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资料

时间:2022-12-19 04:39:58 作者:coconot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oconot”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资料,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资料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心情)?

环境清幽,闲适恬淡的心情。

2、“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鸟飞檐上,云出窗里,在动和静的变化中写出了轻快飘逸的生活情趣。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4、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5、“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

6、诗中说明怎样一个道理?

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弹琴长啸反衬。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

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月夜,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篇2: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资料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本诗作者是被称为“诗仙”的李白,字太白。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犹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4、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故乡(朋友)的思念之情。

5、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6、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7、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四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篇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资料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散”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3、“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4、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5、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

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6、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篇4: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b《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赵丽宏,当代作家。本文是一篇书序,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主要介绍了文学的特征、内涵、作用,以此激了青少年对文学的兴趣,鼓励青少年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

b《繁星》选自《巴金选集》,作者巴金,原名李尧堂,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本文是一篇散文,紧绕“看繁星” ,以时间为序,依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抒写了作者爱星天、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表现手法上,采用了由实到虚,虚实结合的方法,即先写眼前景物,再写由此产生的联想与想像。

b《冰心诗四首》选自《繁星 春水》,作者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品有《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本文前两首诗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后两首是鼓励青年努务奋斗、积极进取的小诗。

具体讲:《母亲》歌颂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纸船》抒发思念母亲的深情;《成功的花》告诉人们成功来自奋斗、牺牲。《嫩绿的芽》讴歌青春与活力,催人奋进,富有积极意义。冰心体诗特点:短小精悍,感情丰富,哲理朴素,格调自然柔和。

b《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一篇小说,通过一次海难,刻画了一位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忠于职守的英雄形象。本文场面描写惊心动魄,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诺曼底号与玛丽号航船的对比,乘客的惊慌与船长的镇写的对比;事初混乱与事中井然有序的对比。

篇5: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b《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人代表人物。本文是一则寓言,旨在说明做事,看问题不能迷信教条。

b《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 察今》,又名《吕览》。编者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秦国国相,杂家代表人物。本文是一篇寓言,旨在说明做事看问题,应随情势变化而变化。

b《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诗人。本诗为五律,描写了北固山山青水碧的壮丽春景,既表达出-欣喜之情,又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思乡之意(诗的主旋律是欣喜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画面非常精彩。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这是眼中大景;一片白帆顺风而来,这是眼中小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而“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在诗人的笔下,既是美景,也是哲理。

b《赤壁》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作品有《樊川文集》。本诗为七绝,咏史抒怀,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通过这种以小见大的表现方式,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内心感受。

b《浣溪沙 山下…》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本文是一首词,上片刻画了一幅清新优美,淡雅宁静的画面,“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下片议论,溪水尚能倒流,谁说人老不能焕发青春?“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情怀。

b《泰戈尔诗三首》选自《泰戈尔诗选·新月集》,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19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主要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沉船》《吉檀迦利》等。

《金色花》用充满童稚的想像,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与妈妈嬉戏的心理,表达了孩子对母亲那种难舍难分的感情。《告别》主要写离别的孩子对妈妈的眷恋之情,《榕树》,生动描写了一个孩子对一棵高大榕树的沉思与幻想,表现了对故乡、对妈妈的是思念。

篇6: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1. ,风正一帆悬。

2. ,草色遥看近却无。

3. 终日不成章,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4. 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

5. 不应有恨, 。

6. ,听取蛙声一片。

7.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北市买长鞭。

8.万里赴戎机, 。

9.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

10. ,背灼炎天光。

11. ,都护在燕然。

12.晴川历历汉阳树, 。

13.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

14. ,恨别鸟惊心。

15.商女不知亡国恨, !

16.人生自古谁无死, 。

17. ,儿女共沾巾。

18.落红不是无情物, 。

19.几处早莺争暖树, 。

20.黑云压城城欲摧, 。

21. 。长烟落日孤城闭。

22.怀旧空吟闻笛赋, 。

2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

24.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25. ,千树万树梨花开。

26. 随风潜入夜, 。

27. 采菊东篱下, 。

28. ,将登太行雪满山。

29. ,柳岸花明又一村。

30.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篇7: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分类复习资料

(1)、无动于衷:形容表情冷漠, 一点也不。

(2)、贪得无厌:贪婪而不满 足。

(3)、乐不可支:快乐地不能支撑。形容 快乐到了 极点。

(4)、屈指可数:弯着指头计算数目。形容数 量 很少。

(5)、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用 完了。

(6)、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也无 法 承受。

(7)、喜出望外:出乎意料的高兴。比 料之外的 高兴。

(8)、呕心沥血:形容为了做某事而耗 尽心 血。

(9)、扶摇直上:乘着盘旋急剧的暴风之 势一积聚上升途得。

(10)、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 都注 视着。

(11)、锐不可当:来势威猛,不可 抵挡。

(12)、循序渐进:按照顺序,一步一 步 前进。

(13)、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今恨。

(14)、亭亭玉立:高高直立的美丽姿态。形容女身材修长秀。

(15)、心旷神怡:心情舒畅 ,精神愉 快。

(16)、一尘不染:形容人品高尚纯洁,指环境或物体十分干。

(17)、含辛茹苦:忍受辛苦,吃尽苦头。比 喻经历千辛万 。

(18)、扑朔迷离:比喻情况错辨真 。

篇8: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分类复习资料

1.选出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句( )

A.第十二期《〈求是〉杂志》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

B.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

C.今天,《文汇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农民爱看喜盈门》的文章。

D.《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途中所作。

2、下面四句话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

A.景阳冈上的武松: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B.我站经销的呼各种规格动力卡盘,适用于各种车床和普通转度的内、外圆磨床及自动化机床。

C.广泛发动青少年高标准地开展以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学习雷锋、先进人物为内容的竞赛。

D.田华同志自我介绍说,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是( )

A.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

B.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C.“孙”,大男顽皮地学舌,同时伸手想去取老妇人头上那翡翠簪儿。

D.我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稳而有福”,才正中乡绅的意。

4.下面句子标点正确的是( )

A.这次作文特别强调文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一律用方格纸誊清)。

B.我没有碰到谁,鬼知道他们去哪了?

C.“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

D.艺术教育无论在德育、智育、在人格的完善、性情的陶冶等方面都是教育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下面句子中,标点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扫除黄、赌、毒、打击假冒伪劣、制止公款吃喝、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为经济建设增加动力。

B.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与会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C.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

D.一则标题写着“演戏要演好人”,你能从中看出它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吗?是说演员要注意挑选自己扮演的角色,只演正面人物不演反面人物;还是说演戏要把人物形象塑造好?

篇9:苏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1、《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淮上与友人别》(唐 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木兰诗》(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8、《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登飞来峰》(北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0、《望 岳》(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资料

川教版初一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提纲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词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资料(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资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