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满满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幼儿故事欣赏:喝茶的脚丫,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幼儿故事欣赏:喝茶的脚丫,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幼儿故事欣赏《种瓜》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
2、了解西瓜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小看戏》、《小乌鸦爱妈妈》、《幸福拍手歌》。
2、律动练习:《洗手帕》、《学做解放军》、《头发肩膀膝盖脚》《好朋友》。
二、基本部分
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着是绿色,吃到嘴里是红色,吐出来时黑色,打一种水果名称。(教师小结对了是“西瓜”。)
2、你们知道西瓜是从哪里来的吗?(对了是种出来的。)西瓜好吃吗?(好)那你们想来种瓜吗?(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2、教师弹唱歌曲一遍,幼儿再次欣赏。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小结:我在田根下了一颗瓜,天天来浇水天天来它,发了呀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大西瓜呀大西瓜,抱呀抱不下。
提问:种出来的西瓜怎样呀?
3、师提问: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吃过西瓜,谁来说说西瓜的特征?(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西瓜它是在那里生长的?3、教师范唱歌曲,提醒幼儿注意认真地唱出附点
5、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学唱歌曲,提醒幼儿学会听前奏开始演唱。
(1)请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完整的学念歌词两遍。
(2)请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先请幼儿小声跟随教师演唱一遍。
再请幼儿大声跟随教师演唱一遍。
6、教师启发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出附点音符。
7、请个别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8、这首歌曲中有几小段。
9、你喜欢歌曲的哪一段,为什么?
小结:这首歌曲体现的是一个孩子在墙根下种瓜的一种美好的心情,我们在唱的时候也要表现出一种很欢乐的情绪。
三、结束部分
1、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篇2:幼儿故事欣赏《种瓜》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并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根据歌词内容与同伴自由创编从种瓜到结瓜的过程,边表演。
3.感受自由创编动作,以及与同伴共同表演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29、磁带/CD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配套教学挂图引起幼儿兴趣。
1. 到了什么?(幼儿简单讲述。)
2. 教师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西瓜的生长过程。
二、教师出示小木偶引起幼儿兴趣,并以故事形式帮助幼儿提炼歌词。
1. 教师出示小木偶将歌词以故事的形式出现,并提问:
(1) 我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种瓜以后还要做些什么事?
(2) 西瓜是怎么样长大的?结出来的是什么样的西瓜?太大了就怎么样了?
2. 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节奏的念歌词,并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示。
三、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1. 幼儿欣赏教师的表演唱一遍。
2. 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然后逐步退出,用手势、动作提醒幼儿记忆歌词。
3. 教师清唱歌曲,并请幼儿随歌曲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四、幼儿与同伴一起边唱歌曲边表演。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进行表演唱,教师扮演“种瓜人”,幼儿扮演“大西瓜”。
篇3:幼儿古诗欣赏
幼儿古诗欣赏大全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郎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风——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篇4:关于喝茶的故事随笔:喝茶的那些事
记得我小的时候,一到夏天,每天早上祖母总要用焦黄的饭糍(烧饭时粘在鍋上的饭,现在叫锅巴)烧一锅“饭糍茶”,晾在一只粗瓷的缸盆里让我们喝。那茶的香气真是好闻极了!味道也不错。现在想来还会流口水呢!
原来,喝茶是大男人们的事。一般他们都不在家里喝,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时才有可能在自己家里烧水喝茶,大多数还是陪客人上茶馆。原先,在我家附近的几个村庄上有两家小茶馆,这些小茶馆每天经营两次,一次是上午茶,一次是下午茶。上午的一般喝到五六点钟(冬夏有别)然后大多数人下田劳动(有几个年岁大一点的人就开始搓麻将);下午是从12点2点左右结束。
到了大年夜的晚上有夜茶。从这夜开始,茶馆里不但卖原来的那种茶,还有一种用盖碗泡的橄榄茶,茶叶是绿茶,里面放一颗敲扁的青橄榄。这种茶一般都是一些有身价的人才喝。或者新年里某家来了新女婿到 茶馆里,也是泡橄榄茶喝的,但是这位新女婿要给每位茶客敬上一支烟。这样陪新女婿上茶馆的岳父或郎舅,很感光彩体面,随后他也会给每人敬上一支烟。茶馆里的气氛热闹了几分,大家都得到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
在我们家乡还有两种茶,一种叫“吃讲茶”,一种叫“吃书茶”。所谓“吃讲茶”就是某一天,附近的村庄上,有邻里间发生纠纷相互讲不好,那么双方就到茶馆里去,把闹纠纷的事讲给茶客们听,有茶客们公义作出评判。那么这天茶客不用付茶钱,一切茶钱都有理亏的那户人家负责。
所谓“吃书茶”就是一边喝茶一边听说书。这种书茶在乡下一般都农闲辰光才有,夜场的听客比日场多。
小茶馆的存在给居住在农村的人,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这有点像现在社区里的“老年活动室”。在茶馆里大家一边喝茶,一边海聊神侃,交流各自的所闻所见。也可一边喝茶一边谈生意,灵灵市面。在这里什么样的八卦新闻都能听到一点,据说原来我们县里的一位姓吴的县长,只要他有空也很喜欢到茶馆里喝茶,当然,他去喝茶的目的不像我们一般人,这大概是他了解民情的一种方法吧!
我在四十几岁的时候,很是喜欢每天早晨到茶馆里喝早茶,在那里可以结识一些老年朋友,在他们那里可以听到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山歌、谚语之类的东西,像“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心头烦恼树枝多,今天那哈叫我唱山歌”等好东西。我那篇被入选在“浙江民间故事选”中的《半把皇阳伞》的原始资料就是在茶馆里搜集来的。甲肝大流行那年后,我就不敢再到茶馆里去喝茶了。从此,就改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喝茶。现在退休在家,会时不时地想起原先的小茶馆!
古代的文人墨客对喝茶是很讲究的。他们不但对水、茶具等十分考究,而且对怎样喝茶、喝茶的氛围也很讲究。陆游曾经讲过:“独饮为神,二客为圣,三四为趣,五六为泛,七八人一起喝茶就什么都不是了。”至于水也是很考究的。在我们杭嘉湖地区流传着“龙井茶叶虎跑水”,在长江流域也流传着“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的说法。当然,这些都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但是,有了好茶叶想要泡出一杯好茶来,的确要有一种好水。我总觉得现在泡的茶没有原先的好喝!
以前,乡下人家里用的水,是每天早晨从门前河里提来放在缸里经过沉淀再用来烧饭、泡茶的。现在由于环境被污染,河里的水不能用了,每家每户都改用经过消毒处理的自来水。用这种水泡出来的茶就没有以前的好喝。有段时间,我为了获取一种天落水用来泡茶,在家里准备了一只能储存几桶水的缸。到天下雨时,等雨水把屋面上瓦楞里的微尘冲洗得差不多的时候,我用盆放在屋檐下接水,把接来的水放在缸里沉淀一下,然后用它来泡茶。用这种水泡的茶就比较好喝,它没有自来水那股说不清的味道。可惜,现在也不能这种方法积水了。用纯净水吧,总觉得淡而无味,而且据医学家们调查研究,某些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与饮用水的硬度成反比,也就是说水质硬度低,死亡率反而高。
水,成了喝茶人的一道难以处理的难题了。这就像黄永玉说的那样:“最近几十年习惯了的味道的茶叶,不知到哪里去了?眼前只能是来什么喝什么了,好是它,不好也是它。”
原先那种醇香氤氲的茶味,使人回想、回味!然,她已离开我们很远很远了,成了一种留在人们心灵中的美好记忆!
喝茶是一种性情,品茶却是一种心境。在红尘滚滚中,能约上三五知己,沏一壶清茶,各带一颗安静的心,在晨雾缭绕,杨柳拂絮的夏日,坐在那条清清的小河边喝茶聊天,该是一种神仙的生活吧!
人生如茶,煎熬、磨难是人生的另一种成全;人生如茶,浓淡皆宜,人活着是一种福祉!穷也好,富也好,一切都顺其自然,只要秉持一种好性情,一切都好!白驹过隙,韶华易逝,人生的通透,缘自放下固执,一切随遇而安!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于爱茶人。
本文作者:陈汉良(微信公众号:南湖文学)
篇5:关于喝茶的故事随笔:喝茶的那些事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
清代养生家孟英说过:“人可以一日无谷,不可一日无水,水为食精”这些都说明了水与人类的关系。茶是水的另一种存在,它就不像水那样和每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茶在待人接客的社会交际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东西。
茶,最初为是一种药用之物,《本草纲目》中说:“茶饮之去痰,解渴,消宿食,利小便,使人益智,省睡、省力、悦志“。
我是个比较喜欢喝茶的人,粗粗算来至今也有几十年的茶龄了,引起我喝茶的原因不是口渴,却是人睏。开始喝茶时对茶也没有什么讲究,常常是等到口渴时端起茶杯,咕咚咕咚牛饮一通,嘴一抹就了事。后来跟着几个喝茶的长者喝茶,慢慢地学到了一点喝茶的小门道。空闲时学长者样泡一杯茶,像模像样地坐在桌子旁,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再不是牛饮了。再后来自己到南货店里买一两祁门红茶,一则自己喝,二者回报那几位常在一起喝茶被我叨扰过的长者。如果有机会到杭州去,回来时也买上一二盒龙井茶。但往往是吃的少,浪费的多。主要是不知道如何保管茶叶,扯开后就把茶叶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等到后来想泡茶时再去找茶叶,这时的茶叶就没买来时那样的茶香了。如果在黄梅天,那些开封的茶叶常常会有一股霉味气,那就只好丢了。
四十岁以后才正式有了喝茶的习惯。每天早上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生炉子烧水、泡茶。这杯茶喝到中午结束,下午再泡过一杯。下班回家后除了烧饭烧菜料理家务外,不会忘记给自己泡上一杯茶。
那时的喝茶,在茶叶、茶具方面不太讲究,茶杯我最喜爱的是玻璃杯。后来大妹夫送给我一只带不锈钢盖的茶瓶,密封性能好可以随身携带,夫人又给我用纱线钩织一只有图案的网状杯套,真是锦上添花。茶叶么,开始是喝毛峰,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就改成喝碧螺春或龙井。我最喜欢的还是碧螺春。龙井好是好,它香气足,茶色好,缺点就是茶头太短了一点,三冲两冲就变得淡而无味。碧螺春虽然在香气、茶色上比龙井逊色一些,但它经喝。每年的四五月份我总会到茶叶市场买上四五斤放在家里慢慢饮用。
为了喝花茶,有段时间我在家里养了两盆茉莉花,一棵玳玳橘,又到药店里买了两只大一点的饼干筒。到了春天,茉莉花、玳玳橘开花,等它们含苞欲放未放时把花摘下来放入早已准备好的茶叶中,扪上两三个星期,花的香气就会浸润到茶叶里了,花茶就成了。一筒茉莉花茶,一筒玳玳花茶,够喝上一年半载了。扪茶时,花不要放得太多,太多了会增加茶叶里的水分,从而影响茶色。
茶这种东西是怎么被发现的呢?作家王树曾在他的《心窍黄尘塞五车》中有一段怎样发现茶的描述:“茶这种东西肯定诞生于中国。因为它只有具备散淡性情的民族才能发明的东西。想必是一个中国人在追逐野兽或采集野果的时候,随便扯一片叶子放在嘴里。也许是因为饥渴,也许是想吹出某种声音,也许是想在嘴里嚼点什么,然后抬头去看天和云。结果树叶的味道,或某种预想不到的功效刺激了这个中国人的神经,于是最早的茶就产生了。”当然,这只是作家的一种想象而已,我们且把它作为一种茶余饭后的聊天资料吧!
我的喝茶是从一九五八年开始的,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那年的暑假期间,全县中小学教师,分别集中在一中、三中参加“反右倾整风”运动。当运动进行到“拔白旗插红旗——交出白心换上红心”的交心阶段时,连续三天三夜不能睡觉,开展乡与乡,校与校,人与人之间的交心竞赛,看谁交出的白心多!中老年的老师们一般都准备了一些醒脑提神的东西,如糖果、咖啡、香烟、红茶等,我们几个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的小青年什么都没准备。可是到了第二个晚上困得实在熬不住了,哈欠连天,睡又不敢去睡!有几位老教师让我们喝一点红茶提提神。嗨!喝过几口红茶后,人的确醒了一点,口里也不觉得那么干苦了。这就是我喝茶的开始!
篇6:幼儿故事精选
【小猪和靴子】
清晨,小猪去树林里玩。忽然,他发现树边有一个红红的东西,口小底大,摸上去很滑:”咦,这是什么?好像是个皮袋子,是谁丢的呢?
小猪手里拿着这东西,嘴里叫着:“谁丢了袋子,谁丢了袋子?”
树上的八哥听见了,“叽叽喳喳”地说:“小猪,这不是袋子,是一顶漂亮的红帽子呀!”
“噢,不是袋子是帽子。”小猪连忙戴在头上,一边走一边叫,“谁丢了帽子,谁丢了帽子?” 狐狸看见了,嘻嘻地笑起来:“小猪,这不是帽子,是一只好看的瓶子呀!” “嗯,这瓶子真不错。”小猪采了许多美丽的野花放进瓶子里。 “谁丢了瓶子?”小猪捧着瓶子走一步,叫一声。
这时候,来了一只小花狗。他知道了这事,对小猪说:“没人丢,没人领,就送给生病的小熊吧!” 小猪和小狗来到了小熊家,把这个没人领的瓶子和花送给小熊。小熊一看,高兴地跳起来:“哇,这不是瓶子,是我心爱的红靴子呀!”小熊炙得病也好了,三个好朋友嘻嘻哈哈,庆祝红靴子找到了主人,回到了家。
大头走了。可是大脚悄悄跟在大头后面,就和鸡毛鸭悄悄跟在大脚后面一样。 又走了十几步,大头把手伸进口袋掏东西,他掏出了一个打火机主一柱香烟。
大头刚把香烟点着,吸了一口,大脚飞快地赶上去:“哈,这回你可被我抓到啦!吸烟会污染空气,也是受罚的。”说着大脚就把大头帽子上的三根鸡毛摘了下来。
这时,鸡毛鸭赶到了,他从大脚手上夺回鸡毛,说:“自己在干脏事,怎么还好罚别人?” 大脚和大头目瞪口呆地看着鸡毛鸭把这三根鸡毛插回屁股上,摇摇摆摆地走掉了。
【瓜瓜吃瓜】
有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可怪了,他叫瓜瓜,就是西瓜的那个瓜。他干嘛叫瓜瓜呀?原来他生下来的时候,胖墩墩,圆滚滚,就像个西瓜。他爸爸正想着给他起个名字呢,他妈妈说:“甭伤脑筋了,就叫他'瓜瓜'吧!”
瓜瓜可爱吃西瓜啦,他一下能吃几大块,吃完了,把小背心往上一拉,挺着圆鼓鼓的肚子,用手一拍,“澎澎澎”地响,说:“西瓜在这儿呢!”
有一天,天气热极了,瓜瓜又闹着要吃西瓜。妈妈拿出一个小西瓜来,对瓜瓜说:“就剩这个小的了,先吃着吧。一会儿,外婆要来,说不定会给你带个大西瓜哩!”
妈妈切开西瓜,上班去了,瓜瓜斜着眼儿瞧了瞧那西瓜,翘起了嘴巴,心想:“哼,这也叫西瓜?”可他怪口渴的,又想:“瓜儿小,说不定还挺甜哩!就拿起一块,咬了一口。哎,一点儿也不甜。
他吃完一块,心里生着气,一甩手,把西瓜从窗口扔了出去,掉到胡同里的路上了。
剩下的几块,瓜瓜气呼呼地咬上几口,也一块接一块地往窗口外面扔。他想:要是外婆真的带个大西瓜来,又大又甜的,那该多好啊!他就趴在窗台上,一个劲地往胡同东口望着。外婆每次上他家,都是从东口来。
哟!来了个人,慢慢地走近了,是一位老奶奶,没错儿,是外婆来了。真的,还抱着一个大西瓜呢! 瓜瓜大声嚷嚷:”外婆,我来接你--“然后连蹦带跳,跳下楼去了。
外婆听见了,心里一高兴,加快了脚步。走到垃圾箱旁边,不小心,一脚踩在西瓜皮上,滑了一跤,手里抱的大西瓜,”啪嗒“一下,摔了个粉碎。
外婆一边爬起来,一边说:”哎哟,谁把西瓜扔了这一地!“
瓜瓜出了门看见外婆坐在地上,连忙跑去把她搀起来,一边气呼呼地抬起脚,往西瓜皮上踩:”该死的西瓜皮,哪个坏蛋扔的。“
咦,西瓜怎么这么小--坏了,可不是他自己搬掉的吗?瓜瓜偷偷看了外婆一眼,吐了吐舌头,悄悄地把西瓜皮一块一块的拾起来,丢到路旁垃圾箱里去。
瓜瓜再看看外婆带来的大西瓜,瓤儿红红的,一定很甜,可惜全都碎了,沾上了泥。他只好咽着口水,拿起碎瓜块往垃圾箱里扔。
外婆不知道西瓜是瓜瓜扔的,只看见瓜瓜把西瓜扔到垃圾箱去,就说:”真乖,真乖,都像咱瓜瓜这么懂事就好了。“
【跟你换书好吗?】
丽丽在专心至志地看书,那是爸爸刚给她买回来的书。书里的故事非常精彩。瞧,小丽丽一边看书,一边还搭着嘴乐呢。
帆帆看见丽丽边看书边乐,就走过去看了一眼。
”啊,这本书我没看过,“帆帆想,”瞧丽丽的高兴样子,那本书一定很好看。我多想好好看一看啊!现在丽丽还在看着呢,等她看完了我向他借一借。“
帆帆耐心地等着,过了一会儿,丽丽看完书,把书合上了。帆帆走过去,轻轻地对丽丽说:”丽丽,我想看看你带来的那本书,可以吗?我今天也带来了一本书,我己经看过了,你要是愿意就拿去看吧。“丽丽很痛快地说:”行。"她俩互换了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奇怪的镜子】
美丽的池塘里有一条小鱼。他快快活活地玩了一天,可累了,正想休息一会儿。突然,小鱼发现有一样东西在一闪一闪的,他睁大眼睛一看,不禁叫起来:“多大多亮的镜子啊!”小鱼想:“要是把镜子搬到家里,让大家都能照一照该多好!”想着想着,小鱼轻轻地游到那镜子边,还没碰着,“镜子”就碎成一块块小片儿了。小鱼心里难过极了。但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于是,小鱼急急忙忙找来了正在河边唱歌的小青蛙。“青蛙弟弟,我找到了一面又大又圆的镜子,请你帮我抬回家好吗?”小青蛙一口答应了。小青蛙用宽宽的大嘴巴刚想轻轻衔住镜子,只见“镜子”又碎成一块块小片了。小鱼和小青蛙都很难过。但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于是,小鱼又急急忙忙找来了正在水中跳舞的河蚌。“河蚌姐姐,请你帮我把大镜子抬回家好吗?”河蚌一口答应了,跟着小鱼来到镜子边。河蚌用两片蚌壳刚想轻轻地夹住镜子,可“镜子”又碎了。小鱼、小青蛙、河蚌都很难过。但是,很快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小鱼又找到了正在水藻中吹泡泡的螃蟹。“螃蟹哥哥,我找到一面又大又圆的镜子,请你帮我抬回家好吗?”螃蟹一口答应了。他用两只大大的螯,刚想轻轻地钳住镜子,可是“镜子”又碎了,成了一块快的小片儿。大家都很难过,可是又感到很奇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只听见一阵“哈哈哈”的笑声,虾公公拖着长长的胡子来了:“傻孩子,这哪是镜子,这是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水面上啦。”小鱼、小青蛙、小河蚌、螃蟹都抬起了头。大家看看天,又看看水面,都哈哈地笑了起来,连池塘里的月亮也笑了。
【上当】
妈妈叫小马虎上街买肉。他东转转、西看看、想买几块好肉。他将买到的肉放在篮子里,在街上玩到天黑才往家里走。穿过树林时,小马虎发觉后面有只狼狗跟着,不由地吓出一身冷汗。小马虎怕儿狼追上来吃他,就扯下一块肉甩出去,趁这空儿,他向前飞奔。刚走出树林,狼又追上来了,小马虎又扔出一块肉。就这样走一段、扔一块到家时肉扔光了,小马虎再扭头一看,唉,跟在他后面吃肉的是他家的大黄狗!
★ 喝茶建议书
★ 喝茶作文100字
★ 描写喝茶的作文
★ 杨绛散文《喝茶》
★ 散文欣赏宝贝故事
幼儿故事欣赏:喝茶的脚丫(共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