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XLGZ”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部编版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优秀,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 第1篇:部编版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优秀第2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优秀合集第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创新教案第4篇:部编版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我多想去看看》第5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反思第6篇:部编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第7篇:部编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第8篇:部编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第9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第10篇: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第11篇: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第12篇: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第13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14篇: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第15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第16篇:部编《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第17篇:《我多想去看看》优秀教案
篇1:部编版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优秀
思想教育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知识教学要求:认识13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能力培训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认识13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
11我多想去看看
山村遥远天安门广场
看升旗
教学目的:
思想教育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知识教学要求:认识13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能力培训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认识13个字,熟练的朗读课文。
结合课文识生字。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读课题
谁多想去看看?齐读问题引入
新授自由读全文。
指名汇报读。借拼音读准拼音。
指名读、评读。小组交流
这个孩子是那里的孩子,他想去看什么?
读读看。
他为什么这么渴望看升国旗仪式,去天安门呢?山区的孩子想去看升国旗。
遥远、没去过。抓词体会。
看图当你看到国旗升起来时,你会想些什么?
我们来读读这句话。国旗美丽!
我爱祖国,我爱北京。
学生自由读。结合生活讲一讲。
学习生字练读词语。
猜字谜:
一口咬掉牛尾巴。
保盖头下一个女。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开火车读。
同学挑战读。
学习方子旁、心字底。
讨论交流。
读儿歌小组读一读,看谁读得好。四人读、开火车读。
指导书写观察“广、升”
观察“足、走”撇笔的运行方向及长短、平撇与竖撇的区别。描红、书空。
巡视学生自己照田格里的范字写字。从同学出现的实际问题中发现自己写字中的优点或问题。好的方面得到强化,不足之处得以改进。
分层作业
1、熟读课文。
2、正确书写。
篇2: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优秀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沿着弯弯的山路,读准这些词的字音,就可去北京参观游玩了。指名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生读词语,全班跟读。读好了生字词语,就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文章里向我们描述了北京什么景色。
二、学文
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A、“谁想去什么地方?”
指导朗读。
B、理解“遥远”。
多远算是“遥远”?
举例来说。
课件示地图,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
C、“为什么想去呢?”
理解升旗仪式的壮观。
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怎样的?(庄严、肃穆)。
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显得更庄重。每个早晨经常有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仪式,连外国人也都要驻足仰望我们国家的国旗冉冉升起。看有关升旗仪式的图片。老师解说。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的感觉?理解“壮观”。
指导朗读“我多想去看看。”“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补充材料:
(1)国旗班的战士怀着对祖国的崇敬,对国旗的尊重,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训练。
(2)国旗升起的时间和太阳升起的时间一致,象征着祖国欣欣向荣。
(3)升国旗时,我们要立正敬礼,表示对国旗的尊敬。
再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闭上眼睛,你们看到升旗仪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这几句话。
齐读全文。
2、指导朗读全文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那里不仅有庄严的升旗仪式,还有宏伟的建筑、美丽的风景。一起去看一看吧。
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热爱一起来读一读全文。
3、让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能干,能把自己想去北京的愿望通过背诵这篇文章表达出来。
生自己练,可以和同桌一起背诵。
指名背诵。(你看到了什么?)(现在如果请你去,你想去看什么?)
三、课外拓展
1、说一说,看一看
请有去过北京的同学说一说。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都想去看看。
2、你们会读吗?
会读了奖励你们听一首歌。
在歌声中布置作业:收集北京风光图,办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图片展。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的内容。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篇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第一段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第二段以一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爸爸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新疆去看看美丽的天山盛开的雪莲。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喷发出创新的火花,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本课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国旗,热爱北京首都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引言:外面的世界多姿多彩,同学们你们有想过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吗?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那场面,你想去亲身感受吗?在我国的'新疆,那里有美丽的天山,天山上盛开的雪莲你们亲眼见过吗?有两个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非常想去看看美丽的天山和盛开的雪莲。于是,他们不停地对爸爸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
二.学习会认字,掌握读音。
1.教师活动: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同学们再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读一下这些会认字。(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认字)“想”可以把它拆成“木、目、心”来记忆。“告”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路”这个字的偏旁是“足”,是一个新偏旁,以“足”为偏旁的字一般和脚有关系,比如:踢、趴、跌等等。“非”和“丰”可以比较记忆。“非”的拼音是“fēi”而不是“feī”。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第一段
1.教师活动: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课文。教师播放北京天安门升国旗视频。
2.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段课文。把喜欢的词语圈出来。(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告诉老师都圈起了哪些字词)。
3.教师讲解:本课有的词语,如“想、告诉、小路、北京、天安门”,学生见过或听过,比较容易理解。有的词语,教师稍加指导也能懂得意思。如“遥远”这个词,可以告诉学生山里的人走出大山,坐火车到北京需要几天的时间,路途非常远,因此说“遥远的北京城”。“壮观”这个词,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观”的含义。学生能从雄伟的场面中领悟“壮观”的意思。“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发了“我”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句子中小男孩想去北京的迫切心情。)
(二)第二段
1. 教师活动: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第二段课文。教师课件展示新疆天山的自然美景。
2.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课文。把喜欢的词语圈出来。(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告诉老师都圈起了哪些字词)。
3.教师讲解:课文第一段是山村小路,所以用的词是“弯弯的”。第二段是城市的公路,所以用的词是“宽宽的”。第一段天安门是个庞大的建筑,所以用的词是“雄伟”。第二段的天山是自然美景,所以用的词是“美丽”。课文用这样词语对比,更加鲜明的体现了山村和城市的不同。“盛开”这个词的意思是:某种物体全面开放,多指花儿这类事物。描写雪莲时用了“盛开”这个词,更能让同学们感受到雪莲的美丽。
四.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1..教师指导:这首诗押韵,朗读时要读出韵脚。通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第一段朗读第一、二两句语速舒缓,体现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是个长句子,学生容易把它读破,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仪式”以后稍停一下,“非常”可以重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朗读时语气要坚定,“多想”读重音,表达出“我”强烈的愿望。第二段中“天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是个长句子,要注意停顿:天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2.学生活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然后分小组组内朗读,每个小组推举出一位代表,在小组间开展比赛,投票选出读的最好的小组。
3.教师活动: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读的最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4.教师活动:课文里的小朋友都有向往的地方,你们有向往的地方吗?你想去哪里看看,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
5.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五.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教师活动:本课的会写字一共有六个:会、走、北、京、门、广。(教师在黑板依次按笔顺写出这七个字)
2.学生活动:学生看黑板笔顺图,自学描红课文的六个会写字。
3.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巧计生字。人+云=会,“北”和“非”对比,不要混淆。
4.教师活动:教师强调书写。比如:“会”字上面的人要把下面的云包住,“广”的横不要太长,左低右略高。
学生活动: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六个会写字。
5.教师活动:学习了这六个会写字,请同学们用他们组词。(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组词,并列举其他词语,拓宽学生的思路。
六.课后作业。
1.熟练会认、会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课下实践:(1)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收集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2)新疆除了天山雪莲,还有什么?去搜集资料,和小朋友们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
北京 新疆
雄伟的天安门 美丽的天山
壮观的升旗仪式 盛开的雪莲
篇4:部编版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我多想去看看》
部编版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我多想去看看》
一、说教材
北京,祖国的首都,一个人人都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和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本课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把这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图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感情激发。
二、说教法、学法
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活动体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首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学会质疑。然后通过自读、、范读、赛读、表演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大多数学生没去过北京,但对北京有一种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通过看升旗仪式、听歌曲等活动,点燃这种激情,逐层加深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三、说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学“想”?师:在上课之前啊,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一瞧找个新朋友是谁??(出示生字:“想”)你认识这个字吗?(指名读)?这个字该怎么认识它呢?(加一加,找朋友)教学“心字底”(板书)
2、出示:“我多想去??”(学生说)
(出示课件)在课前啊,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个问题,让每个小朋友想一想你想去的地方,小朋友们都想到了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你想去啊?
3、哇,你们有这么多想去的地方啊。那么今天,许老师就当一回导游,带领我们旅行团去旅游好不好啊?旅行团还需要取个名字,你们想要取什么呢?
(二)旅游识字
1、我们要去旅游的地方可是好多好多人都想去的地方,(出示“北京城”)这个地方就是——北京城。
2、北京城可是有很多很多很漂亮的景点。(出示景点)
3、(出示北京组图)怪不得那么多人都想去北京城呢。哪个小朋友能准确读一读这三个字?
教学“北京城”?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个“北”字,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这个字该怎么认呢?(找朋友,比一比)这个字啊跟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字可像了,这个字是?(比)?接下来这个字是?(京)谁来教一教其他小朋友该怎么记住它呢?(我们之前学会一个生字,这个字我来考考小朋友看谁还记得它。出示“惊”,这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呢?哦,把惊吓的惊字的竖心旁给减去了就是北京的京字了。)
还有最后一个生字小朋友,这个字是?(城)这个字又该怎么认它呢??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北京城)
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北京城啊?
许老师需要小朋友用你们的话来告诉我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北京城。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北京城。
2、我们要到北京城啊,(出示火车图)就要坐上火车,坐火车啊可是要坐上很久很久的,要坐上两天一夜啊,因为北京啊距离我们这里很——(出示:遥远)。
3、了解完了北京,我们“”旅行团就要出发啦。火车轰隆轰动轰隆地开了两天一夜,终于开到了北京,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地方是?
(出示“天安门”图片)
教学“安”字
这个字该怎么记住它呢?
看完了天安门,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天安门呢?谁再来说一说。
4、看完了天安门,我们走啊走啊,来到了天安门前面的广场上。这两个字啊就是“广场”。
教学“广”
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5、(出示广场的图)每天啊,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天安门广场这里,为的就是参观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是一个怎样的升旗仪式,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
6、这就是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的升旗仪式。
教学“升”
这个字该怎么认呢?
教学“旗”?
这个字又该怎么记住啊?
9、看完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小朋友们此刻心里有什么感受啊?
出示: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你们能不能把刚才看完视频的心情透过朗读这一句话表现出来呢?
这个句子比较长,不容易读好。我告诉小朋友一个小秘密,在这两个地方稍微停顿一下,一定能读得更好。我们一起来试试。
看完了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谁能够再来说一说这句话?
出示:我多想去看看
(三)指导生字“广”“升”
1、教学“广”
广场上的广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这个字该怎么写才能写好呢,请小朋友们认认真真地观察田字格里的广字,数一数广字有几笔,每一笔再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师范写。?生练习写。
2、教学“升”?观察?师范写?生练习写?四、复习巩固?
1、?我们参观完了北京了,要准备回家了,小朋友们是想要坐飞机回家呢,还是坐火车啊?
2、想要坐飞机回家啊,那我们就要出发到机场去了啊,今天啊开飞机的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生字朋友,只有小朋友把它们的读音给读准确了,飞机才能开的又快又平稳哦。
3、飞机游戏?
四、总结
我们终于回到家了,北京好玩吗?有一个山里的小朋友啊,他也可想要去北京城旅游了,我们下一节课再带着这个小朋友去北京旅游好吗?那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篇5: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反思
课前我设计了一个教案,一节课下来,我发现现实非常失败,可以这么说,整堂课都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走的磕磕绊绊,相当吃力。原因何在?我对此进行了反思,发现我忽视了一个最重要最客观的因素——学生的知识准备。
首先,学生对课文内容很陌生。课文描写的是一个住在小山沟里的同龄男孩美丽而殷切的愿望,他在大树底下听妈妈讲新中国的首都北京的一些情况,北京城的美丽、庄严对于初涉学堂、牙牙学语的小孩来说,是神秘的,带有梦幻色彩的,是神圣的,是难理解的。它具有无形的感召力,具有无限的诱惑力,所以男孩跟妈妈说,多想去看看。
一方面,现在的小孩子体会不到小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特殊心理——生活贫穷、视野闭塞、勤奋好学、懂得珍惜,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他们没有小山沟孩子们的生活经历,他们普遍没有看到过大山,甭说弯弯的山路,充塞在他们眼前的是无数钢筋混泥土浇筑而成的房子,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来来往往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山——在小山沟男孩的眼里坐井观天,它虽然美丽但是阻隔着通往大城市的道路,而在现在的孩子们眼里,大山是一个稀罕物,能走进大山,与大自然亲近,那绝对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地域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孩子们的不同心理状态,换句话言之,如果把“走出大山,去看北京”,换成“走出城市,走进大山”,估计孩子们更能读出“多想去看看”这种殷切的感情来。
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们生活普遍比较小康,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幸福与祖国的兴衰有关系,“祖国——中国”这两个词语在他们心中没有多少概念,即使你花很多的力气跟他们解释中国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生活对比,他们还感受不到。一年级的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仅仅停留在一年、一月、一个星期、一天这些具象的东西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他们不理解这是多长一段时间,基于这样的起点,你让学生怎么去理解祖国的一路坎坷,怎么去理解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对祖国不了解,对历史没概念?学生情有何处发?怎么能受到爱国熏陶?这就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根本就不认识,不明白,而你非得问他:你喜欢它几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喜爱之情!
其次,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在这一年龄段,他们的瞬间(短时)记忆占优势,但时间一长易忘,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家校配合,学校里学的东西回到家以后,马上复习巩固,增强记忆,这样第二天学习就轻松了。然现在很多孩子们的学习问题就出现在“回家”复习巩固这个环节上,学习很大程度上成了同龄人之间比拼瞬时记忆!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好到哪里去?学生连字、词都读不好,好多字词都不认识,怎么去读好句子,而且还要带着问题去读,去理解课文内容。
因而在总结课堂,反思教案并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我形成了上述的新教案。希望通过下一堂课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天安门——祖国的美好河山,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课堂交流,让学生体会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后的快乐,并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打通了课堂的局限将学习活动扩大化,拓宽语文学习的外延。
篇6:部编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首都北京、天安门能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情感。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体会“多想看看”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质疑揭示新课。
1、:“多想去看看”,你们读一读。小朋友们你最想看什么呢?
2、加上“我”字,再读一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我”指谁?他想去看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二、自学认读生字。
1、要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这篇课文。
2、两人一组学习生字,把字音读正确。
3、开火车读生字。带着拼音读
4、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三、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下面请小朋友把生字带入文中再练习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小朋友再读一读课文,数一数全文有几句话,用数字标出来。
3、学生评议,教师指导:“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一句的停顿,练习读通顺。
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多想看看”的情感,练习朗读。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1、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课题中的“我”指谁了吗?你是从课文中哪里知道的?
2、你们再读读这句话,想想:从这句话里你还知道了什么?
3、能把你知道的读出来吗?指导读:弯弯的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1、刚才有的同学想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想去看什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句话,看看你又知道了什么?
2、小朋友们为什么妈妈说北京城很遥远呢?你能联系上一句话说说吗?
3、请小朋友们读一读、想一想:他想看什么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五、整体感悟,朗读课文。
1、放录音听《我爱北京天安门》这支歌曲,让我们再朗读这篇课文,把你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读出来。
2、指名读。
六、作业。
1、练习朗读这篇课文。
2、认真观察书上的两幅图,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图的旁边。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谁愿意给大家读这篇课文?
二、练习背诵课文。
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能试着背一背吗?能背下来的同学就自己背一背。
三、巩固本课生字。
1、请同学们看一看生字表,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2、学生交流,教师教给记字方法。
(1)“想”:上下结构:上面的左边是个“木”字,要把第四笔“捺”写成“点”。右边是个“目”字。下面是“其”字。
(3)其它字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
四、学习写“广、升、足、走”四个字。
1、这些字你们都记住了,下面我们来学习“广、升、足、走”四个字。
2、请同学们看一遍笔顺,可以边看边说一说。
3、你认为哪个字难写呢?
4、重点指导“足”或“走”的写法。
5、请同学们描红,体会笔顺和起笔、落笔。你认为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6、把每个字写一遍。
五、作业。
1、用生字本写本课的生字。
2、把这篇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这支歌。
篇7:部编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像片。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难点是有的长句子不容易读好。
四、教学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说话训练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
3.导入新课: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出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二、初读诗歌
1.出示多媒体.课件。
2.刚才人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
3.同桌对读,一个当“妈妈”,一个当“我”,读读看。等会儿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
最好。
4.朗读比赛。
三、识字
1.认读词语
在.课件中结合景物出现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
仪式。
2.自由练读词语。比-比。
3.认读生字
用笔在诗歌中圈出这些生字,并大声练读。
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
4.教师抽查生字卡。
5.听音找卡片。
6.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四、说话训练
1..课件出示图片和句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2.个人练读,指名读.男、女同学读,全班读。
五、读诗歌
1.小组读一读,比比哪组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全班与老师分角色朗读。
六、写字“广、升”。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
3.转盘游戏:这些生字又交上了新朋友,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
出示转盘,开火车:
二、朗读、背诵诗歌
1.观看升旗录像。
2.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背诵诗歌。
三、扩展练习
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训练:我多想-- 。
四、写字
1.观察两个字“足、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竖中线上的笔画及最后两笔撇、捺的
位置。
2.比较字形,识记汉字。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一学生描红)
篇8:部编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教学内容:部编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字和足字旁一个偏旁,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我多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偏正结构短语。
难点: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课前准备:ppt,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吗?老师相信那里一定非常美。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两个地方,课件出示北京以及新疆的风光图片。你们知道这分别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还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位是新疆小朋友,一位是北京小朋友,他们两个人可有意思啦,北京的小朋友想去新疆看看,新疆的小朋友想去北京看看,你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课前都做好了预习,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老师将本课中出现的一些新词请到大屏幕上来了,这样你还认识吗?
1、带拼音认读生词(自己练读,指名拼读,)
(1)自己练习拼读一下,谁想拼读?(指名读)
(2)不拼读的话,谁会读?(指名读)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一起读?(领读)
(4)还有谁想读?这么多想读的,那就大家一起读(齐读)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把他们头上的拼音帽子给摘掉,你还认识他们吗?
(同桌合作读,提读,男女生读)
3、去熟字认生字
师:去掉他们身边的朋友,剩下的字你还认识吗?
自由读,提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
师相机指导认识足字旁
4、交流识字方法
师:大家读读的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一定有什么样的好方法让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谁想把你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
适当的点拨识字方法
(1)熟字+偏旁(京 安 观 想 路)
(2)字谜识字:告:一口咬掉牛尾巴 观:再次见面
(3)熟字比较:诉-听 厂-广 门-们
(加一加,换一换,形声字,生活识字…)
5、回顾检查认读
师:小朋友们记字的方法可真是丰富多样呀!连老师也忍不住想要考考大家了呢!大家有信心通过吗?请看大屏幕(打乱顺序出示全部生字)提读并组词
6、小朋友可真厉害,词语,生字都没有难倒你们,现在我要加大难度啦,短语你会读吗?
自己练读,不会的借助拼音读; 指名读;齐读
三、初读感知
1、师:小朋友可真聪明,词语和生字还有短语你们都认识了,如果把它们放进课文中你还认识吗?现在请同学来读一读课文,读的同学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得同学要认真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评价你读的真准确,读的真流利。
2、读完课文了,你知道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吗?
3、在第一自然段中一共几句话?妈妈先告诉我什么?(出示第一句: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什么样的小路?(弯弯的)出示弯弯小路的图片
在弯弯的小路上行走,人们的行走速度是快的还是慢的?(慢)那你能读得慢一些,舒缓一些吗?
4、师:妈妈还告诉我什么?(出示第二句)
(1)、借助地图理解“遥远
(a)老师这里有一张中国地图,(出示地图,了解天山和北京的距离)从地图上看,新疆和北京的距离就比较远
(b)实际上从新疆天山到北京,它们之间相隔千山万水,如果坐火车就得花上几天几夜的时间,这么远的距离,文中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遥远
(2)、借助视频,理解壮观
(a)师:同学们我们每周一早晨都会参加升旗仪式,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升旗仪式】可是我们的升旗仪式和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是无法比较的,你们想不想看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看三四分钟就暂停)
看了以后,觉得广场上升旗仪式怎么样?
(b)看到广场上人山人海,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观看升旗仪式,向国旗敬礼,那样的场面真的是----非常壮观【板书:壮观】
(3)那你能把这种壮观的语气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师:是的,这种壮观的场面,深深的吸引着远在新疆的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于是他对他的妈妈说了什么?
(第三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谁能读读这句话,要把自己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得情感读出来?
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6、接下来看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三句话,请你来读一读,看看这三句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你能把第三句读好吗?
7、师:是啊,大山里的小朋友和同学们一样,当他听了妈妈的讲述后,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遍一遍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其实,想去看看的人除了你们和大山里的小朋友之外,老师也想去呀,我心中急切的情感没有语言能描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没有办法控制,我要读,我要把心中这份感受读给大家听,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师:(朗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怎么样,你们感受到了吗?
师:我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读得好。谁来读一读,来表达一下自己心中的感受。
师:你读得很快,我听出了你想去看看的急切心情。
师:你读得声音大,我听出了你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师:你读得很重,我知道你想去北京看看的心情很急切,对北京的热爱更强烈
师:你读得很慢,我听出了你对北京那份深沉的爱。
师:你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听出你对北京越来越强烈的爱,越来越想去的心情,
师:来,大家一起读(齐读)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你们的.心情,我感受到了。
8、生活在天山的孩子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仪式,而生活在北京的孩子呢?我们接着来看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1)北京的小朋友为什么想要去新疆?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指名读第二句话)【板书:天山 美丽 雪莲 洁白】
(2)(出示天山的图片)天山美不美?那你能美美的读一读吗?天山这么美,所以北京的小朋友对他的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是你,你想不想去看一看,请你来读一读,让我看看你到底有多想。指导朗读
10、北京的升旗仪式很壮观,新疆的天山景色很美丽,这些美景一直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再次朗读全文,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四、书写指导
大家将课文读的真美,我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将本课的生字写的很美,接下来,请同学们将书打开第20页,谁来读一读本课要写的生字?
师:本节课我们来写“会”字,请小朋友观察“会”这个字,他是什么结构的字?对于这个字的书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这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生:写得要紧凑一些
生:撇和捺要舒展
师:下面看老师写“会”字(边写边讲解:撇捺要舒展,云藏在下面,云的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
师:你能像书上那样把字写的正确,规范吗?写的时候要认真观察书上的范字,看准了再下笔,争取一次写成功,中间不擦,现在请大家坐正了,拿出笔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吧。
生描红,仿写,评价 (强调坐姿)
师:老师发现咱班有个小朋友写字的时候很认真,写的也不错,大家一起看一下,请看大屏幕
师:请大家借鉴这位同学,再来写一个吧!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新疆的小朋友到北京游览了天安门,感受到了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壮观,又跟随北京的小朋友到新疆天山,看到了洁白的雪莲,中国的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每一处都是美景。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够走出家门,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看一看,真正的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篇9: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首都北京、天安门能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情感。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体会“多想看看”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北京、天安门和升旗仪式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生字卡片(学生)。
4、《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质疑揭示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多想去看看”,你们读一读。小朋友们你最想看什么呢?(生交流)
2、教师补充课题:加上“我”字,再读一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我”指谁?他想去看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二、自学认读生字。
1、要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这篇课文。
2、两人一组学习生字,把字音读正确。
3、开火车读生字。带着拼音读
4、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5、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三、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下面请小朋友把生字带入文中再练习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四人一组读一读课文,数一数全文有几句话,用数字标出来。
3、小朋友再读一读课文,数一数全文有几句话,用数字标出来。
4、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句话。
5、学生评议,教师指导:“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一句的停顿,练习读通顺。
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多想看看”的情感,练习朗读。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1、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课题中的“我”指谁了吗?
2、你是从课文中哪里知道的?
3、你们再读读这句话,想想:从这句话里你还知道了什么?
4、能把你知道的读出来吗?指导读:弯弯的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1、刚才有的同学想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想去看什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句话,看看你又知道了什么?
2、小朋友们为什么妈妈说北京城很遥远呢?你能联系上一句话说说吗?
3、请小朋友们读一读、想一想:他想看什么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四、整体感悟,朗读课文。
1、放录音《我爱北京天安门》这支歌,你们会唱这支歌吗?咱们一起来唱唱这支歌。
2、放录音听《我爱北京天安门》这支歌曲,让我们再朗读这篇课文,把你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读出来。
3、指名读。
五、作业。
1、练习朗读这篇课文。
2、认真观察书上的两幅图,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图的旁边。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谁愿意给大家读这篇课文?
2、指名读课文。
二、练习背诵课文。
1、评议同学读文情况。
2、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能试着背一背吗?能背下来的同学就自己背一背,背不下来的同学可以看着填空来练一练。
3、指名读。
三、巩固本课生字。
1、请同学们看一看生字表,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2、学生交流,教师教给记字方法。
(1)“想”:上下结构:上面的左边是个“木”字,要把第四笔“捺”写成“点”。右边是个“目”字。下面是“其”字。
(3)其它字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
(4)集体交流。
四、学习写“广、升、足、走”四个字。
1、这些字你们都记住了,下面我们来学习“广、升、足、走”四个字。请同学们看书104页中《我会写》中的生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2、请同学们看一遍笔顺,可以边看边说一说。
3、你认为哪个字难写呢?
4、重点指导“足”或“走”的写法。
5、请同学们描红,体会笔顺和起笔、落笔。你认为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6、生交流、互相帮助。
7、把每个字写一遍。
8、指导、评议、修改;再评议、欣赏。
9、每个学生再写几个,写到你认为掌握了为止。
10、听写这四个字。再予以指正、欣赏。
五、作业。
1、用生字本写本课的生字。
2、把这篇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这支歌。
教学小结:
“北京”这是山村孩子有的只是听过;有的甚至听也没听过的一个到底怎样的大城市。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课前向爸爸妈妈或课外书了解一下北京,对课文中的小作者为什么那么想去北京才有话可说。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投影向学生介绍北京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让学生多点了解我国的首都。
篇10: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一册10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田字格。
教学重难点: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理念: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旅游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课件出示北京风光图片(课件)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要告诉小朋友或老师的吗?
能用上这课的课题来说一说吗?(带上感情说)突出“多想”。(课件)
板书课题。
小朋友说得真棒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好吗?齐读。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课件)
二、初读课文:
1、有一个小朋友学习非常认真,他想跟你们比一比。他说:想和我比一比吗?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读课文的时候不但能听清字音,还可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呢!你们能做到吗?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那个小朋友学习特别聪明,他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准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读一读,划出生字词语。
三、学习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了她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
2、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课件)
同桌检查。指名读。听一听电脑老师是怎样评价的。(课件)
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3、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什么生字?
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谜游戏。(课件)
4、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巩固生字学习情况)(课件)
四、再读课文
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指名读课文。朗读擂台赛。听一听学习伙伴怎样评价。(课件)
五、生字书写
1、学写生字。注意“升”的第一笔。(课件示两次撇的笔画。)
2、你看清楚“广”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吗?(“点”靠近竖中线起笔。)
3、“走”和“足”: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会觉得舒服呢?(“竖”在竖中线上。)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4、注意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并在书本田字格上书写。
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投影)
六、作业
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和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有关资料。
篇11: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
[教学设想]: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本课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国旗,热爱北京首都的情感教育,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
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4、播放升旗的录象。(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为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评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并用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评析: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能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在交流中,学生有重点地提出了难读,难记生字,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难点。)
2、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
A:理解“遥远”。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B: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
观”的含义。指导朗读。
C:品读第三句:教师引读第一行,学生齐读第二、三行。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从而读好课文。)
(3)、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评析: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句子中小男孩想去北京的迫切心情。)
3、有感情的朗读。(男女生赛读,配乐朗读)
(评析:在学生熟悉的《我爱北京天安门》的乐曲声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读课文更能入情入境。)
4、指导背诵。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读了这课,你读懂了什么?(结合说说“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国旗是——”)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评析: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的补充课外阅读、北京风光介绍等,不但能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北京,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的境界)
篇12: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长句子的读法
四、教学时数:2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说话训练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
3、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
(出示课题)个人读,全班读
二、初读诗歌
1、师范读
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了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4、朗读比赛,同桌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全班读
三、识字
1、认读词语
(1)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快
(2)出示词语,生自由读
(3)比一比(开火车、挑战读、齐读)
2、认读生字
(1)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全班齐读
(4)师抽读
(5)小组学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记住它们
四、读诗歌
1、小组分角色读
2、全班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二、朗读背诵诗歌
1、看了天安门广场仪式,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2、指导感情朗读(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
3、背诵
篇13:《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意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解多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从课文题目“我多想去看看”导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种“我多想去看看”的急切强烈的感情,最后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这种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学生)
3.查找关于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资料;查找关于新疆的资料。(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整体感知
1.师生谈话,揭示题目。
预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和新疆吗?
生1:去过。
生2:没去过。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播放课件《我爱北京天安门》,同时老师用优美的动作打节奏)
师: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既雄伟,又壮丽,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每天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
生:想。
师:你们想知道新疆是什么样的吗?美丽的天山上都生长着什么呢?
2.导语:有一个孩子,他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还有一个孩子,他家住在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3.看,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想”课件演示红色)谁来拼读?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和一曲美妙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圈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读它们。
2.学生把生字画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们。
3.小组汇报。
4.多种方式检查字音。
广场 北京 告诉 天安门 非常 壮观 广场 走路
(1)你会读哪个词语?(个别学生拼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等。)
(2)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拼音读准了。你能不拼拼音,把词语读出来吗?(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请同桌互读。)
(3)游戏:摘星星。(沿着弯弯的小路,把这些词都读准了,摘下星星,你就到达北京城了。)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写字
1.教师导学: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其中一些是要求会写的,大家有信心掌握它们吗?
2.课件演示书写,教师强调怎样记住“会”“走”“北”“京”“门”“广”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逐笔范写,学生跟笔书空。
(2)教师整齐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查指导。
(3)师生共同评价书写,学生描红体验自己的书写与书中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4)学生再次练习书写生字,同桌相互评价,推荐优秀书写作品。集体展示,共同评价。
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教师评价。表扬书写有进步的学生。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进行写字教学时,遵循写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穿插和字的间架结构,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再通过书空、描红、临帖,美观地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教师导学: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啦,你能读准字音,数数课文有多少个句子吗?(学生自由读文,标句子序号。)
2.教师设疑:你喜欢读哪一句?(我喜欢读第二句。)
(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3.引导学生理解“遥远”就是“很远很远”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门。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北京的风景图片和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学生回答)你们学得真好。
2.开火车,读生字。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它们叫什么?呜……小火车开啦!
小朋友们,你们把这些朋友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真了不起!
3.读词语游戏:水果大卖场。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水果,如果谁叫出了词语朋友的名字,我就把水果送给他,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课件出示:告诉、走出、北京城、天安门、广场、非常、壮观。
4.教师小结:刚才有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掌声和奖品,没有得到的小朋友别着急,等一会儿还有更大的收获呢!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生字的音、形、义,感受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了解首都北京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2)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3)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4)最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北京之行结束了。
2.教师导学: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了,那么,你读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句子: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中畅游,意在让学生在视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的气氛,产生求知欲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了解天山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美丽天山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再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博格达峰,看到了“雪海”。
(2)接着我们来到了号称“天山第一峰”的托木尔峰。
(3)然后我们来到了汗腾格里峰。
(4)最后,我们来到了有“天山明珠”称誉的天池景区。
2.教师导学:小朋友们,天山这么美丽,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天山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天山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句子: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爸爸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
四、说话训练
1.过渡: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现在,我还想当一次导游,和你们一起再去游览游览。(出示杭州西湖、上海外滩、厦门鼓浪屿的风景图片)
我们到了这么多地方,欣赏了这么多美景,现在,你想说些什么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
小朋友,老师把你的话录下来,你可要说得好一点哟!
小结:是呀,我们的祖国多美呀,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3.请你把心里话说一说。(可以加上动作)
4.我想小朋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现在让我们的男孩子们大声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的女孩子甜甜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满怀对北京、天山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自由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1.读了本课,你读懂了什么?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搜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地补充课外阅读、北京风光介绍等,不但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北京,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的境界。
教学反思
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祖国的风貌,让学生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篇14: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诉”等13个生字,会写“广、升”2个生字。
2、读好“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这个长句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图片、资料认识“北京城、天安门、天安门广场”,向往那里的升旗仪式。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升,广2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诗中的长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北京吗?想不想见一见北京的风景?
生:想。
师出示北京天安门、天坛、长城、香山等图片。
师: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生:太美了。
师:想不想去看看?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
二、随文识字。
1.自读课文
看谁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求会读的字圈出来。
2、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
课件出示: ɡào sù
妈妈 告 诉我,
lù
沿着弯弯的小路,
néng zǒu
就 能 走 出大山。
(1)师读,齐读。
课件出示:
ɡào sù lù néng zǒu
告 诉 路 能 走
(2)指名读,然后齐读。
(3)交流识字方法:
给大家猜个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
诉告诉与说话有关系。
路与走路有关系,组词
能你能组个什么词?组词
走-足比较一下这两个字。换一换
去掉拼音课件出示:
告 诉 路 能 走
开火车读
2、课件出示:
běi jīng chénɡ
遥远的北 京 城,
ān
有一座天安门,
ɡuǎng qí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1)师范读。
课件出示图片:
地图出示北京地图。北京城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中心
交流生字识记方法。北:组词的方法,或作比较的方法。
京:加一加的方法。城:加一加。
课件出示天安门。升:换一换
安用什么方法记?
生答。
安:加一加,想象。旗:组词的方式
(2)指导读好: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你想看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吗?
(课件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实况录像)
师现场采访:看了你们这入神、激动的样子,我想现场采访一下几位小朋友:
(2)你看了之后,心情怎样?
(3)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我多想去看看)带着这样的心情读
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3、齐读全文。
4、复习本节课所学生字。小组长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不会的教会。
5、检查生字认读:帮小猴过河游戏。(想、告诉,走路、能、走出、北京城、升旗)
6、摘苹果游戏,进一步巩固生字认读。
六、指导写字
1、观察“广、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
第一笔所在的位置。
撇笔的运行方向及长短,平撇与竖撇的区别。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试写。
七: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3个生字,做到正确流畅地读课文,会写2个生字,小朋友们表现真棒,下课。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15:小学二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一册10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田字格。
教学重难点: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理念: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旅游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课件出示北京风光图片(课件)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要告诉小朋友或老师的'吗?
能用上这课的课题来说一说吗?(带上感情说)突出“多想”。(课件)
板书课题。
小朋友说得真棒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好吗?齐读。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课件)
二、初读课文:
1、有一个小朋友学习非常认真,他想跟你们比一比。他说:想和我比一比吗?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读课文的时候不但能听清字音,还可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呢!你们能做到吗?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那个小朋友学习特别聪明,他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准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读一读,划出生字词语。
三、学习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了她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
2、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课件)
同桌检查。指名读。听一听电脑老师是怎样评价的。(课件)
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3、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什么生字?
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谜游戏。(课件)
4、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巩固生字学习情况)(课件)
四、再读课文
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指名读课文。朗读擂台赛。听一听学习伙伴怎样评价。(课件)
五、生字书写
1、学写生字。注意“升”的第一笔。(课件示两次撇的笔画。)
2、你看清楚“广”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吗?(“点”靠近竖中线起笔。)
3、“走”和“足”: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会觉得舒服呢?(“竖”在竖中线上。)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4、注意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并在书本田字格上书写。
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投影)
六、作业
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和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有关资料。
篇16:部编《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教学《我多想去看看》这一课后,感觉很不成功。在上课之前我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翻看教师教学用书,明确本课教学目标、重难点,采纳其教学建议。利用周末时间上网查了四、五种不同的教案,然后“博采众长”写了一篇适合实际的教案,又反复看了几遍。
但是实际上课时,按教案的设计步骤操作起来却那么难,课堂缺乏生命活力,学生表现不积极。课后,反思自己这节课找出几个不足之处。
1、导入提出的问题对一年级学生不太合适,举手发言者甚少,即使发言了离题很远。备课不仅是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间太长,我的意图是让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既想巩固拼音又想加深字形记忆,但却适得其反,会读的不愿多读,拼音不好的磕磕绊绊没有兴趣。自由朗读要控制时间,避免学生疲劳,应及时换用其他方法读,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让学生多种形式的读中悟、体会感情,最后读出感情。
3、自身缺乏儿童语言。没有很好的用儿童的口吻和孩子们对话,需要积累这方面语言。
4、整个课堂时间掌握不恰当,导致生字教学没有完成。
篇17:《我多想去看看》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激发热爱祖国北京的思想感情。
难点:激发热爱祖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预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上课前,老师先来考大家一个问题:2008年奥运会将在哪个城市举行?
2、出示“北京”一词和图片,认识“北京”。读准“京”(后鼻音)。请去过北京的小朋友来谈谈自己对北京的印象。老师这里就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图片)师描述:“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北京城的中央有天安门广场,广场的中心有一座天安门,出示“天安门”一词及图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出示:北京有一座天安门)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有这样一个小朋友,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他在心里无数遍地对自己说,说什么呢?出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自由读,指名读(把这个小朋友的心里话读出来给大家听听,鼓励个性化朗读),齐读、认识“想”字,新偏旁“心”,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让我们好好地来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把字音读准。(你可以读一遍,两遍,甚至更多遍)
2、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读了好几遍,那几遍下来,你觉得自己哪句话读得特别好,很想读给小朋友听?(其他小朋友一定要竖起耳朵认真听,睁大眼睛仔细看,等下要请你说说他哪里读得好)
第一句:强调:诉的诉是轻声,弯弯的小路,走出
重点读好第二句。这句话生字最多,而且很多的前、后鼻音的字,要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老师把这句话里难读的词语宝宝都用红字显示出来,只要把它们读好了,读句子就不怕了、自由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随机识字“城”“旗”)城,左边土字旁,表示城楼的建造与土有关。旗:方字旁、国旗都是方形的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我们爱五星红旗。
3、把词语宝宝放到句子中再来读一读,自由练,指名读,齐读
4、出示:中国,小朋友你们看,这就是中国的地图,五角星标出的位置就是首都北京。我们在浙江,如果坐汽车,我们要坐两天一夜才能到达北京,如果步行,我们要走155天呢!北京离我们真远。课文里哪个词语说明了北京很远?谁能读好“遥远的北京城”,自由练读,指名读。
5、遥远的北京城有什么呢?(出现两种情况:看天安门,读有一座天安门;看升旗仪式,读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跟我们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一样吗?我们一起通过录像来看一下。老师描述。“这就是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每天担任全国最庄严的任务。他们每天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准时升国旗,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伐都是要严格训练的。你们看,这样的升旗仪式多么壮观呀!”谁能读出这种壮观,自由练读,指名读句“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齐读
6、指导朗读第二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7、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吸引着我们,也一直深深吸引着课文中的那个小朋友,看看他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三句话。齐读
三、巩固生字
1、游戏:登山
★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优秀(精选17篇)




