜为()。
A、1.30;
B、1.50;
C、1.15;
D、1.05;
答案:A
10、某基坑工程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该基坑设计验算时的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取值为()。
A、1.00;
B、1.10;
C、0.90;
D、1.30;
篇8: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练习题
1、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标准答案:d
2、在水平角观测中,应尽量瞄准目标底部的目的是()。
(A)消除视准轴误差
(B)减小目标偏心差
(C)减小视差
(D)减小照准部偏心差
标准答案:b
3、经纬仪视准轴误差是指()。
(A)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B)十字丝竖丝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C)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D)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标准答案:d
4、DJ6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刻度是按顺时针方向标记,因此计算水平角时,总是以右边方向读数减去左边方向读数。如果计算出的水平角为负值,应加上()。
(A)90??
(B)180??
(C)270??
(D)360??
标准答案:d
5、经纬仪的使用包括()。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B)整平、瞄准、读数
(C)对中、瞄准、读数
(D)对中、整平、读数
标准答案:a
6、常用的水平角观测方法有()两种。
(A)导线法和中丝法
(B)交会法和方向观测法
(C)导线法和测回法
(D)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标准答案:d
7、在测站A安置经纬仪,已知HA=63.78m,仪器高i=1.54m,在B点立尺进行视距测量,上、中、下三丝读数分别为1.234、2.000、2.765,竖直角=-7??30’,则AB水平距离和B点高程分别为()。
(A)150.49m,43.51m
(B)150.49m,-20.27m
(C)150.49m,83.13m考试用书
(D)151.79m,43.34m
标准答案:a
8、光电测距的野外观测值需要经过()方能得到正确的水平距离。
(A)仪器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和闭合差改正
(B)乘常数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
(C)加常数改正、气压改正和闭合差改正
(D)仪器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和倾斜改正
标准答案:d
9、对于电子全站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全站仪仅能测角度
(B)电子全站仪仅能测距离
(C)电子全站仪可同时测角度和距离
(D)用电子全站仪无法测出高差
标准答案:c
10、按材料宏观特征的不同,()具有纤维结构。
A.玻璃钢
B.加气混凝土砌块
C.沥青混凝土
D.不锈钢
标准答案:a
篇9: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复习题
1、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标准答案:d
2、在水平角观测中,应尽量瞄准目标底部的目的是()。
(A)消除视准轴误差
(B)减小目标偏心差
(C)减小视差
(D)减小照准部偏心差
标准答案:b
3、经纬仪视准轴误差是指()。
(A)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B)十字丝竖丝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C)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D)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标准答案:d
4、DJ6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刻度是按顺时针方向标记,因此计算水平角时,总是以右边方向读数减去左边方向读数。如果计算出的水平角为负值,应加上()。
(A)90
(B)180
(C)270
(D)360
标准答案:d
5、经纬仪的使用包括()。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B)整平、瞄准、读数
(C)对中、瞄准、读数
(D)对中、整平、读数
标准答案:a
6、常用的水平角观测方法有()两种。
(A)导线法和中丝法
(B)交会法和方向观测法
(C)导线法和测回法
(D)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标准答案:d
7、在测站A安置经纬仪,已知HA=63.78m,仪器高i=1.54m,在B点立尺进行视距测量,上、中、下三丝读数分别为1.234、2.000、2.765,竖直角=-7??30’,则AB水平距离和B点高程分别为()。
(A)150.49m,43.51m
(B)150.49m,-20.27m
(C)150.49m,83.13m考试用书
(D)151.79m,43.34m
标准答案:a
8、光电测距的野外观测值需要经过()方能得到正确的水平距离。
(A)仪器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和闭合差改正
(B)乘常数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
(C)加常数改正、气压改正和闭合差改正
(D)仪器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和倾斜改正
标准答案:d
9、对于电子全站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全站仪仅能测角度
(B)电子全站仪仅能测距离
(C)电子全站仪可同时测角度和距离
(D)用电子全站仪无法测出高差
标准答案:c
10、按材料宏观特征的不同,()具有纤维结构。
A.玻璃钢
B.加气混凝土砌块
C.沥青混凝土
D.不锈钢
标准答案:a
11、下列关于纤维结构材料的叙述,合理的是()。
A.各向同性
B.平行纤维方向的导热能力大于垂直纤维方向
C.平行纤维方向的抗拉强度劣于垂直纤维方向
D.纤维结构材料各方向强度均很高
标准答案:b
12、下列关于晶体性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
B.有些晶体材料整体具有各向同性的性质
C.石英、金属属于晶体结构
D.晶体的质点排列为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标准答案:d
13、在微观结构次层上,二水石膏属于()。
A.原子晶体
B.离子晶体
C.分子晶体
D.非晶体考试用书
标准答案:b
14、下列关于玻璃体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质点排列无规律,各向同性
B.具有固定的熔点
C.具有潜在的化学活性
D.粒化高炉矿渣中含有大量玻璃体
标准答案:b
1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水化硅酸钙具有胶体结构
B.凝胶体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具有类似黏性液体的流动性质
C.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弱
D.凝胶体的质点很小,比表面积很大
标准答案:c
16、某块状材料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为lm3,质量为2400kg,内含孔隙体积占20%,其密度是()g/cm3。
A.2.00
B.2.20
C.2.40
D.3.00
标准答案:d
17、某一材料构造越密实、越均匀,它的()。
A.孔隙率越小
B.吸水率越大
C.强度越高
D.弹性越小
标准答案:a
18、一种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以下性质中()一定下降。
A.密度
B.表观密度
C.吸水率
D.抗冻性
标准答案:b
19、绝对的闭口孔是不存在的,土木工程材料中,常以规定条件下()来区分干口孔与闭口孔。
A.水能否进入孔中
B.空气能否进入孔中
C.光能否透过
D.能否从外部肉眼可见
标准答案:a采集者退散
20、下列关于材料亲水性和憎水性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亲水性材料的润湿边角θ<90
B.不锈钢是憎水性材料
C.大多数木材是亲水性材料
D.亲水性材料表面做憎水处理,可提高其防水性能
篇10: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提升试题
1、某八层框架工程,高24.5m,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埋深在天然地坪下3.5m,如以天然地基作为基础持力层,地基土为淤泥质土,其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110kpa,地下水位在地面下3.8m;经计算地基土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建筑物整体倾斜为0.0032,设计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对地基进行了处理,则处理的目的是()。
A、提高地基承载力;
B、提高地基的抗渗透稳定性;
C、提高地基的抗滑移稳定性;
D、提高复合层的压缩模量,减小地基变形;
答案:D
2、某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在用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可采用s/b=()所对应的压力。
A、0.006;
B、0.008;
C、0.01;
D、0.012
答案:B
3、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对于用载荷试验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进行修正。
A、《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规定的方法;
B、宽度修正系数取0.0;深度修正系数取1.0;
C、宽度修正系数取1.0;深度修正系数取0.0;
D、可以不进行修正;
答案:B
4、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在进行地基土液化初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
B、当砂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时分别大于10、13和16可判为不液化;
C、当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时分别大于10、13和16可判为不液化;
D、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Q4)及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
答案:C
5、高压喷射注浆三管法,是指( )。
A、同轴复合喷射高压水流、压缩空气和水泥浆液三种介质;
B、同轴复合喷射高压水流、压缩空气和水泥干粉三种介质;
C、同轴复合喷射高压水流、水泥浆液和水泥干粉三种介质;
D、同轴复合喷射水泥干粉、压缩空气和水泥浆液三种介质;
答案:A
6、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3―95),滑坡地段的公路路基形式应()选取。
A、宜采用路堤形式;
B、宜采用路堑形式;
C、滑坡上缘宜采用路堑形式,滑坡下缘宜采用路堤形式;
D、滑坡下缘宜采用路堑形式,滑坡上缘宜采用路堤形式;
答案:C
7、某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宽度为1.5m,埋深在-2.0m,上部结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为180KN/m;自地面以下6m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天然重度为19.2KN/m3,孔隙比为0.768;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地下水位在-3.5m;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A、170kpa;
B、186.1kpa;
C、168.8kpa;
D、177.5kpa;
答案:B
8、某砂质边坡,砂土的内摩擦角为45°,边坡倾角为30°,该边坡的稳定系数为()。
A、1.7;
B、0.6;
C、1;
D、1.35;
答案:A
9、某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该边坡设计时的边坡安全系数宜为()。
A、1.30;
B、1.50;
C、1.15;
D、1.05;
答案:A
10、某基坑工程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该基坑设计验算时的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取值为()。
A、1.00;
B、1.10;
C、0.90;
D、1.30;
11、采用予应力锚索时,下列选项中()项是不正确的。
A.预应力锚索由锚固段,自由段及紧固头三部份组成
B.锚索与水平面的夹角以下倾15°~30°为宜
C.预应力锚索只能适用于岩质地层的边坡及地基加固
D.锚索必须作好防锈防腐处理
答案: C
12、在岩石坡面的喷锚支护构造设计时,对于全粘结型锚杆,其浆体材料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低于()Mpa。
A、15;
B、20;
C、25;
D、30;
答案:C
13、某建筑基坑工程开挖深度为8m,基坑的平面尺寸为:20m×30m;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要求,在进行详勘时,包含建筑物、基坑工程在内的平面勘察面积及基坑部分的勘探点深度下列布设合理的是()。
A、20m×30m、8m;
B、40m×60m、12m;
C、60m×70m、15m;
D、60m×70m、20m;
答案:D
14、形成泥石流的条件为()。
A、有陡峻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
B、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C、短时间内有大量水的来源;
D、A+B+C;
答案:D
15、对于塌落围岩压力或块体滑落围岩压力,其实质为()。
A、由围岩弹性形变引起;
B、由围岩塑性形变引起;
C、由岩块之间的摩擦力控制;
D、由塌落或滑落的岩体重量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力;
答案:D
16、某场地上部15m范围由两层土层a、b组成,厚度分别为da=5m、db=10m;其垂直渗透系数分别为kav=0.1m/d、kbv=10m/d,则15m土层的垂直渗透系数kv为()。
A、10.1 m/d;
B、9.9 m/d;
C、0.294 m/d;
D、0.673 m/d;
答案:C
17、岩溶发育的条件为()。
A、具有可溶性岩层;
B、具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
C、地表水有下渗,地下水有流动的途径;
D、A+B+C;
答案:D
18、土体应力、应变原位测试有以下几种方法:
1、岩体抗压强度测定;
2、岩体抗剪强度测定;
3、岩体变形测定―承压板法;
4、岩体变形测定―狭缝法;
19图示与测试方法对应的是()。
A、2-a,3-b,4-c,1-d;
B、3-a,4-b,1-c,2-d;
C、4-a,1-b,2-c,3-d;
D、1-a,2-b,3-c,4-d;
答案:D
20、对于工程上而言,下列关于地面沉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指地壳表面在自然力作用下造成区域性的造成区域性体下降运动;
B、指人类经济活动影响下造成区域性的总体下降运动;
C、指地壳表面在自然力作用下或人类经济活动影响下造成区域性的总体下降运动;
D、主要是指由抽取液体(以地下水为主,也包括油、气)所引起的区域性地面沉降;
答案:D
★ 岩土个人简历
岩土工程师考试《综合知识》测试题(推荐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