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诗歌色彩的运用

时间:2023-11-04 03:35:30 作者:liaoliping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liaolip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韩愈诗歌色彩的运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韩愈诗歌色彩的运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韩愈诗歌色彩的运用

韩愈诗歌色彩的运用

韩愈作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章巨公、唐代怪奇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中有着白青红绿等各种色彩,这些色彩的使用或有异同,恰到好处的烘托点染了诗歌。

诗人往往将情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描写揉进诗歌,引导读者突破心理界限,实现感觉的交互。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家……必须在他的想象里把感发他的那种意蕴,对适当形式的知识,以及他的深刻的感觉和基本的情感都溶于一炉,从这里塑造他所要塑造的形象”。

读韩愈的诗,总似有劲风破空而来,以慑人的气势将人卷入诗歌独特的奇诡瑰丽的世界中去,使人或如狂涛中的一叶扁舟,或如风暴中随风势徘徊的海鸟,在激荡的诗句中酣畅淋漓不能自已。晚唐诗论家司空图就评论韩诗:“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在韩愈的诗作中出现的颜色有青、白、朱、紫、黄、绿、金、翠、赤、黑、丹等,除开联诗,以青、白两色的使用频率最高,红、绿、黄、紫、金、朱次之。

一、韩诗中的“白”

“白”在诗句中单独使用时,常与“白头”“白发”等意象相伴,多言人之年老、鬓发斑白,感慨时光流逝,世事白云苍狗,瞬息万变。如“清宵静相对,发白聆苦吟(《孟生诗》“聆”或作“怜”,“耻”),写清宵之夜、万籁俱寂中,静对着白发孟生的苦吟。虽整句无一怨怼之词,但与前文所述孟生求官的遭际相结合,却使人生出深深的哀感与不平。未能施展抱负便已“发白”,已经白头却依然吟咏,这“发白”虽似写实一笔带过,却格外刺目,惹人感慨了。韩诗中此类的诗句很多,例如:

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感春四首》

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短灯檠歌》

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学因循到白头。《和归工部送僧约》

李白曾有言:“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韩诗将原本的漫长变的短暂,又将短暂压缩在一句之间。巨大的时间跨度使人徒呼奈何,生死之问及人生价值本是人们一直追寻的不解之题,朝夕之间,青丝成雪,便有了使人动容的气势。如:

瞥然一饷成十秋,昔须未生今白头。《刘生诗》

尊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赠郑兵曹》

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东都遇春》

此外,当“白”作为“白日”这个意象并在同句有与之相反的意向对照出现时,在诗中往往有象征义,如:

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重云李观疾赠之》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干。《龊龊》

二、韩诗中的“青”

韩诗中叠用“青”字的有6处,为写景、寄兴之作。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青青水中蒲》

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秋怀诗十一首》

君居泥沟上,沟浊萍青青。《题张十八所居》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闲游二首一》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过南阳》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盆池五首其五》

韩愈诗词中单用“青”字的有很多,除一两处用“青”字形容烛光和植物,多表现为“青天”“青云”“青山”“青冥”。在这些诗句中,并没有染带很浓烈的怪奇色彩,气势也不是很强。在韩愈诗中单独出现的“青”用法相对传统,多凸显天之高远或山之耸峭,很少借“青”色造势。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古意》

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郴口又赠二首》

篇2:韩愈诗歌中色彩的运用

诗人往往将情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描写揉进诗歌,引导读者突破心理界限,实现感觉的交互。

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家……必须在他的想象里把感发他的那种意蕴,对适当形式的知识,以及他的深刻的感觉和基本的情感都溶于一炉,从这里塑造他所要塑造的形象”。

读韩愈的诗,总似有劲风破空而来,以慑人的气势将人卷入诗歌独特的奇诡瑰丽的世界中去,使人或如狂涛中的一叶扁舟,或如风暴中随风势徘徊的海鸟,在激荡的诗句中酣畅淋漓不能自已。

晚唐诗论家司空图就评论韩诗:“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

在韩愈的诗作中出现的颜色有青、白、朱、紫、黄、绿、金、翠、赤、黑、丹等,除开联诗,以青、白两色的使用频率最高,红、绿、黄、紫、金、朱次之。

一、韩诗中的“白”

“白”在诗句中单独使用时,常与“白头”“白发”等意象相伴,多言人之年老、鬓发斑白,感慨时光流逝,世事白云苍狗,瞬息万变。

如“清宵静相对,发白聆苦吟(《孟生诗》“聆”或作“怜”,“耻”),写清宵之夜、万籁俱寂中,静对着白发孟生的苦吟。

虽整句无一怨怼之词,但与前文所述孟生求官的遭际相结合,却使人生出深深的哀感与不平。

未能施展抱负便已“发白”,已经白头却依然吟咏,这“发白”虽似写实一笔带过,却格外刺目,惹人感慨了。

韩诗中此类的诗句很多,例如:

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

《感春四首》

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

《短灯檠歌》

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学因循到白头。

《和归工部送僧约》

李白曾有言:“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韩诗将原本的漫长变的短暂,又将短暂压缩在一句之间。

巨大的时间跨度使人徒呼奈何,生死之问及人生价值本是人们一直追寻的不解之题,朝夕之间,青丝成雪,便有了使人动容的气势。

如:

瞥然一饷成十秋,昔须未生今白头。

《刘生诗》

尊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

《赠郑兵曹》

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

《东都遇春》

此外,当“白”作为“白日”这个意象并在同句有与之相反的意向对照出现时,在诗中往往有象征义,如:

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重云李观疾赠之》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干。

《龊龊》

二、韩诗中的“青”

韩诗中叠用“青”字的有6处,为写景、寄兴之作。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青青水中蒲》

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

《秋怀诗十一首》

君居泥沟上,沟浊萍青青。

《题张十八所居》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

《闲游二首一》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

《过南阳》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盆池五首其五》

韩愈诗词中单用“青”字的有很多,除一两处用“青”字形容烛光和植物,多表现为“青天”“青云”“青山”“青冥”。

在这些诗句中,并没有染带很浓烈的怪奇色彩,气势也不是很强。

在韩愈诗中单独出现的“青”用法相对传统,多凸显天之高远或山之耸峭,很少借“青”色造势。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古意》

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郴口又赠二首》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

《荐士》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

《感春五首》

萧萧青云干,遂逐荆棘焚。

《送陆畅归江南》

青天高寥寥,两蝶飞翻翻。

《感春三首》

决云中断开青天。

《利剑》

韩愈诗中其他的颜色如红、绿、金、碧等单独出现的情况不多,往往是与其他颜色形成组合或进行对比,在此仅小述单独出现较多的红色和绿色。

红色多以形容花、叶,如:“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梨花发赠刘师命》、“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感春四首》、“三月嵩少步,踯躅红千层”《送侯参谋赴河中幕》、“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题百叶桃花》;形容旗,如:“半作军人旗上红”《赠张徐州莫辞酒》、“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台作侍郎”《赠刑部马侍郎》。

绿用以形容树:“森森绿树猿揉悲《岣偻山》”、“绿杨匝岸蒲生迸《寒食日出游》”;形容水:“泓澄湛凝绿,物影巧相况”《岳阳楼别窦司直》、“水容与天色,此处皆绿净”《东都遇春》、“平沙绿浪榜方口”《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红色和绿色在韩愈的诗作中更多的作为明快鲜艳的色彩在写景抒情的作品中出现。

三、多种颜色共同使用

与单用一色相比,一句或一联中使用两种或多种颜色,能给人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产生情感联想。

在韩诗中,两种颜色的搭配有青白、红白、红绿、红黑、黑白、红紫、黄绿、黄紫、白紫,在这里只取出现数目较多的青白、红白、红绿进行简要分析。

1.红白。

红白的颜色对比强烈,有的描述花开时彼此交叠纷繁热闹的景象,如:“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寒食日出游和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感春三首》;有的描述某一时段中的光感,如“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感春五首》;也有的在一联诗句的前后两句中形成对仗,“傍砌看红药,巡池咏白”《和席八十二韵》,总体来说风格是明快的。

篇3:韩愈诗歌中色彩的运用

摘要:韩愈作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章巨公、唐代怪奇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中有着白青红绿等各种色彩,这些色彩的使用或有异同,恰到好处的烘托点染了诗歌。

本文对韩愈诗中出现的各种颜色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诗歌,进行了具体分析。

韩愈《南山》诗歌赏析

舞美空间色彩设计与运用论文

园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探析论文

诗歌背后的色彩散文

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解读

韩愈《答张十一》诗歌阅读及答案

韩愈《山石》

感受色彩

韩愈生平轶事

韩愈 生平简介

韩愈诗歌色彩的运用(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韩愈诗歌色彩的运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