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毛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关于从炮与炮台谈起的说明文,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关于从炮与炮台谈起的说明文,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 第1篇:关于从炮与炮台谈起的说明文第2篇:关于从炮与炮台谈起的说明文第3篇:关于从炮与炮台谈起的说明文第4篇:关于从炮与炮台谈起的说明文第5篇:从尊师谈起说明文第6篇:经济人与道德人-从囚徒困境谈起第7篇:仁者与智者-从道德与智慧的关系谈起第8篇: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从人教版初中第三册英语教学谈起第9篇:网络安全立法滞后与前瞻――从“吕科”事件谈起第10篇: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的法外思考从两件小事谈起第11篇:可持续发展的“强”与“弱”--从自然资源消耗的生态极限谈起第12篇:论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误区与对策-从案例谈起第13篇: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二)--还是从评价谈起第14篇:浅谈船舶避让操纵-从舟山沿海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谈起第15篇: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张力与统一--从斯密难题谈起第16篇:西部开发必由之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从和林格尔县的经济发展谈起
篇1:关于从炮与炮台谈起的说明文
网上一直流传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庸才,只有放错岗位的人才。诚然,佛祖的巧妙安排是庙宇更加兴旺,知人善任决定了事情的成败。就像再好的炮,如果不给它营造一个炮台,他变像破铜烂铁一样.
建立大汉王朝,开创四百多年基业的刘邦,原本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亭长,但是,他却在秦末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中笑到最后,这是何因?这绝不是一个历史的巧合,而是一个历史发展必然。刘邦说过:“治军,我不如韩信;打仗,我不如张良;抚民,我不如萧何;而之所以成功,大概是我能任用他们吧。”的确,正是刘邦的知人善任,才使他得到了天下。千里马虽好,却不如驯马之人巧用!
在国共十年内战时,国民党有各种先进武器,还有充足的后勤保障;而共产党可以说是小米加步枪。但蒋介石派人围剿的将领没有一个是得力的,有的忙于派系斗争,保存实力,有的隔岸观火冷眼旁观。于是让中共红军创造了“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最后更是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这不仅仅是毛泽东的英明,也是因为蒋介石管理上的失败。他不能知人善任,反令红军愈战愈强。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从一个大学生走到如今大公司的老板,除了自我的努力,还离不开他的帮手,被俞敏洪形象地成为“四大金刚”。是的,这四位大学室友对他的帮助不亚于他自己的努力。但他就是那位知人善任的佛祖,他的巧妙安排,才使自己的“庙宇”更加兴旺。
纵观古今中外,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其手下一定有一群能征善战之人;知人善任使其团队愈来愈众愈来愈强,才有后来的成功。
世上不缺千里马,但缺佰乐,以至于千里马被埋没;世上不缺人才,但却缺少知人善任的佛祖。世上不缺少先进的大炮,但缺少好的炮台,愿天下的大炮身边都有属于自己的炮台,让炮台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篇2:关于从炮与炮台谈起的说明文
说到炮和炮台,我就不得不说厦门最有名的胡里山炮台了,这是一个很出名的旅游景点,也是让我们可以观赏到炮台的很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今天我们的春游目的地就是胡里山炮台。在环岛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设计人员巧妙地利用经过加工的石材,在绿草中点缀出《鼓浪屿之波》的美丽音符。那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流淌着优美的旋律,不知不觉,把我们拥进了胡里山炮台。胡里山炮台建于清光绪十七年至二十二年(1891年--18),占的面积一万一千多平方米由炮台、弹药库、兵营等组成东炮台。现存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的主炮一尊,这就是国内遗留的最大的古炮??克虏伯巨炮。整个炮台完整地保存了当时的结构布局,为清末东南的海防要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据介绍,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3年)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会同闽浙总督提奏由厦捐募建胡里山炮台,配置德国克虏伯280mm(28生),主炮2门,120mm(12生),副炮2门,90mm(9生)小炮12门,炮兵140名,成为厦门八座炮(白石头、曾厝、胡里山、乌空园、磐石、武口、屿仔尾、龙角尾)大炮最先进,口径最大,射程最远火力最猛,军事设施最完整的总台、中心台、指挥台。我还听说胡里山炮台的克虏伯大炮曾进行过试射,大炮开炮时,威力无比,令人丧胆,曾厝安一带的房屋震塌,耕牛被炮声震得惊蹦一尺多高。胡里山炮台则是厦门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炮台回来,每个人的心里都被种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的名字叫做爱国,它正在悄悄地萌芽,茁壮成长!
篇3:关于从炮与炮台谈起的说明文
每年假期,妈妈都带我出去游玩,所以,我攀登过的名山也不少。即便这样,我也一如既往地喜欢我们家的“后花园”----炮台山。
沿着一条羊肠小路上去,就来到了我最喜欢的“体育乐园”----大草坪。它被一位住在小房子里的守林人用很多短短的、白白的小栅栏围起来的一块很大的草地。大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至少能在上面画出15块标准的羽毛球场地。在我特别小的时候,爸爸就每天领着我到这里锻炼,踢球、跑步、打球等等,每次都玩得热火朝天的。夏天的时候我尤其喜欢在上面打滚,因为这里的草软软的、密密的、绿绿的,在上面打滚,就像躺在一条绿色的地毯上一样,舒服极了!
沿着草坪的外环路一直向上走,就来到了炮台遗址。在这里,威武地挺立着四门对向黄海海岸的大炮,好像还在见证着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每次走近炮台,看见大炮时,我就仿佛看到了烈士们正横眉冷对带血的屠刀,殷红的鲜血染红了炮台山上的树木……
离开这里,我们继续往上走,就来到了看台。站在这里,大半个开发区的景色尽收眼底。很多大人带着孩子们在悠闲地散步。
沿着山路下去,就会看见一片湖泊。夏天,这里会聚集很多垂钓者;冬天,这里又是滑冰这的圣地。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春天时水里那一群群可爱的蝌蚪,看着它们成群结队、生气勃勃的样子,我感到了无比的兴奋。
每到节假日,炮台山上更是人山人海。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享受这里的清新空气和美丽的景色。有时间的话,欢迎你也来看看,看看我家的后花园----炮台山。
篇4:关于从炮与炮台谈起的说明文
在这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之际,我随着小记者团的脚步,来到了有着“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之美誉的漳州。
首先,我们到达了静湖公园,参观了美丽的静湖。随后,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来到了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南炮台!
龙海市港尾镇的军事古迹南炮台,位于漳州开发区石坑村屿仔尾东南临海突出部的镜台山上。炮台濒临东海,紧靠大陆,居高临下,雄视万里海疆。它与厦门岛上的胡里山炮台南北对峙,互为犄角,扼守着厦门海口,拱卫着祖国东南大门,素有“天南锁钥”之称。边看,我便想入非非!
“我们往里面走吧!”导游的声音把我从幻想拉回现实,“南炮台上原本有1个主炮,3个副炮!”导游介绍道:“3个副炮早已拆毁,主炮已于1953年拆走,现在这个主炮是模型!”我往上一看,果然看到了一个主炮,雄赳赳,气昂昂的望着大海!看着这个大炮,我眼前仿佛看到了当年那战火纷飞的场面,仿佛看到了这个大炮立下的种.种丰功伟绩!
这次漳州游,不仅是我这个星期天变得丰富多彩,也让我学会了许多知识!漳州,我会再回来的!
篇5:从尊师谈起说明文
从尊师谈起说明文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用知识的清水浇灌我们成长;老师是燃烧的蜡烛,为我们在人生路上点亮一片光明;老师是夏夜的鸣蝉,呕心沥血为我们讲述做人的道理……老师为我们付出,我们理应给予回报。因此,自古以来,“尊师重教”一直都是中华传统精神的核心的一部分。
无论是生活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岳飞、宋濂等人,还是在虚构的小说里的霍雨浩、史莱克七怪等人,他们身上所拥有的众多亮点中,总有那么一处亮点是“尊师重教”。
在面对武魂系诱人的条件时,霍雨浩只是对他的老师承诺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因为他对老师的一片尊敬之心,引导他最后走向了成功。还有蓝倾、蓝绝两兄弟,虽然老师对他们十分严格,但他们一直未有半句怨言,始终毕恭毕敬,在得知他们老师去世的消息时,也是悲痛万分。
在古时,老师一直是高高在上的人物,不是一个可以一起玩闹、谈天论地的朋友。但现在的`我们却可以和老师离得这么近,可以和老师分享悲喜。老师已不再是一个完全严厉、不近人情的形象了。既然我们现在能与自己应该去感谢的人离得这么近,我们更应该在生活中“尊师”,在课堂里“重教”。
在楼道里遇见老师,哪怕步履匆匆,也要记得停下来给老师一个微笑,一句“老师好”。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无需多少花言巧语,一句问候也是一个传递温暖与感谢的方式。进入老师办公室的时候,要记得先得到老师的允许,毕竟老师在辛勤地为我们备课,贸然打扰总归是不礼貌的。在课堂上要尽量少说闲话,让老师上一节舒心的课,我们也可以从中多多获益。这都是“尊师重教”的一部分。
我不曾去讨厌任何一位老师,因为我不能理解为人师表的不易;我不曾嘲笑任何一位老师,因为我不懂站在讲台上所需要的勇气与学识。每一位老师都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去尊重的。我想,我们要真心去体谅为了我们付出了许多的老师,更要将“尊师重教”的中华传统核心精神一直弘扬传承下去。
窗外雁阵掠苍穹,窗台盆景枯复红。是谁淳淳如父语,教我更上一层楼。
试卷如飞扬的雪花片片落下,是谁熬夜点灯只为批阅完最后一道稚嫩的题目;粉笔道道刻画下几年的春秋,是谁让堆积如山的粉笔头掩盖了汗水与辛劳。是谁无怨无悔的付出?是谁呕心沥血地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可又是谁,在他的眼角画上了皱纹,给他的发鬓染上了霜华。
一直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老师们,谢谢你们的包容和教诲!
新一年的教师节就要到了,在这里,我想深深地对我的老师说一句:“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岁月无可回首,愿您幸福平安!
篇6:经济人与道德人-从囚徒困境谈起
经济人与道德人-从囚徒困境谈起
市场失灵更深层的原因是“经济人”走入了“囚徒困境”,经济人的合作是摆脱困境的最佳选择,而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经济人的合作靠个人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但是,政府失灵证明它也不是解决困境最有效途径,经济人难以摆脱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本性利己,因此,“经济人”向本性利他的“道德人”转变,才是“经济人”走出“囚徒困境”的可行之路.
作 者:李刚 黄正华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4 6(2) 分类号:B82-053 关键词:经济人 道德人 政府 合作篇7:仁者与智者-从道德与智慧的关系谈起
仁者与智者-从道德与智慧的关系谈起
由于求真和求善的侧重不同,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智在德前,智慧为四德之首,而孔子则强调仁在智前,仁为三达德之首.孔子所说的仁者与智者乃是道德境界不同的两种人.从人类社会的大背景来看,仁者与智者追求的价值目标及采用的'手段有明显区别,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但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 者:王磊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陕西,宝鸡,721007 刊 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AOJ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 23(4) 分类号:B82-05 关键词:仁者 智者 道德篇8: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从人教版初中第三册英语教学谈起
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从人教版初中第三册英语教学谈起
一、前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在这一国度里与人进行正常的交际。现行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有意识地安排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力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这也要求教师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教学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热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息息相关(胡文仲,1997)。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一个跨国公司若想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创造高效益,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是经济成功,而且是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2.了解文化知识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宋飞,1998)。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语言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杨平,1994)。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 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如:grammar school可以望文生义为“语法学校”,实际上现在指为升大学的学生而设立的中学,即大学预料。
3.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王勇,1998)。我们必须明白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明白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
三、文化教学的内容
人教版初中第三册课本的内容设置很大部分是结合日常生活、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展开各种交际会话,因此文化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与各种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
1.称呼语
在Lesson 34中楼上的住户因为给楼下的住户带来噪音而道歉说:“I’m very sorry, comrade.”“comrade”是很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称呼。在西方,常用Sir和Madam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在英国,对十几岁或二十几岁女子可称呼Miss。但是,有时陌生人之间也可用表面上很亲密的称呼,例如:love,dear,pet, honey,sweet-heart等。这在英国某些非正式场合用得特别普遍,如在市场上商贩和顾客之间,在公共汽车售票员和乘客之间。但是,最近有些女性(特别在美国)反对男人这样称呼她们(潘景森译,1987)。
Lesson 34中一班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一间工厂,学生们称呼一个工人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在许多农村,同村的平辈基本都以兄弟姐妹相称,尽管他们未必有血缘关系。但是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Jenkins”,“Auntie Brown”,对方听了可能会觉得不大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Don”(胡文仲,1997)。
应该指出,按英语习惯,亲属之间是直接用名字相称的。如果不用名字而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称呼长辈时往往降一辈来称呼。例如:great uncle可称Uncle Jim。实际上,用Great-Uncle Liu之类来称呼一个人,听起来不太顺耳,而且许多西方人也不喜欢别人用grand-或great-之类来强调自己上了年纪(邓炎昌,1995)。
2.感谢与答谢
“Thak you”这句话不论中、英文都用得很普遍。它用来对许多事物表示感谢。例如,对礼物、邀请、帮助,或对主动提供帮助、其他种类主动提供的东西表示感激。但是如何准确地使用这句话,两种语言之间是有差别的。如 Lesson 1中给老师送礼物时的一段对话:
-Happy Teachers’Day, Miss Zhao!Here are some flowers for you, ith our best wishes!
-What beautiful flowers!Oh, a diary, too.Thank you!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所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地道谢(胡文仲,1997)。
对于别人的赞美,中国人通常会否认以表谦虚,但英国人往往以“Thank you”来接受。
汉语里在亲密朋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是不大习惯用“谢谢”的。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者表示在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但是,在英语中,不管是对陌生人还是亲密朋友,几乎在一切情况下都用”Thak you”,不用则常常显得太无礼,可能会被误认为这个人把别人的帮助当作是理所当然的。
“Thank you”除了用来表示感谢之外,还可以纯粹地表示礼貌。当一样东西从一个人手里转递到另一个人手里时,那个人习以为常地要说“Thank you”。如:当学生把练习本送交给老师时,老师一般要谢谢学生;如果某个人给别人打电话,在通话结束时,对方会感谢另一方打来电话,即使彼此并未有什么特别的帮助,也可能会讲这句话的(潘昌森译,1987)。
3.恭维与赞扬
恭维语在美国社会的各种场合经常、广泛地使用,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它们就象问候。感谢及道歉语一样成了一种套话。在美国社会中,人们通过赞扬、夸奖来鼓励某些合自己心意的行为。在美国学校,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赞扬来鼓励学生,如:
You know something, Tom.You did a good job.
又如 Lesson10中,Class 3的学生赢了校运会的接力赛,老师在班上称赞道:
Well done, everyone!
人们也通过赞扬和恭维来建立及维护社会关系,还常用它们来代替道歉、问候、感谢等套语,如:
That's a delicious dinner. Thanks for having us.
也用它们来缓和批评的锋芒,如用 compliments+but/though+criticism的形式:
Listen, I think you are doing a good job with their classes, but please tell them to stay out of the office at lunch time.
两位关系密切的朋友之间,在坦率地评价对方做的事情之前通常要先赞扬一番,如:
On the whole, the play was a great success but the ending still left something to be desired.
两位近来不曾相见的朋友或同事再度相见时常恭维几句作为问候的一部分或代替问候套语,如: Hi, Mary,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You look so good. You've lost weight.(吴长镛,1996)
在美国社会中赞美、恭维语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恭维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的财物、个人在某方面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美国人一般避免恭维后者。因此恭维别人的发型很多,恭维别人漂亮的头发很少。人们经常恭维别人漂亮的衣服或明显的减肥,但很少恭维别人说:“You are beautiful”而常说:“You look nice/You are looking good today.”一方面,“good”和“nice”比”beauatiful”要弱;另一方面,用了look似乎表示这种状况并不是永久性的,而可能是努力的结果。有时在这种笼统的恭维后面再具体恭维某人的发型、服饰或减肥。人们经常赞美的其它东西是家具、房子、汽车及别的财物,如:“I think your apartment is fantastic.”有时也称赞对方的孩子可爱,偶尔也夸奖对方的其他亲戚、朋友等,如:“Your baby is adorable.”“I like your friends.”
除上述诸方面外,赞扬、恭维得最多的是某人通过努力或技术做出的成绩,如干得很好的活、技巧很高的比赛、一顿好饭等。在这一类的赞扬、恭维中,人们的注意力不放在某人的技术、天才或艰巨的工作本身,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努力的结果,如:“You do this kind of writing so well. It has just the right tone.(吴长镛,1996)
对别人的赞美、恭维,最普通的回答是说:“Thank you.”有时人们甚至可同意夸奖的话,例如:
--What a lovely room you've got!
--Tank you. Personally I think it's one of the nicest in this block.(潘景森译,1987)
但是象这样表示同意的话通常只能用来谈论东西,而不能用来谈论能力。有时可以否认或贬低受赞美的东西的价值,但又不明显地 否认对方的赞美(即部分接受,部分不接受)。做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未具体受赞美的某种特性。如:
A: Oh,this house is adorable.
B: Well, it's really small, though.(吴长镛,1996)
有时可以作相应的讨论,既不表示直接接受又不断然拒绝,如:
A: That's a lovely blouse you're wearing!
B: Well, I went shopping on Saturday and happened to see it in one of the stores.
有时也可以用夸奖话回敬对方,如:
A:You are looking very smart today.
B: Thank you. So are you.
有时也可以老老实实地讨论夸奖活,如:
A: Oh,you've had your hair permed!It looks beautiful.
B:Do you really think so?I wasn't sure whether it suited me or not.
如果感到夸奖的话不真实,可以老老实实地表示不接受。如果中国人主要是出于礼貌夸奖外国人讲的中国话,那么外国人就可能这样回答:“Oh, I wish that were true!”(潘昌森译,1987)
当别人称赞自己工作干得出色,回答时往往说自己运气好或者工具好,也可说是由于努力的结果,而非天才。如:
①A: Boy,that's nice work.I don't know how you do it.
B:It's easy when you have good tools .
②A:I really like the way you play banjo. I heard some licks there I'd never heard before.
B:Well,they just come from sitting and practising.
在美国社会中,绝大部分赞美、恭维的人和受赞美、受恭维的人年龄、地位相仿。如地位不同时,通常是地位高的人称赞、鼓励地位低的人,称赞他们的能力、表现等。而地位低的人称赞、恭维地位高的人的时候,通常是赞美、恭维他们的外表或个人拥有的财物等(吴长镛,1996)。
四、文化教学的方法
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 比较法
2. 比较外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可以从称呼、招呼语、告别、作客、谦虚、道歉、
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 较。如Lesson17中表示关心的对话:
A:Hello,you look tired today.
B:Yes,I went to bed too late last night…
A:You'd better go to bed earlier tonight if you can.
这样表示关心的建议在中国比较普遍,但根据英文习惯,A只须说“ I do hope you'11 be feeling better soon”或“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这类肤浅的说法以表示关心。反之,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除非双方是父母子女关系(潘昌森译,1987)。
2.课堂交流或专题介绍
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较直观地了解外国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有什么节日,怎样庆祝节日,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讲出自己的观点。有时可以邀请中外有关专家以及曾经留学或访问过英语国家的人士作这方面的专题报告、系列讲座等。也可以建议学生多读国外有关游记、人口统计、民意调查、官方思想研究、时事评论等方面的书,从中了解文化。
3.阅读文学作品
由于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要想了解新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4.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例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de”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邓炎昌,1995)。
5.角色表演
教师让学生熟读课文对话后.学生派定角色,进行模仿角色表演。如Lesson 1 中教师节学生向老师送礼的一段对话,学生可以进行模仿表演。初时可跟课文一样,待熟练后,可以表演进其它东西和回敬各种赞美的话语。
6.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了,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常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人们的喜怒哀乐,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演剧。从演剧的反复排练中切身地体会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也可以搞化装晚会,使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置身于异国文化的生活中。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既要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训练,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实际交际能力。而培养交际能力,离不开了解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是培养语言得体性的重要前提。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
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重视中外文化的差异。让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在平时看报或读书时,做个有心人,尽力摄取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主要参考书目:
1.潘昌森泽,Hesen Oatey著《与英美人交往的习俗和语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2.李立贵“谈谈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方法”,《国外外语教学》,1998
3.吴长镛“美国英语中的恭维语”,《国外外语教学》.第1期
4.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宋飞“文化背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外语教学》,第2期
6.扬平“词汇的社会文化特征”,《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年第3期
7.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外外语教学》,19第4期
8.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华南师范大学外语文化学院 梁绮云
篇9:网络安全立法滞后与前瞻――从“吕科”事件谈起
网络安全立法滞后与前瞻――从“吕科”事件谈起
沈木珠人称巴蜀“网络天才”的吕科,因在河南北网信息工程公司AWE网络程序中安置逻辑炸弹及擅自取走原程序代码,而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被羁押46天后释放。这是因为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二百七十六条规定及我国《计算机安全保护条例》(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均不能适用吕科的这一特定行为,即按现行法律,吕科所为并不构成刑事犯罪;按现行法规,吕科的“破坏”也未达到受惩处的后果。其安置逻辑炸弹虽可导致北网开发的AWE软件瘫痪,然根据我国《软件产品管理暂行办法》也不能追究其责任。不过,法之不罪,并不说明吕科所为没有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某种破坏或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构成某种侵犯。我国《条例》第二条所解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就包括了AWE之类的开发。这里,笔者并无丝毫认为吕科已触犯刑律的意思,笔者重视这一并未犯法的“无罪”事件,完全基于该事件对我国网络安全敲起了警钟,对网络立法提供了启示。
我国《条例》发布于1994年,一方面由于没法预计今日网络可能发生的破坏行为,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立法之笼统、含糊的影响,数十条文竟无一具体适用今日之网络犯罪。该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七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与其说是律条,不如说是一般号召。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二十三―――二十五条,虽有警告、罚款、刑事犯罪等说法,但没有一条能让安置逻辑炸弹的吕科对号入座。还有新刑法颁布于,其中第二百七十六、二百八十六条虽有对妨碍公共信息犯罪的规定,但由于吕科的行为并未“后果严重”而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笔者以为,公共信息关系到我国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事属重大,故破坏计算机网络或信息系统安全的任何行为,一旦实施,则不论其造成的后果轻重,均需承担法律责任,其分别应在于是承担刑事责任还是民事责任而已。须知我国计算机网络基础建设十分薄弱,电子商务市场远未形成,鉴于国际网路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的严峻形势,绝容不得任何国民或技术人员对网络或信息系统的任何“监守自盗”或毁灭性破坏。众多网络公司老总所说“这样的天才我们不敢用”,并非要挟,此风不刹,的确网无宁日。不难想象,如果中国的程序员都像吕科那样利用其程序设计或其他权利实施了某种破坏行为而不必承担责任,我国的网络和商务发展恐怕就要大受阻碍了。
其实,我国法律制裁不了吕科实施了的破坏行为,但是,社会责任、商业信用、职业道德却已对他作出了谴责。吕科受雇于北网公司,参与AWE项目开发,理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一定的商业信用,这是起码的职业道德。姑且不论北网并未扣发吕科参与设计AWE的奖金,就是北网真的有不兑现AWE销售后其应得资金之企图,吕科也不应在此前擅自设置时间炸弹并告知其父,成为其父后来索金25万元的要挟,而且在炸弹限定时间的203月1日之前并不见吕科任何解密或坦言置弹的行动。我国法律对于这类违反商业信用和职业道德的网络破坏行为,不管其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均应作出惩戒,这就是本文认为我国网络立法滞后的原因。鉴于我国信息系统管理之薄弱,国内法律国际游戏规则与不相吻合的局面,为保障21世纪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安全的前瞻性立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网络安全的概念,包括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后者,公安部经国务院批准,于1912月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但与前者《条例》一样,偏重于一般性的行政管理、国家安全和治安处罚,两者的“法律责任”,也没有太大差别。前者危害计算机安全的事项只涉及计算机病毒,后者增加了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增加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两项活动。但是,触犯以上规定的`,如无违法所得,仅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尽管末尾都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但何为构成犯罪行为?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没有明确规定。新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所指危害行为有轻重之分,法规似无厚薄之别,吕科及其事件就是在这种两者都管不着的情况下,退而按“劳资纠纷”处理的。
说我国网络安全立法滞后人们可能已经能够接受,但是,要求前瞻性立法,则可能备受指责,甚至认为是脱离现实的天方夜谭。的确,立法前瞻并非易事,然也不是绝无可能。美国二百多年前的宪法就颇具前瞻性,仅其关于司法的规定就使最高法院开创了美国司法进步数百年的基业。当前,网络安全立法并非瞎子摸象,而是有诸多国际立法可供参考,更有各国司法实践可供研究。笔者认为,当前网络安全法必须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加强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众所周知,电子商务是21世纪贸易的主导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掌握国际电子商务的主动权,更在律法的制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意图左右国际电子商务的立法,克林顿甚至邀请著名黑客到白宫商议网络犯罪问题。这是因为他们深知网络安全保护是一个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的轴心。我国电子商务起步并不太晚,技术也非落后,但是发展却十分缓慢。以为例,财政部公布的交易额仅5500万元,大约为美国的数万分之一。这除了与我国计算机普及率低,信息网络系统设施相对落后,以及网上税收、保险、合同效力等规范不到位外,电子支付与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及个人隐私保护等网络安全问题缺乏保障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我国电子证据、电子签名效力之含糊,也无不制约着企业和个人进入电子商务的信心。兼之想到国际“黑客”、国内“黑手”随时可能侵袭计算机信息系统,年轻一代程序员之缺乏职业道德等,无不使电子商务的主体―――企业和服务商望而生畏。当法律对这一切束手无策,当网络程序破坏行为只是轻微的治安警告或因有不当收入才加5000元罚款的时候,立法的滞后对电子商务发展的限制便是可以理解的了。
其次,建立加密解密的法律规范。随着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网络并导致巨额损失的事件不断发生,如何利用加密技术以保护网络和交易安全,近年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切的焦点。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为此制订了资讯系统安全准则,美国《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也提出与OECD合作建立更安全的全球资讯网络(GII)系统。然我国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法规却至今尚未对加密解密标准和制度作出规定,而各国电子商务法尽管规定加密技术方案不一,但对于采用加密技术提高网路安全系统的认识却是基本一致,特别在以法律手段消除各种不确定因素,建立消费者信心,促进市场成长这一点上,几乎没有异议。
第三,加强网络个人资料隐私权保护。随着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个人资料被窃取、泄露成为消费者或网络使用人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美国在线(AOL)公司因为不当将其订户资料透露给海军,导致一名同性恋倾向的订户遭受海军的撤职处分之后,这种关心转变为担忧。事实上消费者的担忧是有根据的,因为在网络上使用最广泛的全球资讯网中,凡使用浏览器都面临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使网站能够了解使用者的相关资料而消费者却无法拒绝,也无法删除该项功能。对此,美国除加强司法对个人稳私的保护之外,还特别发起业者自律的运动,要求网站宣示对所有到访
网友个人资料严守秘密。
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迄今没有任何规定,对网络个人资料更未明确相应的保护。宪法第四十条虽规定“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但此项并不明确包括网络上的个人资料或隐私。因此,在网络利用日趋便捷,网络资料储存交换日渐普及的今天,消费者的个人资料如何保护,服务商对取得的个人资料应如何利用和流通,是我国网络立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由于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名誉和人格尊严均不包括隐私权,网络个人资讯和隐私保护的立法所涉问题更为广泛,阻力也更大。然互联网络超越时空的特点却时刻提醒我们必须重视与国际立法趋同的取向。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台湾地区已于1995年8月订立了《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并于次年发布施行细则,对网络个人资料的取得与利用等作出详细规定。欧洲共同市场理事会为统一规范其会员国对个人资料的保护,也于1995年10月通过了自动处理个人资料保护公约,并于11月通过欧市保护个人资料的指令。美国则早于1974年就订立了隐私法,并于1986年订立了《电子通讯隐私法案》,近年,虽没有特别针对网络个人资料保护加以规范,但通过一系列的判决和过去的立法,保护了民众的隐私权及个人资料的安全,如美国海军对该同性恋倾向官员的撤职处分就为美国法官所禁止。
随着科学的进步,事物的发展,网络安全立法的前瞻,应当充分顾及网络的特点。如防止信息系统作案犯罪,要考虑到网络无界无域;设立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要考虑到计算机电子数据的无纸化交流与存储;建立电子认证与审查机制,要考虑到市场虚拟、商家信誉及国民对电子交易的忧虑等问题。如广东省制定《对外贸易实施电子数据交换暂行规定》规定了电子数据服务中心应有收到报文和被提取报文的回应和记录,以及发生争议时以该中心提供信息为准等,就是考虑网络特点和国家现状立法的一个例子。还有北京,上海等地方电子商务法规也都为提高电子交易的安全系数作出了努力。
篇10: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的法外思考从两件小事谈起
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的法外思考从两件小事谈起
潘佳
去年春节,恰逢姐夫从韩国回来,讲述了他在韩国工厂的工作经历:一天晚上,工人加班忙完了自己的工作,第二天,领导检查验收,仅仅因为产品的粗糙不符合韩国的工艺标准就把所有的未加工玩的整个车间的半成品全部扔掉,既没有训斥工人,也没有因此发工人的钱。工人们除了惋惜之外,自此以后在没有出现过类似事件。
还有一次,我的日本朋友请我从老家稍带几袋家乡特产驴肉,说他的孩子喜欢吃。并一再嘱咐不要路边散装的,要正规厂家生产的,要看卫生标准和生产日期。我爽快的答应了,当时总觉得他的做事有些苛刻。
先说说第一件事,如果这件事在中国发生。情况必然是相反的,工人受到苛责,惩罚,产品凑活用,或者继续加工整改。笔者并不是想象,在很多工厂看到过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我们的法律不完备么,仅仅是我们没有监督么,是标准的问题么, -----―依笔者所见,都不是问题所在,而是观念和文化环境使然。法制文明是体现在无处不在的细节上的,在韩国,产品质量与服务的要求与人的管理是分离的。从一定角度,对劳动者的人性关怀和产品质量与服务的“苛刻”要求造就了发达的企业伦理与员工忠诚感。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倾注于产品,产品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回馈你。()时下流行的量子物理学原理经常引用的例子――会感知的水,充分诠释了这个原理。说到底,产品是个人心血,人文关怀和道德良心的结晶。市场经济下的产品竞争,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竞争,社会观念的竞争,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优势来源于良心和爱心,这是单靠制度根本无法达到要求的。军事化的管理,粗放,落后,单赢,和剥削式的企业文化预示着一个民族的危机。现实告诉我们,法治的信仰和宗教的信仰常常联系在一起,伯尔曼教授曾经探讨过西方法律信仰的危机,在笔者看来,中国式信仰的'危机更可怕,一方面,全面西化的当代中国法制化面临西方文明的兼容困难,另一方面,利益分化在急剧流变的时代极大挑战着主流文化影响力的扩散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发展。
再谈谈日本。日本文化的特性是精细,这源于其海岛文明和儒家文明基因以及本土的大和传统。反映到消费品的选择上是精益求精。日本的食品是全球最精细的,服务也是最好的。产品和食品做到细致入微,消费者利益照顾得无微不至就不足为奇了。日本的公司治理文化中,所有者和公司代表谁的利益是不同的。日本企业的集体属性,人和属性更加明显。员工和所有者及高管的利益纽带牢固,有着强力的团体认同和社团归属感。作为最听话的民族,通过法律突出高层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企业整体的守法程度很高。忠诚不仅体现在人和人之间,任何企业之间,还体现在让人和产品之间,食品之间,人和服务之间。日本的每一产品都很精美,你可以充分体会到生产者所倾注的努力和认真。会感知的水的试验就是日本学者通过实验证明的。
我们的产品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如果没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和观念反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篇11:可持续发展的“强”与“弱”--从自然资源消耗的生态极限谈起
可持续发展的“强”与“弱”--从自然资源消耗的生态极限谈起
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有强弱之分,本文对这两种可持续发展观进行了理论梳理和介绍,以模型分别指出了实现这两种性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分析表明,忽略自然资源消耗生态极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弱”性质的'可持续发展.
作 者:李志青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经济学系,上海,200433 刊 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2003 13(5) 分类号:X22 关键词:强可持续发展 弱可持续发展 生态极限篇12:论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误区与对策-从案例谈起
论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误区与对策-从两则案例谈起
摘自《幼儿教育》10月作者:孔起英
先来看一段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实录:
(幼儿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教师展示毕加索的作品“和平”。)
幼儿:真好玩!
幼儿:哇!
幼儿:他们在跳舞哎!我也想跳舞(站起来手舞足蹈)。
教师:好!(拍手示意幼儿安静下来。)现在还是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不要讲话,听老师讲,老师会把画家在这幅画中画了些什么告诉大家。
(教师停顿片刻。等待幼儿安静下来。)
教师:这幅画的名字叫“和平”,是一个叫毕加索的人画的。他是一个大画家,他一生画了很多画,我们大家也要像他那样画画.将来做一个大画家。现在.我们来看看画家在画中都画了些什么。
苏珊・朗格认为,“审美情感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令人兴奋’的情感,是欣赏优秀艺术时被直接激发出来的,是人们认为艺术应当给予的‘快感’。”[1]因而任何一种不考虑个体感受的关于艺术的讨论都有可能完全歪曲所研究的现象。”[2]对儿童艺术心理有颇深研究的加登纳也认为,在儿童的审美与艺术活动中,“只要他的情感生活变化了,那么他便以欣赏者的身份参入到艺术过程中去了”。[3]在以上这段实录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幼儿的情感被一幅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激发了,他们“肆无忌惮”地表达着自己的激动与兴奋。我国古代文论《诗・大序》中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虽为说诗,但我们完全可以用来描述孩子们处于强烈的高峰体验时的那种状态:有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用“好玩”这样儿童化的语言来赞美作品;有的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用一声“哇”来表达惊奇之感;有的则情不自禁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运用肢体语言多通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儿童发展得不太成熟的语言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时,他们就运用先前的动作模式和表情模式来“痛快”地表达自己的强烈感受。也就是说。此时的儿童是“更自发的、更表现的、更单纯的行动的、更自然的、更无控制和自由流露的”。[4]而且“嗟叹歌咏”“手舞足蹈”本来就是人类最早与生活相接触、表达自己的主观态度、表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最为自然的方式。所以,我们在研究儿童的情感时必须关注他们语言动作的变化。应该说,这些都是儿童审美情感的自然而真切的流露,具有儿童自身的特点。
然而,教师面对幼儿的反应又是怎样做的呢?“好!(教师拍手示意幼儿安静下来。)现在还是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不要讲话,听老师讲……”言下之意是欣赏美术作品时只能安安静静地坐着。“老师会把画家在这幅画中画了些什么告诉大家。”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位教师看来,学习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审美活动也不例外。儿童要学习的就是关于美术的知识,而不是自己对这幅作品的感受与体验。同时,“我们大家也要像他那样画画,将来做一个大画家”这句话也充分显示出这位教师的艺术教育目标是培养“大画家”,说明这位教师还不了解美术欣赏活动的特质以及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此外,“老师会把画家在这幅画中画了些什么告诉大家。”“这幅画的名字叫“和平”,是一个叫毕加索的人画的。他是一个大画家,他一生画了很多画。”这些话也隐含着教师的另一个教育观念.那就是教师的职责是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教给儿童,教师的任务就是将自己“水桶”里的“水”倒到儿童的“杯”里。这位教师关注的是教师教的行为,而不是幼儿学的行为。也就是说,在她的心目中,教师是权威,幼儿应听从教师的讲解.而不能有在她看来是“不对”的那些知识和行为。
下面是一个类似的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片段实录:
教师:蓝印花布还可以做什么?
幼儿:可以做新衣服。
幼儿:好去举行婚礼。
教师:这样漂亮、快乐、欢喜。
幼儿:我想做成蹦蹦床在上面跳。
幼儿:我真想把它做成一艘美丽的船,做好了去航海。
教师:你好好想一想.布能做船吗?布是不可以做船的.会沉掉的。[5]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回答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幼儿面对教师的提问,作出“可以做新衣服”“好去举行婚礼”的回答时,教师不是进一步引导幼儿产生情感体验,而是用自己的体验代替幼儿的体验:“这样漂亮、快乐、欢喜”。这样做无疑是将教师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幼儿,剥夺了幼儿作为主体主动体验的机会。第二.当幼儿说到“我真想把它做成一艘美丽的船,做好了去航海”时,教师却说:“你好好想一想,布能做船吗?布是不可以做船的,会沉掉的。”其实幼儿在说“我真想把它做成一艘美丽的船”时已知这不可能是真实的,但教师忽略了幼儿的这一假想前提,把审美活动当作科学的认知活动,用科学知识学习中对客观事实作“正确”与“错误”判断的标准来衡量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想象。殊不知,艺术是一种创造,在艺术审美活动中,“你给他一个世界,他立刻可以创造出无数世界来还给你”。[6]孩子们对缪斯充满了渴望.这种渴望在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深深地培植在他们生命的胚芽里,又在与父母、兄弟姐妹们的相处中,在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中得到加强;但是现在,这种渴望突然与强大的约束力量相遇,而且这种力量似乎处处与它作对。”忉试想,假如吴承恩的老师也对他说。“你好好想一想,汗毛能变成人吗?汗毛是不可以变成人的!”那么.很难说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西游记》这部经典巨著!吴承恩恐怕也只会成为“缪斯天性意义上的`残废人”。[8]
通过观察与思考,我们可以归纳出美术教育中的几个误区。
 1.把审美教育作为德育、智育的工具与手段,较多地挖掘审美对象的真与善的内涵,强调“辅德与益智”功能,忽略审美教育自身本质性的功能。
 2.重视美术模仿,忽视审美感受,以致完整的审美教育体系不复存在,幼儿人文素养的培育无处落实。
 3.采用学习科学知识的一套方法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使艺术作品成了一堆与幼儿鲜活的生命毫无关系的、被肢解了的“死”知识。
 4.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以艺术文本为中心,将自己掌握的有关艺术知识无条件地灌输给幼儿.尤其强调创作者原义或批评家的观点的权威性,忽略幼儿自身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体验,忽略幼儿与艺术文本所进行的平等的心灵对话,久而久之。幼儿除了被动认同教师及其知识,没有自己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和体验,根本不可能产生审美愉悦。丧失了审美能力,审美素质的培养是一句空话。
因此,要想成为“具有缪斯灵性的教师”,就要深入了解幼儿.思考艺术审美活动的特质,真正以富有成效的艺术审美教育促进幼儿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
1.正确认识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把握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和提高审美情趣这一核心价值。我们既要关注幼儿美术教育作为手段的价值。更要关注其目的性价值;既要挖掘它的“辅德与益智”功能,更要注重它对幼儿艺术修养养成和审美情趣提高的价值。在美术活动中,要把幼儿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幼儿对审美对象的视觉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情感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那种只注意目的性的美术教育或只注意对象性的美术教育都是失之偏颇的,都容易割裂幼儿的整体化发展。
 2.为达成上述目标,美术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关注学科内容与幼儿已有经验(日常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契合点;既关注幼儿对艺术作品、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的欣赏与感受,又关注幼儿个性化的表现与创造,并倡导幼儿用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来表达思想情感,美化生活,通过参与艺术活动进一步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3.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幼儿在意义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要注重幼儿自身的审美体验与艺术想象等.强调幼儿与审美对象的对话.鼓励幼儿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意义世界。审美活动就其本然状态而言,突出地表现为体验性,而不是认识性。情感体验性始终是主要的、决定性的,而认识性则是次要的、从属的。审美活动以主体的情感体验为基本特征。审美对象也不是认识的对象,而是经验的对象,人的审美经验是在审美阐释的过程中逐渐丰富的。美术的审美功能是美术的认识功能、德育功能、娱乐功能的安身立命之所在,美术的其他功能始终是以审美功能的发挥为基础的。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教师不应给幼儿提供明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幼儿在目标和问题情境之间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当幼儿遇到困难时,作为引导者、支持者的教师应对幼儿学习特点和问题本身作深入的理解。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但教师始终应明白。“无论何种技术,其应用不应该是为技术而技术,而应该以促进艺术学习成功与否,以学生达到艺术的和智慧的目标如何来衡量。技术的目标不在于学生使用某特定技术的程度如何,而应该以增强学生在丰富的新资源和新信息中融会贯通和建构新意义的能力为宗旨。其有效的成果应该表现在学生对技术手段、艺术技法和艺术追求之间关系的透彻理解。”[9]
 4.要关注评价的价值。强调评价的发展功能与内在的激励机制,要让幼儿人人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个个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能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水”,即要求幼儿自主地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学力。要注意将过程评价与作品评价相结合,可以采用幼儿自述(反思)、教师欣赏(提供“支架”)、同伴欣赏(去自我中心)等不同的评价方式;特别要注意从幼儿个体的纵向发展的角度来积极地、具体化地评价,即以鼓励幼儿取得的进步为主,同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建议。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著.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459
[2][3]加登纳著.艺术与人的发展.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90,421
[4]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98
[5]黄进.游戏精神与幼儿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6]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84
[7][8]让一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著.本能的缪斯.王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国美术教育。1999,1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篇13: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二)--还是从评价谈起
武山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顾建平
一、 关于汉语拼音
1、《课标》
①总目标:“学会汉语拼音”。
②学段目标(1─2):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借助汉语拼音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查字典”。
③教学建议:“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教材(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为例)
①人教版:汉语拼音教学紧跟在入学教育之后共13课,四个复习课,共需约20个课时,至少需要三周时间。课本第6─43页,共38页,占课本总页数的约1/4。
教材中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体现了《课标》“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的要求。音节主要以拼读结果的形式呈现,主要是为了通过儿童和音节的多次见面加快拼读的熟练程度,更好的发挥识字的作用。拼音教材中安排了70个汉字,只要求认识,即读正确,结合语言环境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写,不认识偏旁,不作字形分析。拼音教材中的儿歌,主要为了复习本课和前面学过的字母和音节,巩固汉语拼音,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激发学习兴趣。熟读即可,不要求背诵,更不宜分析讲解。教学汉语拼音首要任务是学拼音,其次是认汉字,再次是读儿歌。要保证主要任务的完成。
②北师大版:在入学教育(上学了)之后安排了4篇识字课文,四个语文天地,然后安排了5课的汉语拼音教学(字与拼音)共需约30个课时,至少需要四周时间。课本第22─50页,共29页,占课本总页数的约1/4。
教材中同样有意境优美的情境图,体现《课标》“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的要求。音节以拼读过程和拼读结果的两种形式呈现。既关注拼读的过程,又体现拼读和结果 。拼音教材中安排了82个要求认识的汉字,28个要求学会的汉字。拼音教材中的儿歌,古诗、童谣等主要为了复习本课和前面学过的字母和音节,巩固汉语拼音,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激发学习兴趣。要求读读、背诵,不宜分析讲解。两个虚拟的学习伙伴丁丁、冬冬在教材特殊位置的反复出现,既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在孩子学习过程进行提醒、暗示的点拔,可以说这是北师大教材特有的安排。
总之,在汉语拼音的教学安排上,我认为人教版教材注更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在夯实基础同时,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北师大版的教材则相对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在此前提下,渗透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体现过程与方法。虽然在结合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的要求上比人教版教材难度要大,任务要重,但在汉语拼音“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实际上,我觉得这是在驾驭教材上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这也许就是北师大版教材开始运用时教师不适应,学生难接受的原因之一吧!
3、问题
①“教学时间紧,教学内容多,《教师教学用书》预期的教学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
成因推测:①儿歌、古诗、童谣等主要是用来巩固拼音字母、音节的认识。拼拼、读读、背背。不要当成课文来教。标应会读、会背、读准、熟读。②字要求认识、读准。不要在了解字义上浪费时间。③《课标》是段要求(1─2),在立即教完汉语拼音,就让学生达到学段目标要求,太高、高不可攀,只能费时,完不成任务。
②“汉语拼音学不到位,功底不扎实,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学生不能或不能熟练地拼读音节。”
成因推测:①学生对所学知识从认识到熟练需要一个过程,一个较长时间的延续过程;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变瞬间记忆为短时记忆,把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加强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的融合、互补。②常常带学生回头看。一、二年级时,学生对音节、字母读的准确、熟练,书写规范;三、四年级连字母都写不到四线三格中,整体认读音节拼读,j、q、x与ü的拼读规律被淡忘,前后鼻韵母混淆;鼻音n和边音l分辨不清等都是由于长时间没有回头看的结果。
③“念字、唱读、唱说”
成因推测:①识字少、读的不熟练、指读等都有可能引起学生“念字、唱读、唱说”的现象。②课文中按字注音,学生对词的理解不够,也可能形成学生读破词而“念字”。
[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二)--还是从评价谈起]
篇14:浅谈船舶避让操纵-从舟山沿海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谈起
浅谈船舶避让操纵-从舟山沿海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谈起
文章结合舟山附近水域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的'特点,分析和研究其规律性,并总结出避让操纵的技法和策略.
作 者:谢保峰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系,江苏南京,211170 刊 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TO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SHPPING COLLEGE 年,卷(期):2009 8(2) 分类号:U675.96 关键词:船舶 避碰 对策 船舶操纵篇15: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张力与统一--从斯密难题谈起
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张力与统一--从斯密难题谈起
本文以“斯密难题”为切入点,论证“斯密难题”不过是个假问题而已,并深入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与“道德人”是在必要的张力下的统一,而不是截然的割裂,它恰恰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部矛盾,因此,既是“经济人”又是“道德人”的人,才是完整的“社会人”,这一点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谭蕾 袁小云 TAN Lei YUAN Xiao-yun 作者单位:谭蕾,TAN Lei(新余五中,江西,新余,33800)袁小云,YUAN Xiao-yun(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福建,泉州,362021)
刊 名: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Y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4 5(6) 分类号:B82 关键词:斯密难题 经济人 道德人 利己 利他篇16:西部开发必由之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从和林格尔县的经济发展谈起
西部开发必由之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从和林格尔县的经济发展谈起
西部大开发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使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方向转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对立的'一面,但也有统一的一面,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化.生态建设不仅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必需,且其本身蕴育着一个新兴产业即绿色经济的成长.
作 者:高建纲 沈斌华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刊 名: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1 33(1) 分类号:F061.3 关键词:西部开发 生态环境建设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家乡的炮台作文
★ 从选择谈起作文
★ 《老炮儿》观后感
★ 电影老炮儿观后感
★ 玩擦炮三年级作文
关于从炮与炮台谈起的说明文(通用1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