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请允许我的浪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居安思危的典故是什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居安思危的典故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居安思危的典故是什么
居安思危的解释
[释义] 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语出] 《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正音] 居;不能读作“jù”。
[辨形] 居;不能写作“据”。
[近义] 常备不懈 安不忘危 防患未然
[反义] 高枕无忧 及时行乐 刀枪入库
居安思危的典故
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家能够取消攻打的念头。其他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并不想得罪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为了答谢晋国,于是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作为贺礼。收到这份礼物之后,晋悼公十分高兴,就将一半的美女赏给这件事的大功臣魏绛。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现在晋国虽然很强大,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大意,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先做准备,以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发生。”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之后,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居安思危的造句举例
1) 心系长城居安思危,情注国防与时俱进。
2) 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共铸国防保我河山。
3)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
4) 居安思危,有所准备,就能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
5) 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安如泰山。
6) 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提高警惕,捍卫社会主义的锦绣江山。
7) 我们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居危思进”。
8) 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
9) 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备无患患可除。
10) 每一艘远洋轮船,都设有许多救生用具,这就是居安思危之举。
11) 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小洞不补,大洞难堵。隐患潜伏,事故难除。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12) “平时如战时”的意思不就是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吗?
13) 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种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进一步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14) 举行消防演习,就是要大家具有居安思危的警觉心,真正遇到灾祸时才能临危不乱。
15) 居安思危才能确保平安。
16) 居安思危也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
17) 国家处境艰难,所以目前社会虽然安定,我们仍应居安思危,随时保持警戒。
18)平场吠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沉着应付。
19) 在安乐时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
20) 我们必须要互助合作,居安思危。
21) 高人速度来普及常识居安思危,和谐中国奏响韩寒交响曲,畅谈时事政治,聆听哲思,群聚有识之士,共商盛世。
22) 居安思危的皇帝,修建这样的地下通道,极有可能是用于避险逃生的。
23) 美国人只是在战争时期和战后才变成居安思危型的消费者。
24) 居安思危,和谐中国奏响韩寒交响曲,畅谈时事政治,聆听哲思,群聚有识之士,共商盛世。
25) 人们应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认识到节流和开源同样重要。
26) 身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应该求创新,加强能力,居安思危,无论你发展得多好,时刻都要做好准备。
27)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8) 居安思危,保障保险,风险分担,共度百年。
篇2:居安思危成语解析及典故
一、居安思危成语解释
居安思危是一个成语,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出自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二、居安思危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现谨以此话规劝主公!”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三、居安思危成语造句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居安思危,保障保险,风险分担,共度百年。
3、心系长城居安思危,情注国防与时俱进。
4、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共铸国防保我河山。
5、我们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很好,但也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6、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安如泰山。
7、我们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居危思进”。
8、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备无患患可除。
9、汛期快要到了,我们要居安思危,做好防洪准备。
10、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小洞不补,大洞难堵。隐患潜伏,事故难除。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11、“平时如战时”的意思不就是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吗?
12、举行消防演习,就是要大家具有居安思危的警觉心,真正遇到灾祸时才能临危不乱。
13、居安思危才能确保平安。
14、居安思危也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
15、每艘远洋轮船,都设有许多救生用具,这就是居安思危之举。
16、国家处境艰难,所以目前社会虽然安定,我们仍应居安思危,随时保持警戒。
篇3:居安思危观后感
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阐释了苏联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特别是如何走向溃亡的过程,对苏共的垮台与苏联解体的原因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在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苏共下台后,竟然没有一个苏共党组织、一个党员公开对此表示反对或进行抗争。从表面上看,这一现象似乎令人难以理解的,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有着70年执政史和2000多万党员,曾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领导其人民创造过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大党。
然而,从《居安思危》这部专题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曾经和人民血肉相连的政党在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人民群众,特权阶层的出现逐渐拉开了党和人民的距离;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政治上实行个人专权、破坏党内和党外民主,渐渐脱离了曾经是其执政基础的人民群众,苏共垮台前夕,当时的苏共领导人不仅在思想上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还在在党内监督机制上否定民主集中制,推行绝对民主化。此时的苏共已不再代表广大苏联人民,它只代表它自己,只代表仅由极少数人构成的党内特权阶层的利益。面对这样一个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人民当然没有理由为了阻止它的消亡而去抗争,这样,人民的冷漠与无动于衷也就可以理解了。我们应从苏共的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吸取教训,不让历史悲剧再次重演。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在其成功的方面,还是在错误、失败的方面,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党我国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创造了许多辉煌的经济奇迹,成就固然欣喜,但我们也不能头脑发热,必须保持清醒和冷静,居安思危,认清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国之间仍存在差距。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我党对于现在国际形势清楚的认识,以及对于自身的严格要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是规律。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它关系着党的命运,而党的命运,决定着民族兴衰、国家强弱和人民的福祸。面对现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党如何才能发展壮大,带领中国走向富强,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坚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苏共垮台、苏联崩溃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失灵。
尽管苏联的悲剧已成事实,但中国等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尽管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国家实施了各种拯救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没有改变。因此,马克思对资本、资本主义 的分析、批判就依然有效。只要人类历史的演进没有终止,无论人类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解释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本身具有科学的、理性的力量,它靠的是以理服人,只有在讲科学道理的基础上,只有让人民感受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的,才能有效地让人民相信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
篇4:居安思危观后感
前两天观看《居安思危》这部影片前三集,在近二个小时放映过程中,情节扣人心弦。剧中以列宁建立政权到最后的剧变、解体,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的感想如下: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列主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思想政治修养,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忠于党、忠于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觉悟,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争做一名政治思想过硬,业务技能过硬的职工。
二、廉洁奉公,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党员,要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做到廉洁奉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始终想着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事关党员形象,时刻约束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谨、细致,尽职尽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更加认真负责,牢牢记住入党誓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严格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向优秀的党员同志看齐,为实现长沙水文的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篇5: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安思危观后感600字
前两天观看《居安思危》这部影片前三集,在近二个小时放映过程中,情节扣人心弦。剧中以列宁建立政权到最后的剧变、解体,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的感想如下: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思想政治修养,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忠于党、忠于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觉悟,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争做一名政治思想过硬,业务技能过硬的职工。
二、廉洁奉公,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党员,要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做到廉洁奉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始终想着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事关党员形象,时刻约束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谨、细致,尽职尽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更加认真负责,牢牢记住入党誓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严格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向优秀的党员同志看齐,为实现长沙水文的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篇6:居安思危作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危机感,缺乏一种危机意识,就会失去竞争的活力,最终失去生存能力。让我说一个故事来当个例子吧。
日本的北海道有一个渔村,有一位老渔民捕回来的鳗鱼总是活 蹦乱跳的。而其他几家渔户,无论如何处置鳗鱼,回港后鳗鱼都死 了。鲜活的鳗鱼价格要比死亡的鳗鱼几乎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 年工夫,老渔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原来,老渔民有一个使鳗 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舱的鳗鱼中,放进几条狗鱼。鳗鱼与狗鱼 是出名的“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 窜,把满满一船舱死气沉沉的鳗鱼全给激活了。
这位日本渔民捕捞鳗鱼很讲究生存辩证法。他知道,要让鳗鱼 活下来,就应让鳗鱼有危机感。有了危机感,鳗鱼才会不停地活动, 从而生存下来。这是多么令人深思的道理啊。
由此,我想到了另夕卜一个故事:
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的鹿苑中,有6000多只鹿在天然环境 中生活。由于鹿苑出现了狼,每年有400多只鹿死于狼口。于是动物 园组织猎手消灭了鹿苑中的狼,鹿群很快发展到一万多只,但由于 少了狼的追逐猎杀,鹿不再运动,体质下降,一场疫病使鹿群一下 降到4000只左右。动物园的管理者们再三权衡之后,决定“引进” 一定数量的恶狼,此后,鹿的数量又多了起来。
鹿和狼的关系与鳗鱼和狗鱼的关系不是一样的吗?少了一种危机感,繁荣一时的鹿又迅速走向死亡,这对人类的生存不是一个有 益的启示吗?如果你喜欢看《动物世界》节目,你也会看到这样一 个现象:太阳升起的时候,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就开始奔跑了。狮子 知道如果它赶不上最慢的羚羊,就会饿死。对羚羊来说,它们也知 道如果自己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全部被吃掉。有了狮子,羚羊 才练就了奔跑的本领,提高了身体素质;有了羚羊,狮子为了不至 于挨饿,也要不停地追赶,狮子也越来越强壮。
从上面的故事告诉人们: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要贪图安逸,这样才能振兴我们的民族!
篇7: 居安思危下
答案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资料选摘二: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篇8:居安思危观后感
19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苏共在执政74年后就迅速垮台,苏联解体,世界政治地图上一大片红色区域消失。
时隔20余年,再回看苏联的荣辱兴衰,让我们在感受到惋惜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深刻的教训。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共党内腐败严重,莫斯科的特供商店达100多处,在这里各种进口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供高级干部享用,党的高层背离组织,丢弃信仰,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严重地脱离了群众,逐渐将一个伟大的政党推向灭亡。以史为鉴,反思自己的思想、工作等各方面,它提醒着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要永远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学习,严格自律,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从《居安思危》这部专题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这个曾经和人民血脉相连的政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人民群众,不再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特权阶层的出现逐渐拉开了党和人民的距离;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思想上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党内监督机制上否定民主集中制,推行绝对民主化。党内高层的严重腐败,渐渐脱离了曾经是其执政基础的人民群众。我们应从苏共的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吸取教训,不让历史悲剧再次重演。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在其成功、错误、还是失败的方面,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创造了许多辉煌的经济奇迹,就是坚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不渝的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使群众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力量之源。
成就固然令人欣慰但我们也不能不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认清中国依然是发展中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国之间仍存在着差距。
篇9:居安思危观后感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居安思危就出自其中。
通过观看视频《居安思危》,感触颇深,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和上网搜寻资料,诸多观点表明《居安思危》对苏联和苏共败亡的历史教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观后最深的一点是,在戈尔巴乔夫当时宣布苏联解体、苏共下台后,没有党组织和党员公开对此表示反对或进行抗争。在各种误导中民众也都以为,采取西方民主制度就能够使国家更加富强,他们的生计会更好。但是,历史证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人民的生活倒退了几十年,俄罗斯的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亦无往日雄风,国际声望也无法与美国分庭抗礼。如今的前苏联人(包括那些埋葬前苏联的人)在现实面前终于明白了苏共下台和苏联解体是他们的灾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目的不是通过所谓的民主制度使前苏联变的更加强大,而只是把苏联分化,使之衰败而已。
现在回过头再看,如果中国像前苏联那样全面西化,中共下台,中国将会走向何处?不得而知!前车之鉴,值得深思啊!当然苏共下台有深刻的主、客观原因,最主要的是苏共背离了立党宗旨、逐渐脱离了群众,西方势力的推波助澜也加速了其灭亡;我想作为每名苏共党员都应该对照现实好好的反省自身------入党誓词是如何履行的?信念、理想是否坚定?使命、责任、爱国心在那儿?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应从中汲取什么教训?在大是大非面前应怎样去做?在国家的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应作出何种抉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不行的,没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是不行的,没有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和竭力维护党章的自觉性是不行的,没有对党、对人民、对国家无限忠诚的责任心是不行的。为此,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
危险无处不在,只是有时候它隐藏得很好,我们看不见罢了。因而,我们要提高警惕心理,而非身在福中不知苦。
★ 从善如流历史典故
★ 春秋战国成语典故
★ 一饭千金的典故
★ 天女散花历史典故
★ 短篇的成语的典故
居安思危的典故是什么(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