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京鱼游戏亮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中华美德格言,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中华美德格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中华美德格言
中华美德格言
1.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2.民生在勤,勤则不匮。DD《左传·宣公十二年》
3.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4.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5.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D《论语·子罕》
7.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DD《管子·牧民》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D《老子》
12.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15.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DD《尚书·伊训》
1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17.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18.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19.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DD《左传·宣公二年》
20.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DD《孝经·天子》
2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DD《孟子·告子下》
2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2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D《周易·系辞下》
2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DD桓宽《盐铁论·孝养》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DD《论语·宪问》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DD《论语·子路》
3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3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DD《荀子·修身》
35.哀哀父母,生我劬劳。DD《诗经·小雅·蓼莪》
3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DD《论语·子路》
3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D《孟子·滕文公下》
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DD《论语·秦伯》
41.终日乾乾,与时偕行。DD《周易·乾·文言》
42.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DD《左传·隐公六年》
4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DD《论语·卫灵公》
4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4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4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7.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48.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DD《孟子·离娄上》
49.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50.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5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DD《论语·里仁》
5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DD《礼记·大学》
5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DD《论语·八佾》
5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DD《论语·宪问》
55.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5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DD《宋史·王安石列传》
57.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DD《荀子·性恶》
5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D《老子》
5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DD曹植《白马篇》
60.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DD《左传·僖公九年》
61.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6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6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4.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65.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6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6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DD《论语·子罕》
7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71.无羞恶之心,非人也。DD《孟子·公孙丑上》
7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7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D《史记·陈涉世家》
7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D《论语·为政》
7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7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7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7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7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80.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8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DD屈原《离骚》
8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8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DD《孟子·滕文公上》
8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85.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篇2:中华美德
一位老大爷躺在白色的病床上,“如果再晚那么二十分钟,这位老大爷的命保不住了!”医生严肃地对着老大爷的家属说道。
在40分钟前,一位年迈的老大爷正欲过马路,打算到对面的公园散步,却脚底一滑,整个人趴倒在地。老大爷太衰老了,挣扎了半天都没爬起来。来来往往的车辆都像没看见似的,还是各走各的路。也有几个小孩子想去扶老大爷起来,结果却被家长们拦住,说什么“他是个骗子”“肯定是个骗钱的,别理他”老大爷周围站了很多人,却没有一个人肯去扶他一把。
这时,一个男孩穿过人群,来到老大爷身边。人群中有人警告男孩:“他可能是个骗子,会骗的!”男孩有些犹豫了,但看到因趴在地上呼吸困难的老人,男孩还是毅然走向前去,扶起已经昏迷的老大爷,将他送去医院。
正如医生所说,如果晚到二十分钟,老人就可能一命呜呼了;如果那个男孩没有去扶老人,那结果不堪设想。我在疑问:去扶起一个摔倒的老人就这么难吗?你们总是挂在嘴上的‘尊老’去哪里了?难到只是因为一两次的诈骗,所以你们要冤枉所有的老人?
还有,在公交车上,一个五岁的孩子因睡过了头而与家长失散,可怜的孩子在公交车站等了一夜,居然没有一个人来帮助他甚至都没有停下来问候他几句,最后是好心的看门伯伯把孩子送回了家。这就是你们口中的‘爱幼’吗?
美德不是知识,美德也不是无价之宝,美德是经历了千千万万的磨练,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洗礼,饱经风霜,才代代流传下来的。让我们传播美德,幸福成长!
篇3:中华美德读后感
这个假期,在爸爸的陪伴下我读完了《中华美德贤文》这本书。一开始爸爸爸推荐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还觉得很无趣呢,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爸爸穿插了一些小故事,顿时让这本书生动起来了。《贤文》是古代训蒙的一种形式,它就是将我们民族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些美德,借用古代贤人的名言,集合编成,数百年来,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书中讲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处事的原则。看完之后,让我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文中的“尊老爱幼,推己及人”让我感触最深。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从来就把尊老爱幼作为民族传统美德。孟母三迁这些佳话流传千古,都表明了大家对这种美德的认同和赞扬。人都有年老的那一天,谁也无法避开。当老人们年老体衰的时候,特别希望能得到后辈们的尊敬与照顾。老人们历经坎坷,经验丰富,尊敬老人,往往可以得到他们传授经验,少走弯路。再说,人人都有老的那天,不尊重老者,自己老了恐怕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尊老的表现最具体的就是孝敬父母。《贤文》中说:“百善孝为先。”又说道;“父母恩深终有报”,“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始悟父母恩”,我们作为儿女的,都应该深深的体会这些格言。
爱幼,这好像就比较容易做到了。平时我们说的爱幼,就是指爱护所有的儿童。在实际生活中,爱幼在更多场合里指的是爱自己的儿女。小孩子们天真活泼可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伟大的。但是,现在也有些父母的爱变成了溺爱,娇生惯养不是爱,这是害。《贤文》中说道:“家富防儿娇”“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带子女的爱是要有理性的节制的。要在孩童时期给他们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会做人,做好人。
“尊老爱幼,推己及人”,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让这种美德推广下去,我们的民族将会更强大。
篇4:中华美德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中华美德》这本书,书上有很多故事,比如英雄文天祥的爱国故事,医学泰斗李时珍敬业奉献的故事,大书法家王羲之持之以恒的故事……其中,让我最敬佩的是晏殊诚实守信的品格。
北宋著名文学家晏殊,自幼聪慧,素以诚实著称。在14岁入殿参加考试时,晏殊很快完成了答卷。两天之后,进行的是诗、赋、论的考试。晏殊发现试题是自己练习过的,于是,他如实上奏真宗:“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宋真宗非常欣赏他的真诚和才华,便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深造。
在一次语文考试时,我认真地做着题目,一题、两题、三题……许多题目都被我轻松地答了出来。我仿佛是一个大将军,打败了一个个“敌人”。正得意时,我却被第八题难住了,怎么也做不出来了。我只好先做后面的题目。过了一会儿,整张考卷就剩下这一题了,眼看着考试就快结束了,我真是心急如焚!
这时,我无意发现前面的同学已经把题目全部做完了,正悠闲地检查着。我扭头看了看周围,没人注意到我。我把脖子伸到了前面,悄悄地看了看前面同学的试卷,刚看清试卷上的字就立马把头缩了回来。我在心里默念着第八题的答案,却迟迟没有动笔把它写到我的试卷上。我知道,如果我把答案写了上去,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但这样不但欺骗了老师,还欺骗了自己。
我想起了晏殊的故事,诚实是做人之本,考试只是在检验我们,这次考得不理想可以下次再努力,而诚实却是每一个时刻都需要做到的。直到考试结束,我也没有把答案写上去。那次考试,虽然我只得了八十几分,但是这个成绩是我自己努力的成果。
篇5:中华美德作文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在一代代的实践中逐渐积累、提炼出来的。其实,文明礼仪随处可见,这些都常常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中,但是却往往被大家忽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吧!
文明礼仪是从我们日常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例如:乘坐公共汽车时,我们应该主动给老弱病残孕等乘客让座;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打闹,做文明的小公民;尊老爱幼,不铺张浪费,保护动植物,不乱扔垃圾,节约资源……这都是我们该做的。
李坤在《悯农》里说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是,在当今社会,有些人们不但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还浪费用一滴滴汗水辛苦种植出来的粮食。为此,一些餐馆用各种办法让顾客把没吃完的菜打包带走。
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养活约3.5亿人,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只是说了几个数字,就可以让我们吓一大跳。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永远记住李坤说的话。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乘坐公共汽车。突然,老爷爷羊癫疯发作,顿时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昏迷不醒。车上的人都吓傻了,司机见了赶紧掉头往医院跑。这时,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跑过来。先用餐巾纸把嘴里的脏东西掏出来,在一边为他做人工呼吸,一边掐他人中,让老爷爷清醒。不久,医院到了,老爷爷被抬进了重症监护室,那位青年一直守在老爷爷的身边,直到老爷爷康复为止,他才离开并没有留下姓名。就这样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传递了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
事在人为,我们要具备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让我们的社会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拥抱文明;让我们手拉手,传承中华文明,传承中华美德!
【关于中华美德作文(11篇)】
篇6: 中华美德读后感
读了《中华美德》这本书 。 我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约、尊老爱幼等等。我深受感动,但让我最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家里很穷。除了妻子儿女需要照顾,还有一位老母亲。但是,他却把老母亲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母亲,同时还教育孩子们事事都不能让奶奶生气。所以,奶奶身体非常健康,和他们生活了许多年,而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让邻居们非常羡慕。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双新鞋,我见自己没有,便不高兴。可没想到,妈妈的鞋子早已坏了,而自己还有好几双好鞋呢!当我知道后,十分后悔 ,想到妈妈起早贪黑,而自己却一点都不为她着想,更不要说孝顺了,与书里的那个人相比,自己是多么的无能啊!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懂得尊敬老人,孝顺父母。当我看见穷孩子被人欺负,有一个青年挺身而出保护穷孩子,他却被打得遍体鳞伤时,我是多么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对他说:“谢谢你,你是一位伟大的人!”当我看见有人对待花草非常认真,把它们照顾得像自己的亲人,真诚的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时,我多么像对他说:“谢谢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会开得更加灿烂。你是大自然的使者。”当……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没一一介绍。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灵。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有许多许多,现在就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篇7: 中华美德读后感
今天,我在书架上看到一本名为中华美德故事的书。我读了其中的一片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深受感慨。
正所谓融四岁能让梨。他的故事是这样的:孔融有5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他们吃梨。哥哥让弟弟先拿。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呢。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个大的,偏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说:“我年纪小,就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你还有个弟弟,他不是比你更小吗?”孔融又答:“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父亲听了哈哈大笑:“真是一个好孩子。”
读了这篇故事让我明白了:人们要懂得互相谦让、礼貌和尊重他人,具有尊老爱幼和尊长的好习惯!
在生活中也有这些事情的发生:一天,我在小卖部买东西的时候就看到了兄弟俩手拿5.5元钱准备买东西吃。但是钱也不好分,弟弟就说:“哥哥我只拿一块钱其他全给你用,我肚子也不饿不用吃太多东西。”哥哥说:“不行的,就算那么多钱分不了,我就剩一点钱不买就好了。”同学们,这就是懂得互相谦让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啊,我们一定也要领悟这些习惯,帮助他人!
以后我们也要像孔融一样尊老爱幼,为我们的祖国献出一份力量!
篇8: 中华美德读后感
自古以来,中华美德世代相传,它经历了千千万万次磨练,经过了漫漫岁月的洗礼,饱经风霜,才代代流传下来,因此中华美德对我们意义重大。
美德是孝敬师长,孝顺父母,待人诚信。美德是连接古今社会上的一条线段,美德更是一首歌,歌唱幸福祖国,歌唱美好明天。美德更是每一个人应该做到的。历史的长河泛起朵朵浪花。充满每一个细微之处,只要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
美德已经被有些人忘记了,人们对它置之不理。记得有一次,我去奶奶家玩,在车上我等了好久才有一个位置,我心里在暗暗的地高兴。在下一站的时候,上来了一位老爷爷,他大约70.多岁了,已经白发苍苍了,但却没有一个人给他让座,我心里想,老师不是说过要帮助别人吗,老爷爷年龄这么大,我应该给老爷爷让座,想着,我把老爷爷给扶到我的位置上,这是车里的人都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我并不 骄傲,因为这是我应该做的,最后老爷爷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脑袋一动说:我叫少先队员,帮助别人是我们每个少先队员应该做的。美德它源自生活又融入了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它无处不在,因此我们更应该做到‘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所有中华儿女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
篇9: 中华美德读后感
前几天,我发现在我的书架上有一本《中华美德故事》,中孔子好我深受启发。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都60多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与别人学琴不一样,别人都是迫不及待地想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连就是10天,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新曲练熟,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猜测作者人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
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十分惭愧。又一次,妈妈给我买的复习资料,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怎么想也想不起来。这时,我想起来参考书后面不是有答案吗,抄一下不就完了,再说爸爸妈妈刚好出了。第二天妈妈给我检查时发现了这道难题,又对对答案看到我做对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便把我叫到身旁,让我说出这道题的过程,我哪会呀!那天挨揍是少不了的。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这件事,它提醒我:对待困难要虚心向会的`人请教。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成长的阶梯,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奉献。
篇10: 中华美德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书名是《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讲了许多中国古代杰出人物的美德故事。如陆绩怀橘、温席侍母、曹操自勉、苗岭女杰等,每一个故事都能让人深受启迪。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都有自己的美德:在闵骞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为了照顾小闵骞,就又娶了一个妻子,谁知后母很坏,冬天不让他穿暖,还经常打骂他。这事被他父亲知道了,他父亲要把后母赶走,闵骞还为她求情;王祥的后母对他很不好,但他却不记恨后母,还非常孝敬她。有一次,后母生病了,想吃鲜鱼,但那时候是冬天,已经没有鲜鱼卖了,于是,王祥就到了河边,脱掉衣服,用自己的体温使冰融化,终于捉到了两条鲤鱼。后母终于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
读了这一个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想想自己平时在学校里,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跟同学斤斤计较,过意不去,甚至闹别扭、吵嘴;在家里,我和弟弟一起玩耍,又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不愉快。和书里的闵骞、王祥比起来,我想,我的心胸真是太狭窄了!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那时候我知道退让一下,我和同学、好朋友之间就不会发生那些不愉快了。的确,待人要宽容,同学能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是一种缘分,人与人能成为好朋友,更是一种缘分。
和善待人、宽容待人,是我们从小就要学会的。这是做人的根本。
★ 美德格言
★ 弘扬中华美德
★ 中华美德的作文
★ 中华美德名言警句
★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
中华美德格言(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