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漠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设施农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研究论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设施农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研究论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设施农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设施农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摘要】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优化作物生长环境,使作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设施农业面积是全球第一。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文章从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对比以及先进技术的优势,提出改进措施,来分析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优势;措施;发展趋势
1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探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农业的发展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但我国的农业技术相对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落后,设施农业技术也比较落后。推动设施农业技术与国际接轨,并共同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现阶段,我国设施农业中塑料大棚种植和玻璃温室种植比较普遍。设施结构不完善,温室内空间利用率低,造成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对土地占用率较大却又得不到高效的使用,从而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情况。由于农民普遍收入较低,购买能力有限,造成了设施机械化程度不高,我国温室中大多使用的设施装备水平较差,所采用的设施极其简单,基本上只是起到防雨和保温作用。这种低水平的农业设施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差,北方地区如果遇到连续的降雪天气,温室顶部的电动卷帘机会被冰冻,无法正常工作,影响了温室的光照和通风。[1]下雪后,帘子卷不起来,没有阳光光照,作物不生长,温室内湿度增大,作物生病等一系列问题。农户种植作物缺乏科学性,种植部分作物,会整袋肥料往菜畦里施,生怕肥力不够影响产量,或者大量使用农药,作物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2先进设施农业技术的优势
发展设施农业,必须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益。施肥前应该先对土壤进行检测,测出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推测出施肥结构、施肥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式。然后根据种植的蔬菜制定出专用的配方施肥方案,对症下药。利用先进施肥方式,如:秸秆生物反应堆、二氧化碳施肥等。杀虫灯可以吸引害虫接近,利用高压电将害虫杀死或者利用毒药将害虫毒死。通过安装沾虫板、杀虫灯的方法可以取代农药。高温焖棚能消除温室内病菌,杀灭虫卵,改良土壤,减少后期农药使用量。推动绿色防控技术,可从源头上减少农药残留和污染,保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3设施农业的改进措施
3.1提高设施农业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要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设施农业自然而然也不例外。唯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使设施农业取得更快、更好、更加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和效益优势,才能真正促进设施农业的良好、平稳发展。[2]这就要求,必须认真重视起科研开发,不断加大其力度,使那些设施农业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得以解决,注重利用相关的生物技术开展工作,加快研究开发设施农业的配套技术,比如农用的小型机械设备、温室大棚新型的覆盖材料,加快设施农业的机械化进程。要注重温室大棚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例如节能增温、节水灌溉技术等等。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对新品种及后加工处理技术的研究,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2产品生产过程中建立生产技术保障体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当今社会,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注重健康问题,饮食健康俨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绿色无公害是人们对饮食的高质量追求。所以,绿色产品生产技术保障体系的建设,是设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设施农业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都是专用的,比如生物肥料、生物药剂、生物制剂等等。促使我国的农业发展更加的精准化,所生产出来的食品更加的安全、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符合当代人环保、健康、绿色的理念,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与此同时,设施农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地膜产生的污染,养殖厂、工厂的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新的污染,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问题,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必须不断强化农业生态环保的意识,将这些环境问题重视起来,并进行有效的解决。
3.3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设施农业体系
要加快设施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必须从企业抓起,加大高新技术所占的比例,加快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利用龙头企业,将农户、市场及企业,以合同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技术、生产及销售的一体化,促进设施农业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各地的地域及气候条件,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各地的经济、市场以及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也是不尽相同的,也是有不小差异的'。这就要求,在发展设施农业的时候,必须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不能单纯拿来任一的模式就照搬,在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同时,将实用性和先进性有机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促使设施农业有目的、有计划的发展。
3.4大力发展农村设施农业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为了使广大的农民受益,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对加快其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它对农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加快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从整个农村设施农业的现状来看,其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设施机械化程度不高,对农村设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3]由此可见,大力普及与推广生产科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组织相关的专家人士,深入一线岗位进行指导,运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加快生产科技知识的普及推广,通过科技示范的建设作用,加快我国农村设施农业的发展。
4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从事农业工作的人数会不断减少,这一状况下,机械设备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耕作机械,栽苗机械,灌溉机械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施肥设备、灌溉设备等研究的深入,农业工程机械也会在设施农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精准化、智能化将是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设施农业是人类智慧和现代科技的融合,将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更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成梅.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6,(07):184.
[2]史瑞锋.浅谈我国农业机械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民致富之友,2014,(20):218.
[3]宋新宇.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4):278.
篇2: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整个世界都在进步。伴随着整个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地普及,各国的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并且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世界的瞩目。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经济对于世界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题地位,因此,农业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整体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经济可以合理的发展的基本保证,所以国家要对农业经济进行合理的管理策略,加农业经济的管理力度,从而增加农业经济的产值。本文主要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还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篇3: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不断地发展,各行各业的经济管理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在我国的经济体中,尤其是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并且农业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大的。尽管工业的发展进步很大,但是我国的农业在经济中的影响力的地位依旧是不可动摇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的支持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的生产模式也随着形势发生了变革。为了促使经济全球化下的农业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需要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的发展。
1.目前中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1没有符合现在的农业现状的管理体制
目前,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占据我国经济体制的主导地位,但是我国的经济的构成种类还是多张多样的。由于我国的经济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农业经济的管理层面上,还是不具有一个配套的完整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而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却无法满足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所需要的要求,所以在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中,传统的方法并不适用。除此之外,现在的农业经管理体制无法与基本的经济体制相和谐。所以,在这一系列的因素的影响条件下,导致了整个农业的经济发展的步伐变得非常的缓慢,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的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的方面,急需制定一套适合现代发展的、系统的、符合现状的现代农业市场的经济管理体系的改进方案,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农业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建设。
1.2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的知识并不了解
想要对于国家的农业经济有更加良好的建设,除了要顺应时代,制定符合现在经济变化的农业管理制度,还需要有一批对于农业专业的知识非常了解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这样才能使得国家的农业可持续化发展,并且生命力会越来越顽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的从业人员对于农业的管理知识不够了解也是导致农业发展迟缓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很多的专业的农业管理人员依旧继续沿用着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而不愿意丢弃一些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讲并不适用的一些管理方法,并且还不愿意接受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一些管理人员的拒绝与时俱进的做法,非常严重的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限制了更多的农业进步的机会。除此之外,一些农业部门的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国家出台的有关农业的保护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党和政府制定的一些有关农业的措施并不会放在心上。因此,这种不在乎的心理,就会导致他们在处理一些农业方面的经济事务的时候,并不会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完全是看心情或者是仅仅就敷衍了事,这种情况下的决断都会出现执行力不足,或者是一些办法并不能够很好的起到作用,这就会使得农业的经济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一些部门的管理人员的相关的知识储备不够充分,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所以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态度不够端正,整体的员工的专业素质偏低,加上有些农业的管理部门并不能够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所以他们对于自己从事的部门的相关的知识不够了解,所以他们的工作效率并不能满足这个市场对于农业的要求,这就会使得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是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力度,改善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就必须要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他们对于农业工作的重视。
1.3有关农业经管理存在技术上的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有很多个方面都在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利用到现代的信息科技的优势,没有将先进的现代化的技术运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中,对于目前最受各大行业欢迎的网络技术这一先进的方法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去,在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方面无法发挥其原有的价值,所以,在农业经济管理上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的加强,是非常有必要的。
2.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未来的发展的展望
2.1农业经济发展会更加的产业化
农业经济的产业化不但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带动农业产品的基础建设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农业的生产模式的改革的时候,要以利益为主要的出发点。通过利益这一刻纽带,将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联合在一起,进而可以提高农民的总的收入,并且提高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管理的经济效益。
2.2寻求先进的管理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切都变化的非常快,所以,要是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的管理,那么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理念就要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首先要在思维上进行合理的改变,对以往的落后的管理理念要适时地丢掉,并且要坚持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要根据现代化制定更加合适的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管理意识,从而解决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良好的发展。
3结语
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心到农民的利益。所以,加强我国的农业经济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冀海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3(15).
[2]高月平,刘淑华.基于信息化角度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探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
[3]张东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
篇4: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发展趋势论文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发展趋势论文
1柳林县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的现状
目前,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柳林县主要设施结构类型,现有日光温室面积近26.67hm2,塑料大棚232万m2。柳林县设施农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目前,贾家垣乡龙花垣村的温室面积达到了3.33hm2,大棚面积达到了2hm2;三交镇坪上村的温室面积达到了4.67hm2,大棚面积达到了1.33hm2;金家庄乡苏家庄村温室面积达到了6.67hm2,大棚面积达到了2.67hm2;穆村镇沙曲村温室面积达到了2hm2。购进温室棚架设备250套,购进WSJ-V型大棚棚架设备有90套,购进BW-A型日光温室自动卷帘保温设备250套。
2机械化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效果
设施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及农业技术人才的投入,提高了设施园艺的科技含量。近年来,温室上出现的卷帘机械、灌溉设施和采暖设施等农机与园艺结合产物,是农机在新领域中的渗透和发展。
2.1机械应用情况
2.1.1卷帘机械对于温室顶的保温覆盖层———草帘,若人力操作,特别是遇到雨雪天气,草帘潮湿,那么劳动强度大,花费时间长;遇到大风天气,草帘容易被掀起,造成棚温降低、冻坏苗木的.损失。而采用卷帘机械,不仅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增加植物光照时间,而且会增强草帘的稳定性,且效率大大提高,卷放时间大大缩短。
2.1.2采暖设施由于冬天气温较低,栽培一些喜热的蔬菜品种(黄瓜、西红柿等),必须配备采暖设施。过去,农户一般在温室内直接用炉火采暖,由这方式很易造成一氧化碳气体泄漏,轻者作物生长受阻,重者满棚皆毁。为此,现在人们使用水暖型采暖设施或气暖型采暖设施,其中水暖型采暖设施多用。水暖型采暖设施的特点是干净、温度好调节,但升降温有滞后性。气暖型采暖设施的特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
2.1.3灌溉设施滴灌、喷灌、微灌在温室内的运用大大节约了用水量,并有效地降低了室内空气温度,减少了病害发生,并避免了大水漫灌出现的养分流失、土壤板结等问题。
2.1.4杀菌驱虫设备柳林县购买了一大批杀虫灯。杀虫灯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两相电源即可)、无毒害、无污染、效果显著等优点,是代替农药,生产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理想的设备。
2.1.5补光设备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日照时间一般为12.5h/天。在冬季,日照时间基本上能满足日光温室的需要,但遇到阴天或雪天持续5~7天,作物的生长就受到极大的影响,有时减产1/2甚至更多。在大棚内设置补光灯具,能维持和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使之度过难关。总之,机械的运用对生产高品质无公害蔬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显著效果。
2.2机械化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效果
2.2.1经济效益机械化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日光温室每0.067hm2年产蔬菜11t,蔬菜单价按2000元/t计算,16.67hm2年产2750t,收入550万元;拱棚6hm2年产810t,收入162万元,年总收入712万元。日光温室和拱棚每年运行成本为种子、秧苗、肥料、药剂、人工、棚膜等生产性投入,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外,每年16.67hm2温室的运行成本为110万元;6hm2拱棚的运行成本为37.4万元,总成本147.4万元。纯收入564.6万元,蔬菜收入是原来大田的作物10倍以上,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2.2.2社会效益机械化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有效缓解柳林吃菜难、吃菜贵的问题,大大提高柳林县的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可安置农村农动力350人,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生活水平,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2.2.3生态效益柳林县设施农业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操作,肥料以有机肥和菌肥为主,限制使用化肥,农药以生物农药为主,禁止使用剧毒农药,因此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同时由于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灌溉方式上,将采用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改善田间小气候,净化空气,改良土壤,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3发展趋势
3.1由人工作业为主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温室耕作、作物栽培、管理、收获等人工作业方式,将被先进的机械和设备代替,并不断采用光、电、磁和计算机等设备实现自动控制。
3.2由传统生产方式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以传统经验对作物的栽培管理,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劳动生产效率较低。今后,配套机械设备的使用,作物栽培和管理,将逐步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3.3由分散种植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今后,规模小、效益差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将被规模化、专业化的经营所替代,设施农业生产将朝着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3.4与生物技术结合设施农业通过与生物技术结合,开发出具有抗逆性强、抗虫害、耐贮藏和高产的温室作物新品种,将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健康食品。
3.5实现环保、节能、高效、特色环保、节能、高效生产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是温室大棚园艺产业的动力和未来。
篇5:张家港市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设施农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该文在调研了张家港市高效设施农机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提出了适合该市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强培训,重视专业技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通盘规划、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强政策倾斜,加大对重点高效施设农机具的支持力度等。
关键词: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张家港市
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1]。随着张家港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快速推进,全面提升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重点解决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强化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应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篇6:张家港市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论文
截至上半年,全市已发展设施蔬菜、林果茶、花卉园艺、水产、畜牧等设施农业面积近9000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9.3%,其中高效设施农业面积5520hm2[2-3]。全市在蔬菜园艺和林果茶生产领域拥有大棚王拖拉机26台1346KW,相关配套设备895台(套);拥有水产养殖装备2667台(套),畜禽养殖装备625台(套),农产品加工装备1245台(套),物联网技术32套。全市建设有4个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和1个果园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并通过农机“三新工程”的带动和相关农机具的引进与试验,对蔬菜和林果茶类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的作业机具进行集成应用与示范。
2取得的实际成效
目前,张家港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4240hm2,年产量近15万t,年产值8亿元,机械化生产水平36.6%。林果茶园艺类种植面积3667hm2,年产值近19亿元,机械化生产水平28.2%。设施水产养殖面积1067hm2,规模以上的养殖户有300余户,年养殖产量1.67万t,年产值5.38亿元、机械化生产水平73.4%。全市各类畜禽养殖场1478家,年出栏生猪11.86万头、羊1.64万只、兔0.28万只、家禽118.4万羽、年产蛋7.31万t,奶牛存栏4800头、年产奶2.1万t,实养蜂数1140箱,年总产值5.35亿元,创建成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6个、本市级畜禽生态健康场15个,机械化生产水平65.9%。全市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装备1245台(套),冷藏库95座共31520m2,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达72.7%。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机具有效利用率不高
目前,多数高效设施农业的作业机具功能单一且价格昂贵,难以满足种植户对于高效设施农业生产过程多样性、耕作工艺多变形、种植方式复杂性的需求。往往一台机具只用于某种蔬菜的某个生产环节,而其他时间只能被闲置在仓库,使用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机具的操作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对于那些具备多种功能的'设施农机具(如田园管理机、开沟旋耕一体机、起垄覆膜机等)缺乏应有的操作技能和维修更换技能,致使这些多功能的机具只能发挥其一种功能,其他功能形同虚设。
3.2农机农艺匹配不足
由于高效设施农业种类繁多、生产环节复杂多样,而目前的农机具又难以满足多个生产环节的功能需求。所以,应用机械化作业前期就应通盘考虑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使各个环节的农业生产均能满足机械化作业的要求。然而,目前多数种植户的种植技术、管理手段、生产技能仍是以经验为主,缺乏对新机具新技术的了解,以致生产工艺与农机具作业要求矛盾不断。加之缺少相应的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种植户的种植工艺参差不齐,与农机具的作业匹配严重不足。
3.3专业操作人员水平低
目前,高效设施农业一线的机具操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而且往往是作业前临时找来1个人进行园地作业。除安全因素外,操作人员技能偏低、作业效率低下,再加上对机具不熟悉,难以完全发挥机械化作业的优势。
3.4适用性专业机具缺乏
目前,近90%的高效设施农业基地建园时从未考虑过农机具的通过性、适用性和匹配性,只是随着近年来用工成本的不断提高才加以考虑。而进行农机具引进时才发现,小型农机具动力不足、效率不高、适应性不强,大中型农机具则因干涉问题难以施展。国外的机具虽效率高、功率强、通过性能好,但价格昂贵、配件不容易找而且贵;国产的农机具虽然便宜,但可靠性严重不足、通过性能也差、效率也不高、适应性不强,而特定用处的农机具如收获机、小型撒肥机、适应强的除草机等则发展滞后,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普遍还仍以人工为主。
3.5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不当
我市目前除有少数几家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基地自建发酵池或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等具备农业废弃物处理能力外,多数生产基地对于农业废弃物或者异地填埋或者就地焚烧或者拉往垃圾处理站,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普遍不当,不仅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也无法对农业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
4对策建议
4.1加强培训,重视专业技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高效设施农业机械技术的培训力度、培训深度和受众面,同时也要强化培训的针对性。根据设施农业的种类、种植的方式、农机具的类型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细化培训内容,并适当加强培训的深度,增加现场教学和实地操作的学时,并注重操作人员维修保养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应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有技能、有文化的专业人才投身高效设施农业事业。
4.2通盘规划,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农机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围绕关键环节,制定适合高效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路线和技术规范。然后,加强技术指导并逐步优化,循序渐进的推进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同时,也应及时向生产企业进行信息反馈。根据生产实际建议其对农机具进行必要的优化与改进,在机具功能多样性与生产工艺复杂性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逐步强化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度。
4.3加强政策倾斜,加大对重点高效设施农机具的支持力度
针对目前高效设施农机具价格高昂、前期投入较大的情况,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围绕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适当突出补贴重点,对急需的重点高效设施农机具如高效植保机、收获机、除草机等进行政策倾斜。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及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新型农机具研发与引进消化工作。
4.4积极引导,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针对高效设施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普遍不当的情况,政府应积极探索农业废弃物机械化可持续循环利用途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高效设施农业废弃物多物料广适性粉碎技术、高温降解灭菌杀虫技术、快速化发酵制肥技术、农膜快速回收技术等方面的引进、推广、试验示范工作,引导种植户积极开展高效设施农业废弃物本地化循环利用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泽民.江苏省高效设施农机化发展成效及发展对策思考[J].江苏农业化,2016(6):8-11.
[2]朱正阳.浅谈张家港市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J].农业装备技术,2015,41(5):7-8.
[3]丁峰,孙莉.张家港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5(3):13-14.
篇7: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论文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论文
1惠安县设施栽培大棚主要类型
1.1简易竹架拱棚
该棚型一般宽6m左右,棚高2.0~2.5m,侧高0.8~1.2m。优点是材料易获取、成本低、搭建快、易搬迁;缺点是竹竿密集透光性差、土地利用率低、田间作业不方便、抗风雨能力差。目前这类型拱棚主要用于瓜果类种植,适合低投入的外来农户使用。
1.2钢管拱形小棚
该棚型与竹架拱棚类似,但更为牢固、抗压,适宜打算较长期种植的农户使用,适合种植西瓜、辣椒等作物。
1.3钢管改善型中棚
在钢管小棚的基础上加宽加高,一般宽8m左右,高3.5~4.0m,侧高1.8~2.2m。大棚钢管材料要求也更高,采用直径28~32mm、厚1.5mm的镀锌管。设施成本大幅提高,前期投入高,适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及农业示范基地使用。其棚内空间大,有利于机械作业,可提高大棚冬季保温性和土地利用率,使用寿命也更长。适合种植高蔓作物,如番茄、甜瓜等。
1.4钢管连栋大棚
是一种类似玻璃温室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温室形式,与玻璃温室比较,具有重量轻、骨架材料用量少、结构件遮光率小、造价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调控环境能力基本上达到玻璃温室相同水平。连栋大棚造价更高,目前在惠安县应用的不多,主要由几家农业龙头企业采用。
2惠安县设施栽培模式
目前惠安县设施栽培模式还比较单一,主要以种植西(甜)瓜、西红柿、辣椒为主,这些作物耐贮存运输、价格稳定。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大棚栽培能提早上市,获得较高的市场价格。
2.1哈密瓜—番茄
哈密瓜于9月下旬定植、12月中旬上市,翌年1月上旬定植番茄,采收至6月。每667m2哈密瓜产量7500kg、番茄产量12000kg。
2.2番茄—西瓜
番茄于9月下旬定植、12月中旬上市,翌年种植西瓜。
2.3只种一季辣椒
10月上旬定植,12月底采收青椒,翌年2~6月采收红椒,每667m2产量可达3500~4000kg,市场批发价每公斤青椒5元、红椒6~8元,销往浙江一带,以抢市场空档期为主。7~9月休田,可以连作2季。
3惠安县设施大棚发展优势
外省专业种植户大量落户惠安县,蚕豆、西红柿、西瓜、甜瓜、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规模化种植,带动全县设施栽培的大发展。通过调查分析,在惠安县发展设施农业主要有以下优势。
3.1气候条件优势
惠安县的.气候条件适宜蚕豆、西红柿、西瓜、甜瓜、辣椒等经济作物种植,特别是利用设施大棚种植,保温效果好、成本低、早上市,能填补市场的空档期,经济效益高。
3.2运输成本低
种植经济作物,既能满足当地及厦门、泉州等城市的蔬菜需求,又能供给长三角及其以北城市,运输成本比从广东、海南一带节省不少。
3.3政策支持
惠安县各级政府积极鼓励发展农业,加大对设施农业投入,支农政策落实到位,提高了农户设施种植的积极性,吸引到大批外来农业专业种植户。
3.4劳动力资源丰富
惠安县民风淳朴,具有“惠安女”勤劳能干的品质,有大量45~55岁中年妇女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可以满足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4存在的问题
4.1设施规模小
惠安县设施大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仍以家庭式农户承包为主,投入小、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
4.2设施大棚硬件待改善
一部分大棚条件简陋,棚架受力不均匀或材料强度低,难以承受大的载荷,瓜果垂吊使部分大棚出现弯曲变形。建议用粗竹竿同向支撑或钢丝反向牵引,延长大棚使用寿命。
4.3大棚连作障碍
大棚瓜菜类经济作物连年种植,茄科辣椒、西红柿连作造成土传病虫害加重发生、土壤理化性质变差,影响到作物产量和品质。前人[2-4]研究表明,连作障碍会成为限制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5建议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强大合力。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政策的引导扶持,创造良好的农业投资环境;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规模化经营,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种植户加强学习,提高设施栽培技能。依靠科技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惠安县的地理与自然资源优势,推进惠安县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篇8: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与发展趋势论文
摘要:在我经济体系中,农业经济占据着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经济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后,我国农业经济更是不断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然而,从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现状来看还不容乐观,导致农业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增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对其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明确农业发展趋势,通过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产业化;信息化
农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到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经济的发展管理更是会对国家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体的自身利益。为了确保农业经济向着健康方向发展,需要对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全面了解、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让农业经济管理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篇9: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与发展趋势论文
1)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由于现行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无法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互适应,导致管理力度严重不足,且执行力也明显不足,使得无法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并严重制约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2)我国农业管理体制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且缺乏系统性、完善性,导致管理体制无法满足农业的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不能更好的适应农业社会的结构调整。而在这种欠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下,很多经济活动也丧失了原有的活力,管理执行力严重不足,严重阻碍到农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3)长期以来,农业在我国都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不断流失,加之原有的农业经济体系存在的诸多不适应,导致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阻碍[1]。另外,在农业管理上,由于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缺乏,并存在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不足,使得农业经济管理无法真正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在执行力方面,由于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较为单一,且经验不足,也导致执政能力严重不足。
篇10: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与发展趋势论文
1)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近些年来,我国的传统农业得到了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而社会经济也迅速的发展起来,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而农业经济的管理理念,要真正渗透于农业经济中,还需要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在农业生产各环节,包括种植、深加工等,提高对农业产品质量的以及生产中环境保护的重视度,让农业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2)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其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农业经济管理也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让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当前,农业经济信息化规模开始不断得以拓展,并逐渐渗透于农业经济各环节中,而要将农业成果转变成农业生产力,还需要发挥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进而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并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而农业管理实现信息化,不仅便于收集、整理农业生产及农业科研方面的信息,而且可以为农业经济以及生产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农业科技得到不断的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持续性发展。
3)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农业经济管理不断向着产业化发展,除了可以加快农业产品的基础建设步伐,而且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3]。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可以通过与其他产业利益联结的形式,让产业化机制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并让其标准化的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让更多的农民主动参与到农业产业化体系中来,以增强农业经济管理效益。
3结束语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信通过不断的调整及规划,可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雪妮,姜佑静,孙宝珠.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6(12):83.
[2]杨青青.高校基层学生会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以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58(1):142-143+145.
[3]崔晓琳.美国、加拿大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世界农业,2016,48(8):162-165.
设施农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研究论文(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