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拒绝加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做一个学习型官员,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做一个学习型官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做一个学习型官员
做一个学习型官员
我认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事非经过不知难。成为政府官员之后,我对中国社会实际的了解,比一些身居高校的学者更加深切,从原来一个理想、幻觉的空间进入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我感到学者不能自恋,不能把目光停留在学术圈内,不能只会批评、破坏,不会建构、创新。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专著(《秩序与渐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法治国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出版),是我的法学博士后研究报告。之所以在早已获得法学教授任职资格之后,还要到中国社科院法学所读博士后,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改变“出身”。我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所学专业均为史学。客气一点的同仁称道我具有史学、法学相结合的优势,批评我的人则认为我总是局限于史学专业(其实,读史使人明智,没有一定的史学基础,是搞不好法学研究的)。尽管我在华东政法学院法学教学和研究领域浸泡了十多年,特别是在《法学》月刊总编的位置上呆了六年多,但史学背景常常在学术论战中成为个别人抨击我的“短处”。所以我发誓要得到一个正宗的法学出身的资格,而且,要寻找中国一流的法学学府作为我的学业单位,要受业于中国一流的法学家门下。
二是做一个学习型官员。年底我担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10月调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时下人们的为官心态,依据我的粗略观察,约有三种:(1)往上做,即谋求官职的不断升迁。正常的官职晋升,表明了一个人的进步和成就,是可喜可贺的。如果你承认做官是一种正当的职业,那么你就会承认做官者谋求职业上的晋升,如同其他行业的人们谋求本行业的技术职务晋升一样,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但做官愈往上做,资源(位置)愈少,机会愈难求,不可能人人都有机会得到同一个位置,总不能像儿歌中说的“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东东不在留一下”。因此,愈往上做,人们愈会感到晋升的机会是“可遇不一定可求、可求不一定可得”。所以,心态要平和,稍安勿躁。(2)往下做,即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好事。往上做,机会愈来愈难求,而往下做呢?资源丰富,机会众多,中国有13亿人,每天给一位老百姓办件实事,终生也不可穷尽天下百姓。(3)往专做,即做专家型官员,任满或退休之后仍可继续为社会服务,毫无失落冷寂之感。21世纪的官员应该成为学习型、专家型官员,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上述三种做官心态的划分只是相对而言,或者可以兼而有之,就我个人而言,倾向于做一个学习型官员,而且认为不如此,是做不好事的,也是不能称职的。当然,我也讨厌那种拿着文凭、职称做秀的现象。
感谢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现任市委副书记的殷一璀同志,她支持我的.决定,并为我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方便。她待人宽厚,遇事不推诿,平易近人。在我调入机关之后,从一个高校学者到政府官员的角色转型中,她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值此博士后研究报告出版之际,我不能不表达内心对她的感激之情。
李步云、刘海年、夏勇是我的合作导师,他们是我心目中当今中国一流的法学家。能够受他们指导,我深感自豪和幸福。到了博士和博士后这些层次,从导师身上学到的,更多是风度、智慧与思维,而不仅仅是知识。步云老师的学术宽容、海年老师的学术执著和夏勇老师的学术智慧已深深地扎根于我的脑海之中。除了这三位合作老师之外,信春鹰、张志铭、刘作翔作为整个导师组的成员,也给了我许多重要的指导。
这份研究报告是我步入中年之后对法律与社会所做的思考,与青年时期所写的几本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我感觉不像青年时期那样偏激,而趋于平和。在思维方式上,不仅仅考虑法治发展本身的逻辑,更注重社会发展对法治的制约性;不仅仅考虑法治在全球范围内的共性,更注重它在中国现阶段的个性。在治学动机上,不以学术的批判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刻意追求涉世未深的18、19岁的青年大学生的廉价掌声,而希望切近实际和具有操作性。
我绝不讳言这一变化与成为政府官员有关。但这绝不是有人说的那样:“你是御用文人。”我认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事非经过不知难。成为政府官员之后,我对中国社会实际的了解,比一些身居高校的学者更加深切,从原来一个理想、幻觉的空间进入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我感到学者不能
[1] [2]
篇2:如何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
如何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
“要求孩子进步,家长自身需要先提高。在平时的咨询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不少家长对问题认识比较片面,教育孩子不讲究效果,只图自己一时解气,采用低劣的打骂方式。”
一家长在咨询时曾非常得意地说:“我的孩子特别怕我。”但她也有点扫兴:“问题是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的.兴趣是在得到肯定、承认、赞美中产生出来的,绝不是在打骂中培育出来的。”屈开这样劝导该家长。
还有一家长在现场提出问题说,她经常让儿子向班里的某某同学学习,可孩子特不爱听。屈开问她:“如果你丈夫经常让你向别人的老婆学习,你爱听吗?”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不爱听。”家长常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许多家长问:“孩子不和自己说心里话怎么办?”
屈开老师反问:“你愿意和什么样的人讲心里话?”
答:“当然是能理解人的人。”“还有呢?”“能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人。”“你愿不愿意和一个爱批评你的人讲苦恼?”“不愿意。”孩子也是一样的。通常孩子对大人讲自己的苦恼时,得到的多是大道理或批评。孩子得不到理解,也没有安全感,当然就不会再向家长说心里话了。
在平日的交流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重视的,但是观念、态度、方法都存在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家长应该抽时间看书、学习,首先提高自己的素质,然后才有能力教育孩子。
篇3:提升教育理念 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提升教育理念 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当然,没有成功的教师,成功的学生也就无从谈起。《教育新理念》一书的理念,使我感受很深。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不断根据时代的特点调节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才能成为教育改革的主动者。
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绝对的、统一的“好”教育是没有的,好教育不能通过模仿和抄袭而获得,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只能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场景、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确定一种相对较好的教育行为方式,选择和创造自己认为好的教育。
教育不是工艺,而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
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关键在于要有自己对教育独立的理解,有自己对教育的理想,有自己对教育的持久的追求,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面向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面向未来的学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学习型的教师,能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新课程改革是一项观念和实践相统一的系统工程,其中观念的变革是最基本的。“观念领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更新教育理念,首先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没有现代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现代教育行为。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由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创设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真实情境,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道。”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而不是一定恪守以往的常规秩序,应当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应当给予肯定。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但不是不要传授,必要的概念还要讲,但是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的问题,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自觉提升教育理念表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就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和生活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创建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关注学生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教师教学的组织形式。
篇4:有关官员的俗语
(英山)人有九等,官有九品。
(郧县)官加一品,贵重十分。大小带个长,办事不一样。
(钟祥)人大志大,官大势大。
(当阳)官大表准。
(谷城)菜大压盆,官大压人。
(秭归)官大脾气大,笑官打死人。
(襄阳)官大莫欺贤良,心高莫遮太阳。宁到小庙当土地,不到大庙当站将。
(不详)官高必险,树大招风。
(京山)坐树莫坐稍,做官莫做小。
(石首)官不当副手,亲不做郎舅。
(不详)当官不带长,打屁都不响。
篇5:有关官员的俗语
(不详)大官动句嘴,小官跑断腿。
(黄州)参谋的嘴,副官的腿。
(不详)上官不紧,下官不忙。
(不详)上官放个屁,下官唱台戏。
(不详)为人不当差,当差不自在。
(郧县)官氉了打衙,衙氉了官打。
(咸丰)武官的校场,文官的公堂。
(英山)文怕武训,武怕文磨。
(来凤)文官动笔,武官动刀。
(通城)文官动一笔,武官走一七。
(五峰)武官死战,文官死谏。要说当官当得清,前朝有个包文正。
(咸宁)文不经商,武不理财。
(不详)文官三只手,武官四条腿。
(巴东)历来清官少,天下苦人多。
(黄梅)为官难清廉,清廉难为官。
(不详)能吏寻常见,清廉第一难。
(郧阳)做官一场,造福一方。
(武汉)受了一方香火,保护一方黎民。
(黄州)一处黄土养一群人,一个清官安一方民。不看官清不清,就看民宁不宁。一官清如水,十年无怨鬼。
(随州)官清民顺,父慈子孝。
(松滋)明人不用多说话,清官不用苦讨情。
(襄阳)好官看话头,好人看手头。
(蒲圻)寡妇门前是非多,清官堂上冤枉少。
(钟祥)赃官不认理,清官不收财。
(公安)人不作恶自安宁,官不要钱鬼也怕。
(不详)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
(不详)水清无鱼,官清无利。
(阳新)强龙难压地头蛇,清官难斗狡猾吏。
篇6:有关官员的俗语
(石首)官不当副手,亲不做郎舅。
(不详)当官不带长,打屁都不响。
(不详)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嘉鱼)官小是个头,强似蹲岗楼。
(郧阳)大小做个官儿,胜似摆个摊儿。
(襄樊)当官拿的轻快钱,强似农民磨半年。
(仙桃)官大架子小,官小架子大。
(不详)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潜江)太平之年嫌官小,危难之时嫌官大。
(长阳)大官的笔杆,小官的脚板。
★ 官员辞职
★ 官员辞职报告
★ 学习型班组总结
做一个学习型官员(共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