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佛诗歌

时间:2023-03-27 03:41:25 作者:Yuji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Yuj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礼佛诗歌,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礼佛诗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礼佛诗歌

礼佛诗歌

1

拿起时,方觉沉重

放下

是快乐

我不明白

那个敞怀端坐的`老和尚

到后来也不过是消瘦了几分

说真的

你说苦去自会甘来。

而我却从未自在。

2

执着,方入苦海

回头,

是善哉。

我不明白

那个流离自渡的浪子,

到老来,也不过是油了一嗓腔白。

说真的

你说一切皆有定数,

我却还在苦等果来。

3

如是我闻一时

如是,

我闻千般佛义,佛信,佛智。

我不明白

那个年轻人,

到头来,也不过是笑的有些缅怀。

说真的

你说,万物皆有缘法。

我却强求因来。

4

佛说。

世间万物万般皆苦

如是我尝千般苦。

失去是苦,坚持是苦

追求是苦,执着是苦。

但你呵

这般早早来到世上,

为何,

却迟迟才悟。

篇2:作文欣赏:礼佛

作文欣赏:礼佛

正月初三,我们一家去东莞观音山拜佛。

进入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坐上观光车,顺着盘曲的山道上行。一路的近山突兀,远山逶迤;一路的苍翠满眼,清风拂面;更有一路的车来车往,行人络绎。

距山顶约一公里,到达停车场,我们下车徒步登山。一家人停停走走,大约花了半小时,终于远远望见一尊偌大的佛像屹立山顶。

走到广场,瞻观音佛像,须极力仰视。佛像高达33米,由999块3300多顿花岗石雕刻而成。菩萨端坐须弥莲座之上,头戴宝冠,身着天衣,左手持净瓶于胸腹,右手结成无畏之印。

广场上人头攒动,烟雾弥漫。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面若桃花的少妇,亦或是黧黑的青壮之汉,莫不手持香火,或望佛祷告,或闭目祈福,亦莫不是一脸虔敬满怀寄望。

敬完香火,我便去读刻写在佛像底座之上的《般若波罗蜜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经的意思说,宇宙间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天地山河、花鸟虫鱼以及我们的发肤身体,都是有形有相的,我们身体的感受、思想、行为、意识(所谓受想行识),却是无形无相的,这些外在的有相和内在的无相蕴合一起,就是色。

而无论是外在的有相或内在的无相,都是因缘合和成的,是没有独立自性实体的空幻,所以佛说色与空没有两样,色本身就是空,空也是色。举例说一块有相的布,是由纱线纺织而成的,但纱线本身不是布;纱线要靠棉花来纺成,棉花本身又不是纱线;棉花不能自有,要靠种子;种子不能自种,要靠人工天时地肥等等。布是由天时地肥种子人工众多因缘和合而成的,布本身不过是一个空幻的名称而已。所以布这个色体不过是一个无自性的空幻的不实之体,所谓色即是空,但也不是绝对的空,而是有着众多因缘的空,这个空中也有色,是谓空即是色。又举例说一人睡在夏天的凉席上甜美至极,无我无心。忽而被蚊虫叮咬而醒,心便有了叮咬的觉得。这个无相的觉得之色便是由我身与蚊虫集合的因缘而起,是一个因缘而生的无形的'空幻,但这个色空也不是绝对的空,里面有着我与蚊虫的因缘。

佛经说,有着受想行识和色身的我们由四大合和而成。地成就了我们的毛发和骨肉,水成就了我们的血液和分泌,火成就了我们的体温,风成就了我们的呼吸。而我们因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生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来,又因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贪且不知满足而又生嗔、痴,从而使人生长出无数的烦忧堕入苦海。

佛与肉眼凡胎的我们区别在于佛是参透一切的,知道一切皆是镜中花一般的不实之相,放下一切所有,得了了然自在。而我们却把一切空幻看作实在,企盼唯我所有,终究得到的只是满心的挂碍。

似懂非懂地默念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从庞大的佛像底座上拾级而下,走远了,抬起头,再看观音佛像,便从她极静的眼中和慈悲的面容上看出一丝笑意来。佛笑我心中满满,不知放下,反来求取,许下种种的心愿。

在观音山顶礼完佛,小憩,而后随着接踵的香客沿着极陡的石阶下行。

观音在身后,在头顶,仿佛随我而来,驻进心里。

篇3:佛的诗歌

关于佛的诗歌

是上祖留下的赤诚

是众僧必读的禅经

走近美丽的阿弥陀寺

古色古香的楼台阁亭

虔诚地朝拜我心中的佛

梵音净化着我的心灵。

经文诵声喧

香烟绕佛坛

是天地的赐予

是修心的自然

大唐盛世的晨钟暮鼓

是三千年文明的积淀

你就是一杯清淡的粥羹

和苦苦挨渡与修行的农禅

让污垢随风拂去

迎接最高境界的佛缘

经过了岁月沧桑的洗礼

经过了世人虔诚的朝圣

在大地的'每一处

开始落地生根,满树果丰!

佛啊

是人间缕缕香烟在升腾

伴着秦人描绘的繁荣昌盛

手捧着经卷

我醒悟卑微的生活

处处皆是禅的哲理神功

固守着长安幽静的草堂

念诵着终南的佛塔真经

仰望时光里的过往

佛的世界

是那样的无尘清净

佛把所有的苦难

用智慧化解为人间真情

美丽雅致的大阿弥陀寺

和秦域文化传播中心完美联盟

在汉唐两千年的佛国里

我看到了佛塔高耸着的尊容

她,成为历史摄人魂魄的一笔

佛啊,你在我心中

篇4:卧佛诗歌

卧佛诗歌

站在勐卧总佛寺的大雄宝殿外

放下相机,回望下午五点半的香炉

再久久地窥探殿上的金佛

再久久地参悟其中的两个字

卧佛,睡着的佛

一定是最高境界的佛

卧佛,盐井里的`佛

一定是参透庸常生命的佛

恕我愚钝

两座塔两棵树,怎么也分不清

哪边是一边树包塔

哪边是一边塔包树

树包塔,是不是塔的年纪更大

塔包树,是不是树的年纪更大

此时的墨妤

搓着塔基牵缘线的一端

在想什么心事

此时的小聪

仰望着菩提上

蛛网着的一片黄叶

此时的贵华

镜头反复惊扰着

菩提下唯一的水仙

此时的太氏富

镜头对着菩提树

下垂枝上的一片绿叶

前面,后面,侧面……

篇5:问佛诗歌

问佛诗歌

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在不经意的夜晚?

佛曰:不经意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错过真正的美丽。

问佛:不为人知的`美丽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佛曰:因为不为人知,才愈发美丽,人尽皆知,又何言美。

问佛:错过后如何弥补?

佛曰:于万千花中独拈一朵,于万千草中独移一株。

问佛:万千偌大,如何择之?

佛曰:万千虽大,心已有所向,路已明。

问佛:路既已明,缘何问佛?

佛曰:心有所惑,不居本心,是故问佛。

问佛:佛非万能,缘何问佛?

佛曰:问佛以明本心,以净本意。万千大道,殊途同归。

问佛:佛为何,存焉?

佛曰:佛为执念,信之则存。

问佛:既为执念,缘何存?

佛曰:梦未了,念难消,存以寄志。

问佛:佛度众生,缘何不渡己?

佛曰:执念不可渡。佛由心生,执念生佛。若无执念,既无问佛,亦无佛曰。

篇6:十万佛诗歌

十万佛诗歌

我不戴风铃,我只带来自己的风声

我把清泠泠的印迹当成买路钱

给山那边,海那边,隔世的那边

我把我自己跪下

我把我自己写进一捧黄沙

我卸下了指尖的丹蔻与俗世姓名

我的风声是个小偷,把我从黄沙中摘下

我小起来,芥子的叹息在我胸口堆起尘埃

怎么办——我就要飘到你16前

年老的西域滑进丝绸

忧伤开始明亮,它欺近我百思纠结的迷题

十万佛,我抬头于时空,我无能为力,我抬头看你

某种思虑吹灭了你的烛台

我接二连三的彼岸,掉在你的`膝盖

你依旧闭目,手里没有莲花

你依旧微笑,不说沧海桑田

你无声无息,不生不死,你无声无息,若生若死

夕阳滑过你的脸庞

你神色依然,不惋惜今日烟雨与青山

我更加小,答案提前

我开始慌张

我要去捡回丢在路上的影子

——在困窘暴露之前,我需要暂离开悟这个词

就象久别回乡的人

先正正衣冠

请宽囿我的贪婪,我已攀住你涯壁上的露珠

即刻就要替你活过来

篇7:暂别礼-诗歌

暂别礼-诗歌

凌晨未眠,但我不会忧伤。

静静躺着听着《错的人》,眼角的泪无声的在掉

阻止不了爱爱情的到来

同样你也阻止不了它的离开

你若爱爱,何必执着

他若爱,又何必沉默

抓不住你的无奈

是我歇斯底里的伤痛

分分合合已经麻木

不习惯的是你带走了所有给我的`习惯

你不会知道我想你的日日夜夜是有多痛

你也不会知道我爱你的时时刻刻是有多真

撕心裂肺的哭喊早已随眼泪蒸发

嗓子沙哑了,我却希望永远乐意不说话

这样我就可以完全可以用文文字来记录下我对你的爱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只不过我永远不会在你面前承认我的无助

因为你不会很难过

我又何必给自己揭起伤疤

为了你我拒绝一切暧昧

而此时我却觉得无比孤单无助

错的人

明知道爱情情并不牢靠

但是我还是拼命往里跳

明知道再走可能是监牢

但是我还是相信只是煎熬

朋友都劝我不要不要

不要拿自己的幸福开玩笑

但是做人已经那麽累假惺惺的想要逃

在爱里连真心都不能给

这才真的真正可笑

这才真正的可笑

爱得太真太容易让自己牺牲

太容易让自己沉沦

太容易不顾一切满是伤痕

我太笨明知道你是错的人

明知道这不是缘分

但是我还奋不顾身

可能在爱里面这样算笨

可能永远没有所谓永恒

但是我不愿放弃这里面一点点可能

宁愿笨也不想要悔恨

爱得太真太容易让自己牺牲

太容易让自己沉沦

太容易不顾一切满是伤痕

我太笨明知道你是错的人

明知道这不是缘分

但我还是奋不顾身

但我相信有点可能

篇8:沐礼诗歌

沐礼诗歌

他是待娶的“新娘”了!

在这良宵

为了那个老人临终的嘱托,

为了爱的最后之媾合,

他倚立在红毡毯。

一个牧羊妇捧起熏沐的香炉

蹲伏在他的足边,

轻轻朝他吹去圣洁的

柏烟。

一切无情。

一切含情。

慧眼

正宁静地审度

他微妙的内心。

心旆摇荡。

窗隙里,徐徐飘过

三十多个折福的除夕。……

烛台遥远了。

迎面而来——

他看到喜马拉雅丛林

燃起一团光明的瀑雨。

而在这虚照之中潜行

是万千条挽动经轮的纤绳……

他回答:

——“我理解。

我亦情愿。”

迎亲的使者

已将他搀上披红的征鞍,

一路穿越高山冰坂,和

激流的峡谷。

吉庆的.火堆

也已为他在日出之前点燃。

在这处石砌的门楼他翻身下马

踏稳那一方

特为他投来的羊皮。

就从这坚实的舟辑,

怀着对一切偏见的憎恶

和对美与善的盟誓,

他毅然跃过了门前守护神狞厉的火舌。

……然后

才是豪饮的金盏。

是燃烧的水。

是花堂的酥油灯。

篇9:节日去寺院礼佛常识

节日去寺院礼佛常识

着装要朴素大方

1.我们来寺院,穿着要庄严朴素,干净整洁。不要穿太过性感和招摇,要穿长衣长裤,免动人心念,自招过愆。

2.鞋子尽量穿休闲或运动鞋,不要穿高跟鞋,尤其是鞋子不要太响。

3.最好不浓妆艳抹、香水味浓烈。

进入寺院基本礼仪

1.遇到师父有礼貌,自动止步侧站并问候“师父好”。遇居士可微笑问候“师兄好”。

2.进入殿堂不要踩门槛,因传统建筑门槛为木制,用以挡尘避鼠虫防寒,长期踩踏易坏。

3.进殿堂不能随意敲打法器,法器是龙天眼目,随意敲打会有过失。

4.进入斋堂,手机调成静音。师父过堂时,自动排队等候。进入座位不从师父用餐桌前穿过,更不可从供桌前穿行。

5.用餐不可说话,取食物适量,不可浪费。用餐时咀嚼声音不要太大。餐毕凳子轻挪归位。

6.在寺院不能大声喧哗嬉戏打闹,更不能在寺院抽烟。

如何如法拜佛

1.拜佛前要洗净手并漱口,不可满嘴酒气到寺院拜佛。

2.拜佛一般拜三拜,每个殿堂供奉的佛菩萨都可以拜。

3.在大殿拜佛时不能在中间蒲团上拜,那是寺院方丈或住持的位置,应当在左右两边的蒲团上拜。

4.别人在拜佛时,不要从他前面走过,以免动人念头,应当从他后面过。

如何正确烧香

1.烧香最重要的不是香有多大,而是心有多诚。

2.为了环保尽量不要烧高香粗香,我们烧三支香就好。代表戒、定、慧,也寓意去除贪、瞋、痴三毒烦恼。

3.烧香后如果有剩香,不要乱扔,可以留到下次用,但一定放在清净处。

4.点着香祭拜前注意香头不要碰到旁边香客。

5.点着香不可用嘴吹,最好左手插香。

如何如法供养

1.不能拿酒肉等荤腥食品供佛,更不能在寺院烧纸钱冥币。可以供水果、鲜花、蔬菜、素食食品等。

2.如果想得更多福报最好是供斋,具体事宜可到寺院客堂办理。

3.如诚意供养法师,可准备红包。供养法师时要双手奉上比较虔诚。

4.如想供养三宝,可把钱放到寺院功德箱,随心随力,不拘多少。

其他所谓的“说法”是怎么回事

1.摸佛像、狮子头脚祈福或者扔硬币虽是向善行为,但不如日常生活中落实生活禅的信条;佛教认为福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

2.来寺院礼佛很吉祥,佛教从来没有规定说:女性生理期不干净不能进寺院。

3.香灰成分和草木灰类似,没有治病、保平安、驱邪的“神效”;如果是人造香精超标还会损害健康。

4.一般不允许拍照为了保护文物,不是“拍到不好的事物或不恭敬”。

5.佛教没有规定烧香许愿必须要三年。向佛菩萨祈愿不是交易,真正圆满愿望的是自己和行动的落实。

篇10:我与佛诗歌

关于佛,我读过《金刚经》

关于故乡,我是一匹黑色的马

关于三月,《金刚经》寻找今年的草长莺飞

佛说;红尘即庙宇,五脏亦庙宇

我说;我饿了

佛说;忍耐,顺从……

我说;叛逆,反抗……

佛以香火为荣

我的善良含在精卫鸟的口中

海,沧海、人海、欲海……

一只鸟的坚韧像刀刃割过的喉咙

佛说:今生是前世的延续

我说:佛是伤痛的`人给伤痛的理由

我一直拜跪,从松赞林寺到布达拉宫

我问佛;我是什么?

佛问我;我是什么?

我把自己丢失在经桶中

所有指尖转过经桶的善男信女

转不开我与佛主的困惑

沐礼诗歌

沐浴后的佛说诗歌

佛语录

礼怎么写

学佛前后心得体会

佛宽心语录

佛偈经典语录

有关佛的名言

佛的经典语句

礼的词语

礼佛诗歌(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礼佛诗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