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男子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挚爱梵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挚爱梵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挚爱梵高
挚爱梵高灰色的墙面上粘着一幅麦田的画,不知何时开始入迷其中。朋友说那只是麦田,何必在乎!是阿!那只是麦田,但是,那麦田是时间的沉淀,是伟岸的身躯,他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那孤独、无助、凄凉,又好似在诉说着什么。他说他是为了生活而画画,但是谁又懂得画画也是为了生活,这天我仿佛望见了那伟岸身躯下的一丝悲凉。
我想看看你这无畏的理性何时崩塌,我想看看你那悲凉何时膨胀,也许是生活所迫吧!那几只乌鸦飞在麦田上,又是为何?你难道明白自己要离开人世了吗?别人都说你太嫉世愤俗,但是他们怎样能懂的,世间的人太虚伪,活在无味的日子里,早已失去了才能,而你不屑一顾,你就应在想,凡夫俗子把世间描绘的太完美了,而你一向以来都是醒着的,因而醒着的人最孤独,你肯定早已遗失了完美,但你一向在努力寻找,可惜最后没有找到。我想这麦田是你最后的期许吧!
那时梵高很多,而此刻却只留下一个。
篇2:梵高,梵高!
梵高,梵高!
梵高,梵高(一)
最后的一抹亮光,
痕过死亡的身旁。
涅磐的葵花,
独自遂道,
(二)
独自,重复着,
寂寞,轮回。
春天了,夏天了。
却再没有季节能够,
回顾那般的幻想。
(三)
流亡的太阳,
徘徊在大地,
亲爱的大地啊,
你用怎样的力量,
承载这样的疯狂。
(四)
以为安静了。
却是喧闹的开始,
红的罂素,
摇曳起伏的过往,
生活,荼糜着,
苦痛,无以自拔
(五)
那般你的热情,
却崩裂疮伤,
血淋的伤口,
舔舐夜的悲伤。
镜子太明亮,
关于阳光的`反照。
你寂寞的古怪的笑着。
(六)
停下来,
永远的,留在了所爱的身旁。
哺育着色彩的奔放,
和上帝哭笑。
猜测着是不是
又一个玩笑。
红头发的荷兰,
满世界的飘荡。
(七)
我们幸运的,
被眷顾着。
更远的远方。
提着永恒的背囊。
*3月30日关于梵高・不了解・诞生*
篇3:一生挚爱
一生挚爱
没有人可以夺走你在我心中的位置,即使失去生命,我也会亦复如是地去捍卫它--那份不被你察觉的爱……--题记
友情终有背叛,爱情终有反悔,然而它们在我的心中早已经找不到任何影子,因为,我不再信任那些所谓的“海誓山盟”。而亲情,是最真、最纯的东西。不能用言语形容,只能说它无时无刻不漫上心头,裹着温热的感觉,轻轻地拍打心弦。那一刻,眼泪似乎要在寂静与沉默中爆发,不明白为什么想流泪,只是莫名的触动与心悸。也许你没有察觉到我含泪的目光,只想说,对不起,一直在浑浑噩噩地活着,却不曾用心聆听生命的旋律……
从小到大,一直陪伴和鼓励我的人是你,爸爸。或许该称呼为“您”,但为什么感觉那么生疏?没有自卑过,因为我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我不把任何值得骄傲的特点当作自豪的资本,因为在我自己看来,这平淡的世上,没有真正能令我开心的事情。只是矜持着一份倔强的傲慢,没有因为身世的缘故而自卑过,现在才发现,隐藏得太深,而刺痛了自己。
清楚地记得妈妈是在8岁那年离开的,你当时一直咒骂她,语气痛苦而仇恨,但8岁的我依然能发觉你眼底的哀怨与伤痛。爸爸是个脾气很好的人,我从来这样说。我讨厌妈妈,我恨!为什么要狠心丢下我和爸爸!明天,不久,将来,我一定要报复!
真的,没有理智地想过,只是一味地恨。突然地清醒在一个大雨倾盆的黄昏,失落地怀念过去的日子,真的,没有责怪过命运,因为我没有任何权利阻止我的妈妈追求属于她自己的.幸福。
才知道我原来在浪费时间,看爸爸的两鬓,多了一些掺杂的游丝的痕迹,眼泪似乎又要流出来了,但却发现眼泪已经在痛苦于挣扎中流逝,无声无息……
于是我立志更加努力地学习,似报仇,似感恩,更像要证明什么。总是默默地望着爸爸,也许吧,我并不能给他骄傲的东西,也不能彻底地回报他的付出,365天如一日,时刻教育我的人格品质,无法改变的是,我是他的女儿,永远要承受这份重于泰山的爱,偿还不清,如果有下辈子,也许我会继续偿还今世亏欠的东西。虽然我清楚的明白不该为报答而活着,但是,把它作为一种前进的动力也许会令我更加坚强……
说话者不是为了让听众聆听而说话,我曾对着夏夜的星空倾诉,我知道天会哭,星会流泪,那些复杂的眼泪,也许会成为我一生挚爱的你微笑的见证……
篇4:挚爱夏天
夏天是个脾气暴躁、容易发怒的小女孩,38度的高温是她火气正旺的时候,不要安慰她,不必理睬她,让她一个人静静的待着,好好反省自己的过失,不出几天,又会降下倾盆大雨。这是夏天在哭泣,为自己胡乱发脾气默默哀悼,为不被人理解狠狠发泄。
夏天的傍晚是让人感到最舒服的时候,兴许刚下过一场淋漓尽致的大雨,要舒缓一下心情。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天边升起一架美丽的彩虹桥。这时你会发现夏天是个淳朴灿烂的孩子,笑起来会很美,让你快乐。每当此时,我喜欢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大道上,闭上眼睛,轻轻旋转,天地仿佛突然连成一片,清新的绿叶的香气夹杂着忽浓忽淡的花粉味儿,加上空气里残存的士多啤梨味的冰激凌的气息,喔---令人心里痒痒的,哈,夏天的味道。
夜幕悄然而至,深蓝色星空,这是一年当中少有的景致,也是夏天特有的那一份恬静与淡定--美的享受!夜越深,夏越甜。夏天在成长,带着心里的酸酸甜甜,和我一起成长。岁月流过,夏天也不再是那个固执的小女孩了。
挚爱夏天,爱到心坎儿里去,刻骨铭心――
在我的小小世界里,夏天是和水联系在一起的,清凉透心的水花呀,溅在被骄阳炙烤得火辣辣的皮肤上,瞬间滋润心灵,犹如一刃冰脊,湿漉漉,水淋淋。夏天需要这样的酣畅、痛快与透彻。
夏,这个充满灵性的季节,给了我无限灵感。弹起我心爱的木吉他,放声歌唱属于我的夏天,涌动的音符融进热情奔放的夏天,沉醉,感悟,觉醒。
勤奋在夏天,珍惜夏的美好时光,好好去体味她吧。和夏天交个朋友,拉着她的手, 和她一起舞动,舞动着青春,闪耀着活力。像我一样,我是个属于夏天的孩子!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夏天是个有内涵的季节。人类善待夏天,夏天也会很乐意的接纳我们的。在我的词典里,希望四季如夏,夏去夏又来,永远不离开!
等待了漫长漫长,为了夏天。感谢夏天的恩惠,我要好好的生活,活在夏天。所有的辉煌留给夏天,所有的喜悦留给夏天,所有的大彻大悟,送给夏天。
知了睡了,星星还醒着;太阳累了,月亮还挂着。夏天别走,你是我的挚爱。
篇5:梵高传节选
梵高传(节选)
教学建议
一、课文概述
本文介绍了梵高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种土豆的人》的艰苦过程,表现了梵高执著如一的艺术追求和不断探索的可贵精神。人物传记是必须以史料的真实性为基础的,但并不排斥生动、细致的描写。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恰如其分地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使之能很好地为表现梵高的精神气质服务。
二、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7段)这一部分记述了梵高在创作《种土豆的人》时所遇到的外在的不利环境和梵高自身在艺术上的困惑和缺憾。第1段至第3段叙述了梵高在纽恩南处于一种敌对氛围中。当地的神父已经对他下了逐客令,何去何从成为一个重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4、5、6段介绍了梵高作品的基本内容及其作品的不足和缺陷,梵高认识到他的作品没有一件可以真正地表现农民的精神实质。这促使他下定决心继续留在纽恩南。
第二部分(第8段至第18段)这一部分主要记述了梵高在11天内的创作活动。第8段介绍了他第一次在德格鲁特家画全家吃土豆情形的状况。第9段至第17段介绍了他第二次作画的状况。这11天里,他一直在作画,也一直在探索追求。“表现劳动者怎样老老实实地挣得自己的食物”即表现出农民的精神本质和性格特征是他的创作目的。为了这一目的,他全神贯注,不顾一切地作画;并一再地推翻自己的作品,这都源于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及他在艺术上的崇高追求。第18段叙述了梵高作画的整体情况,每天都干得很晚并总是进行新的尝试,反映了他不断探索,坚持不懈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第19段至第29段)记述了《种土豆的人》的诞生过程,表现了梵高对艺术的执著。第19段叙述了梵高极度亢奋的情绪状态。“他兴奋得要发狂”。第20段到第29段具体详细地记叙了梵高是如何创造《种土豆的人》的。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又一次地面对着德格鲁特一家作完了画。但他回到画室后,审视自己的作品,发现它还是缺乏内在的精神,他意识到他又失败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经过思索,重新工作,终于找到了作画的真谛:通过描绘自然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这一意识看起来来得太突然,却是在长期的坚持创造,坚持思索中,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准备才获得的。在第27段中作者描写了《种土豆的人》的画面内容。那是充满安宁的图画,这就是梵高真正想要的。“捕捉那正在消逝的事物中存在着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正是他的艺术追求。因此他在作品完成后得到了彻底的安宁,并带着这幅画开始了新的艺术征程。由此可以想见这幅画创作的成功对梵高在人生和艺术上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三、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1.正面描写:又可细分为外在行为描写和内在心理描写。在本文的`学习中要注意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尤其是关于梵高的心理描写,从中可以窥视其骇人的人格力量。
2.侧面描写:要注意韦尔斯神父和德格鲁特一家对待梵高的不同态度,这实际上象征了对前驱者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作者正是把梵高放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矛盾错综的背景下来刻画的。
3.虚实结合:应该说作者刻画的梵高这一形象,基本上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但也加入了不少合理的想像。
四、文中的心理描写
文中有不少心理描写,如第5段是整段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梵高在孤独艰苦的环境下沉重、迷茫、苦闷的心理状态,也表现出他对艺术的执著和忘我。第17段写道“一种半是愤怒半是无能为力的情绪揪着他的心”,这里是对他在失败后极端痛苦的心情的真实形象的说明。正是他对艺术的执著和认真才令他如此的痛苦不堪。
五、文中的细节描写
文中有一些细节描写,如第6段,在他下定决心继续留在纽恩南后,他“瞟”了一眼日历,这个“瞟”字表现了他的果断,他已决定在作品没有达到令自己满意之前,决不放弃,所以他不再考虑其他东西,而只考虑与他作画有关的事情。第22段的一个细节:他把烟斗中的烟末吸得一点不剩,与前面的“点燃了烟斗,站在那里凝神注视着自己的作品”相照应,由此可见他思索时间之久。第23段,梦高面对自己在纽恩南的最后一幅画还是不满意。在长久的思考后,作者写道“他从沙发上起来,扯下画框上的画布扔到角落里”这一个“扯”字有力而迅速,表现出他已有了新的想法,又一次否定了自己的作品,果断坚定。第28段写道“他注视着自己的作品。他笑了”,一个“笑”字充分反映了他引以为豪的成就感与彻底的满足感。
六、理解文中的虚构
传记文学既然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就应该允许有虚构的成分,这也可以说是~种再创造。但是这种再创造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要达到更高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比如本文虚构了韦尔斯神父与梵高的冲突,并通过斯蒂思母亲的四强化了这种冲突,意在一种严酷的环境里将梵高对艺术的执著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再比如本文有多处梵高的心理描写,这显然是虚构的,但我们却不能说它不合理,因为这些描写真实地表现了梵高的精神世界。正是这种真实与虚构的完美结合,才使得梵高这个形象如此丰满、如此典型。这很容易使我们想到《史记・高祖本记》,其中的不少描写我们可以断言是虚构的(无怪乎有人称《史记》为“谤书”),但我们也可以断言这些描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更为真实的、更为典型的。
七、抓住人物传记特点进行教学的建议
分析文章前应先对梵高的生平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作为一篇节选的文章,讲课之前还应当适当介绍该节的前后情节,让学生对梵高有较为整体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学习本文。作为一篇传记文学作品,本文兼有小说的特点,因此在分析文章结构时,可运用小说分析的方法,从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入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文。与前面所学的三篇课文有较大的不同,本文作者运用文学创作的方法,通过刻画人物来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在讲解课文时,应抓住本文的这一特点,通过分析人物描写,让学生认识、了解梵高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在前几篇传记的学习中,我们强调了传记对史料真实性的要求。而本文却有作者的虚构。因此在讲解时应当注意让学生了解本文是怎样将史料的真实性与描写的生动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梵高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画家,师生可以在课外查找一些他的绘画作品,上课时展示给大家,了解梵高的创作风格。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从同学的绘画兴趣入手,指出绘
篇6:经典梵高语录
1、如果有位画家看到的色彩和别人不同,其他画家会说他是疯子。
2、绝不要以为故去的人永远逝去,只要有人活着,故去的人就永远活着,永远活着。
3、我认为这是伟大人物经历中的一幕悲剧……他们往往再作品被工作所承认之前便死了,
4、不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害怕敢帽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
5、在它们活着的时候,他们遭受着为生存而斗争中的障碍与困难的不断压迫。
6、一人绝不可以让自己心灵里的火熄灭掉,而要让它始终不断地燃烧……你知不知道。
7、我总是全力以赴地画画,因为我的饿最大愿望是创造美的作品。
8、在我的生活与绘画中,我可以不要上帝,但是像我这样的笨人,却不能没有比我伟大的某种东西。
9、画家------只接受死亡和埋葬,以他们的创作,对下一代或下几代人说话。在画家的生活中,死亡也许不是最难过的事
10、了工作,为了成为艺术家,一个人需要爱。至少,要使他的作品不缺乏感情,他首先要自己感觉到这一点,并且,他要爱工作与爱生活。
11、我梦想着绘画,我画着我的梦想。
12、让我沿着我自己的道路奋斗吧,千万不要丧失勇气,不要松劲。
13、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欢乐
14、它是我的生命--创造的力量。
15、悲伤会永远留存。
16、一个劳动者的形象,一条耕地上的犁沟,一片沙滩,广阔的海洋与天空,都是美的。终生从事于表现隐藏在它们之中的诗意,确实是值得的。
17、一人绝不可以让自己心灵里的火熄灭掉,而要让它始终不断地燃烧……你知不知道,
18、人们必须真正地爱他的同类,我要尽可能地使自己具有这样的心。
19、在灵魂一角可能有着一座燃烧着炽热火焰的火炉,然而无人前来取暖;过客只是瞥见烟囱的一抹。
20、它是我的生命——创造的力量。
21、在我的生活与绘画中,我可以不要上帝,但是像我这样的笨人,却不能没有比我伟大的某种东西,
22、这是诚实的人保存再艺术中的最最终必要的东西!然而并不是谁都懂得,美好的作品的秘密在于有真实与诚挚的感情。
23、不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害怕敢帽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
24、我认为这是伟大人物经历中的一幕悲剧……他们往往再作品被工作所承认之前便死了。
25、画家--只接受死亡和埋葬,以他们的创作,对下一代或下几代人说话。在画家的生活中,死亡也许不是最难过的事。
26、没有比爱人更为真确的艺术。
27、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愿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28、我有时会在收成时节后叹息,并想到,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创造出自己的杰作来。
29、没有什么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
30、我们不能指望从生活
篇7:《梵高》读后感
《梵高》读后感
温森特梵高,一个一想起来就联系起他那幅狂热的绚丽的的向日葵的画家,我从来没有仔细研究过他的画,一直对他有着一种同情才华横溢的落魄的艺术家的情感。今天终于把那本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梵高传看完了,从新的一个角度认识了他,并改变了对他那种同情的态度,换之的是尊敬和仰望。含着眼泪,想要记录点什么。泪水不是因为他悲苦的一生,或者是那可怜的终结,而是因为感动,一种非凡的生命力的感动。一种对生命的非凡热爱而感动的泪水。
他的一生在流浪中渡过,他没有家,被除了弟弟提奥之外的亲人的排斥在外。没有经济来源,有的只有提奥,这个无私爱着他的弟弟,从最初每个月给他寄50法郎到后来每个月150法郎,提奥的一生跟他哥哥没有分开过,从这样的关系上讲。在梵高自杀死后的六个月后的前后几天,提奥也随即去陪伴了他的哥哥,
梵高为了绘画四处流浪,不管是最初灰蒙蒙的博日纳里,还是找到艺术方向的纽恩南,他都是四处受尽白眼的人。在尘世生活中,他不擅长,太单纯,他不遵循人世间的生活规则,在艺术道路上他走上了天堂,可是在生活之路上他一直在地狱里承受着(用我们常人的眼光看)。不管怎么样的煎熬,没有一分钱忍饥挨饿十天,发烧不止,或者是终日画画而被人认作疯子,他都承受住了,最后让他走向自我灭亡道路的却是艺术上灵感的衰竭。虽然生活在最贫苦的尘世里,他却从来没有觉得苦过,只要他能画,他可以画,他就很快乐。最后因为精神分裂的折磨,导致他灵感衰竭,然后开枪自杀,那也没有让人觉得灰暗,反而觉得他渴望生活的力量一直存在。只是他要自己与自然沦为一体罢了。
在他的作品中,他一直想要表达的是他的.思想,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崇拜。闪烁的星星《星夜》,张扬的向日葵《向日葵》大概是我们在教材图画书上不陌生的一些画,那一颗颗呈漩涡状旋转的星星,是充满光芒的闪耀的力量,耀眼的黄色的向日葵是伸向天空渴望生活的一只只手。我没有办法在这样零乱的思绪中表达梵高的绘画意愿,但是我愿意抄下这段印象派画家聚会中的宣言,来宣扬他以及他们的美好的艺术表达意愿:
我们把性格看的比丑陋更重要。把痛苦看的比漂亮更重要,
★ 梵高的名言
★ 梵高向日葵的周记
挚爱梵高(共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