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灵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难忘的端午节初一日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难忘的端午节初一日记,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初一端午节日记
时值晚春,繁密的枝叶已被春风吹成深绿,再过不久,便是屈原为国捐躯的日子,人们为了鱼虾不撕咬他的身体,向河里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纪念屈原成为了中国的节日――端午节。
早在很久以前,人们就不进行向河里投粽子这种浪费的事情了,端午演变成了一家团圆,享受美味的节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团里放上一颗肥腻的肉块,我倒不怎么喜欢这种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
家乡的甜粽味道清香,不加修饰,更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实的想法;晾干的芦苇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尔向其中塞入一颗甜枣,折叠成锥体,绑上纤细的苇杆,载入锃亮的瓷盘,锅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龙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盘,大块浓绿被这波涛淹没,于是又拿起灶台上的锅盖,轻轻扣下,叫他接受洗礼,散发香气。
苦痛炽热的煎熬总是漫长的,待火光熄灭方才发现,苇杆不知何时变得色深柔软,棕叶绿得油亮,颇有食欲。捞入盘中,松开棕叶之上的叶子,抄起筷子,夹住一端棕叶,慢悠悠地将白玉般的糯米自棕叶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绿的粽叶下,糯米光滑的身躯更显洁白明亮。
篇2:初一端午节日记精选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传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米粒洒在江河里,但是米粒很快就被鱼儿吃完了。后来,人们想了个办法,用粽叶把米粒包住扔下河,鱼儿以为是粽叶就游开了。从此粽子就流传下来了。
你们想吃吗?想吃就到我家来,我一定做给你吃!
篇3:初一端午节日记精选
早晨,我一起床就闻到一股清香,于是连忙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
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妈妈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妈妈告诉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棕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棕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篇4:初一端午节日记精选
小时候,端午是藏在绿油油的棕里的,里面装着妈妈的爱。
上学了,端午是浸在清凉井水离的,里面透着妈妈的笑。
离家了,端午是刻在清新艾草上的,里面含着妈妈的思念。
回来了,端午是妈妈的老,我泪流满面。
那无私的亲人!!!
篇5:难忘端午节日记
今天是端午节,我要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于是,妈妈给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端午节是因为一个伟大的诗人 ----屈原而诞生的。端午节是一个多民族的节日,它又名端阳节、重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我还知道端午节人们的习俗:1.赛龙舟。2.吃“五黄”。3.吃粽子。4.包香袋。人们包香袋的作用就是避瘟驱毒、驱蚊虫。虽说今天要吃“五黄”,但我只吃了“一黄”。不过没关系,今天仍是个有趣的端午节。
★ 初一端午节作文
★ 初一作文端午节
★ 一年级端午节日记
★ 难忘的端午节作文
★ 难忘初一作文
★ 端午节的作文初一
难忘的端午节初一日记(共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