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选-又到绵绵秋雨时

时间:2022-12-19 03:52:41 作者:LRYY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RY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美文摘选-又到绵绵秋雨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美文摘选-又到绵绵秋雨时,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又到绵绵秋雨时散文

又到绵绵秋雨时散文

身处喧嚣的闹市,能亲近一场秋雨,也是一种不错的心灵感受。行走在淅沥的雨中,任雨滴慢慢打湿发端、衣领,点点滴滴融入心灵的颤动此时,我的心是静的。思绪追逐着往事在雨中飞扬在这季节的缠绵中我被俘虏了,连同平日里那些山深市浅的俗念被洗劫一空。

一悟寂为乐能从秋雨中悟得一刻心灵的静怡也是人生不小的收获。我喜欢在秋雨带给我的这涤心涤性的极致的静中放飞思绪的感觉。

自古文人多悲秋。他们喜欢将自己内心的凄凉、忧愁,人生的坎坷用苦涩地感叹寄思于萧瑟的秋天。于我,温情里带着些韧劲的秋雨,犹如人生的种种磨砺,绵绵的雨丝从深谙世事的眼中飘散而出轻轻的,淡淡的带着岁月的味道、时光的味道、季节的味道:春雨般浪漫的年少时光中那漫无边际的遐想;夏日雷雨般躁动的青春年华里热烈地追求,都在流转的时光中凝落成丝丝秋雨,带着一种专属于岁月的淡定,在轻描淡写中把生命的风采舞动,将生命的.价值展现。

人生如四季。其景其情,虽各有其美,然而,秋雨是最美的,给我的感受也是最深的。春雨的朦胧、浪漫,夏日的雷雨的狂暴、猛烈,都无法与秋雨相媲美。缠绵的秋雨是那么丰满、那么成熟,它温情里含着执着的平静,平静中透着岁月的淡定,淡定中又透着一股生命的睿智。她这特有的成熟风韵注定了秋雨才是这个季节的主宰,世间万物都会在她的抚爱中完成各自生命的乐章、完美地蜕变,就连我对故乡的回忆也在秋雨中得到升华。

我喜欢在秋雨中回忆。

回忆是一首歌。当身处异乡的自己离故乡越来越远的时候,秋雨却把故乡串成思念挂在心间,离我越来越近了。不论是故乡的风景,还是故乡那些隐藏在生活褶皱里的人情伦理都在心灵记忆中渐渐清晰起来。故乡的田野也在回忆中充满金黄的诗意:乡亲们用手中的镰刀挥动起迫不及待的心情,将春天的希望收割在秋天的马车上,用炸响在车辕前的鞭花唱起他们心中喜悦的歌。

当儿时的天真、调皮,年少的任性、轻狂都随时光变换成为苍茫岁月中一帘秋雨时,记忆深处那故乡的炊烟、老屋、河滩、槐树林便时常浮现在脑海中,透过雨滴变成一幅幅清新隽永的水墨丹青。其间的诗意也只有身在异乡的游子于无眠之夜用苦涩的心去细细解读。

秋雨带着我对故乡的眷恋,一点一滴地滋润着心灵每一寸土地。故乡是淳朴的,淳朴的乡亲们不会像文人墨客们似的对着一片飘零的秋叶去表达自己湿漉漉的心情,也不会用生动的词语去描绘被秋雨渲染过的花黄叶红。他们只会在意秋雨到来之时,玉米的颗粒是否饱满、大豆的豆荚还能挺过几场秋风,计算着小麦开犁的时日,能赶在寒露前看到满地整齐的麦苗顶起来年的希望。我就是眷恋这种淳朴,也许这才是我对故乡念念不忘的真正缘由吧!那飘过山、飘过海的思念透过尘世的喧嚣依旧属于故乡这种淳朴。

窗外,雨,依然下着,没有一点儿要停下来的意思,我的思念也在淅沥沥的雨中继续这是当年自己离开家乡时的那场雨吗?那时,淅沥的秋雨刚刚染黄了河滩两岸的稻田,秋风,便弯下腰去从庄稼地里把我那颗驿动的心捧起异乡的山、异乡的水、异乡的一切对于我都充满着诱惑。然而,当自己的双脚正真踏上异乡的土地时,我才真正领会到月是故乡明的含义。今夜的秋雨能遮住天空的明月,可遮挡不住我对故乡的思念。异乡的路越是艰辛,越是坎坷思乡之情越甚。每次在街道上听到一句乡音从耳边掠过,我都会顿感亲切,同时也会隐隐感到一阵心酸。今夜故乡也下着雨吗?就让那静静的青龙河水带走我的忧伤吧!留下我快乐的童年静坐在河边听岁月的风雨在河滩上弄弦;弹一曲童谣,重温快乐时光;牵一缕回忆,填满思念的小院。老屋前的葡萄架下,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依旧传唱;满天星斗中隆起的鹊桥依旧牵动着羡慕的目光;那条弯曲的乡路也依旧一头挑着我的向往,一头挑着我对故乡的思念。

对于身处异乡的游子来说,自己算是幸运的。自己付出了艰辛,也有了结果:一份不错的工作、一所宽敞的楼房,最重要的是我遇到了一位知我疼我的爱人。可生活的满足并不能代替我对故乡的眷恋。秋雨在染黄秋叶之时,也染红了我对故乡的思念。那记忆中整日整夜不停地拍打机杼的母亲的身影,会穿过秋雨展现在我眼前,于是,我便温暖地依偎在老屋飘出的炊烟里,置身寄托我无数儿时梦想的槐树林,重温着岁月的体香。一些原以为早已化作风轻云淡的记忆,也在秋雨的涤荡中将昔年的平仄用沉寂的墨色留在心间,谱成一曲生命的诗歌。

秋雨是乡情的纯朴,秋雨是游子的心,秋雨是思乡的情。二十年过去了,我已经习惯了在秋雨中回味这种幸福。

篇2:又到高考时美文

又到高考时美文

还有一天,就是六月七日,那些无数的拼搏终将实现学子的梦想。高考,经历过的,没有不历历在目,如在昨日。那番奋斗与汗水,那番欢乐与泪水,总是在咸咸之中泛出甜甜的记忆,如雨后的彩虹,虽然永不得见,却如梦中清晰。

那是一九八八年七月六日,我们考生住在六合饭店,也就是长江路新华书店的南面,是考生指定的住所。从偏远的农村进城,对新鲜的县城总怀着一种敬仰,农村孩子什么时候才能进一次城,那是奢望。晚上热得看不下书,自然喜欢出来闲逛,橘黄的路灯光撒在悠闲的行人身上,总让我有种羡慕。那些年轻的MM爱穿白色的休闲短裤,手里拿着纸扇不时扇动几下,那时感觉她们优雅极了,这在农村是见不着的,农村的姑娘怎能把雪白的大腿露出来,再说也没那个胆。

那年,天热得不行,我只能站在梧桐树下欣赏来往的行人。汗,早已慢慢渗出,那件白色的背心已是斑驳陆离。一同赶考的还有一女生,她居然坐在饭店的房间里看书,任由屋顶的电扇呼啦啦地转个不停。房间如蒸笼,真的不过分,空调,咱见都没见过。

那年高考气温都在三十九度左右,甚至突破过四十度。记得考数学的'时候,我只穿了一件背心,全身都是汗,监考老师是位好心的大妈,居然递给我好几次毛巾,考场里还破天荒地运来冰块,这可是闻所未闻,这样的优待怕是第一次。

考试还没结束,听说饭店里死了个人,有人说是热死的,有人说是电风扇吹了一夜吹的。考试结束的时候,广播里说大桥上也热死了游人。更玄乎的是,那些辛勤种菜的龙池菜农,骑着二八自行车去市区卖菜,传说中有的人严重中暑,倒在树下就过去了。那年,肯定是热死过人的。

最后一门考试结束,骑了两个小时的自行车才到家,挥汗如雨,也许是虚脱,从九日晚上开始睡觉,早已记不清楚高温的肆虐,睁开眼已经是七月十日的傍晚,夕阳如血。

经历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财富。

同事家的孩子,近年陆续参加了高考,最好的进了北大,去年一个进了华东师大,一个进了南京林业大学,另外两个虽然够了本二分数,但读不了好的大学,都去泰州补习了,估计今年能有一个好的成绩。

那时候读书很是穷苦,哪像现在的孩子还要父母陪读,还要请家教,吃的喝的更是别说。花朵,开在阳光雨露下才会更加芳香。

祝愿所有参加高考的孩子都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篇3:又到腊肉飘香时美文

又到腊肉飘香时美文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了腊肉飘香的季节。以往这个季节,老伴都会提前准备好过年的腊肉。今年也不离外,刚进腊月,老伴就着手准备腌制腊肉了。腊肉有个发酵过程,如同精心酿造等待发酵的美酒,需要时间来成全,在阳光和空气的关照下,一些有益菌继续生长,一点点渗透到腊肉的肌理,不动声色地催化着脂肪和蛋白质,成为新年团圆餐桌上最美味的期待。

小时候,家里很困难,尤其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吃上腊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但不管怎么困难,母亲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全家春节吃上可口的腊肉。记得有一年,眼看春节来临,因没钱买肉,腊肉没有着落。母亲便想了个苦办法,用平时积攒的口粮找杀了“年猪”的邻居兑换了2斤腊肉,算是过了个春节。而我们自家辛辛苦苦饲养的“年猪”被迫卖了还超支。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家过年只杀过一次“年猪”。所以对吃腊肉特别向往,也特别钟爱。

后来家里条件慢慢好转,兄妹们都各自参加了工作,日子过得如芝麻开花一般,吃腊肉便成了家常便饭。每年春节前,母亲都会腌制很多腊肉。记忆中,母亲是位腌制高手,她腌制的腊肉先要把盐炒过,然后等盐冷了后再直接抹到肉上,肉要新鲜的,不要沾水,等盐冷了再均匀的抹在肉上,然后再把这些都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桶里,把最厚的放在下面,薄一点的放在上面,过两天还要翻一下,这样盐味才码得均匀。左邻右舍都知道母亲腌制的腊肉才腊香满口,熏香扑鼻,腊味醇厚,且肥而不腻,瘦不塞牙。如今老伴能掌握一手过硬的腌制技术,也是从母亲那学来的。

我酷爱腊肉,以至后来参军到部队后,母亲都没忘记我这个嗜好。记得那是对越自卫还击战前夕,我们部队正在搞临战训练。有天傍晚,团政治处主任严正荣突然通知我,要我到火车站接母亲。我和几个同乡战友连夜赶到车站,碰到母亲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在这临上战场前夕,只有母亲牵挂儿女,才会这样千里迢迢来看儿子。母亲带来的不仅是我爱吃的腊肉,还给我带来坦然走上战场的.坚定信念。多年后每当问起这事时,母亲总是说:“一是放心不下,二是你爱吃腊肉,所以就去部队了。”再后来,我每年回家探亲,给战友们带回最多的也是腊肉,战友们知道我这个习惯后,都会在第一时间与我共同分享腊肉香味。

如今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龂提高,腊肉已不再是稀罕之物。超市常年都能买到,腊肉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常客”,腊肉带给人们最多的是无尽的回忆。

闻着飘香的腊肉,品味着时间的轮回,仿佛又有一种回到了家的感觉。与其说是家的感觉,倒不如说是对母亲的思念。

篇4:又到花落花开时-美文欣赏

又到花落花开时-美文欣赏

时间如飞剑,云卷云舒,花,开了。

不声不响,开得悄然,开得迷醉,似乎整个世界都洋溢着他们的快乐,每一缕微风都在传播着喜讯。

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时节,也许是在梦中,在有些凄迷的秋风中,我们彼此相遇。天气还带着羞涩的温热。当跨进那个温馨的教室时,我们成为了同学,我们相见、相识、相知。清风在身边流淌,碧草在田野呼吸,我的心在秋风掠过的天空中荡漾。我们要共同度过初中三年的岁月,共同承受三年的风风雨雨。也许,我们谁也不知道那天我们会相遇,来自世界的任意角落的我们会相遇。我是一只展瓣呐喊的纸鸢,虽然飞得很高,但总有一根细如游丝但很坚韧的线将我牵挂。于是,我们停歇在了一起,而我们的故事一直在秋风中摇曳......

还记得我们一起在风中奔跑,跨向终点线;还记得我们一起手拉手唱着《倔强》,用心书写着倔强的善良;还记得我们在教室紧张地答卷,交卷后是满分的笑颜;还记得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课,望着小班老班优雅的板书;还记得我们坐上去往湿地公园的大巴,一路上笑语欢歌;还记得我们手牵手走过了那么多的日子,有欢乐与哀伤,也有惊喜和遗憾……

岁月如流星,燕去燕往,花,落了。

无声无息,落得凄凉,落得哀伤,似乎整个世界都弥漫着他们的沉寂,每一缕微风都在感叹着离别。

今天不是我们离别的日子,只是我们的躯体在这个季节分开了而已。

毕业前的最后几节课,不知为何都慢了下来。奋笔疾书、交头接耳一切不再,有的只是离别前的肃穆,少了几分庄重,多了几分无奈。小班老班的声音顺着阳光缓缓飘落,他们的汗水定格般闪烁夏日的阳光。又是一阵没落夕阳的`声音,搭载着三年执著奉献的爱,在充满了感动的空气中纷纷扬扬。伴随着下课铃声的,是他有些沙哑的无奈。多么希望这节课没有尽头。

望着三年来待我们如生父的老班,那时也终于抑制不住盈眶的泪水,因为外表强悍的他,也有心灵最柔软的地方,那个地方栖息着八十五个水晶般纯洁而快乐的孩子。

那曾经撒落在角落里的爱与精彩,在离别中悄悄袭来,离别触手可及却让我们喜爱。我们认为已失去的一切,可我们在离别中享受,在享受中离别,这似水年华的曾经。

我们相遇的时候,应该不会知道我们分别是这般的场景吧?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快乐着幸福着,如今再如何的恋恋不舍,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我们的心中,都有太多太多,难以言尽的不舍。挥一挥手,怎能抹去,这不绝如缕的眷恋,哪怕今后的风景会更美更好,我都无法轻抛过去。尽管告别,在人的一生中是寻常之事。但真正告别时,却又难一展笑颜,说,再见。情,依旧缱绻万千;泪,更加肆无忌惮。

哪天又到花开时,我知道,我们还会在秋雨滋润中绽开笑脸,而我们也许只能在远方默默思念。但是我的心灵却一直等着一次邂逅。注定的相识,如花开的声音,悦耳的清脆。注定的离别,却像晨曦的落花沾露珠,平静而美丽。与其说爱是种缘,不如说是留下幸福记忆的巧合。那巧合,使得傍晚的云端,紫霞闪过。

毕业后,在偌大的世界里,在拥挤的人群中,在某个角落,在无数个四季的某一天,我们,是否还会再次相遇?

无论今后怎样,请记住:我们曾经在一起笑过、在一起哭过。

在一起闹过、在一起疯过。

我们曾经一起在一起操场围成一个大圈奔跑着。

唱着属于我们的歌……

篇5:又到艾叶飘香时-经典美文

又到艾叶飘香时-经典美文

今天朋友给我发来的一条信息:“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是端阳。提前祝你“端午节”快乐!”猛然间我想到又快过端午节了。

也许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在塞北,每到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或者是墙上挂一束新鲜的艾蒿叶(必须是端午节清晨采摘的)。讲究一点儿的人家还在自家的角角落落放一束,有孩子的人家还在每个小孩子的耳朵上各挂一朵,听外婆说:“艾蒿的叶子像一把长箭,有驱邪保平安的作用。把艾蒿叶子挂在门上,那些不干净的恶神小鬼不敢进屋,可以保全家人的健康平安,一辈子不生灾难。”

艾蒿是一种极普通的植物。它的叶子是墨绿色的,透着一股清香,散发出一股中药气味儿。这种植物散发的气味,一般畜牲是不吃的。每到这个时节,你走到河边或者是池塘边,总会有茂盛葱郁的艾蒿叶在飘着香味儿。到了端午节,艾蒿梗便长到一尺多高,你若站在艾叶地里,满眼都是清冽的嫩绿。淡淡的清香夹带着淡淡的涩味,直入人的鼻腔肺腑。它的根部是银灰色的,光溜溜的,谈不上好看,但是在端午节带着它感觉很吉祥,很幸福!

我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每到端午节清晨,太阳未露出笑脸,我还在睡梦中,外婆就起床去屋后的地里采摘艾叶。她把带着露珠的艾叶,轻轻地挂在我的`耳朵上,嘴里还不停地念念有词,她想让艾叶给我带来吉祥,保佑我一生平安。

当凉凉的艾叶把我“唤醒”时,我用手轻轻摸一下,再望一下正在给我忙碌的外婆,感觉心里暖暖的。她那慈祥的笑容像池塘里落进一块砖石一样,涟漪四散皱纹满脸。她忙完这些时,还要给我们用黄米和红枣给我们包粽子吃(因为当时买不到包粽子的糯米)当吃着甜甜的,粘粘的甜粽子时,心里感觉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我跟着外婆外公长大,毋庸置疑,我和他们的感情很深厚。外婆一生命运很坎坷,她一生中生过三个孩子,其中二舅在五岁时受了惊吓后夭折。那会农村的医疗条件差,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后来导致病情恶化在无法治疗的情况下,一个可怜的小生命就这样无奈地离开了人世。由于外婆伤心过度得了一场大病,差点儿提前走上黄泉路。在外公和舅舅的精心照料下,外婆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又过了十六年后生了我的妈妈,她把我的大舅和妈妈视为宝贝,生怕他们出点儿事,就这样在她每天的精心呵护下,我妈妈和舅舅一天天健康长大。

外婆人很善良,从来没有和别人发生过争吵,特别是她对任何一个晚辈,都是一样的疼爱。每到端午节时,我们每个晚辈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享受到外婆的那一束艾叶的保佑。外婆平平淡淡一生,心胸开阔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唯一让我遗憾的是外婆生来就胆小怕事,后来两个表哥都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可妯娌俩呆在一个院里居住,每天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隔三差五地吵嘴,久而久之外婆看不习惯她们的作法,她看在眼里气在心上,后来气得左手不停地颤抖(现在叫帕金森综合症)。她没想到自己的儿女没让她操心,在两个孙媳妇的身上倒操了不少的心。在外婆清醒时就一再嘱咐我的妈妈,无论她的病情到什么地步也不能送她去医院,因为她怕去医院,活了八十二岁也没有去过一次医院(外婆认为一生中不去医院是她的福气)。

记得九一年的那个夏天,我回去看望外婆。当我第一眼见到她时,感觉外婆苍老了许多,她的脸是瘦削的。黑黄色的,那眼角和嘴角布满了零乱的皱纹,像一块老树皮;他凸出的前额上刻着几条深深的皱纹,好像是被鞭子抽打出来的,她的眼睛里细小的,微黄色的,她的背佝偻着,像一个枯枝似的手在不停地颤抖着……当时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我万万没想到那是和外婆的最后一面,离端午节没几天,我外婆走完了她的人生,永远离我们而去。那年的端午节没有吃粽子的热忱,也没有艾叶的香味儿,那满地满坡的艾蒿也没有飘香。是呀!不变的艾蒿,似乎无言地在作着某种坚持。只要在端午节把那一束艾蒿叶插在门上,我就想起了那份沉甸甸的爱;那份刻骨铭心的思念,那份珍贵的艾蒿的香味儿,把外婆的恩情永远珍藏于心底。

此时,在我心里感觉有一种香味儿,从更深更远的地方飘过来,穿过千山万水,从我外婆的坟头飘过来……

篇6: 又到山芋上市时美文

又到山芋上市时美文

山芋是松江人的叫法,学名是红薯或白薯。秋日,菜场里、城乡结合部的街口,甚至空地的汽车上,一堆堆、一袋袋,大大小小,红皮的、白皮的,黄心、白心……山芋上市了。网上去查,吃山芋有种种益处,这几年还被人们认为有防癌、减肥的功效,山芋的诱惑力越来越大。

松江人种山芋,一般在六月份,买来剪下的藤苗,在边角旱地上起大垄,垄顶扦插,一两次浇水后,即生根爬藤,以后几次锄地,让根部晒晒太阳,有利于块根膨大。山芋不怕虫害,不必施药,可说是绿色食品,也不须其他管理,十月份就可收获了。

记得当年插队,我听社员建议,你们知青独立生活,农活家务够累的,吃得又多,自留地上种山芋吧,省力实惠。于是连续几年,按着社员指点认真栽种,那地不过十数个平方米,却能收到几栲栳山芋,圆圆大大。社员羡慕了,说这里原来是化肥仓库的宅基,肥力足。这个结论到现在还是悬案,不去搞清楚了。山芋确是补充粮食不足的好东西。记得三年困难时期,粮食计划供应,其中就有一定比率的鲜山芋或山芋干,每家每户都会吃个精光,山芋的这笔功劳不该忘记。

现时山芋的吃法多种多样。街头的烘山芋会让人吞咽唾沫,“农家乐”的“杂粮拼盆”少不了山芋的位置,已有精明的商人用烤肠的方法烤出“放心山芋”。家里,煮山芋、蒸山芋、炒山芋、山芋汤,用微波炉烘山芋等等,让山芋变出种种口味。最近有同学介绍,一次煮一锅山芋,冰箱保存,每天取一点,微波炉加热,天天吃到,食药两用,这是不错的尝试。浙江还有一种传统的加工山芋的方法,把山芋去皮煮糊,加入桔皮,芝麻,切片烘干烤香,十分可口,现时一些较大的炒货店里还能买到。但是一种吃法,可能久违,日渐奢侈。就是把山芋放到灶肚里煨,满屋飘香的`时候,又逢饿着肚子,此时亲切欢喜的感受,只在记忆里享用了。

市场上一些外地大棚栽种的山芋,还有紫薯,全年可以看到。而松江本地山芋,最早也要到九月上市,此时的山芋还没长足,个小,纤维多,口味干淡,其中好的,被叫作“栗子山芋”。十月份,山芋完全成熟,纤维减少,含糖量增加,口味变得软香。如果能够保存到春节前后,那山芋生吃脆甜,熟吃糯软,味极纯正。

当然这里指的是松江本地的白心山芋,不信你可以试一试,而黄心山芋,似乎总是甜湿的味道,时间过去没什么变化。

也许写这篇小文有点晚了,因为山芋上市已有时日,但现时买山芋却是最好的时候,因为山芋的口味在变得更好,也更易保存,前期湿度大,气温高,山芋易发芽。我曾在十月份买了一袋山芋,看着红皮白心,裹着湿泥,好像地里刚挖出来的,十分新鲜,不料十数天后,齐齐发芽,留一个作了盆景,其余只得倒掉。山芋保存是有要求的,环境要偏干,避光,略通风,偏冷,但又须在冰点以上。车库里填得高些,北露台等都可以,用敞口容器,忌捆扎密封。

这几天,街市上,买山芋处,有人会看准货品,不还价,整袋称了,装车运走。呵呵,这些人该是最懂山芋的了。

篇7:又到杨花纷飞时-经典美文

又到杨花纷飞时-经典美文

也就近两天的事情,隔着玻璃窗总能看见无数白絮拍打着窗棂,有一种进入草屋的急迫感。打开窗户一瞧,那些白絮果然扑面而来,黏了一身,赶也赶不下来。空气是火热的,流泻在肌肤上是暖暖的舒服。我住的一楼,较阴暗,气温不高。即便在大夏天,也不需要开空调。久在室内工作,皮肤毛孔都是收紧的,这热风一吹,这三万六千个毛孔都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意向。杨花一飞,北方的春天算是真的到了。天气很热的说法基本上可以大胆地讲出来了,乍暖还寒现象将成为过去。好啊,这天气。掐指一算清明过了才八九天的样子,马上谷雨到了。

这就说到衣服,我现在穿的衣服基本上还是冬装。毛衣皮加壳和薄棉裤,感觉到了一种累赘。为什么总是这样迟缓地更换衣服呢,想想与母亲的教育有关啦。小的时候,寒露一过,母亲就嘱咐我们兄妹,穿上穿上。三夹不如一棉啊。可到了春天脱棉衣的时候,母亲总是说清明之后一段时间,看情况再脱。宁可穿得晚不可脱得早啊。

这下母训深刻,即便天气热了,我们还得看情况,踌躇几天再换春装了。

这一出门,可不得了。白絮轻悠悠的,漫天飞舞。可谓京城无处不飞花。路人熙熙攘攘在小区外经过,一边提着沉重的采购袋子,一边挥打着扑面飞来的杨花。好在杨花很乖,很知趣地轻轻飘离,不会怎么样。它毕竟是一种无毒轻盈的植物花絮,不会是危险的蝗虫,对着人的鼻子无孔不入地侵犯。

包子店里吃了几个素什锦包子,喝了两碗小米粥。感觉早晨的时光,就可以如此粮草充足地开始了。店里的服务员小青,来自通州乡下,干活麻利精干。端盘子的姿势就像小鸟一样,在餐桌前飞来飞去。说话声音清脆,干净。几个常来的大妈级顾客,很喜欢她,亲切地称呼她为闺女闺女的。小青在忙碌地端盘子,被店员大刘戏谑了一句。小青啊,你男朋友今天是不是找你来啊,你看这杨花满天飞舞,你们正好到后边树林子里约会啊。花前月下的,啧啧。小青切地嗔了一声大刘,脸上飞起了一朵红云,一个姑娘对花前月下的憧憬和联想,快乐大抵远远大于真正意义上的花前月下把。联想和青春的力量真是大啊!

饭后,我习惯在小树林里溜达一圈。小区是一组疏朗的建筑群,往南一走是一条马路,各种店铺林立,充满了很浓重的油烟味,再向南走十几米,就是一片树林子。退去两个人烟浓重的区域,这里略微有些世外桃源的意味。林子里所有的树上该开的花都开了。扑面一丛花树,开满了微紫的小花和纯白的小花,摘下一朵细看,四个花瓣。香味浓郁,貌似槐花的.香味。其实不是。因为从小对槐花熟悉一些,随手拉来比喻一下。我实在不知道它是什么花。真想找个老者询问询问。

沿路走过来,香味丝毫不减。打了几个喷嚏后,身心俱为舒坦,大赞花气袭人春满园。远处一望,林子前边的长椅子上,一对男女正对坐在一起,细长的垂柳绕拂着脖子,四腿咬合在一起,细碎的调笑声与林子里的麻雀相和鸣。椅子上二十只茁壮的脚指头,椅子下四只干瘪的鞋子。来往的路人貌似不存在。这就是春天到来的明证。不到20岁的春天。也是啊,一个人在春天还不能充分打开自己,本年度还有什么机会呢。

我走得很慢,主要是为多闻一点花香。但是,一个老大爷则在快速地沿着环形石子路快步地竞走。已经经过我这里两个半圈了。迎面一个老奶奶携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散步。小孩子脸被一块半透明的白纱巾裹住,是要挡住扑面飞来的杨花吧。但是,小孩子很逗,只要有人经过他身边,就像捉迷藏一样,抓住人家的大腿。快乐地喊我捉住了!。我伸手摸了摸小孩子的头,他奶声奶气地说,奶奶,叔叔摸我头呢。奶奶冲我笑笑,我接住她眼神的当口,就冒昧问了一句,老奶奶,那些淡紫和纯白色的花树是什么花啊。老人回答:丁香。

啊,原来是丁香啊。

我不识丁香有多年了。其实,从来不识。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大约可以说出这个林子几个花树的品种了。有丁香,连翘,桃花,樱花,柳树,杨树,雪松,黄杨,铁树,银杏,核桃和广玉兰。

清明过了八九天了。桃花已经开败。大朵的粉色花朵片片凋落,景象有些惨不忍睹。枝头上的残片有些焦枯和暗哑,像一个三十八九岁的女人,昔日的光泽和水灵去了一半。杨花飞舞的季节,正是春归的季节。北方的风沙浩浩荡荡地吹过来了,我们的春衫会在这样的风里鼓起来,谷雨已经等在前边了。

韩愈写过一首晚春诗,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杨花到处都是,榆荚还没有见着。或者,见着了也不认识。我也不认为杨花榆荚无才思。它们漫天飞雪的抱负和践行,哪里是一个平地上卧着的物件可以知晓的。椐词源解释,杨花就是柳絮。柳絮,是柳树的种子和种子上附生的茸毛。无种子飞翔失去意义,无茸毛种子不能遨游。那么,遨游的命运如何呢?苏轼在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里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在再次韵曾仲锡荔支里又说 杨花着水万浮萍。苏轼自注云: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

柳絮最后即为浮萍。浮萍是一个很俗气的意象,但是关涉命运,谁能拨开这浓重的俗气呢!苏轼在杨花词的开头还说: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注解:从教,即任凭)。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好一个无情有思!似乎为成语水性杨花注入了可理解的主体意蕴。

杨花,不是杨树的花,而是柳絮。也就是说用自己的名字给别人家的孩子命名。自古杨花多遐思,终是浮萍一支。擎着自己的一片天,怀着柳树的种子。这是杨花的命运,也不止是杨花的命运。

篇8:美文:又到清明思亲时

美文:又到清明思亲时

独自坐在屋内倾听窗外小雨的声音,想到几天后就是清明了,一阵凄凉涌上心头,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又回响在耳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呀,我想此时的我就是这种状态吧!我是一个向往清静的人,更是一个喜欢清静的人,任何一个节日,我都会自觉避开,独自找一个小小的`角落自艾自怜,清明的到来,对我来说更有着极重的分量,让我的心为之一沉再沉。

真想在这清明时节,去妈妈的坟墓前看她一眼,看看她的房子有没有被风雨损坏,给她清理一下门前的杂草,然后栽上一棵松树,再和妈妈说说心里话,远离故土不能常常回来拜望,也常常被人指责不孝已把妈妈淡忘,但有没有忘记只有我最清楚。快七年了,妈妈一直活在我心里,总在不经意间她的影子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妈妈的坟墓就在村子的后山上,那儿有常青的松树,有清澈的河水,每次为妈妈扫墓时,我的心里都在默念:“妈妈,你想我了吗?天国里的你还好吗?我来看你,你看见了吗?我日日夜夜的思念,你知道吗?”我坚信妈妈就在我的身边,她在注视着我,在关爱着我。

这清明的雨啊,细细密密,似雨又似泪,就像我思亲的泪,尽情挥洒,为阴阳两界寄出一份心灵的慰藉。

又到中秋送去我绵绵情意

中秋节主题作文《又到月圆中秋时》优秀摘选

又到桂花飘香时范文

又到中秋时作文700字

又到柚子成熟时作文

又到秋风萧瑟时作文

又到一年处暑时散文

又到桂花香浓时作文

又到今年中考时-经典散文

又到金桔飘香时抒情散文

美文摘选-又到绵绵秋雨时(集锦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美文摘选-又到绵绵秋雨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