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的散文

时间:2023-04-03 03:39:05 作者:李秀满不在乎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李秀满不在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谷子的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谷子的散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谷子的散文

谷子的散文

农村有一个朋友,我经常给他大电话问候一下。去年他血栓了,我就问候的多一些。偶尔还去看了他一次,见他拄着拐杖,就多了一份担心。他拄的拐杖是金属的,接触地面的地方有一个圆盘,圆盘上面有三个小轮子。这么先进的拐杖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在这个柴草和泥土混乱的村庄里,他的这种拐杖就和在城里开奔驰一样。

他对我说,以后不能吃肉了,也不能喝酒了。他说话的样子很认真,但是我没有在意。我不知道血栓是否和吃肉喝酒有关,可能是医生嘱咐的。记得他的父母六十多岁就都得了血栓。这两位老人当初健康的种地,吃的粗茶淡饭,没有酒肉,天天劳作不息,竟然也血栓了。我就怀疑是遗传的事。和他在一起在农村有职务的老庞比他能喝能吃,而且比他岁数大,依然的那么健康。老庞的父亲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是村里的领导,现在他的儿子也是领导了。我就想,如果不是遗传,那么龙生龙凤生凤,我的朋友就是一个村民的儿子,当上了村里的领导,有酒有肉的,身体不适应吧。

过了几个月,他给我打来电话,说村里小米下来了,本来想给我送点来,可是现在腿脚不好,我要是去就给我拿点。我过去吃过他们县里的小米,包装很精致,但是熬出的小米粥却不好吃,我以为就是那种高产的谷子加工的,怎么煮都不黏糊。所以我不想吃他说的那种小米。后来我们通电话的时候,他说他开始喝酒了。我就嘱咐他几句。他说他就喝两缸,不多喝。他说的.两缸大约半斤酒。我知道他忍不住的。习惯喝酒的人都知道,如果不喝酒坐在酒桌上,非常的不舒服,这种诱惑如果常了就经受不了。他不是圣人,他还是要喝酒的。他给我强调是两缸,多了不喝。我说你还拄拐吗。他说不拄拐了,但是走路一条腿还是笨。噢,我知道了。

他又说起了小米,告诉我,他家的小米做米粥特别的黏糊,香,好吃。我又说起了县里那个送礼的小米,虽然包装好,但是不好吃。他说这个小米是我们村种的,和那个小米不一样。他说你忘了吗,我们村的谷子地。

放下电话我就开始回忆那片村庄边上的谷子地。我小时候住的地方里他们村不远。我们在北河边上,他们在岗上。围着北河一溜岗,上面是一个个的村屯。农民在岗上种粮食,在北河里打渔打草打苇子。我会经常走过一个罗锅桥到岗上去。岗上是大片的土地和树林,远远的还有灰淡的村庄。那时候村里种的主要是玉米和谷子。新起的垄上农民背着一个木盒子,盒子里面是谷子种子。木盒子冲着田垄的开口上捆绑了蒿草,谷子的种子从盒子里漏到地上去的时候,在蒿草的缝隙里开始分散,均匀的散在地上。被这种盒子的农民手里还要握着一个木棍,随时敲打着盒子,让里面的谷子的种子不停歇的流动着。秋天的时候谷穗就又长又大的成熟了。我们会悄悄的藏起一把谷穗,留着冬天打鸟用。我们家会经常吃到这种小米做的饭。做熟的小米饭会象皮冻一样结合的非常紧密,我们用铲子一块一块的铲到碗里。有的不愿意吃这种黏黏的小米饭,她们就做捞饭。小米开锅之后,把小米捞出来放到盆里蒸熟。这样做可以喝到象藕粉一样的小米汤。我不喜欢吃这种米饭,一粒一粒的小米吃到嘴里,不小心就会进到嗓子眼里,在饭桌上会不停的咳嗽,把嗓子里的小米咳嗽出来。

当然,已经多少年没有吃到带着香味的小米和玉米了。我的农村的朋友说起了,我还能回忆起那片茂盛的谷子地。青的时候,簇拥的谷子叶上是毛茸茸的的谷穗,如刚出蛋壳的雏鸡;黄的时候,衰落的叶子蓑衣一样的衬托着坚挺的谷子,那弯落的样子会勾起种田人的自尊。有时候我望着窗外,眼前就是那片田野和谷子,虽然城市的喧嚣如此的激烈,谷子地却给了我一片宁静。

篇2:摘谷子散文

摘谷子散文

从前,有一位刚进门的新媳妇,很想归宁看看亲妈。正好又在忙秋收,劳动力不够,婆婆老是一推再推,后来觉得对不住儿媳妇,就对儿媳妇说;“你把东山的谷子摘完了就去娘家住一段时间吧”。新媳妇有了期限,干活也就格外有精神,每天早出晚归只想早日把谷子摘完,奇怪的是,每天去每天就有很多成熟的谷子。

前几天,心里急,只顾低头干活,后来有一天,不知是急还是无聊,快要收工的'时候不经意间回头一望,猛地看见一位白胡子老头在后面地里忙得不亦乐乎,她不知道是谁,更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就打了一个“唔”,那白胡子老头一下就没了影踪。

原来,那白胡子老头就是土地公公,他在后面忙着移栽谷子苗,听到新媳妇打“唔”,误以为新媳妇叫他回去,从那以后就不来了。新媳妇很快就摘完了谷子,放心的去娘家住了。

所以,摘谷子的时候老人们不准回头看,更不准打“唔”,不然会少收很多谷子的。

1980年搜集于七家溪,

流传:于湘西的山区,

讲述;曺三妹,现已故

篇3:谷子

谷子

谷子gǔ zi[释义]

①(名)草本植物;子实圆形或椭圆形;脱壳后叫小米。也叫粟(sù)。

②(名)谷子的`没有去壳的果实。也叫粟。

③(名)〈方〉稻子没有去壳的果实。

[构成]  附加式

篇4:收谷子作文450字

一个夏天的中午,天气闷热闷热的,蝉在树上叫个不停。外公刚收完谷子回来,扁担的两个筐里装满了金黄色的稻谷。外公的脸上满是汗,放下筐子,将里面的稻谷装在一个筐里,放在阳光底下晒。

但是老天爷变脸变得真快,刚刚还心情不错,现在马上就乌云四起,太阳却已经完全被大片大片的乌云遮住了。要下雨了。风刮得呼呼响,树枝摇动着,天更黑了。

马上要下雷阵雨了!外公着急地背起扁担,匆匆忙忙地对家人说:“我出去一下,马上回来。”说完便冲了出去,直奔邻居的稻田里,邻居的谷子是已经割好了的,不能被水淹,淹了就没用了!况且邻居又是一对老人。

但外公似乎忘了自己还有晒了谷子,弯下腰把一堆谷子手脚麻利地捧起来装进筐里,装满了就回去换,在把邻居稻谷收完的后一秒,雨点从天上纷纷扬扬地落下。

外公驼着腰,擦着脸上的雨水,护着邻居的谷子一步步地往家走去,到家时他身上湿透了,头发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

这时,他才想起来自己晒了谷子,再匆匆忙忙的把被雨淋的谷子收了回来,笑呵呵地对家人说:“今天的谷子又没晒,明天再晒吧!”

不一会儿,雨就停了,停得那么突然,下的也那么突然。门外是一片片新鲜的空气。

篇5:谦逊的谷子作文

我是吃小米饭长大的,我深深地爱着你――谷子。

当春风的温存来夹杂着冬的寒意姗姗飘至这北国故里。我再也忍不住了,赤脚奔跑在苍穹碧野之中,你可知,我在寻觅你。赛过了春的脚步,却依旧没有你的踪影。任燕语呢喃落花飞絮,徘徊庭着檐后,我日日夜夜企盼你。

听窗外雨声两三点,忽如忽止。荷,擎着碧翠伞盖;蛙,在荷畔鼓掌欢呼;蝉,在树上尽情放歌。我一阵欣喜,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上寻觅到你的足迹。啊!是农民伯伯在耕种你,我对着你笑。而你只在悄无声息间,偷偷地扎根在泥土里。渐渐地,你萌发了新芽,像一双好奇的眼睛,纤细修长的嫩叶,如同仙女的手。你的茎杆一天天长粗长长,结实而坚韧,宛若地道的农民。你勇敢地面对着夏鱼的骤起乍落,顽强地抵挡着上苍的威猛,酷戾这一切都不曾把你打倒,将你折腰。你毅然挺直胸膛,倔强地挑战上苍所赋予的不济。而在暖风细雨的柔情中,你亦随风雨温柔的摇曳。

秋风吹散了斜阳,你默默不语,充实的低头向着大地,向着你的母亲。你喜欢生长在北方的土地,茎杆曾接受了无数暴风雨的洗礼却依然直立,只是微微地渐渐地低下了头,而你没有从此屈服。或者你比不上大唐李世高贵典雅的牡丹,逊色于陶舍东篱玲珑洒脱的菊花,更不是茅盾笔下伟岸挺拔的白杨。但你朴实无华,你默默无闻,你无私奉献,你正直不屈,你从不张扬个性,愈是面对艰难,就愈低下头,而这背后却凝聚着一股更大的.力量,待时机一到,你便迸发出生命的精华,农民伯伯脸上因此洋溢着微笑,人们口中因此品尝着美味。我再次寻觅你,又不见了你的踪影,而你的灵魂仍然在我的心中,惟独根基还深深扎在地里,却被无情的犁翻到土里,你却有情的化作了土地的厚肥。你的一生短暂平坦,却留给后人高贵的品质和无尽的思索。

冬的气息日渐逼近,我永远喜欢在暖暖的被窝里,品上一碗妈妈亲手熬制的,甘甜浓香的小米粥――这是你的足迹。

篇6:谷子白发病防治措施

谷子白发病防治措施

作者:李明哲张爱岭

河北农民报 14期

谷子白发病的病原菌为禾生指梗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指梗霉属真菌。在国内谷子产区均有发生,曾是东北、西北春谷区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在华北夏谷区也普遍发生,是严重影响谷子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

谷子白发病为系统性侵染病害,从发芽到穗期陆续显症,且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的症状。种子萌发过程中被侵染,幼芽变色扭曲,严重时导致腐烂,可造成芽死;出苗后至拔节期发病,植株叶片正面产生与叶脉平行的苍白色或黄白色条纹,背面密生粉状白色霉层,成为灰背。白色霉层为白发病菌无性世代的游动孢子囊梗和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气流和雨水可进行再侵染,除形成灰背外,还可形成正面黄色,背面褐色,边缘深褐色,形状不规则的局部黄斑症状,田间湿度大时,病斑正面和背面亦密被游动孢子囊形成的白色霉层;灰背病株继续发展,抽穗前,病株顶部2~3片叶丛生,叶尖或全叶黄白,心叶抽出后不能正常展开,而是呈卷筒状直立,黄白色,形成白尖;以后病株逐渐变成深褐色,枯死,直立田间,称为枪杆;枪杆顶部的叶片组织纵向分裂为细丝,内部包被的.黄褐色卵孢子散落,残留灰白色卷曲的纤维束,故称白发病,有些病株能抽出穗,但发生各种各样的畸形,病穗上的小花内外颖片伸长呈尖刺状,整穗如扫帚或刺猬状,称为看谷老或刺猬头。病穗开始红色或绿色,后变褐色,组织破裂,也能散出大量卵孢子。病穗不结实或部分结实。

白发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种子表面或未腐熟粪肥上越冬。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侵染谷子主要发生在幼芽期。种子萌发时,土壤中或种子表面的卵孢子也同时萌发,以芽管侵入谷子幼芽芽鞘,引起死亡或定殖其中,随着生长点的分化和发育,菌丝达到叶部和穗部,病株陆续出现灰背、白尖、白发等症状。灰背时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灰背和局部黄斑症状,孢子囊进入顶叶,也可形成白发症状。低温潮湿土壤中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速度慢,容易发病。土壤墒情差,播种深或土壤温度低时,病害发生重。大气温湿度影响再侵染。田间饱和湿度,特别是有水滴的条件和20℃~25℃气温适于孢子囊生长,有利于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再侵染。不同品种对白发病抗性有差异。

谷子不同生育期注意调查田间灰背、白尖、枪杆、刺猬头及白发等症状。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适期晚播、浅播,促使幼苗早出土。重病田块,实行2~3年轮作倒茬。在田间初见白尖和刺猬头时,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2)物理防治:在播种前可使用温汤浸种的方法杀灭种子表面的白发病菌,具体做法为:55℃温水浸种1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去除秕粒,晾干后播种。

(3)种子处理:可选用35%甲霜灵拌种挤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或80%恶霸菌丹可湿性粉剂(恶霸灵20%+灭菌丹60%)按种子量的0.2%~0.25%拌种。

联系电话:0311-8850500

作者介绍:李明哲,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张爱岭,衡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篇7:谷子遇见豆子读后感

谷子遇见豆子读后感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叫《谷子遇见豆子》的书。

这本书家讲了一个叫谷子的小男孩家里来了一个外星人―豆子,豆子正因翅膀断了,不能飞回自己的星球,因此流浪到了谷子的家,两个小孩遇见后,谷子听了豆子的遭遇后,决定要保证豆子每一天情绪好、开心,帮忙豆子长好翅膀。就这样谷子每一天拿吃的给豆子吃。直到有一天,谷子的妹妹―叮可发现了豆子,可她没有像平常那样吼叫着告诉父亲母亲,而是和谷子一齐守护这个秘密……

谷子是一个怕黑的`小孩,他有一个父亲但不是亲父亲,他有一个母亲也不是亲母亲,谷子管她叫“阿姨”,他有一个妹妹但不是亲妹妹,从不叫谷子一声哥哥。豆子来自大木桶星,他最爱吃包子,他有一个妹妹也叫可可,他的父亲叫高粱,他的母亲叫荞麦。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是由包容和守信连结的。如果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友谊里没有这些东西,那这份友谊也就变得没有价值。

篇8:用谷子粉墙寓言故事

用谷子粉墙寓言故事

《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寓言”的: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其实我们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成语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牢》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语故事很简短,含着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寓言。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 伊索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篇9:矮子禾谷子多

矮子禾谷子多

岳优712是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继岳优9113之后选育的在米质、产量方面有突破性的晚籼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 (国审稻 2007026).

作 者:彭卫锋  作者单位:赫山区农业局,413000 刊 名:湖南农业 英文刊名:HUNAN AGRICULTURE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 关键词: 

谦逊的谷子作文

打谷子450字作文

辽宁省制约谷子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休戚相关散文

山重水复散文

原创 散文 随笔

团聚经典散文

落霞经典散文

精美散文

懂经典散文

谷子的散文(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谷子的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