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节日作文

时间:2024-01-05 03:38:19 作者:丑人余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丑人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3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节日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节日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天哪,美术张老师叫我画静物,我怎么能画得出来?要知道我画画的水平一班里最赖的,别说是这高难度的静物了,就是让我画普通的彩色画我也无从“下手”。这可怎么办呢?我急得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在家中踱来踱去。正在这个时候,爸爸的钟爱_——剪报板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是那一段文字:“现在克隆技术日新月异,完全可以克隆人……” 我顿时茅塞顿开,沾沾自喜得想:“塞尚是后印象派的主要人物,还被西方美术家称为‘艺术之父’,如果能把他克隆出来帮我画境物是再好不过的事了……这样想着,想着周围的事物变得模糊起来。

顷刻间,剪报上又多了几行文字:“T公司可帮您克隆任何东西(包括人)……”我

篇2: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班举办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这场辩论赛让我受益匪浅,明白了“开卷有益”的真正含义。

上课铃一响,郭老师迈着大步走上了楼梯,她对这场辩论赛是信心十足。当郭老师走进教室门口的时候脚步放慢了,她扫视了教室,见同学们都在说话,脸上的笑容立刻烟消云散,变得严肃起来。同学们突然发现大事不妙立刻停了下来。郭老师见教室安静下来了就吩咐同学布置赛场,接着走向讲台说:“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我相信大家都是信心十足,这场比赛一定会很成功的。”接着拿起粉笔转过身,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写下了“辩论会——开卷有益”。她宣布了比赛规则,第一指定辩论,第二自由辩论,然后交换双方的观点再进行一次辩论。一声令下,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参赛的选手上场了,他们个个昂首挺胸,手里拿着厚厚的资料。左边坐着的是女生队,她们当反方;右边坐的是男生队。他们当正方。经过一阵准备,辩论开始了。首先是正方发言。“我方认为开卷有益,只有多读书知识才会丰富。”“我方认为开卷无益,现在的管理有些存在漏洞,一些不健康的书

篇3:中秋节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在这个星期三的下午,我们班级上举行了一个主题活动——“中秋班级活动”。

首先,四位主持人闪亮登场,他们分别是王宇昕、何雨凝、毛晟嘉、周贤瑞,他们拿着演讲稿,没有话筒,声音依然洪亮,他们深情并茂地朗读着,为我们班的这次活动做了很多的准备,给我们讲述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

终于轮到我胡新悦、杨诗桐表演了,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我也更适应了些,在台上也表演得更自然了。

主持人在我们已经表演完了,就接着说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有哪位同学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呢?”胡新悦又一次举起了手来,主持人看到了,立马把她请上讲台,她详细地讲着,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经过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我了解了许多关于中秋的故事、来历、习俗、文化传统等,望着自己“唱歌的肚子”,一下子就想起来了;哦!还得吃月饼啊,我立马拆开我的月饼,有蛋黄馅的、牛肉馅的、香肠馅的,各式各样,我一看到就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就像变魔术一样,桌上的月饼一下都不见了,我的肚子也得到了满足。

最后我们还听着《水调歌头·中秋》,度过了这美好的一课。

篇4: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第一篇与第二篇都说的是恐龙灭绝的原因,但是,第一篇选用的材料是“板块构造”理论。主要问题是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板块运动把他们带到各个地方,而且不适应那里的生活环境而灭绝。第二篇的材料是“撞击说”。主要问题就是,恐龙的灭绝可能是因为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二导致恐龙的灭绝

(2)①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

②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③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④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3)我们应当学好没一门课,因为每一门课之间都有之间相互的联系的,不能偏科,无论哪一门学不好,其他科目也都会受牵连的,因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篇5: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我国东部的农业类型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2.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农作物的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和小麦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特点;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3.农业生产除受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外,还受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交通条件、农业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4.我国农业生产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农业还要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方面的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篇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语言运用。(26分)

1.给括号前面的一个字注音。(2分)

翩( )然 萌( )发 褶皱( ) 潮汐( )

2.完成词语填空。(4分)

销声 迹 风雪 途 周而 始 草木 枯

日 西山 五彩斑 无动于 在 难逃

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它有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 。

(2)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 。

(3)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 。

A、细密 紧密 熔化 B、致密 严密 溶化

C、致密 紧密 熔化 D、细密 严密 溶化

4.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物体震动 无动于衰 B.难逃扼运 在却难逃

C.束手无策 啸聚山林 D.天衣无缝 消声匿迹

5.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3分)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 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

(2)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

(3)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6.依次填人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英国自然杂志了爱丁堡罗斯栋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

②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③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棕树蛇繁衍的天敌。

A.宣告 支持 控制 B.公布 支持 扼制

C.宣告 支援 扼制 D.公布 支援 控制

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无所不为。

B.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

C.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也将束手无策。

D.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也必然“无动于衷”。

8.修改病句。(2分)

(1)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2)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

9.品读下面材料,对其中包含的语言信息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材料]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现代汉语词典》)

A.化石是由年代久远的石头变成的。

B.化石可分为遗骸化石和遗迹化石等类别。

C.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演化进程。

D.研究化石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层的年代。

10. 依据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小王、小张和小李正在进行一项小发明制作。但在关键部位却卡了壳。小王说:“要是小郭来了多好,这个部位他准行。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时恰好小郭来了。小张说:“说曹操,曹操到。”小郭问议论他什么,小李说:“我们准备请你吃肯德基。”小郭说:“这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吗?”

(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小王说的“只欠东风”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小张的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6题。(18分)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晓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旱l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a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b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是温和,春天反而寒冷。c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d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e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时节,烟台要到立夏。f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1.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4分)

12.这几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3分)

1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怎样用文中的知识来理解这首诗?(3分)

14.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那么大连的春天一定比北京来得早,对吗?为什么?(3分)

15.在第③段中运用了几种说明方法?举例说明。(3分)

16.第⑤段中“前者”和“后者”各指什么?(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16分)

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①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基因研究院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②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基因研究院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③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予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④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17.题目中的.“造”字可用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__________。(2分)

18.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是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 __。(3分)

19.第②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请举出一例并说说其表达作用。(3分)

20.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2分)

21.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4分)

22.“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2分)

三、作文(40分)

23.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太多太多了,有惊喜,也有遗憾;有便利,也有问题;……相信你一定有切身的感受。请补全作文题目“现代科技带来的”,然后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注意:切入点不要太大,从一个很小的方面入手;内容要具体。

参考答案:

一、1.piān méng zhě xī 2.匿 载 复 荣 薄 斓 衷 劫 3.C 4. (A.振,衷;B.厄,劫;D.销) 5.(1)举例子 (2) 作比较 (3)下定义 6.B 7.A 8.(1)删去“从……中” (2)“有效”应直接修饰“方法”,删除“的” 9.A 10. (1)赤壁之战 只要小郭来了,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2)小郭来了.

二、(一)11.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12.逻辑顺序

13.高下的差异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14.不对,因为经度的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大连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大连春天反而比北京来得迟。 15.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例子略) 16.后者指1921到1930年十年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二)17. 克隆 18.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或:美国科学家创造生命) 逻辑顺序 列数字 19.略 20.人和其他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 21.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有用的基因就可创造出活生生的生命。作者认为利用基因创造生命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前景。 22.美妙是因为克隆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危险是因为克隆人违背了人类的伦理。

篇7: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计算(-3a4)2的结果为( )

A.-9a6B.9a6

C.3a8D.9a8

2.下列各式中,不能分解因式的是( )

A.4x2+2xy+y2B.4x2-2xy+y2

C.4x2-y2D.-4x2-y2

3.下面是小亮做的几道有关整式的乘除运算的题:

①-3a25a7=-15a9;②x(x4-1)=x5-1;③(a-1)(b+1)=ab-1;④ab2÷a2b=1.则小亮一共做错了( )

A.1道B.2道

C.3道D.4道

4.把多项式(3a-4b)(7a-8b)+(11a-12b)(8b-7a)分解因式,其结果是( )

A.8(7a-8b)(a-b)B.2(7a-8b)2

C.8(7a-8b)(b-a)D.-2(7a-8b)2

5.下列乘法运算,不能运用乘法公式的是( )

A.(-x+11)(-x-11)B.(m+n)(-m+n)

C.(x-7y)(7x-y)D.(1-30x)2

6.若整式Q与单项式-a2b的乘积为a(ab3-a3b),则整式Q为( )

A.a2-b2B.b2-a2

C.a2+b2D.-a2-b2

7.下列多项式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 )

A.a2-bB.a2+b2

C.a2+ab+b2D.a2-6a+9

8.如图所示,从边长为(a+5)cm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a+2)cm的正方形(a>0),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长方形(不重叠无缝隙),则长方形的面积为( )

A.(2a2+14a)cm2B.(6a+21)cm2

C.(12a+15)cm2D.(12a+21)cm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分解因式:x3y3-2x2y2+xy=________.

10.当a+b=-3时,代数式(a+b)7÷(a+b)5的值等于________.

11.已知m+n=5,mn=-14,则m2n+mn2=________.

12.计算(2y-1)2-(4y+3)(y+1)的结果为________.

13.在有理数的原有运算法则中,我们定义新运算“@”如下:a@b=ab-b2,根据这个新规定可知x@(2x-3)=________.

14.若y2+4y-4=0,则3y2+12y-5的值为________.

15.任意给定一个非零数m,按照下面的程序计算,最后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

16.多项式4x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能成为一个整式的平方,那么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________(只填一个即可).

三、解答题(共64分)

17.(每小题4分,共8分)计算:

(1)(m3)5÷[(m2)3]2×(-mm3)2;

(2)2(x+1)+x(x+2)-(x-1)(x+5).

18.(每小题4分,共8分)先分解因式,再计算求值.

(1)(2x-1)2(3x+2)+(2x-1)(3x+2)2-x(1-2x)(3x+2),其中x=1;

(2)5x(m-2)-4x(m-2),其中x=0.4,m=5.5.

19.(8分)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并写出输出结果.

20.(8分)春季,襄阳市第五中学在美化校园的活动中,联系了一家花草公司,该公司仅有某种花草草坪130m2,校长担心不够用,于是让八年级(1)班学生实地测量,并进行计算,以便确定是否购买.八年级(1)班抽了两位同学测得的结果是:这是块边长为m=13.2m的正方形场地,准备在四个角落各建一个边长为n=3.4m的正方形喷水池,剩余的部分铺成绿地.请你算一算,若购买130m2的草坪,够不够铺这块地?

21.(10分)符号称为二阶行列式,规定它的运算法则为=ad-bc,例如:=3×7-4×5=21-20=1.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化简下面的二阶行列式:,并求当a=-5时,该二阶行列式的值.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若a3=2,b5=3,则a,b的大小关系是a________b(填“<”或“>”).

解:因为a15=(a3)5=25=32,b15=(b5)3=33=27,32>27,所以a15>b15,所以a>b.

解答下列问题:

(1)上述求解过程中,逆用了哪一条幂的运算性质( )

A.同底数幂的乘法B.同底数幂的除法

C.幂的乘方D.积的乘方

(2)已知x7=2,y9=3,试比较x与y的大小.

23.(12分)(1)计算:20132-20122+20112-20102+20092-20082+20072-20062.

(2)无论x和y取任何数时,多项式x2+y2+2xy+3的值一定是正数吗?请说明理由.

篇8: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一、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体会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蕴含深情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手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会分析文中人物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尊重、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理解作者矛盾的情感。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传统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对于旧历新年的复杂情感。

2.引导学生感受新年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新年景象,通过引导学生讲述过新年的事情,渲染节日气氛,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过年的情景之中。

2.讨论点拨法。对于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矛盾情感,老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及作者自身情况探讨。

3.品读鉴赏法。学生通过多次默读和自由朗读体会文中情感,感受节日气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过春节的有关图片或视频)

师:看到这些画面,你一定不会陌生,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学生一般都知道是春节的景象)

师:大家说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你过春节时心情怎样?

(两三个学生谈谈)

师:确实,说到过节,大家都很兴奋,都很激动。我们中国,过节的习俗由来已久。在过去人们是怎样过节的,他们的心情会和我们一样吗?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林语堂先生去感受感受上世纪30年代他“庆祝旧历元旦”的氛围吧!(打出题目《庆祝旧历元旦》)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1、文中的“旧历元旦”究竟是什么节日?

2、“旧历元旦”有哪些习俗?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读书,老师用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生读后基本上能回答:“旧历元旦”就是现在的春节。文章写到的“穿好的衣服,停止营业,闲逛,赌钱,打锣,放鞭炮,拜客,看戏”“红色春联贴满在每家门上”“街头屋前,到处是爆竹声,充塞着硫磺味”“春联、年夜饭、鞭炮、红蜡烛、福建橘子、清晨拜年”等等,这些景象和我们现在的春节景象基本一样。

三、素养提升

1、再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为几部分?

(主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具体是几层不是很重要,但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其是否把握文章脉络。分两部分可以,分三部分也可以)

第一部分(1-3段):总的写过旧历新年的习俗。

第二部分(4-5段:政府及我对旧历新年的态度。

第三部分(6段-末尾):具体记叙廿四年过旧历新年的经过。

(或者:第一部分:(1-5段):总的写过旧历新年的习俗。

第二部分:(6段-末尾):具体记叙廿四年过旧历新年的经过。)

2、精读重点段落(6段-末尾),理解作者情感。

(1)文章6段之后具体记叙廿四年过旧历新年的经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勾出表明顺序的标志性词语!

一月初、一星期后、二月一号、二号、到二月三号、早餐后、中饭时、下午三时、五时、五时半、六时

(2)在第5段中作者说“我在过新年时大失所望”。他真的“失望”了吗?作者过新年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勾出表明作者情感态度的词句!

我并不要旧历新年----这是我屈服的开始----儿时情景不自禁地出现在我眼前----我很激烈地感到我像一个罪人-----心旌显得有点动摇,但还能坚持-----我的科学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虚空了------那不是我的科学意识,一定是另外一个意识-----向我的意识深处进攻------我不自觉的感觉到很愉快

(4)怎样理解作者过新年时的矛盾纠结的情感?

这一点对于学生应该是一个难点。可以分两步引导学生理解:

A.结合林语堂《纪元旦》一文理解。学生阅读《纪元旦》一文,看看当时作者写此文时的情感。

学生可理解到是作者既想玩耍又想工作,所以内心烦躁矛盾。

但真是如此吗?试比较两文,看看两篇文章有很多相同的内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可见此文是作者加以修改了的。比较本文和《纪元旦》,看看课文与《纪元旦》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读后不难发现,课文中多次提到“科学”“理智”“守旧”等词句,如“中国政府早已正式废除阴历新年,但阴历新年依然故我,不曾被废除掉。”“我是个极端摩登的人。没有人可以说我守旧。我不懂遵守旧历,而且还喜欢倡行十三个月的年历,每月只有四个星期或二十八天。换句话说,我的观点很科学化,很逻辑化。就是这点科学的骄傲,使我在过新年时大失所望。每人都假装着庆祝,一点没有真感情。”“科学的理智教我不要遵守旧历,我也答应照办。”“似在嘲笑我的科学理智。那时我的科学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虚空了。”“那不是我的科学意识,一定是另外一个意识”

由此可想,作者写此文一定有深刻的意图,那他究竟要表现什么呢?那就要看看林语堂所处的时代吧!也许会帮助我们理解。

B.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主旨。

师问:课文写于那一年?(提示学生在《纪元旦》一文中找到写作的时间!)

写于廿四年(民国二十四),即1935年,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呢?

老师介绍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剧,国民党政府文化专制主义政策日益加强,在亡国灭种的外患内忧催化下,中国知识界先进分子的民族和民主意识被唤醒了(林语堂就是其中一员)。在五四运动后,即20世纪30-40年代又发生了一个“新启蒙运动”。新启蒙运动倡导自由、理性,主张科学的`逻辑思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要求以西方文化代替中国旧有的文化,但是新启蒙运动者则是力求辩证对待中西方文化,他们认为,一种新的文化的出现,是综合了多种不同的文化产生出来的。新启蒙运动是一场民族的科学的民主主义文化运动,运动中对中西方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区别对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辩证的继承,并结合符合中国特色的外来文化,促进了新的文化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它所要造的文化不应该只是毁弃中国传统文化,而接受外来西洋文化,当然更不应该是鼓手中国文化,而拒绝西洋文化;而应该是各种现有文化的一种辩证的或有机的综合。(部分摘选自《20世纪30年代新启蒙运动浅论》)

课文其实就可见到当时时代的印记:“中国政府早已正式废除阴历新年”“我的观点很科学化,很逻辑化”“科学的理智教我不要遵守旧历”。

了解了时代背景,那同学们觉得本文要表明什么思想呢?

(学生探讨发言)

老师总结归纳:阳春佳节的意味,迫着人喜跃,科学的理智无法镇服心灵深底的荡漾,是应该做理智的动物呢,还是应该做近情的人呢?作者在文中一直矛盾纠结,但最终理智抵制不住节日的浓厚气氛,被周围人们的欢愉所感染而不自觉地沉浸在愉悦之中。可见,我们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早已深入人心。走进新时代,接受新思想不是要否定旧的一切文化一切思想,尊重人们的思想情感,尊重传统文化是在20世纪30年代处于新启蒙运动中的作者所要倡导的吧!

(5)拓展延伸

传统文化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它为何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值得我们去传承?你能否通过本文的阅读找到人们喜爱春节的些许原因?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通过作者对人们过旧历元旦的描述,探讨春节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学生交流后,可归纳出几点:A.热闹喜庆;B.寄予人们美好的祝福与愿望;C.是生命复归的日子;D.有着自由、民主、平等

是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因此,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我们的民俗文化的观念也越来越强,比如,每年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国家要放假,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都表明我们国家及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的尊重。

3.体会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作者运用有何特点?

表达方式:用了记叙、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形象)、抒情等表达方式。(举文中语句说明!)

特色:记叙:既有概括叙述又有细致描写;

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形象;

抒情:作者情感的抒发多和记叙描写相结合。举具体语句分析!如:

A.五时炒年糕吃,满房是水仙的芳香,我很激烈地感到我像一个罪人。“我不准备过新年”我下了决心说,“晚上我要出去看电影。”

B.“谁给她穿的新衣服?”我责问,心旌显得有点动摇,但还能坚持。

C.六时发现蜡烛台上点起一对大红蜡烛,烛光闪闪,似在嘲笑我的科学理智。那时我的科学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虚空了。

D.一时鞭炮声音四起,一阵阵的乒乓声,像向我的意识深处进攻。

E.在一片乒乓声中,我坐下来吃年夜饭,我不自觉的感觉到很愉快。

四.总结:

我们通过作者对过旧历元旦的习俗及自己过旧历元旦过程中的矛盾复杂的心情的描述,感受到了新春佳节浓浓的节日气氛,看到了中国传统习俗及传统文化的魅力,懂得了应该尊重并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

篇9: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知识点

词组、短语

1.waiting time 等待时间

2. buy tickets quickly 购票快

3.comfortable seats 舒适的座椅

4.buy clothes the most cheaply买衣服最便宜

5.choose songs the most carefully选择歌曲最用心

6.play the most boring songs播放最无聊的歌曲

7.so far 到目前为止

8.sit the most comfortably坐得最舒服

9.not …at all 根本不

10.have the worst service有最糟糕的服务

11.10 minutes by bus. 十分钟车程

12.be good at doing sth.擅长做某事

13.talent show 才艺表演

14.more and more popular越来越受欢迎

15.thanks for doing sth. 因……而感谢

16.similar shows相似的节目

17.all over the world /around the world 世界各地

18.such as /for example例如

19.have…in common 有共同特征

20.look for寻找

21.the most talented dancer 最有天赋的舞者

22.the most exciting magician最令人兴奋的魔术师

23.all kinds of各种各样的

24.play the piano the best弹钢琴最好

25.sing the most beautifully唱歌最动听

26.be up to由……决定

27.play a role in doing sth.参与, 有影响, 扮演……的角色

28.get a very good prize获得很好的奖品

29.the lives of the performers表演者生活

30.make up 编造

31.in fact 事实上

32.take……seriously认真对待……

33.make their dreams come true使他们的梦想成真

34.on weekends在周末

35take walks.散步

36.be crowded with拥挤,挤满

篇10: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知识点

习惯用语和搭配

1、Can I ask you some…….

2、How do you like……. 你认为……怎么样

3、Thanks for doing sth.

4、What do you think of ……..

5、much + 形容词或副词比较级 …….得多

6、watch sb do sth 观看某人做某事

7、play a role in doing sth.发挥做某事的作用

8、one of +可数名词复数 …..之一……

语法讲

形容词与副词的最高级

1.规则变化

3.形容词、副词最高级的句型:

①.…one of the+最高级+名词复数

Lu Xu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writers last century.

②.…最高级+of (in)…(三者及以上范围的)

Of all the movie stars, I think Zhang Ziyi is the best.

③This is/ was the最高级+名词+that定语从句

This is the worst film that I have seen these years.

④Which/Who is the + 最高级,A ,B or C ?

Which is the biggest , the moon, the earth or the sun ?

⑤the +序数词+最高级+名词+in/of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China.

注意:最高级前可以有序数词来修饰。

Which is the first most useful invention? 哪一个是第一个最有用途的发明?

如果形容词最高级前有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名词所有格时,则不必加定冠词the

Yesterday was my busiest day.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to go to ?

Town Cinema. It’s the closest to home. And you.

4.What’s the best clothes store in town 城里最好的的服装店是哪家?

I think Miller’s is the best. (否定句)

I don’t think Miller’s is the best. 我觉得米勒的服装店(不)是最好的。

①此句中best 是good 的最高级形式,其前应加定冠词the。

②in town 在城镇,town前加不加任何冠词或修饰成分。in the city 在城市, in the country在乡村;在农村。City/country 前加定冠词the。例如:

Do you like living in town or in the city?你喜欢住在城镇还是住在城市里?

③此句中 Miller’s 是名词所有格的形式,表示场所、店铺等意义。例如:

the barber’s 理发店 the doctor’s 诊所 my uncle’s 我叔叔家

④clothes 本身是复数形式,后面动词应用复数。Clothing 是复合名词,衣服的总称,没有复数形式,后面动词应用单数。

篇11: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知识点

重要句子

1.The DJs choose songs the most carefully.

2.How do you like it so far? 到目前为止,你认为它怎么样?

3.Thanks for telling me.多谢你告诉我。 forget telling me忘记告诉我

4.Can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我能问你一些问题吗?

5.(1)It has the most comfortable seats. 它有最舒服的座位。

(2)The DJs choose songs the most carefully.那些音乐节目主持人们选择歌曲最细致。

(3)How do you like it so far? 到目前为止你认为它怎么样?

(4)Thanks for telling me. 谢谢告诉我。

(5)Which is the worstclothes store in town? 城镇里最差的服装店是哪一家?

6. Everyone is good at something. 每个人都各有所长。

7. It’s always interesting to watch other people show their talents.观看别人展示他们的天赋总是很有趣。

8.All these shows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所有这些节目有一个共同之处。

9.That’s up to you to decide. 这由你来决定。

10.However, and everybody enjoys watching these shows.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看这些节目。

11.It has the biggest screens.

篇12: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一、语言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

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C.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shú)和两栖(qī)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D.轻轻松松嚼(jiáo)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jué)一下是什么声音?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物体震动 无动无衰 B.难逃扼运 在却难逃

C.束手无策 啸聚山林 D.天衣无缝 消声匿迹

3.指出下列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2分)

(1)美国政府正在( )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A.酝酿 B.准备

(2)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 )。

A.灾难 B.厄运

(3)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下,很可能会无节制地( )。

A.繁衍 B.繁殖

(4)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将( )。

A.束手无策 B.束手待毙

4.指出下列句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2分)

A.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B.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C.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 D.候鸟也来得越晚。

相同的:________ 相近的: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中的反义词。(2分)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________

(2)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________

(3)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________

(4)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

6.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2分)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④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⑤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排列列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2分)

(1)竺可桢,_______家,地理学家。他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_______学的。

(2)谈家桢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里,介绍了“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这些现在统称____________。

8.按要求扩展句子。(3分)

同学们听大自然的声音。(说清“听”的状态)

9.结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谈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含的物候知识。(3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6题。(14分)

恐龙无处不在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 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10.《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阿西莫夫是美国________作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2分)

11.《恐龙无处不在》谈到了恐龙的灭绝,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分)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2分)

①天衣无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褶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分)

14.选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

15.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

16.画波浪线的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出它的作用。(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6分)

被压扁的沙子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 ℃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17.下列这个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粹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18.选段中所说的“普通沙子”和“斯石英”都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1分)

19.“斯石英”与“金刚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2分)

20.“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速度可以加快,但必须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其原因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1分)

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①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基因研究院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②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基因研究院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③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予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④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21.题目中的“造”字可用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__________。(2分)

22.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是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第②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3.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

24.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5~27题。(9分)

①“纳米”是一种几何尺寸的度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略等于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

②纳米科技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人们普遍认为,纳米科技是信息和生命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共同基础,将对人类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③从90年代初起,纳米科技得以迅速发展,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涌现,如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等等。

④科学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若干年后的蓝图:纳米电子学将使量子元件代替微电子器件,巨型计算机能装入口袋里;通过纳米化,易碎的陶瓷可以变成韧性的,成为一种重要材料;世界上还将出现1微米以下的机器甚至机器人;纳米技术还能给药物的传输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对基因进行定点等。

⑤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从战略高度部署纳米领域的研究。

25.根据第①段文字,给“纳米科技”下一个定义。(3分)

26.从文章看,纳米科技有什么深刻意义?从文中选取有关语句回答。(3分)

27.第①段和第④段中加点的“略”“将”能否删去?请分别简要说明理由。(3分)

三、写作(40分)

28.到目前为止,我们接触了不少有关克隆的知识。试就“克隆的前景”这个话题写一篇想像类作文。

要求:①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可以编故事,可以议论,体裁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篇1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

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C.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shú)和两栖(qī)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D.轻轻松松嚼(jiáo)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jué)一下是什么声音?

2、完成词语填空。

销声 迹 风雪 途 周而 始 草木 枯

束手无 五彩斑 无动于 在 难逃

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它有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 。

(2)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 。

(3)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 。

A 、细密 紧密 熔化 B、致密 严密 溶化

C、致密 紧密 熔化 D、细密 严密 溶化

4、指出下列句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A、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B、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C、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 D、候鸟也来得越晚。

相同的:________ 相近的:________

5、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龙无处不在是因为它们自己迁移的结果。

B、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曾分裂成四部分。

C、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D、斯石英和金刚石在温度升到极高时,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

6、下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 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要求也可不同。

B、逻辑顺序往往运用在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中,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由局 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些往往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C、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四种。

D、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说明就是采用时 间顺序说明。人物生平介绍、动植物生长过程、科学观测记录、生产流程说明、民族历史陈述等等,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

7、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 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④一些板块 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⑤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排列列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

(1)竺可桢,_______家,地理学家。他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_______学的。

(2)谈家桢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里,介绍了“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这些现在统称____________。

9、结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谈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含的物候知识。

二、阅读理解

(一)《沙尘暴十袭京城》

暮春时节,理应莺飞草长,风和日丽,却得知京城再遭风沙袭击。一则来自北京的消息是这样 描述的:(25日)凌晨,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坪上,污迹斑斑。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这是北京第十次出现浮尘扬汐天气。

短短几个月里,类似的报道一再见诸报端,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十数年首的一则新闻所发出的“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报,那篇报道好像当时也很让大家警觉了一下,议论了一番.但是,渐渐地,这事便不再为公众关注了。

可以想见,北方各地居民在奋力与沙灾搏斗的同时,也一定会痛定思痛。与此同时,我更希望大家把视线南移。北方的“痛”决不只是北方才有的,它理应是大家共同的教训。北方沙灾固然与当地的地质水文特征不无关系,可是,长江水网地区同样难保无虞,因为沙灾在本质上与人对自然的“大不敬”相依相随,而同样的“大不敬”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似乎暂无荒漠化之忧的长江南北。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就是对水资源的恣意糟蹋和野蛮汲采。

有一个道理,理解它完全不需要高深的知识:缺水会加剧旱情,干旱会使植被受损,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结果就是荒漠化。可以说,对缺水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对水的消耗计划不周,客观上 使北方土地荒漠化加剧。如今,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就在历来被称为“水网”的长江三角洲,人们不爱护奔流不息的江河,污染了地表水,就从地下找水喝。十几 年光景,不少地方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数十米之多,以致地面广泛沉降,建筑物倾斜、开裂,如此等等,正与北方荒漠化的前奏如出一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人至今仍对水资源“大不敬”,无非是觉得守着长江,何忧之有?殊不知,黄河两岸也曾有绿阴蔽 日的年代,沧海桑田、人沙进退只在庭步之间。

据悉,水利部初步决定今后几年内将在西部修建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用以解决或改善人畜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这个决定让人看到一种希望——集雨之类的节约水、利用水的办法,不但适用于西部,从某种意义上说 更适用于东都。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产生的效益必定更为可观。去过悉尼奥运村的人一定会注意到,主运动场的顶部,特意安装了集雨设施,所集雨水足以浇灌场内草坪,既节水又省钱,可谓“双赢”。作为一个资源富国,其做法不无借鉴意义。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多,研究不够,是该奋起直追了。

通过对沙尘暴与水、与植被之间关系的追踪,我们受到的触动应当是多方面的。比如,渐进的环境污染会带 来人无立锥之地的恶果,计划不周的山水开发会给大地留下永难消失的伤疤,等等。在这些方面,警钟已经一敲再敲,但愿我们不要愚蠢行动在前,苦果难咽随后。事到如今,我们已经交不起如此昂贵的“学费”了!(选自4月27日《人民日报》)

10、文章开篇不直接写沙尘暴,却落笔于“莺飞草长,风和日丽”,这是为什么?

11、北京第十次出现的浮尘扬沙天气是什么样子?

12、文中除了“第十次出现”以外还可以看出沙尘暴不止一次,请从文中找出。

13、那个“不需要高深的知识 ”就可以理解的道理是什么?

14、“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中的“类似问题”指的是什么?“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 多”中的“这”指代什么?

15、人类“对水资源‘不大敬’”的原因是什么?

(二)《被压扁的沙子》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 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 ℃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16、下列这个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粹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 为“斯石英”。

17、选段中所说的“普通沙子”和“斯石英”都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18、“斯石英”与“金刚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19、“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速度可以加快,但必须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其原因是什么?

(三)《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 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基因研究院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 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 条剥离,结 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基因研究院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

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 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 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予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 加入一条条的基因 ,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20、题目中的“造”字可用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__________。

21、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是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第②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23、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

三、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篇1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一组数据由a个,b个,c个组成,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2.一次考试考生约2万名,从中抽取5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分析,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A.500B.500名C.500名考生D.500名考生的成绩

3.某校在一次歌咏比赛中,7位评委给各班演出的节目评分,在每班的7个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得的平均数作为该班节目的实际得分.7位评委对该班的演出评分如下:9.65,9.70,9.68,9.75,9.72,9.65,9.78那么该班节目的实际得分是()

(A)9.704(B)9.713(C)9.700(D)9.697

4.已知一组数据为:4、5、5、5、6.其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大小关系是()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5.对五一黄金周7天假期去某地景区旅游的人数进行统计,每天到景区旅游的人数统计如下表:

其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日期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

人数(单位:万)1.222.521.220.6

A.1.2,2B.2,2.5C.2,2D.1.2,2.5

6.刘翔在出征雅典奥运会前刻苦进行110米跨栏训练,教练对他10次的训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他的成绩是否稳定,则教练需要知道刘翔这10次成绩的.( )

A.众数B.方差C.平均数D.中位数

7.一台机床在十天内生产的产品中,每天出现的次品个数依次为(单位:个)0,2,0,2,3,0,2,3,1,2.那么,这十天中次品个数的()

A.平均数是2B.众数是3C.中位数是1.5D.方差是1.25

8.某工厂为了选拔1名车工参加加工直径为10mm的精密零件的技术比赛,随机抽取甲、乙

两车工加工的5个零件,现测得的结果如下表,请你用计算器比较的大小()

甲10.0510.029.979.9610

乙1010.0110.029.9710

A.B.C.D.

9.已知一组数据5,15,75,45,25,75,45,35,45,35,那么40是这组数据的()

A.平均数但不是中位数B.平均数也是中位数

C.众数D.中位数但不是平均数

10.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记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

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记录

甲908395

乙889095

丙908890

A.甲B.乙、丙C.甲、乙D.甲、丙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的平均成绩均为7环,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是:=3,=1.2.成绩较为稳定的是 .

12.在数据-1,0,4,5,8中插入一数据,使得该数据组的中位数为3,则____.

13.已知数据的平均数为8,那么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

14.10位学生分别购买如下尺码的鞋子:20,20,21,22,22,22,22,23,23,24(单位:).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指标中鞋店老板最喜欢的是____

15.已知样本中各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是++…+=40,则样本方差S2=.

篇15:初二第四单元作文节日

在我们的记忆中,节日一定会比其它事件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令我们难以忘怀。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每每这时,不管身处何方,也会纷纷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来拿我家乡说,春节时候,家家贴对联、扫庭院、整旧屋、穿新衣,一家不落,早上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拜访自己的亲戚,给小孩发糖、红包,人人脸上挂着笑,好像一年中的不愉快在此时都消散尽了,春节前夕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除夕,是春节前一天,相传古时的年兽便是这时出山害人,为避年,人们以红色的物品和鞭炮声来吓年。现如今,村里一到一点,仍会有炮声传出,在此之前人们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一家人其乐融融。

清明节,无论是古时还是现在,都是祭奠亲人,扫墓踏青的时节。小时候,不懂事只知道玩,一直到看到人们庄重肃然的神容时,才明白清明节的含义。现在,我长大了,每当这个时候,便会在假期与长辈们一起上坟、祭奠祖先,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在清明总是会不顾一切的回家奠祖的,即使回不去,也会在十字路口烧上纸以表达自己的心意。纸钱,是清明奠祖时烧给人们使用的,阳间人们怕已逝人们无钱使用,特别给他们的,以纸钱表达哀思,这是中国人在奠祖时不忘的规矩。

悠悠古中国,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名中国人,也必须了解它,实践它,将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而这些千年文化,也是中国人永不忘记的根,百年来,早已在人们心中扎根、传播,现如今,许多外国同胞也在学习中国文化,作为中华少年,将文化传播是我们的义务,让我们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们来了解中国文化,展现它的独特魅力!

篇16: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当b=0时,一次函数y=kx,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y=kx+b,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是否能化成以上形式。

2.当b=0,k≠0时,y=kx仍是一次函数。

3.当k=0,b≠0时,它不是一次函数。

4.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

3.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的关系: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二、三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三、四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二、四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二、三、四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口诀

一次函数是直线,图象经过三象限;

正比例函数更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

两个系数k与b,作用之大莫小看,

k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见,

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y增减;

k为负来左下展,变化规律正相反;

k的绝对值越大,线离横轴就越远。

一次函数应用常用公式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

5.求两个一次函数式图像交点坐标:解两函数式

6.求任意2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坐标:[(x1+x2)/2,(y1+y2)/2]

7.求任意2点的连线的一次函数解析式:(x-x1)/(x1-x2)=(y-y1)/(y1-y2)

8.若两条直线y1=k1x+b1//y2=k2x+b2,则k1=k2,b1≠b2

9.如两条直线y1=k1x+b1⊥y2=k2x+b2,则k1×k2=-1

10.y=k(x-n)+b就是直线向右平移n个单位

y=k(x+n)+b就是直线向左平移n个单位

y=kx+b+n就是向上平移n个单位

y=kx+b-n就是向下平移n个单位

口决:左加右减相对于x,上加下减相对于b。

11.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b/k,0)与y轴的交点:(0,b)。

数学整式知识点

(一)整式的乘法:

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整式的除法:

①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数学正数和负数知识点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篇17: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

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C.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shú)和两栖(qī)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D.轻轻松松嚼(jiáo)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jué)一下是什么声音?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物体震动无动无衰B.难逃扼运在却难逃

C.束手无策啸聚山林D.天衣无缝消声匿迹

3.指出下列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2分)

(1)美国政府正在()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A.酝酿B.准备

(2)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

A.灾难B.厄运

(3)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下,很可能会无节制地()。

A.繁衍B.繁殖

(4)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将()。

A.束手无策B.束手待毙

4.指出下列句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2分)

A.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B.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C.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D.候鸟也来得越晚。

相同的:________相近的: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中的反义词。(2分)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________

(2)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________

(3)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________

(4)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

6.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2分)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④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⑤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排列列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2分)

(1)竺可桢,_______家,地理学家。他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_______学的。

(2)谈家桢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里,介绍了“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这些现在统称____________。

8.按要求扩展句子。(3分)

同学们听大自然的声音。(说清“听”的状态)

9.结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谈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含的物候知识。(3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6题。(14分)

恐龙无处不在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10.《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阿西莫夫是美国________作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2分)

11.《恐龙无处不在》谈到了恐龙的灭绝,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分)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2分)

①天衣无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褶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分)

14.选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

15.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

16.画波浪线的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出它的作用。(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6分)

被压扁的沙子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17.下列这个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粹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18.选段中所说的“普通沙子”和“斯石英”都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1分)

19.“斯石英”与“金刚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2分)

20.“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速度可以加快,但必须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其原因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1分)

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①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基因研究院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②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基因研究院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③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予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④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21.题目中的“造”字可用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__________。(2分)

22.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是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第②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3.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

24.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5~27题。(9分)

①“纳米”是一种几何尺寸的度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略等于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

②纳米科技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人们普遍认为,纳米科技是信息和生命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共同基础,将对人类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③从90年代初起,纳米科技得以迅速发展,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涌现,如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等等。

④科学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若干年后的蓝图:纳米电子学将使量子元件代替微电子器件,巨型计算机能装入口袋里;通过纳米化,易碎的陶瓷可以变成韧性的,成为一种重要材料;世界上还将出现1微米以下的机器甚至机器人;纳米技术还能给药物的传输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对基因进行定点等。

⑤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从战略高度部署纳米领域的研究。

25.根据第①段文字,给“纳米科技”下一个定义。(3分)

26.从文章看,纳米科技有什么深刻意义?从文中选取有关语句回答。(3分)

27.第①段和第④段中加点的“略”“将”能否删去?请分别简要说明理由。(3分)

三、写作(40分)

28.到目前为止,我们接触了不少有关克隆的知识。试就“克隆的前景”这个话题写一篇想像类作文。

要求:①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可以编故事,可以议论,体裁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A(候—hòu)

2.C(A.振,衷;B.厄,劫;D.销)

3.(1)A(2)B(3)A(4)A

4.迟—晚损害—损失

5.(1)沉睡—苏醒(2)冷—热(3)温和—寒冷(4)高—下

6.③⑤②④①

7.(1)气象学物候(2)《奇妙的克隆》克隆

8.同学们侧耳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9.略

二、(一)10.《新疆域》孟庆任科普科学幻想小说

11.大陆漂移假说

12.fènɡ形容事物没有一点破绽。zhězhòu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13.印度洋板块与亚洲板块相碰撞,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

14.时间顺序

15.分阶段介绍了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的过程。这段话是为了说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是相吻合的,以此佐证它们很早以前可能是一整块陆地,从而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可能性。

16.举例证明

(二)17.作诠释

18.二氧化硅

19.形成原因相同,即由于在超高压状态下,原子相距很近而变得极为致密。

20.因为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原始状态。

(三)21.克隆

22.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或:美国科学家创造生命)逻辑顺序列数字

23.人和其他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

[4]

[5]

24.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有用的基因就可创造出活生生的生命。作者认为利用基因创造生命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前景。

(四)25.纳米科技就是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

26.纳米科技是信息和生命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共同基础,将对人类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27.不能。如果删去“略”,就成了1纳米等于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删去“将”,“蓝图”就成了事实,显然与原意不符。

三、28.略

篇18: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重点知识点归纳

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1. comfortable adj. 舒适的,舒服的,安逸的

比较级:more comfortable 最高级:the most comfortable

副词:comfortably

2. seat n. 座位 take a seat = have a seat 坐下

v. 作及物动词用,be seated 就座 seat oneself 坐

e.g. (1) He seated himself comfortably on his chair.

(2) They are seated there.

3. sound n. 声音,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sound/ voice/ noise)

v. 作为连系动词,sound + 形容词, 听起来……

voice 人的“嗓音”。

noise 不悦耳的噪音

4. close adj. 接近的,亲密的 v. 关闭

be close to… 离…近be far from… 离… 远

closed adj. 关着的 反义词:open

5. ticket n. 票,券 a ticket to/ for sth. 一张…的票

相似地:a key to the door 门的钥匙; the way to… 去某地的路

6. waiting time 等候时间 动词的-ing形式作定语,修饰名词,表示被修饰词的某种用途。

类似地:read-ing + room= reading room 阅览室

阅读 房间

swim-ming + pool= swimming pool 游泳池

游泳 水池

wait 不及物动词 wait for sb. 等待某人

can’t wait to do sth. 迫不及待做某事

7. choose v. 选择,挑选 过去式:chose

choose (not) to do sth. 决定(不)做某事

choice n. 选择 make a choice 做选择

have no choice but to do sth. 除了做…外别无他法

8. carefully adv. 细致地,小心地

care n. 小心 v. 在乎,关心

careful adj. 小心的,认真的 反义词:careless 粗心的,马虎的

carelessly adv. 疏乎地

9. so far 到目前为止。本意可以理解为用so加强far的意思,表示“如此远”。

10. service n. 接待,服务 serve v. 服务 servant n. 仆人

serve sb. 为某人服务 serve sb. sth. 为某人服务…

11. pretty adv. 很,十分,相当 pretty good 相当好 只修饰形容词的原级

adj. 漂亮的 e.g. She looks pretty.

12. act v. 扮演(角色) n. 行动

action n. 行动,活动 take action 采取行动

actor/ actress n. 男/ 女演员

active adj. 积极的 take an active part in 积极参与

actively adv. 积极地 activity n. 活动

13. meal n. 早(或午,晚)餐;一餐所吃的食物 3meals a day cook a meal

14. creative adj. 有创造力的,创造性的

比较级:more creative 最高级:the most creative

create v. 创造,创作 creation n. 创造,创造物

15. talent n. 天资,天赋 have a talent for sth./ doing sth. 有某方面/ 做某事的天赋

Talented adj. 有才能的,有才干的 be talented in …

16. performer n. 表演者,演员

perform v. 执行,表演 performance n. 行为表演

17. common n. 与…相同 adj. 普遍的,共同的

have sth. in common 在某方面(嗜好或观念)有共同点

have nothing in common 无共同点

18. join v. 加入,参加(加入人群、团体、组织和机构等)

join in 参加竞赛、娱乐和游戏等活动

Take part in 参加群众性活动、会议、劳动和游街等,并起一定作用

19. be up to 是……的责任,由……决定

(1)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up to us. 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2) This product is up to the standard. 这个产品达标了。

(3) What is she up to these days? 她这些天忙什么呢?(忙于做某事)

(4) I can take up to six people in my car. 我的汽车最多能带六个人。

20.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th./ doing sth. 在某事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做某事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leading role 主角 role play 角色扮演

21. life n. 生命,生活 复数:lives

live /liv/ v. 居住 第三人称单数: lives(live /laiv/ 作形容用,指现场直播)

22. make up 编造(故事,谎言等) make up lies 编造谎言

补上 make up the time 补上这段时间

组成 make up a team 组建一个团队

化妆 make up your face 给你的脸化妆

被动语态: be made up 被编造; be made up of 由……组成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 下决心做某事

23. poor adj. 贫穷的,可怜的,差的,不擅长的

the poor 表示贫穷的一类人 (the+形容词)

24. seriously adv. 严重地;严肃地;认真地

take sth. seriously 认真对待某事

25. fun n.& adj. 有乐趣be fun to do sth. 做某事有乐趣

have fun in doing sth. 做某事很愉快

make fun of 与某人开玩笑

26. give v. 给予 可接两个宾语,成为双宾语

give sb. sth. = give sth. to sb.

常在中考中出现的可接双宾语的动词主要有:

tell, hand, pass, give, teach, bring,

send, lend, show 等 v. sb. sth. = v. sth. to sb.

buy, cook, get, make, draw 等 v. sb. sth. = v. sth. for sb.

27. crowded adj. 拥挤的 be crowded with 挤满……

crowd n. 群 a crowd of… 一群…

单元重点语法详解

一、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构成

1. 规则变化:

(1) 单音节和少数双音节词

a. 多在词尾加-est,如:tallest

b. 以不发音的e结尾,直接加-st,如:nicest

c.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把y变i,再加-est,如:funniest

d. 以一个辅音字母结尾而前面只有一个元音的词,双写辅音字母再加

-est,如:biggest, hottest等

(2) 多音节词和少数双音节词,在词前加most, 如:most beautiful

2. 不规则变化:

good/well----- best bad/ ill----- worst many/ much----- most

little---- least far---- farthest/ furtheat

二、形容词最高级的几种句型

1. 在最高级句子中常含有表示比较范围的介词in 或 of;of后面一般接表示一群人或事物的代词或名词,in 后面一般接表示单位或场所的名词。

e.g. The seats in the middle of the cinema are the best of all.

Lin Hong is the cleverest student in our class.

2. one of + the +形容词最高级 + 名词复数 最…的…之一

e.g. Tom is one of the cleverest students in our class.

3. the + 序数词 + 形容词最高级 + 可数名词单数 + in 短语

第几(长,大,远)…

e.g.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China.

4.形容词最高级用在选择疑问句中,

Which/ Who … A, B or C?

e.g. Which city is the biggest, Beijing, Shanghai or Linyi?

5. the + 形容词最高级 + 可数名词单数 + of (in)短语 =

than the other + 名词复数

比较级 +

than any other + 可数名词单数 (第三单元已学)

6. 当形容词最高级有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修饰时,最高级前的

定冠词 the 省略。

e.g. Linda is my sister’s best friend.

篇19:八年级上册英语的第四单元知识点

I’m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A 知识提纲

l 词形变化

1.grow v. 种植,成长→pt. grew

2. violin n. 小提琴→n. violinist 小提琴手

3.drive v. 驾驶→pt.drove→n. driver 驾驶员,司机

4.piano n. 钢琴→n.pianist 钢琴家

5.sciencen.科学→n. scientist 科学家

6.education n. 教育→adj. educational 教育的,有教育意义的

7.send v. 邮寄,发送→pt.sent

l 短语

1.be sure about 确信,对……有把握

2.make sure 确保,查明

3.grow up 成长,长大

4.want to be 想成为

5.tryone’s best 尽最大努力

6. You can be anything you want 你就能如愿以偿。

7.a fast car 跑车

8.a race car driver 赛车手

9.takeacting/singing lessons上表演/歌唱课

10.cooking school 烹饪学校11.keep on 继续

12.takethe medicine 吃药

l 词法

1.keep v. 坚持,保持→pt. kept

? 系动词,后接adj. 或介词短语作表语。

keep healthy = keepin good health 保持健康

? vt. keep on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

(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后继续做同一件事,后可接表

示动态的动词,如walk , writer , talk 等。)

? vt. keep doing sth . 继续做某事

指无停顿地做某事,后接表静态的动词,如sit , sleep ,

wait ,stand 等。

? vt. keep sb. doing sth. 让某人一直做某事

2.sure ? adv. 当然 单独使用,可作肯定回答,相当于certainly 或yes .

? adj. 相信的,确信的

① be sure of / about + 词或词组besure that + 从句,

主语是人,主语感到“有把握,确信”

② be sure to do sth. 主语可以是人或物,表示说话人推测“一

定,肯定”

He is sure to succeed 他一定会成功。

It is sure to rain . 天准会下雨。

? make sure 确保,查明,常用于祈使句中,后接that从句或

of + 词或词组。

Make sure of the time and place. 弄清楚时间和地点。

3. move v. 移动,搬动moveto + 地点,搬到某地

They moved toShanghai last year . 他们去年搬到了上海。

一、send v. 邮寄,发送,反义词为receive收到

send sb. sth . = send sth. tosb. 把……送给……,send for 派人去请

4.语法——一般将来时态(be going to 结构)

? 构成:am / is / are going to + 动词原形

肯定式:am/is/ are going to +动词原形

否定式:am/is /are not goingto + 动词原形

疑问式:Am / Is / Are + 主语+going to + 动词原形?

It is going to rain .(肯定式)

It isn’t going torain . (否定式)

Is it going to rain ?(疑问式)

? 用法:表示近期将要发生的事或打算、计划、决定要做的事。

? 时间状语:tomorrow (morning,afternoon , evening),

next 短语,(next week , month ,year 等),this afternoon ,

this evening , theday after tomorrow .

? 某处存在某物用“There is…/ There are…”的句型,用“be going to”

结构表示“将要有”时,要使用“There is going to be”

There is going to be a bridgeover the river next year .

明年河上将有一座大桥。

? 当动词为come , go , leave , start , begin , arrive , die 等表示短暂动作

的词时,我们常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如:

I am going tomorrow .我明天走。

※ 此处不能说Iam going to go tomorrow .

? 巧学妙记be going to 用法口诀:

be going to 跟“动原”,计划、准备或打算;

表可能,有必然,通过现象来判断。

be 的形式要注意,它要随着人称变,

否定句,很简单,not加在be 后边;

疑问句,须牢记,be 应提到主语前。

篇20:八年级上册英语的第四单元知识点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B 知识提纲

词形变化

1. foreign adj. 外国的→n.foreigner 外国人

2.begin v. 开始 →pt. began →n. beginning 开头,开端

3.paint v. 用颜料画,在……上刷油漆→n.painting 画

4.week n. 周,星期→adj. / adv. weekly 每周的(地)

5.mean v. 意思是,意味→pt meant →n.meaning 意思,意义→adj.

meaningful 有意义的meaningless毫无意义的

6. discuss v. 讨论,商量→n. discussion 讨论,商量

7.own v.拥有→n. owner所有者8.person n.人→adj.personal个人的,私人的

短语

1.be able to do能够做某事2.writedown写下,记下3.take up开始做,学着做

4.make the soccer team组建足球队5.get back from school从学校返回

6.make resolutions 下决心7.atthe beginning of 在…开始,

7.make a promise 许下诺言8.haveto do with关于;与……有关系

9.too…to…太……而不能……/10.hardly ever几乎不曾

11.have … in common 有相同点12.thecoming year 来年

词法

1.promise ? n. 承诺,诺言make a promise 许下诺言

? v.许诺,承诺promise to do sth. 允诺做某事,答应做某事

He promises to help us . 他答应帮助我们。

2.foreign adj. 外国的foreignlanguage 外语foreigner外国人

3.begin v. 开始pt. began beginto do sth. begin doing sth. 开始做某事

beginner 初学者

beginning开端atthe beginning of 在……的开始

frombeginning to end 从头到尾,自始至终。

4. improve v. 改进,改善→improvement

self-improvement 自我改进,自我提高

5. mean v. 意思是,意味pt. meant n. meaning 意思,意义

What does the word mean ?=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word ?

这个词什么意思?

6.discuss v. 讨论,商讨n. discussion ,

havea discussion about 讨论有关……

7.own ? adj.自己的,本人的,常和名词所有格或形容词性物主代词连用

one’sown + 名词= a/ an 名词+of one’s own

adj. pron.

? v. 拥有,占有n. owner 所有者

8. have to do with 关于,与……有关系

? have 后常跟something ,anything , nothing , much , a lot 等词。

Thebook has to do with computers . 那本书是关于计算机的。

? have nothing to dowith 与……无关,

have much / a lot todo with 与……有很大关系。

篇21:八年级上册英语的第四单元知识点

你没有想象过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工作?你的理想是什么?请你补全

题目“I want to be ” , 并写一篇80词左右的短文。

要点:1. 你的梦想是什么?2.你将如何实现你的梦想?

要求:1. 短文应包括所有要点,可适当发挥,

2.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I Want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

I want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 when I grow up .

First, I like English . I want to use it often in my daily life . Second ,I like working with students , and enjoy asking andanswering questions with them . Third , I’m good at English . So I can teach mystudents the right ways to learn English .

Nowwhat I should do is to study hard and get high marks in English  tests , and try to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as much aspossible . Only in this way can I realize my dream of being an English teacherone day .

篇22: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的课文有:《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和《落日的幻觉》,从文体而言都是说明文。基于已完成第三单元的说明文教学(当时说明文知识已零零散散地带了一下),所以第四单元准备让学生与说明文来个亲密接触。于是此单元备课从说明文的知识点入手即: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为了使课堂更具趣味性在《大自然的语言》中加入“大自然会说话”环节,使学生在竞猜中感受物候现象的丰厚与普遍;在《奇妙的'克隆》中加入“我看克隆人”环节,在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对国际伦理原则“行善、不伤害、自主、公正”的认识;在《生物入侵者》中加入“慧眼识生物入侵者”环节,在争辩中强化学生对生物入侵者概念中“异国他乡”“非自然途径”“造成很大危害”三个关键词的把握,从而真正明白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在《落日的幻觉》“幻觉在身边”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幻觉现象,探索科学原理……

备课构想之于课堂实践,总得来说还不错。

篇23:中学教师的说课稿: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我的说课内容为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我将说课内容分为四部分:单元知课 、单元备课、单元悟课和课堂实践。

以下时间,我将按照这个思路说一下我对教材的把握。

一 单元知课

对于单元教学,要站在单元整体的高度上对教学目标进行把握。本单元包含四课,有五篇散文。分别是朱自清的《背影》 、茅盾的《白杨礼赞》、散文两篇是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和罗素《我为什么而活》以及汪曾祺《昆明的雨》,可以说散文的类型多样,或些人记事,或抒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除此之外,本单元还有一节写作课和一个综合性学习。写作要求语言连贯,不能前后脱节,条理混乱。

综合性学习则是引导学生审视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所以综合起来,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可以分为: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三部分。

二 单元备课

备课时,我着重备散文教学这一部分。本单元的散文虽类型多样,但主题是统一的。那就是围绕“爱”这一主题。无论是《背影》中的父爱还是《白杨礼赞》中对生命的爱或是后三篇中作者们对生活的爱,无一不围绕这一主题。领会了这一作品主题,那学生就可以把握文章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

但如何把握情感?如果只是由老师在讲,那学生的体会不会深刻,唯有在反复阅读中,欣赏语言,方能体会理解语言中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当然,只体会情感还不够,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是学以致用,我们同时还要追求“写作——语言要连贯”这一大目标。这一目标可以贯穿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反复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文中话题的统一,段与段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衔接 。等到写作教学时,自然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三 单元悟课

课时的设计要紧扣单元主目标,比如阅读目标中体会和感悟作者在文中的感受和思考,其实就是对散文主题的把握,也相当于整体认知,我把它放在连贯的话题统一上,同时也渗透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语言的反复品味欣赏,则贯穿于整个课时中,对学生的默读、朗读的训练则作为一种达成目标的手段渗透在课堂始终。还有语言的积累、语法知识等则本着随文学习的原则予以实现。

当然综合性学习的目标需要学生进行前置性的必要的准备,否则落实起来很难。

四 课堂实践

上述设计如何操作呢?下面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昆明的雨(汪曾祺)

教学目标:1.在朗诵中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2.辨读品味,体悟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一、导入课文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完成:1、找出作者笔下的昆明的雨特点。

2、作者除了写昆明的雨,还写了哪些与“昆明的雨”有关的内容,试加以概括?

三、朗读课文,体悟情感

思考:通过朗读,你体会到作者流露出了怎样的情感?

分析“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意:

——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的生活,想念那段**年代里少有的宁静、恬然。

四、品读课文,赏语言美

赏析句子,体悟文章的语言风格。

五、总结归纳。

至于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怎么教学?上面的设计中,写作辅导和利用互联网学语文的内容已渗透其中,只要学生对“综合性学习”做些前置性的活动,余下的教学就很简单了。写作就剩下两个字:写和评,当然写还应该包括评后的二次写作。综合性学习也还剩两个字:展和评。当然展和评的形式、方法不一而足,我就不赘述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思路,欢迎各位指导,您的意见对我的成长十分重要。感谢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推荐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精选

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五年级上册作文第四单元

六年级上册作文第四单元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作文第四单元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节日作文(精选2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节日作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