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部的浅变质岩,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部的浅变质岩,希望能帮助大家!
- 目录
篇1: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部的浅变质岩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部的浅变质岩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部零星出露有若干呈构造残片状产出的浅变质岩,主要以变质碎屑岩-千枚岩-大理岩组合为代表,遭受过低绿片岩相变质和脆-韧性变形作用的'改造,与围岩均为构造接触(断层或韧性剪切带)。微古生物化石研究表明,其原岩为震旦纪前后扬子板块北缘的浅海相沉积。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指示,它们经历过加里东期和印支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与区域超高压岩石经受的构造热事件时间一致; 氧同位素研究得到,部分浅变质岩原岩曾遭受过高温大气降水热液蚀变,与区域超高压岩石的氧同位素特征一致。这些浅变质岩的原岩为扬子板块北缘震旦系沉积岩及其中的火山碎屑岩,构造上具有板块俯冲过程中的刮削岩片-构造加积楔的产状和形成机制,因此可能是大陆板块俯冲加积楔的一部分。
作 者:周建波 郑永飞 李龙 谢智 Zhou jianbo ZHENG YongFei LI Long XIE Zh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刊 名:岩石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17(1) 分类号:P588.3 P542.2 P597 关键词:浅变质岩 超高压岩石 加积楔 板块俯冲 大别-苏鲁造山带篇2: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及折返机制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及折返机制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是由韧性剪切叠覆构造岩片组成,具NWW-SEE向剪切矢量及SEE向NWW的剪切指向,与折返构造伴随的高压和超高压退变质反应过程与石英从高温-中温低温的组构模式吻合.150~100 Ma期间的伸展事件包含了北界韧性伸展转换性剪切带及莱阳盆地的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北部花岗岩侵位、折返面理弯曲形成背形构造及伴随的韧-脆性正滑构造.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表明,240~220 Ma扬子板块巨量物质往北深俯冲于北中国板块之下,220~200 Ma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整体快速折返,折返板片中保存的自上而下变质岩石单元序列与剪切叠覆构造岩片的物质组成序列基本一致.提出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折返板片呈上拱的舌形体,变形分解表明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板片是在“挤出”机制下折返及受后期伸展事件的改造.
作 者:许志琴 张泽明 刘福来 杨经绥 李海兵 杨天南 邱海峻 李天福 孟繁聪 陈世忠 唐哲民 陈方远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100037 刊 名:地质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GE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77(4) 分类号: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带 折返构造 后折返伸展事件 “挤出”折返机制篇3: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Ⅱ)-非地震方法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Ⅱ)-非地震方法
在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带(UHPM)上开展了深反射地震的同时,进行了大地电磁、地磁、放射性测量和重磁编图.本文介绍用这些方法取得的结果.两条区域性的`地球物理剖面总长126km,经过二维反演取得了电阻率和磁性体剖面.结果表明:(1)大地电磁等综合地球物理资料与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推断结果基本一致,同样反映了UHPM岩块的俯冲折返与后期的隆升.(2)非地震地球物理资料不仅为地震解释提供约束,还可以提供地热流上涌、断裂和磁性体分布等更多的信息.(3)新发现莒南-海州北北西向断裂,对研究本区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4)根据地热流上涌、侵入体多和高波速体埋藏较深等特征,认为在本区进行科学钻探不够理想.
作 者:杨文采 方慧 程振炎 徐宝利 白金 作者单位:杨文采,程振炎,白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方慧,徐宝利(地质矿产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廊坊,065000)
刊 名:地球物理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年,卷(期): 42(4) 分类号:P316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带 中国苏鲁北部 地球物理调查 非地震方法 区域构造篇4: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岩锆石中的矿物包体
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岩锆石中的矿物包体
北苏鲁莒南-岚山头-日照-桃行-仰口-荣成-威海一带榴辉岩的围岩经历了强烈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的改造,峰期超高压矿物组合已完全被后期退变矿物组合所取代.锆石微区阴极发光图像和矿物包体激光拉曼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32件不同类型岩石(包括榴辉岩、斜长角闪岩、正片麻岩、副片麻岩、大理岩、蓝晶石英岩、云母片岩和钙镁硅酸盐类变质岩等)锆石中,普遍隐藏以柯石英为代表的超高压矿物包体.此外,在南苏鲁东海及其邻区的地表露头和一系列钻孔岩心的锆石中,也普遍发现以柯石英为代表的`超高压矿物包体.该项研究成果表明,在苏鲁地体由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原岩所组成的陆壳岩石(约320 km×20 km×5 km)曾发生过巨量物质深俯冲-超高压变质的壮观地质事件.
作 者:刘福来 叶建国 薛怀民 LIU Fulai YE Jianguo XUE Huaimin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刊 名:地质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GE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80(12) 分类号:P5 关键词:锆石 矿物包体 激光拉曼 阴极发光 超高压岩石 北苏鲁篇5: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框架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框架
依据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的新资料,对大别山造山带研究中诸如蛇绿混杂岩、碰撞时代、超高压变质岩与围岩的关系、俯冲极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证,指出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是中朝陆块与扬子陆块间碰撞造山的产物.在三叠纪发生的`陆-陆碰撞中,扬子陆块向北俯冲至华北陆块之下,但至今尚无发现残存的蛇绿混杂岩,碰撞时缝合带的位置被已经折返出露地表的南大别碰撞杂岩带所取代.
作 者:王清晨 从柏林 Wang Qingchen Cong Boli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刊 名:岩石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卷(期):1998 14(4) 分类号:P542.2 关键词:大别山 超高压变质作用 大地构造框架★ 鲁鲁读后感
★ 内部推荐员工范文
★ 内部奖励制度
★ 浅记忆散文
★ 鲁花承诺
★ 鲁豫语录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部的浅变质岩(共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