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宜春苑》译文及赏析

时间:2022-11-28 16:45:25 作者:羊弟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羊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范成大《宜春苑》译文及赏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范成大《宜春苑》译文及赏析,欢迎参阅。

篇1:范成大《宜春苑》译文及赏析

范成大《宜春苑》译文及赏析

《宜春苑》

宋代:范成大

狐冢獾蹊满路隅,行人犹作御园呼。

连昌尚有花临砌,肠断宜春寸草无。

《宜春苑》译文

宜春苑各个角落已经遍布坟墓和狐獾洞穴,但是过路人仍以东御园称呼这里。

当年的连昌宫台阶旁还生长着几株残花,而这里却寸草不生让人思之肝肠寸断。

《宜春苑》注释

宜春苑:北宋皇家的御花园,位于北宋故都开封东二里,俗称“东御园”。

旧宋门:是汴梁旧城东面的一个门,原名丽景门,金人占领后改名宾曜门。

冢(zhǒng):坟墓。

獾(huān):一种小野兽,善于掘土为穴。习惯在废墟、坟墓之中居住。

蹊:小路。

隅(yú):角落。靠边的地方。

御园:皇帝的花园。

连昌:即连昌宫,唐代宫殿名,唐代皇帝行宫之一,故址在河南府寿安县(今河南宜阳)。安禄山乱起,久废不启。元稹有《连昌宫词》:“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描绘其萧条荒芜,诗中谓唐玄宗下榻连昌宫,晚景凄凉。范诗引此为典。

砌:台阶。

《宜春苑》创作背景

范成大于公元1170年(乾道六年)闰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写了七十二篇七言绝句和一卷日记《揽辔录》,以记沿途闻见,这首诗是其中第十一首。诗人看到昔日繁华的京都已满目荒凉、颓败不堪时,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宜春苑》赏析

该诗的第一、二句诗人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宜春苑的现状,第三、四句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河恢复无望的痛苦之情。诗人借景抒情,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

“狐冢獾蹊满路隅”,首句实写诗人当时亲眼所见宜春苑的萧条荒凉景象,通过“狐冢”、“獾蹊”写出了昔日繁华无比的汴京皇家禁苑宜春苑今朝的残破荒凉,并以此寄托诗人对北宋政权覆灭的悲哀之情。

“行人犹作御园呼”,次句以行人犹称此地为“御园”,说明昔日北宋故都的汉族百姓虽然生活在金人的残酷统治之下,但心中仍然念念不忘故国。此句充满了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

“连昌尚有花临砌”,第三句典出元稹《连昌宫词》,唐代经安史之乱之后,虽从此一蹶不振,但唐玄宗毕竟还能够有机会驾返连昌宫,凭吊昔日遗留下的一切。而赵宋王朝惨遭靖康之难之后,就一直苟安于江南,无心亦无力北伐中原。

“断肠宜春寸草无”,第四句以宜春苑与第三句的连昌宫对比,连昌宫虽废而犹存,可是昔日的宜春苑是何等繁华,何等气派,而今满目凄凉,惟颓垣荒草而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更加使人伤心,令人肝肠寸断,这一对比含意颇为深远。在今昔的对比中,作者想到了当时统治者是怎样将国土拱手让给了金人,铸成空前国耻的。想到了赵宋朝廷南迁几十年之后,朝廷不仅丧失了收复失地的能力,就是现存的城池疆土,也岌岌可危,时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时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黍离之悲,又有对统治者的谴责。

该诗通过对宜春苑里萧条冷落之景的描写,抒发了故国山河破落零碎的悲伤之情。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作者因山河破碎而产生的痛苦之情。点明靖康之难比安史之乱更惨,唐朝的内乱八年平定了,而宋朝外患的消除却是遥遥无期。

《宜春苑》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篇2:宜春苑,宜春苑王安石,宜春苑的意思,宜春苑赏析

宜春苑,宜春苑王安石,宜春苑的意思,宜春苑赏析 -诗词大全

宜春苑

作者:王安石  朝代:北宋 宜春旧台沼,日暮一登临。

解带行苍藓,移身坐绿阴。

树疏啼鸟远,水静落花深。

无复增修事,君王惜费金。

篇3:宜春苑外温庭筠

宜春苑外温庭筠

温庭筠,字飞卿,唐代非主流诗人。尤其是对照杜甫,相当另类。既不忧国忧民,也不曾想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去获得后世的文学标准,人民性,而是专注于儿女情长填词作诗。

相比于杜甫的忠厚,飞卿一身傲气。权贵朋友为了讨好皇帝,让他代为填写菩萨蛮词作,他非但拒绝,还当作笑谈传播,气煞人。

飞卿长相似钟馗,心地善良如菩萨。他在词作里写尽痴情痴心,也不避与烟花女子交往,但为人却极为端方。花甲之年,婉拒正值豆蔻年华女弟子鱼玄机的痴心求爱。这要放在宋代大儒朱熹,十个鱼玄机都笑纳了。陆游为《花间集》作跋时竟然认定,那些词作是“出于无聊”。陆放翁的《钗头凤》倒是有聊得很哪。

《花间集》诸君固然良莠不齐,但领袖者温飞卿却人品词作俱佳,以钟馗之相,书洛神之美。词中诸色,皆非宫中佳丽,只是浮世流云。美色在宫外,词作在宫外,词人也在皇宫外,一如其《杨柳枝》所云: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绝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温飞卿者,可说是宜春苑外的一片春风杨柳。倘若将当年的秦宫视作城堡式的象征,那么温飞卿无疑是城堡外的浪子。城堡里的帝王将相,正人君子,人民诗人,爱国词人,全都不是温飞卿的菜。

温飞卿的《菩萨蛮》里,供奉的乃是人间烟火美女: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让凡世间的男子思念如是:

酒泉子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

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簪云鬟髻,裙上金缕凤。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楼枕河水已经入木三分,更那堪月孤,风起,花稀,将绵绵相思写得刻骨铭心。

篇4:范成大《鄂州南楼》原文译文及赏析

范成大《鄂州南楼》原文译文及赏析

鄂州南楼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却笑鲈乡①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词语注释

①鲈乡,范成大家乡苏州盛产鲈鱼。

作品译文

中秋之夜,是谁吹起悠扬的玉笛?黄鹤山上,触动了思乡的游子。对岸汉阳的.树木,含情历历;脚下的江水环绕流去,悄无声息。沿江的市面灯火烛天,三更不熄;江上的船只迤逦相连,旌旗摇曳。可笑啊!我本该是鲈乡垂钓的隐士,如今却逗留武昌,忘记了归期。

历史评价

清・纪昀:“声调自好,然而浮声多于切响矣。”(《瀛奎律髓汇评》卷一)清・贺裳:“此石湖帅蜀归过鄂州作也。古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却如此点化,何减回道人半黍。”(《载酒园诗话》)

文学赏析

石湖之诗,以清新浅切为特色,如此遒壮之什,集中并不多见。诗中把前人成句及轶事歌谣,点化熔裁,浑成如己出,可见其功力。就声情气象来看,置于放翁集中,可乱楮叶;若与老杜比,则气象差近而少其沉郁。纪昀评诗,持论伤严。所谓“浮声切响”,与原初意义也有区别。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云:“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原是指音之清浊。何焯《义门读书记・文选》云:“浮声切响,即是轻重。”而纪昀先肯定此诗“声调自好”,可见后面所谓“浮声”、“切响”另有所指。盖其所谓“切响”,即切合题旨或深刻警切之句,而“浮声”则是俨然好句却无深沉之思。纪昀的批评盖为此而发,故其论伤严而似寡恩,却是具眼人语。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1170年(乾道六年)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1182年(淳熙九年)退隐到故乡石湖。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

篇5:满江红范成大赏析

满江红范成大赏析

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赏析】

虽是寒冬季节,山谷里却早已萌生了春意,蕙草初生新叶的香气就像袅袅的笛音若有若无地在山谷里弥漫开来(熏通薰,即蕙草,又叫零陵香,一种香草)。明天早晨的太阳升起后就可占侯新一年的年景了,(明年)肯定是丽日纤云、天气清和的好年景。不要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病上药里,每到节气时应该赋新诗。我这不是强颜欢笑,而是大自然的造化所陶醉,可惜我终究不能免俗。白昼是那么长,我的休眠已足。但门外的事情什么时候才能让人称心如意?还是和志同道合的友人团聚在一起,大家一同欢歌笑语吧。我们一起精心调制云露酿,仔细检索梅花曲谱。就算不能天天醉死梦生,也不必太过拘束。

附: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苏州吴县)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和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是《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农村生活,四季分别有12首。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生平

范成大父母早亡,母:78岁身亡,父:46岁因病身亡家境贫寒。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进士,初授户曹,又任监和剂局、处州知府,以起居,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慷慨抗节,不畏强暴,几近被杀,不辱使命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卒谥 文穆。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成就

他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爱国情感激昂悲壮。其《催租行》、《后催租行》、《缫丝行》、《劳畲耕》等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这类诗在南宋末期产生极大影响。他的文赋在当时也享有盛名。词作情长意深,前期作品与秦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当时流传着“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的说法。如其中《夏日》一首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情景,亲切、淳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也写了一些应酬唱和、山川行旅、叹老嗟悲以至讲论佛典禅里之作。杨万里《石湖居士诗集序》说:“(范成大诗)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妩媚,奄有鲍谢;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生平详见《宋史》卷三八六。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

范成大评价

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之说。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其代表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他同时还是著名的词作家,或许还可说是一位地理学家。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鹭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篇6:范成大《浣溪沙》赏析

范成大《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

范成大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此词题为“江村道中”。

范成大写过许多田园诗,有大型组诗《四时田园杂兴》60首。但他的词却很少涉及田园生活,这首《浣溪沙》却是一个例外。

词集中描写秋天的田园。在宋玉发出了“悲哉!秋之为气也”(《九辩》)的喟叹之后,诗人们总是把秋天写得肃杀而令人伤感。而热爱田园,晚年又在田园生活了较长时间的`范成大却一反古人,为我们描画了田园收获之季──秋季的绚丽的画面:十里田畴,稻谷已经成熟,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味;农家的疏篱上,点缀着朵朵鲜活的槿花。这是一种朝开夕落,而又长开长落,花期达半年之久的、生命力极强的花。杨万里《道旁槿篱》就说:“却是花中渠长命,换旧添新底用催!”山果,也是不用人栽培的自花自实的野生植物,现在也果实累累,有的青,有的黄,显示出璀灿的色泽,欣欣的生意!而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下片写气候。人说“一叶知秋”,词人偏不说木落霜清,而从秋之晨那润泽的雾气中感到秋的降临,秋来暑退。一抹淡淡的浮云遮住太阳,树林深密处已觉凉爽宜人。飞盖,飞车之盖。词人王命在身,驰车于江村道中,却十分倾心于这自在,清新,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所以发出了“不须飞盖护戎装”的感慨。范成大在田园闲居七年后又被起用知福州时,也曾作诗自嘲“霜毛瘦骨犹千骑,少见行人似个侬!”在另一首诗中,他还以炙背檐前的老农和自已对比,说“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这里在渲染田园之美后,以“不须飞盖”作结,也正说明了他对奔走仕途,而不能救民于水火的碌碌生涯的厌倦和回归到质朴的田园生活中的热望。

拓展知识: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稿》)之说。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其代表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他同时还是著名的词作家,或许还可说是一位地理学家。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篇7:范成大《初归石湖》原文译文及赏析

范成大《初归石湖》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归石湖

[南宋]范成大①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注】范成大(1126-1193),宋代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淳熙年间,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不合,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日光初出为暾,青中透红为绀。

译文:

旭日初照,晓雾迷漾,青红映衬碧空,石湖坐落在横塘岸西、越城之东。

稻花浪上闪露出行人的半截身影,池中菱叶映衬宿鹭白羽格外鲜明。

信步而行就能自知旧日熟识的途径,令人惊心,着意辨识的竟是昔时的邻翁。

当年亲手所种,斜桥水畔的柳树,已是蝉声喧鸣,翠枝拂空。

赏析:

首联“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横塘在苏州城外。贺铸有词云“凌波不过横塘路”,越城东指的也就是石湖了。这两句诗是说当我回到越城东边的石湖时,初升的太阳透过晓雾照在横塘西岸我的身上。我看到青绿色的林雾烘托了深红色旭日,真是像画一样美丽啊。两句诗看似不经意的写景点出回来时的时间和石湖的地理位置,的确是大手笔所为。

颔联“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两句非常简单明了。色调也很是明朗清快。对仗也很工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稻子在这个时节不但长得很高了并且已经开花了,行人们从田间走过只能看到他们的上半身。池塘里菱叶丛中有一只白鹭还懒洋洋的浮在水中不肯动,好像昨天没睡够似的。

前四句先写夏天早晨的景象,色彩绚丽;接着点明石湖方位所在;然后写田野和水塘景象,对仗工整,富有表现力。这四句虽是客观写景,但从中可领略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

颈联“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这两句出现了不和谐。众所周知,律诗的颔联、颈联要求必须对仗。这里“自能”和“时复”就不能对。但是正如《红楼梦》中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所说的.,有了奇句子就不管他是否必须对仗工整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信步朝家里走去,奇怪的是自己本身就能走着旧路,好像我离开这儿才不久似的。可当我走到家门口,看到一位老丈好一会儿才认出那是我的邻居时我又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无情流逝了。“朝如青丝暮成雪”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这首诗的感情变化就是从此联开始的,更确切的是从“惊心时复认邻翁”这句变化的。诗中正面点出题中“初归”二字的就是这两句。路是旧时认识的,信步走去也不会走错;几次碰见老人,仔细辨认,吃惊地发现他们原来是我的邻居。这两句写初归感受十分真切。

尾联“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两句也是明白如话。这两句进一步延续了上一联变了的情感,也使全诗变得的千转柔肠,耐人寻味。意思是说我回到家里,已经和我记忆中的家不一样了。当年我亲手栽种的斜桥柳还在可因为没人管它,如今无数的鸣蝉在上面已经把它的原本翠绿的叶子扫食尽了。全诗到这里就戛然而止,对事实变迁的感慨却溢于言表,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范成大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事雕琢,清新自然,把自己完全交给感情,并且又能把握全诗的思路,难能可贵。

篇8:蝶恋花范成大翻译 赏析

由unjs.com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宋代的田园诗词较前朝来说,在数量上算比较少,苏轼和辛弃疾各写了少量,而范成大写了三两首,范成大是田园诗名家,因此,他写的这些田园风的作品可以说是在整个宋词中占有很很重要的地位,是其宝贵的珍品。其原文如下:

・・・

・・・・蝶恋花

・・・・・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字词解释:

画舫:彩船。

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

横塘:在苏州西南,是个大塘。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之后。

看看(kan):转眼之间,即将之意。

江国:水乡。

寒:指水冷。

篇9:蝶恋花范成大翻译 赏析

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江南水乡,春寒迟迟农事也晚。村北,村南,谷雨时节开犁破土,将田耕种遍。春麦已结秀穗

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桑叶卖家很贱,转眼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

蝶恋花作品背景:

这首写苏州附近田园风光的词是作者退居江湖期间作的。此词当是作者退居石湖期间作,写的是苏州附近田园风光。

蝶恋花中心思想:

本词是一首田园词,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都流露出乡村景色的美丽与人情的淳朴、宁静、和谐,表现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蝶恋花赏析: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春水涨满,一直浸润到岸边的芳草;芳草、鹅儿在微风中活泼泼地抖动、游动,那嫩嫩、和谐的色调,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微风轻轻地吹,吹绿了河岸,吹绿了河水。……“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作者乘彩船往横塘方向游去,河道曲折多湾画舫缓慢行进。看着前方的塔近了,其实还远。那水面上的小鹅,其实,作者并不急于到塔边,所以对远近并不在意,此时更使他欣悦的.倒是一路好景致。便很令人疼爱留连。这两句写船行,也带出了沿途风光,更带出了自己盎然兴趣。全词欢快气氛也由此而兴。

词的下片写到农事,视野更加开阔了。如此写,既与上片紧密相联,又避免了重复。“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这不紧不慢的节奏见出农事的轻松,农作的井然有序。“村北村南”耕过的水田,一片连着一片,真是“村南村北皆春水”、“绿遍山原白满川”,一派水乡风光现于读者面前,虽然农事紧张或更可说繁重,但农民们各得其乐,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这两句是写高地上景象,虽然水稻刚刚下种,但漫冈遍野的麦子拔穗了,蚕眠,桑叶也便宜了,农桑丰收在望。所以下面写道:“看看尝面收新茧”。“看看”,即将之意,透着津津乐道、喜迎丰收的神情。下片写田园,写农事,流露出对农家生活的认同感、满足感。

这是一首田园词,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有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淳朴、宁静、合皆,读了令人心醉。

词牌名:

蝶恋花,是中国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江如练》、《西笑吟》。《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其词牌始于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或抒写心中愁的情感为多。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以上这篇蝶恋花范成大翻译 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unjs.com!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篇10:横塘 范成大-横塘 范成大 赏析

横塘 范成大-横塘 范成大 赏析

横塘 范成大,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表达友谊的诗。本文由unjs.com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横塘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

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

细雨垂杨系画船。

字词解释:

南浦,泛指送别之处。

作品翻译:

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水就绿了,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横塘里,蒙蒙细雨中,即将远行的画船栓在岸边的垂杨柳上。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

前两句为送别之景。南浦,泛指送别友人的河边。一川;是为一片,遍地。朱塔;红色的宝塔。这两句可以这样理解;春天来了,南浦平披上了绿装,大地焕然一新。只有石桥、朱塔,不管春夏秋冬,还是老样子。两依然,朋友乘春光而去,以后只有石桥、朱塔与诗人为伴。想到这诗人黯然神伤。

后两句是离别之情。系;拴着。画船;油漆彩绘之船。在年年送客的横塘,今又有一条将要离去的画船,在蒙蒙细雨中拴在杨柳上,垂柳轻舟、雨中送客、依依惜别之情更使人伤怀。

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深情缠绵,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以上这篇横塘 范成大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unjs.com!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篇11:《宋史·范成大传》阅读题及参考译文

《宋史·范成大传》阅读题及参考译文

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擢进士第。授户曹,监和剂局。隆兴元年,迁正字。累迁著作佐郎,除吏部郎官。言者论其超躐(越级升迁),罢,奉祠。

起知处州。陛对,论力之所及者三,曰日力,曰国力,曰人力,今尽以虚务耗之,上嘉纳。处民以争役嚣讼,成大为创义役,随家贫富输金买田,助当差者,以轻其役。其后入奏,言及此,诏颁其法于诸路。处多山田,南梁天监年间,詹、南二司马作通济堰于松阳、遂昌之间,引溪水四十里,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中,《令》以绢计罚金,估价轻而论罪重,成大奏:“承平时绢匹不及千钱,而估价过倍。绍兴初年递增五分,为钱三千足。今绢实贵,当倍时直。”上惊曰:“是陷民之苛政。”遂增为四千,而轻刑矣。

隆兴再讲和,失定受书之礼(金宋最初的受书礼为君臣之礼,极尽屈辱,隆兴议和后改为叔侄之礼,但没有具体讨论接受国书的礼仪),上尝悔之。迁成大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国书专求徽钦二帝灵柩。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金迎使者慕成大名,至求巾帻效之。至燕山行宫,密草奏,具言受书式,怀之入。初见金主,词气慷慨,金君臣方倾听,成大忽奏曰:“两朝既为叔侄,而受书礼未称,臣有疏。”搢笏出之。金主大骇,曰:“此岂献书处耶?”左右以笏击而欲起之,成大屹不动,必欲书达。金庭纷然,太子欲杀成大,越王止之,竟得全节而归。

除中书舍人。初,帝书崔寔《政论》赐辅臣,成大奏曰:“御书《政论》,意在饬纲纪,振积敝。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上称为知言。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成大草诏,留诏七日不下,又上疏言之,遂罢。

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白水砦守将王文才私娶蛮女,常导之寇边,成大重赏檄群蛮使相疑,俄禽文才以献,即斩之。凡人才之可用者,悉致幕下,不拘于小节。

召对,除权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两月,为言者所论,奉祠。起知明州,奏罢海物之献。会岁旱,奏移军米二十万振饥民,减租米五万。以病致仕,进资政殿学士。绍熙三年,加大学士。四年薨。(《宋史·范成大传》,有删节)

4、下列各句加点字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除吏部郎官 授予官职

B、估价轻而论罪重 评定

C、上面谕受书事 告诉

D、意在饬纲纪 损伤

5、下项对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

B、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

C、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

D、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

6、下列各项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范成大颇有政治才能,在管理处州时做了两件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个是创建“义役”来减轻百姓的徭役压力;二是疏通年久失修的通济堰,来灌溉农田。

B、范成大出使金国,在宋金受书礼的外交争议的大背景下,坚持自己的立场,争取恢复相对公平的两国关系,没有因为受到威胁而放弃,展现了自己的'骨气。

C、皇帝想要任命张说为签书枢密院事,但是范成大反对,于是便趁自己负责起草诏书的机会,压下任命诏令七天不下达,又上疏弹劾,于是皇帝收回任命。

D、四川白水砦的守将暗中与边境土著勾结,不仅娶了当地的土著女子,而且引导他们入侵宋国边境,范成大先设计让守将和土著内讧相争,然后一举擒拿。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上惊曰:“是陷民之苛政。”遂增为四千,而轻刑矣。

②凡人才之可用者,悉致幕下,不拘于小节。

参考答案

4.D(本句是整顿的含义)

5.B

6.D(原文只说相疑,没说内讧相争)

7.①皇上吃惊地说:“这是使百姓陷入困境(使动1分)的苛政。(判断句1分)”于是律令中定的绢价增为四千(语义1分),因而让刑罚减轻(使动1分)了。(句意1分)

②凡是(1分)可用的人才(句式1分),范成大全部招纳(1分)到幕下,不受小礼法的拘束(句式1分)。(句意1分)

文言文翻译

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考中进士。朝廷授予户曹之职,监管和剂局。隆兴元年(1163),提升为秘书省正字。又多次升调,为著作佐郎,被任命为吏部郎官。有人说他的升迁逾越等级,朝廷罢去他的职位,让他管理祠观。

后来被起用为处州知州。入宫回答皇帝的提问,陈说力的内容包括三方面:日力、国力、人力,今天全部被不急的事务耗费掉,皇上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处州百姓因抗争劳役而吵闹、争论,范成大于是创建了义役,按照家庭贫富程度出钱买田,资助承担徭役的人,百姓很是方便。此后范成大进宫上奏,说到此事,皇上于是下诏颁布义役法在各路实行。处州多山田,梁天监年间,詹、南二司马在松阳、遂昌之间修建了通济堰,引导溪水流到四十里外,灌溉农田二十万亩。通济堰因年岁久而坏,范成大走访故迹,派人垒石筑堤,建立堤闸四十九所,使上中下灌溉有条有序,百姓深得其利。

朝廷任命范成大为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年间,《令》规定以绢为单位统计罚款的数额,法令中对绢价的评估便宜了因而导致实际的判罚很重,范成大上奏说:“太平年代绢每匹不到一千钱,而法令中估的价超过实际几倍。就算绍兴初年绢价递增了五分,价钱定到三千也足够了。但现在绢实在贵,应当比当时的价格翻一倍。”皇上吃惊地说:“这是使百姓陷入困境的苛政。”于是律令中定的绢价增为四千,因而刑罚减轻了。

隆兴年间朝廷与金再次议和,却没有议定金国接受宋国国书的礼仪,皇上曾感到后悔。调任范成大为起居郎,暂授资政殿大学士称号,充当金国祈请国信使。所送国书是专门为了请求接回徽宗和钦宗的灵柩一事。皇上当面告诉他自己对接受国书之事的看法,范成大请求一起写在国书中,皇上不答应。金国迎接使者的人仰慕范成大的大名,以致效仿他戴巾帻。到金国燕山行宫后,范成大秘密地草拟奏章,具体论述接受国书的仪式,把它放入怀中。范成大首次呈进国书,言词慷慨,金朝君臣正认真倾听时,范成大忽然上奏道:“两朝已经结为叔侄关系,而受书礼仪没有确定,我这里有奏章。”于是把插在腰上的手板拿出。金主大吃一惊,说:“这难道是献国书的地方?”金朝左右大臣用手板击他,要他起来,范成大跪立不动,一定要把国书送上。金朝廷上议论纷纷,太子想杀死范成大,越王阻止了他,范成大竟然得以保全气节而归。

朝廷任命范成大为中书舍人。开始,皇上书写崔寔的《政论》赐给辅臣,范成大上奏说:“御笔书《政论》,本意在于整饬法纪,革除积弊。而近日大理寺议定刑罚,顺次加重一级,这不是以严刑换取太平,而是残酷。”皇上称他说的是明智的话。张说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范成大起草诏书,扣留命令七天不下达,又上疏劝告,张说的任命最终被去除。

任命范成大为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白水砦守将王文才私娶蛮族之女,常常带人攻打边境,范成大用重赏使蛮人互相怀疑,不久,王文才被俘获送到治所,范成大立即杀掉了他。蜀北边境过去有义士三万,是本地的民兵,监司、郡守私自役使他们,都统司又让他们与大军轮流戍边,范成大极力说这样不行,皇上下诏命令遵循旧法。凡是可用的人才,范成大全部招纳到幕下,不受小礼法的拘束。

皇上召范成大入宫对话,任命他暂代吏部尚书之职,拜官为参知政事。两个月后,被谏官所弹劾,奉命主管祠观。被起用为明州知州,上奏请求罢除进献海物。遇到干旱年,上奏调军队储蓄的米二十万石以赈饥民,减去租米五万石。范成大因生病请求休息,皇上提他为资政殿学士。绍熙三年(1192),加职大学士。四年(1193),范成大逝世。

篇12:范成大鹊桥仙诗歌赏析

范成大鹊桥仙诗歌赏析

鹊桥仙·七夕是南宋诗人范成大诗作,诗人以七夕为接笔写意。范成大的鹧鸪天历来获得了很多文人雅士的称赞。

原文:

鹊桥仙·七夕

作者: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鹊桥仙·七夕翻译:

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为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

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鹊桥仙·七夕字词解释:

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传说牛郎织女此夜渡过银河相会。

2、双星:指牵牛、织女二星。

3、慵(yōng):懒。

4、娟娟(juān juān):美好的样子。

5、月姊(zǐ):月宫中的仙子。

6、颦(pín):皱眉。农历初七月亮将及半圆,因言满眉颦。

7、风姨:传说中司风之神。原为风伯,后衍为风姨。

8、草草:匆匆之意。

9、争如:怎么比得上。这里是还不如的意思。

10、不抵:不如,比不上。

鹊桥仙·七夕背景:

词作于淳熙元年。孔凡礼《范成大年谱》淳熙元年甲午,“秋末,周必大有书来。《周益国文忠公集·书稿》卷六淳熙元年《与范致能参政》第二书:‘……今在桂林矣。最后《七夕》篇,尤道尽人间情意,盖必履之而后知耳。奇绝!奇绝!……’《石湖词》有两首咏七夕者,一为《南柯子》‘银渚盈盈渡’,一为《鹊桥仙》‘双星良夜’,二首中《鹊桥仙》尤深挚,或为必大所云之篇。”

鹊桥仙·七夕赏析:

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描写牛郎织女的诗词更是不乏佳作。范大成的这首更是以独特的视角和修辞手法来描写,也实为宋词中的代表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开头三句短短十几字便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夜景图。“双星良辰”,写七夕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良辰,日盼夜盼、盼得一年,方有此一夕之会,其情可喜复可悲。“慵懒耕织”写牛女的情态,一个是懒得耕种,另一个是懒得纺织,双方都盼望着尽快见面,以慰相思之苦。遥望星空,银河灿烂,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也无心纺织,只为这一年一次的相聚,就连天上的仙女也都嫉妒。“应被群仙相妒”,值此佳节,毕竟二人能够相见,故而惹得天上众神亦十分相妒。月宫里的嫦娥紧紧皱起了娥眉,风姨更是兴风吹雨心生妒。“娟娟月姊满眉颦”二句,实写此夕天气状况,月牙如眉,有风有雨。词人以拟人手法,说美丽的嫦娥皱着眉头,因二人的相会而想到自己的孤单,谁让自己贪心吃了不死药,故而只能呆在清冷的广寒宫与玉兔为伴。更可气的是风姨竟然吹风鼓雨。以二神女的“相妒”行为,反衬出牛女二人感情相契之深,相爱的合理和相会的艰难。词的上阕主要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鹊桥相会的画面,通过写群仙的妒忌来反衬“双心良夜”的.美好以及牛郎织女爱情的难能可贵。可见神仙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渴望人间真情。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诗人在这里翻进一层,着力刻画牛女得失的心态,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格化。表面看来,“相逢草草”似乎比不上“休见”;因为这样会“重搅别离心绪”。但从实质上来看,他们都愿意为这“相逢草草”付出经年的期待,这是他们心甘意愿的,显然在他们自己看来,“相逢草草”也就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惜。什么“重搅别离心绪”也就不过小事一桩罢了。而且这也不过是旁观的局外人的猜测,他们当事者未必会这么深思熟虑。诗人如此翻进一层去设想,显然是有深意的: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的人,感到“相逢”的可贵.才能对牛友的心杰作如此深刻的刻画。既没有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委婉,也没有“忍顾鹊桥归路”的伤感。直奔主题,一年才得一次相聚,实属不易,然而匆匆相见又扰起了往日的离别情仇。只有经历过长久的离别,才会懂得此刻相聚的不易,岂止是神仙,其实人间也是这样,这里也正是用人间的离愁别绪来描述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这两句紧接上句意境而写,将牛郎织女的相会更深一层刻画。“相逢草草,争如休见”,一夕之会,对于相爱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短,实在是难以填满两颗相爱而受伤的心,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恰似狂风掠过已平静下来的心湖,掀起阵阵波澜,遂而发出“争如休见”的怨恨之词。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夜夜人别离,七夕一刻,相聚实属不易,却也免不了扰起往日的离别旧愁。新欢何其短暂,旧愁又何其沉重。岁岁年年同此味,今年的短暂相聚只怕又将成为明年的旧愁,真是旧愁未消,新愁又起,相见时难别亦难。

宋词中描写描写牛郎织女故事的词多以《鹊桥仙》为题,范成大的这首采用衬托的修辞手法,用群仙相妒的情节来反衬出牛郎织女的悲剧爱情,颇有创意。全词语言平实无华,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用人间的真情描写神仙的故事。

诗人在这首词中,描述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遭到群仙相妒,议论他们“相会草草”的得失,深刻地揭示了牛女分离这一悲剧是一部永无停止的悲剧。在这样的悲剧中,能够“相逢草草”那是非常珍贵的,这种高瞻远瞩的揭示,表明诗人对牛郎织女爱情的感知和对人生的体悟更为真实,这就自然比同情或慨叹深刻得多。较之以往的牛郎织女题材诗词,这首词在立意上也有所不同,欧阳修的《鹊桥仙》旨在突出“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观的主旨则体现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果说欧阳修的词是借神仙故事来描写人间感情,秦观是在由神仙故事引发自身的感慨,那么范成大的这首就是用人间真情描绘神仙故事。

另外,此词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女爱情悲剧的生生不已,很有见地,以嫦娥风姨之相妒这一喜剧式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全词语言质朴,无华丽词藻,与其田园诗风类似。秦少游的《鹊桥仙》写出爱情的本质乃是真心相爱,不在乎天遥地阔、时间久远,情致高雅;但人心总归是人心,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不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忍受。故范成大此词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有它深层次的心理原因的。秦词高情逸调,不可多得,是谓“特例”;范词表达的是普通人的一般情感,故具有普遍性。谢薖《鹊桥仙》云:“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竟认为牛女爱情,无风无浪,亘古不变;其有力的反衬,正表达了人问之不幸。同样题材,视角不同,各有千秋,故词苑乃得长盛不衰。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乾道六年(1170)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

《宋史·范成大传》阅读题及参考译文

鹊桥仙七夕范成大翻译 赏析

范成大《蝶恋花》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玉楼春,玉楼春范成大,玉楼春的意思,玉楼春赏析

宜春旅游导游词

登楼原文、译文及赏析

《崧高》译文及赏析

鹧鸪天赏析及译文注释

竹石古诗译文及赏析

《范仲淹罢宴》原文及译文赏析

范成大《宜春苑》译文及赏析(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范成大《宜春苑》译文及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